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23 36
春节要到了,你家的“毛孩子”找好归宿了吗?2023年春节,不少人赶上了归家的列车,外出旅行充电的人也不在少数,有人选择与宠物猫狗一同感受归家路,但有人却因安全或其他现实问题,只能将宠物“留守”在家。今年春节离青人数大幅增长,宠物寄养成了热门话题,乐园式以及酒店式场所丛生,然而预订爆满,价格趋高也让诸多“铲屎官”束手无策。但与此“上门喂养”“家庭寄养”等新模式也悄然出现,低收费、便捷性强等特点使他们一跃成为养宠人的“心头好”,但是同时也存在着安全方面以及管理盲区的隐性风险。所以,宠物寄养方式的选择也需要养宠人多加考虑。
某寄养场所宠物已陆续“入住”。
据《2021年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统计,我国猫的数量已经超过了犬,成为饲养最多的宠物。2021年国内宠物猫的数量是5806万只,同比增长19.4%;犬的数量是5429万只,同比增长4%。从2018年以来,猫的数量一直高速增长。大城市里生活空间的限制、生活节奏的加快、年轻人“懒宅”的生活习惯等等。我国犬、猫在宠物中的占比都超过50%,猫的比例达到59.5%。另外有一个数字值得关注:2022年人均拥有犬、猫的数量,和2022年相比变化不大。这说明宠物市场的增长,主要是得益于养宠人群的增加,也就是说养宠的人变多了。这对于宠物行业的长期发展而言,是个好消息。
养宠人群的增长,也推动了“宠物经济”的发展。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全球经济普遍低迷,但是“宠物经济”在这一态势中反而表现出了“逆流而上”的势头。对于在疫情中被迫居家的我们来说,为家中添置宠物成为许多人休闲放松和情感寄托的重要途径,在天眼查专业版公布的数据中显示,我国共有超过75万家宠物相关企业。截至 今年新增宠物相关企业数量同比增长超81%。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年国内宠物消费趋势白皮书》显示,疫情驱动了宠物消费市场的快速增长,2020年宠物行业市场规模接近3000亿元,未来三年国内宠物市场规模复合增速将保持在14.2%,到2023年该市场或将达到4456亿元。
在“宠物经济”日益被看好的 宠物寄存成为一个新行业,是“宠物经济”中市场前景最大的一种。据《2021年国内宠物消费趋势白皮书》统计数据,目前宠物寄养分3种模式,一类是以宠物店为维度的寄养,一类是以家庭模式寄养,C端宠物寄存处行业用户申请成寄养寄养家庭后,其他用户可以选择进行家庭寄养。还有一类是高端寄养,与宠物有一些训练和互动,一般会提供上门接送服务。
不止步于线上消费类app ,当前青岛地区宠物的寄养服务或者广告已经蔓延至诸多社交类平台,小红书、抖音、微博等不少用户都做起了寄养的生意。记者从小红书以及微博看到,除了宠物类机构企业账号发布的寄养信息,诸多留在青岛过年的网友也纷纷发出寄养广告。
寄养的“乙方”群体增多,寄养的形式以及场所也在“多边形”拓展。不局限于宠物医院,当前个人家庭、宠物酒店以及宠物乐园也备受诸多“铲屎官”的青睐。记者从多个平台中选择了青岛市区几家宠物酒店、医疗机构以及可以寄养的场所进行询价,发现春节期间宠物寄养的价格已全面提升,寄养“空位”仅剩零星。
市区内某寄养场所
李沧区某家宠物医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春节期间宠物猫为“柜式寄养”,价格相较于宠物狗来说贵一些,春节期间收费90元/天,日常价为60元/天,而宠物狗主要寄养在专用小房间内,房间规格相同,根据宠物狗的体重进行收费。“现在春节,小狗每天寄养60块钱,中型的80块钱 ,大型犬是120块钱,日常价格就是在此基础上各降20块钱,每个店的定价标准不一样,有一些是按照房间收费,我们是看体重。”
该工作人员表示,早在几天前院内所有房间以及柜子已被订完,目前没有空位,但是订房电话仍然较多。工作人员称:“今年过年回家的人可能比较多,我们寄养接的也特别的多,早就约满了,还有一个问题是本来我们的工作人员在青岛过年的也是比较多的,现在很多都决定回老家了,留在这的就一个同事,基本都是从早忙到晚,如果人手再多一些,我们倒是可以再多接一些寄养。
随后,记者又联系了市南区以及市北区的3家连锁宠物医院,目前寄养房间均已预订。其中一家宠物医院的工作人员表示:“今年生意确实要稍微好一些,有的人联系的也比较早,但是我们的价格没有什么变动的,按照房间来算,小房间60块钱,大房间80块钱,也可能因为价格没有变动,吸引的顾客就比较多。”
