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百科

猫咪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猫咪百科 >

宠物猫被当流浪猫处理 “主债”也可“猫还”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22 27


宠物猫被当流浪猫处理

吴先。示表生租住在长沙某小区,他饲养了一只纯白色的金吉拉猫。吴先生表示,这只猫是以8000元的价格购买的,平时饲养时未挂铭牌。2020年10月19日晚上8点多,吴先生的这只宠物猫从家里走出,在该楼栋的一处楼梯间惊吓到了其他业主,由于猫身上没有佩戴铭牌,业主怀疑可能是流浪猫。“当天在业主群引起了恐慌,有业主就要求物业派人员对这只猫进行处理。证据显示,在这件事情发生的一个月前,该小区曾发生过流浪猫抓人事件,并且保安在处理的时候还受了伤。”岳麓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员额法官李亦雯表示。

业主群聊天信息

物业公司接到业主反馈后,为避免业主再次受到惊扰和伤害,于是将这只猫送出了小区。次日上午11点左右,吴先生发现自己饲养的金吉拉宠物猫不见了,经向物业了解情况得知,被物业送出小区的那只猫正是自己的宠物猫。心爱的宠物猫被当成流浪猫处置,吴先生气愤之余,将物业告上法院,并索赔一万元。

吴先生向物业公司索赔一万元

“案涉原告的猫只属于他个人的财产所有,但他没有对猫行使到监管义务,导致他的猫跑出了监管范围,物业只是尽职尽责在履行他们的职责。”李亦雯表示。经审理,岳麓区法院认为物业公司的做法并无不妥,吴先生要求物业赔偿损失于法无据,于是判决驳回吴先生全部诉讼请求。吴先生不服提起上诉,长沙中院二审维持原判,并在判决书中发出文明养宠倡议:动物饲养人要遵守法律和相关动物管理规定,尽最大可能避免动物致害发生,做一个合格的“铲屎官”。提醒广大市民应当看管好自己的宠物按要求佩戴铭牌等宠物身份标识牵好犬绳避免惊扰伤害到他人文明饲养宠物,从你我做起

记者:郭姣姣

来源:政法频道

“主债”也可“猫还”

这场被调侃为“主债猫还”的执行案件源于一起买卖合同纠纷,宠物猫主人欠债不还,债权人诉至法院,法院受理后发现被告没有其他可执行的财产,便查封了其在售的12只宠物猫。

社会的舆论焦点在于,饲养的宠物能不能作为财产强制执行?什么情况下法院可以对债务人的宠物进行拍卖?对此有关专家表示,按照现行法律,宠物可以作为被执行的个人财产,但是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法律不断完善,强制执行宠物 要更多地考虑动物保护,并兼顾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利益。

符合现行法律:宠物强制执行司法实践偏少

宠物作为财产被强制执行,还是新鲜事物。记者搜索发现,2018年11月,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在阿里司法拍卖平台上拍卖过一只名为“登登”的柴犬,并以16万元的价格成交,一度成为“网红”。除了猫狗等宠物,比较常见的被拍卖活物还是牛、羊、驴等家畜。

宠物是不是个人财产?被强制执行是否合法?对于这些网友关注的问题,华南师范大学法学家副教授李斯特介绍说,宠物在法律上是物,不是主体,可以作为财产被强制执行,法院的做法符合现行的相关规定。

李斯特指出,目前饲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我们把宠物作为某种情感寄托,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被执行人对其某些财产有感情而不把它作为强制执行的标的。

实际操作上看,在以往的司法拍卖中,法院会通过多渠道寻找被执行人可执行的财产,被拍卖的财产通常具有较高的价值,以实现申请人的诉讼权益。 宠物通常不会成为被拍卖的首选。

与此宠物拍卖有时还能起到保护动物的效果。在2018年柴犬“登登”的拍卖中,偿还欠款并非法院对柴犬“登登”进行司法拍卖的唯一目的,而是其主人在某初寄养期限届满后始终联系不到,因此法院通过这种方式帮柴犬“登登”找到新主人。

司法裁定难点:如何界定饲养宠物是否为营利?

虽然现行法律规定,宠物可以作为个人财产被强制执行,但是这种状况或许即将迎来改变。

目前正在征求意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下称“草案”)第一百零一条规定,金钱债权执行中“不以营利为目的饲养,并与被执行人共同生活的宠物”不得执行。

李斯特表示,民事强制执行法在修法时增加“禁止强行执行宠物”的相关条款,符合当下主流价值观以及社会道德。因为当前宠物进入越来越多人的家庭,很多时候我们会把宠物当作家庭成员。与此同时我们保护动物的意识也普遍增强,宠物也不应一直被视为普遍意义上的财产,而是一种情感的寄托。

必须留意到的是,草案同时规定了“禁止强行执行宠物”的一些例外情形,如被执行人同意、不执行影响执行申请人的基本生活等,充分考虑和权衡了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之间的利益。

具体到江苏省张家港市人民法院这起执行案件中,判决书显示被告人饲养的12只宠物猫是以营利为目的,所以并不属于草案中的豁免财产。 在当今“云养宠”爆火的背景下,例如有一些网络博主将其宠物的视频发到网上,利用流量变现的情况,饲养宠物也被当作营收手段。

李斯特提醒,未来,法院作出裁定的难点在于,如何界定宠物饲养人饲养宠物是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他介绍,德国民法一直以来都将家养动物纳入豁免执行的财产,只有在宠物具有相当的经济价值或者债权人的利益胜过债务人对宠物的情感利益以及对动物保护的需要时,法院经过综合考量,才会对宠物进行拍卖。

李斯特认为,禁止强行执行宠物还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随着年轻一代饲养宠物的现象越来越多,宠物需要被司法拍卖的情形也会增加,法律对宠物是否可以被司法拍卖以及可被司法拍卖的特殊情况作出规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息纠纷。

杜玮淦 实习生 徐秉正

杜玮淦

南方法治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