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20 24
近年来,互联网圈一直都流行着这么一句话,即“所有传统行业都值得在线上再做一次”,如今看来,一直被认为需要重度依赖线下的宠物行业,似乎也逐渐找到了从线下到线上的法门。
8月19日,饿了么发。利红波一布了一份关于“宠物外卖”的报告。这份《2020宠物外卖报告》显示,过去一年,这一新兴消费市场快速升温,饿了么宠物外卖订单增长了135%。近万家线下宠物店开始“触网”,并收获第一波红利。
26岁的上海小伙谭施聪便是其中一个。
谭施聪是个爱养宠物的男生,由于之前遭遇过黑心商家卖病犬的经历,促成他想要开一家良心宠物店的想法。2013年大一暑假,谭施聪瞒着家人,拿着几万块钱压岁钱创业,开了一下社区宠物小店。
在创业初期,由于缺乏经验和对市场的判断,宠物店的生意连亏了一年多,直到换了地段更好的门店和经营策略,才略有好转。之后,在朋友的建议下,谭施聪先后接触了电商和外卖平台。
“一开始我判断错误,觉得饿了么是一家餐饮平台,怎么能做宠物外卖呢?也拖了好久,直到2018年才在饿了么上开店。没想到生意很快就翻了四五倍。”谭施聪表示,其线下店生意最好的时候,一个月四五万元,做外卖后,流量远高于线下,营收很快翻了几倍,现在实体店八成生意来自外卖订单。
据了解,接入饿了么后,谭施聪的店铺设置的配送范围在10-15公里,这帮他打开了局面。短短一年多,谭施聪经营的店,在饿了么上年收营收达到近300万元。
他告诉记者,未来会继续扩充经营外卖品类,还会尝试商场店等多种经营方式。
如今看来,像谭施聪这样的商家并不是个例。根据该报告,过去一年里,饿了么上有近万个宠物商家,试水“宠物外卖”这个新兴消费市场。在上海、杭州、北京、成都等地,不少新商家入局一年便实现年营收七位数。饿了么数据显示,2020上半年,饿了么上宠物外卖商家数增长300%。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饿了么自2019年4月开始运营宠物外卖。 饿了么上宠物商品、服务超过3000种,皇家、雀巢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先后登陆。猫粮、犬粮、猫砂、罐头、零食这些常规商品都实现了超过100%的增长,还有智能饮水机、智能马桶等。除了猫狗之外,鸟类、水族、蚕、蜘蛛等“神奇动物”也成为外卖“收件人”。
有分析人士认为,宠物经济正在经历高速增长,本地生活渠道则是今年增长的新亮点。而这也与饿了么的定位转变有较大关系。
近两年,饿了么一直在拓展自己的边界:从“送外卖”到“送万物”。就在上个月,饿了么刚刚宣布全面升级,将结合消费者的需求重点发力“身边经济”,从餐饮外卖平台升级为解决用户身边一切即时需求的生活服务平台。为了抓住年轻人市场,饿了么特别邀请明星王一博作为品牌代言人。
正如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零售事业部副总裁熊斌在报告中将饿了么定义为“用户身边的近场电商渠道”。对于奋力拓展边界的饿了么来说,宠物品类的爆发,或许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每日经济新闻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身边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了,和宠物相关的消费也明显增长。有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接近3000亿元,到2023年规模将达到4456亿元。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毛孩子”经济不可小觑。
双11娃的东西一样没买
猫的东西买了一大堆
直到这几天,杭州的Echo才陆陆续续把双11期间买的东西都收齐了。都买了些啥?“除了一些家里的日常用品,剩下的基本上都是家里两只猫主子的东西。”Echo说,“比如,pidan的猫砂,10包,冻干猫粮,4包,湿粮包,10包;伊纳宝的猫条,差不多买了200条,猫罐头24罐;大英博物馆安德森猫猫抓板,1个;大宠爱猫咪体内外驱虫剂,3盒……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什么猫草啊,逗猫棒啊,猫玩具之类的。
对了,这次双11我买的最大件就是一台石头的扫地机器人了,讲真,这也可以算是给猫主子们买的,因为家里到处都是它们俩的毛啊!有了这个扫地机器人,我可算是解放了。”
扳着手指数完了给猫主子买的一大堆东西之后,Echo忽然笑说:“家里还有俩孩子呢,我好像一样东西都没给他们买呀!”