当前,为了满足“铲屎官”的多项要求,宠物寄养市场并不单一,为了避免“猫狗大战”,衍生出了不少“独立寄养”的场所。记者从小红书中发现了一家热门的宠物乐园,当前仅可寄养宠物狗,乐园位于崂山区,因环境秀美服务多样,吸引了大批养宠人。记者以“送寄人”身份进行咨询,对方表示乐园内共设有50个房间,春节期间已无空位。“早就订满了,除非是现在有客人不住了,只能等等。”
经过咨询后记者发现,该乐园的寄养模式不仅在形式上大不相同,价格方面也相差甚远。对于大众认知的宠物寄养,可能仅需每天投食换水,或者遛狗铲屎即可,但该乐园不仅打造“豪华间”以及“高级住房”的住宿配套,同时可以给宠物狗提供新年装扮、制作拜年视频,以及大年三十吃贺岁饺子的新颖环节。
价格方面,该乐园共有五种类型寄养房间,分别为普通中房、高级中房、高级大房、豪华房和训练师宿舍,五种房间根据预订时间的不同,定价也大不相同,记者通过价格表看到,1月7日前预订,普通中房价格为147元/天,中房价格为177元、大房价格为207元、训练师宿舍为177元,而1月20日前预约,中房价格上调至196元/天、高级中房236元、高级大房276元、训练师宿舍236元,其中豪华间春节期间预订价格始终为420/天,可以采用拼房(两只宠物狗)的形式共同寄养,对方表示:“豪华房可以放两只不打架的狗,拼房的话每只狗300块钱,平时的拼房价格是第一只狗138块钱,第二只159块钱,21号到28号春节期间价格肯定是涨幅的,其实这么看还是拼房比较划算。”
记者从该乐园公众号发布的价格表可以看到,其明确标注了价格上涨幅度,根据顾客预订时间进行具体划分,近半个月的时间已从50%涨至100%。
除了宠物乐园以及医院,记者以“送寄人”身份也探访了市区内一家热门宠物酒店,该酒店表示,当前标准间已全被预订,豪华间因数量较多,目前仍有空余,因春节假期寄养需求量增大,价格方面也有调整。工作人员介绍:“现在我们是有标准间和豪华大房两种房间的,标准间日常价格49元每天,春节期间118元,豪华大房日常是118元,春节的话139元。按照寄养的天数,储值的话会比较划算一点,充值1000元送200元,充2000元送500元,3000元送1000元,5000元送2000元。”
另外该工作人员表示,今年寄养量相较于往年确实有所上涨,供不应求。“我们不少顾客出去玩的,出去过年的,回老家的特别多,所以酒店里房间也是早早被订出去了,偶尔有客人退房我们才能空出一些房间。”
宠物医院、宠物酒店已经“满房”,高价“房费”部分人群难以负担,面对当前激增的寄养需求,不少“铲屎官”将视角转入个人家庭寄养以及上门喂养服务,记者通过微博以及小红书等平台进行了解,同时添加了不少网友微信进行咨询,目前家庭寄养以及上门寄养用户也逐渐增多,费用方面较为亲民。
“我去你家里喂猫的话20分钟10块钱,挑咱们都合适的时间可以视频。把你的宠物带来我家养的话,猫咪是30块钱一天,小狗25块钱,大狗30块钱就行了。”某位提供家庭寄养的网友说道。同时记者也了解到,通过几位家庭寄养人的介绍,不论是宠物猫还是宠物狗,价格主要围绕在20元至30元/天,且食物以及宠物用品需主人自行提供。其中几位家庭寄养人在记者咨询时曾提到,是否在意当前寄养家庭家中已经有猫狗,是否可接受宠物散养集中生活的寄养模式,但在寄养的具体安全以及合同问题方面,未有明确表态。
根据当前春节期间宠物寄养激增的现象,记者采访了宠物医疗行业内人士,对方表示适逢新年,外出旅游或者回乡过年人数较多,目前宠物寄养迎来了第一波高峰,但寄养带来的安全问题仍需要“铲屎官”思考。“寄养数量确实会有所增多,一定程度能够带动宠物寄养行业的发展,但是同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弊端或者盲区,比如说现在寄养的方式和选择多了,如何监督和管理成了问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家庭寄养或者上门服务,如何来确保安全性,这个事情需要养宠人士多重考虑,毕竟有太多的隐性风险无法规避。”
编者的话:近年来,宠物消费市场展现巨大活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经形成覆盖宠物全生命周期的各产业链条。宠物经济成了迎风而上的热门赛道,前有“狗绳第一股”源飞生物顺利上市,后有“猫爬架第一股”天元宠物等通过深交所上市委审核。今年“双11”期间,宠物食品及用品销售额达到31.2亿元,同比增加13.6%,印证了宠物经济的爆发。 宠物交易、宠物食品用品、宠物医院等包罗万象的宠物经济业态对监管提出了难题,如何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如何保障宠物本身的安全等问题正亟需解决,鉴于此,《环球时报》对宠物经济的国内外现状、发展、难题和监管体系等做出了调查。
上亿“汪喵星人”,孕育万亿大市场
养了一只中华田园猫的张宁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养猫的开销比我想象中还要多,除了日常的粮食、猫砂必备品等,还涉及打疫苗、做绝育、驱虫药和玩具等。”他算了算日常开销,一个月的开销大概是500元左右,“我‘双11’别的什么都没买,就给家里的毛孩子买了12个猫罐头,花费近300元,大概能吃1个月”。