的确,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家有爱宠一族,而宠物对他们来说,就是实打实的家庭成员一枚。给宠物花起钱来,毫不心疼,吃穿用玩,样样都不能落下。
养宠的人越来越多,与宠物相关的行业也越来越细分、越来越壮大。根据《2021年国内宠物消费趋势白皮书》,2020年,我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接近3000亿元,到2023年规模将达到4456亿元。
从吃的到用的到玩的
“毛孩子”的东西线上销售爆发
说到宠物用品,可能不少人首先想到的是“毛孩子”们的口粮,毕竟好营养很重要。
京东数据显示,这个双11,冻干猫粮销量同比增长486%,热卖猫粮中,top5品牌依次为皇家、网易严选、冠能、卫仕、麦富迪。 混合猫砂成交额同比增长256%,作为混合猫砂的开创者,pidan品牌成交额同比去年全时期增长235%。
当宠物变为家庭一分子,宠物消费市场表现越发亮眼。天猫国际数据显示,今年双11,在“铲屎官”当中颇具人气的宠物品牌AFP(all for paws),与去年双11相比,全渠道(包含传统线下宠物门店)增长率达65%。AFP天猫国际运营米卅表示:“我们旗下至少有39个系列,约700~800种SKU,目前引入国内市场的还不到一半,目前来看空间与潜力巨大。”
除了这些常规的宠物用品,从可以让猫咪“自嗨”的玩具、带着狗狗在家“动起来”的发球机,再到电子类智能互动静音系列,越来越多的品牌把目光聚焦在“毛孩子”的生活场景。与此改变生活场景的宠物商品还出现了更加智能化的趋势,譬如,在不少“铲屎官”的家里,出现了智能喂食器、宠物监测系统、智能宠物玩具、智能猫窝等。
京东数据显示,今年双11期间,宠物智能用品迎来了大爆发,宠物智能用品同比增长267%,再次刷新历史纪录。在未来,想必宠物智能用品还将迎来强势增长,成为下一个行业风口。
线下宠物店越来越多
宠物店社交属性瞩目
宠物用品线上销售红红火火,线下宠物店数量也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着。
杭州的王女士说,自家小区楼下有一排店面,无论是餐饮店还是服装店,都是换来换去换了好多家,有些开不下去就直接空置了。“ 最近我发现,短短几百米距离,竟然开了三家宠物店,以前只有一家。这些店一般都是销售一些宠物的日常用品,也有宠物洗澡美容等服务。店面不大,但是经常有主人带着毛孩子进进出出的。”
不仅在小区,杭州不少商场里,宠物店也成了年轻人喜爱光顾的地方。和提供常规商品和基础服务的小宠物店不同,这类宠物店更强调宠物和人之间的互动。
在杭州湖滨银泰in77D区B2层,“未卡猫空间”和“小猪巴士”两家店并排开着。
“未卡猫空间”里有一个巨大的仙人掌形状的猫爬架,几只猫咪正慵懒地躺在地上翻滚。店里的“撸宠卡”工作日75元/次,225元/3次,周末及假期85元/次,255元/3次。
“小猪巴士”里有兔子和小香猪。可能是因为工作日上午的缘故,记者看到,兔子和小猪都在睡大觉,兔子睡在粉色的推车里,小猪则在一个窝里挤作一团。
记者从湖滨银泰in77了解到,目前商场里一共有4家宠物店,除了前面提到的两家,还有“逗柴屋”和“猫先生之家”。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宠物店都开在商场的B1~B2层,这些区域都是95后、00后人群最爱逛的。
记者从商场方面了解到,从去年底到今年6月,这几家宠物店陆续开门营业,但商场的招商洽谈工作其实早已开始。之所以要引进这些宠物店,商场方面表示,宠物是现在Z世代的消费趋势,是他们生活里面很重要的一部分,这跟in77的目标也是一致的,希望给年轻人创造一个喜欢的生活空间。
此前,in77还举办过宠物的线下派对,让爱宠和它们的主人面对面。
来自企查查的数据显示,在杭州市范围内,今年1月1日至11月23日期间注册成立的与宠物行业相关的企业达到5819家。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初审编辑:王艳艳
责任编辑:张帆
审核:尹舒鸿
主任监制:陈泰涨
监制:陈亦全 陈希瑜
总监制:陈振仕
推荐阅读↓↓↓
本文来自,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