相比较猫来说,宠物犬的花销或许会更大。刚退休的林芳拥有两只不到一岁的柴犬,为了能让它们更好适应家庭生活,并掌握一定的技能,比如坐下、跟随、握手等,林芳花费5万元送它们去“就读”宠物培训学校。“柴犬天生就有‘拆家’的潜质。当时我看到很多宠物犬经过学习,变得非常乖巧、有规矩,便打算送它们也去上课。 没想到3个月过去,技能一点都没学会,脾气还变得暴躁了许多。”于是,林芳通过阅读大量资料,才明白训练宠物其实要先“训练”自己。她渐渐通过一些训练技巧,与两只柴犬取得了信任关系。周末,林芳也会时而带它们去洗护美容,“周末的宠物店总是门庭若市,想约洗护都需要排队”。
《2021年国内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城镇宠物狗和宠物猫总数超过1.12亿只,其中宠物狗数量约为5429万只,宠物猫数量约为5806万只,猫已超过犬成为第一宠物。城镇宠物狗和宠物猫消费市场规模则达2490亿元,较2020年增长20.6%。
国内畜牧业协会宠物产业分会会长刘朗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宠物经济带动了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在部分地区,宠物产业已经成为政府重点打造的经济增长新引擎,我国宠物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据了解,我国宠物产业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起步,目前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刘朗表示,未来的发展将会呈现几个趋势:一是宠物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我国家庭养宠渗透率不足20%,相比美国68%、英国45%的养宠比例,我国宠物产业发展仍有较大空间;二是宠物产业各链条越来越完善,服务多样化;三是宠物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根据国际宠物市场发展趋势,随着资本介入、跨界企业入局,我国宠物食品、用品、医疗市场将会进一步向头部集中整合;四是产业集群化,特色产业带动区域发展。随着宠物产业快速发展,不少地方政府开始关注宠物产业,纷纷建立宠物产业园区,出台了一系列招商政策加大宠物产业的支持力度,培育地区优势支柱产业。
研究显示,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在3000美元—8000美元之间,宠物行业就会快速发展。2021年,随着我国人均GDP跨过1万美元大关。我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饲养宠物已成为孩童、单身人士、老年人的情感陪伴以及婚姻家庭的情感催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刘朗预计:“未来十年,宠物行业还会继续高速发展,宠物经济规模或超万亿规模,国内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宠物市场。”
监管需从标准入手
我国宠物产业已经发展出覆盖宠物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全生命周期的产业链条。产业链的上游为宠物繁育与交易、宠物食品与用品,其中宠物食品包括主粮、零食、营养品三大细分领域;下游为宠物医疗、宠物服务,其中宠物医疗包括药品、诊疗、疫苗、体检等细分领域,宠物服务主要包括洗护美容、宠物寄养、宠物摄影、宠物保险、宠物驯养、宠物殡葬等细分领域。但随着宠物经济的逐步升温,进入宠物产业的企业层出不穷,有相当多的企业是盲目跟风,并没有考虑到宠物产业实际的市场需求,宠物食品安全、医疗纠纷、信任危机时有发生。
“宠物食品和宠物医院的监管难点在于标准的缺失。”国内畜牧业协会宠物产业分会会长刘朗表示,他认为,建立最低的标准来保障消费权益是关键,加强相关行业标准的完善,促进市场规范和提升产业标准化进程。而全国伴侣动物(宠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委员会宠物饲料分技术委员会的建立,对我国宠物产业标准化进程推动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以宠物医院而言,北京宠爱国际动物医院医生李谦认为,近年来,随着养宠物的人增多、宠物种类增多,动物医院的管理、业务范围等也因此迎来改变。李谦表示,“对一家综合医院来说,会设置药房、诊室、住院部、影像室、中医诊室等,甚至还有专科化的划分,比如猫科诊室、异宠科。 宠物保险也受到我们的欢迎。”但直到 我国大型动物和小型伴侣动物还是没有区分,比如执业兽医师资格证考试,大概80%左右内容都是以大型动物为主。
在宠物经济迎来爆发期之时,李谦认为宠物行业仍有多处问题需要注意:第一,由于宠物粮食制作成本不高,现在市面上出现了五花八门的品牌,需要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第二,在教育方面,应当设置更有针对性的学科,比如针对小型动物进行系统化培训;第三,在药物诊疗方面,目前针对宠物专门用药相对来说较少,宠物们常常出现“无药可医”的情况。 动物医院的运营成本非常高,比如医疗设备费用,高昂的成本难免会分摊到就诊者身上,导致动物诊疗费用高居不下。
据了解, 农业农村部对宠物食品出台了《宠物饲料管理办法》《宠物饲料生产企业许可条件》一系列宠物饲料管理办法和规定,来加强宠物食品管理,规范宠物食品市场;宠物医疗方面新修订了《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执业兽医和乡村兽医管理办法》,来规范宠物诊疗机构和宠物医师从业者。刘朗对记者称:“对于医疗过失和医疗过错造成的医疗事故,应该有权威的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做出过失责任的判定,用法律维护消费者权益,也抵制医闹危害经营秩序,保护企业的合法经营。”
海外市场不乏多元新业态
和国内爆发的需求类似,宠物经济在不少欧美国家一样体量庞大且增长迅速。例如,美国作为全球家庭宠物保有量最高的国家,宠物相关消费支出也逐渐上升。从消费支出的细分市场来看,2021年宠物食品和零食仍是美国宠物消费支出的最大细分类别,优质宠物食品是宠物主人在美国市场上最大的消费。据资料显示,2021年美国宠物食品和零食的消费支出为500亿美元,同比增长13.6%;其次是兽医服务类,其消费支出为343亿美元。
在大洋洲国家新西兰,约64%的新西兰家庭拥有至少一只宠物,该国是美国以外全世界户均拥有宠物比例最高的国家。狗和猫是新西兰家庭中最常见的宠物种类,其次为鱼类、小型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随着新西兰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我们在宠物身上花费的时间比过去更多,也由此催生了“从摇篮到墓地”的全产业链宠物产品和服务。
目前新西兰宠物行业的年销售额约为18亿新西兰元(约合11.5亿美元),其中宠物食品的消费约为7.87亿新西兰元。根据新西兰初级产业部的数据,新西兰宠物产品出口额在过去5年中翻了一番,在2021年达到2.61亿新西兰元。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出口增长的推动因素主要来自于产品价值的提升,而并非产品数量的增加。在过去5年中,宠物产品的出口数量仅增加了2%。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与旅游、餐饮、健身等传统消费行业相比,宠物行业成为少有的经济增长亮点。在接受采访时,企业经理杰夫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作为新西兰典型的中产阶级,杰夫和妻子的年税后可支配收入约为13万新西兰元,平均每周2500新西兰元。杰夫家中养了一只边牧犬,由于血统比较纯正,当地售价在8000新西兰元左右。此后包括办理登记、注射疫苗、购买保险和日常花销,每周平均支出在150至200新西兰元左右。为了训练边牧犬的体能、意志力和保护家庭的意识,杰夫参加了专门的驯狗课程。课程为期30周,每周一次,每次花费在120新西兰元左右。
与此笔者观察到宠物运动行业成为了新西兰今年的亮点。不同于传统的遛狗方式,宠物运动师提供“荒野探险”“激流勇进”“幼儿狗训练”等专项服务。比如在荒野探险项目中,宠物运动师会带领擅于在野外长途奔跑的狗在树林、海岸和山坡等复杂地形中穿越和奔跑。在休息时,宠物运动师还会提供球、棍等玩具,提高狗的创造力和社交能力。为了确保狗在野外活动时不会走失,宠物运动师还在每只狗的身上安装有GPS定位系统。 优质的宠物服务其价格也不菲。如果仅是单纯的遛狗,大概是25-30新西兰元/次,时间在1至2小时左右。如果是荒野探险和幼儿狗训练等专项活动,每次收费在65-100新西兰元不等。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