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23 34
有时候社交、媒体或新闻网站上也会推送一些国内外的新闻个一是而,字名种物的确消息,比如某某地惊现一只山猫,某某人路遇野生山猫等等。但大部分人可能都不知道,山猫这个名字并不是一个精确的物种名字,而是一个大范称统的围的统称。
美洲狮Puma concolor
就像我们在说土狼时,大部分都是在指斑鬣狗、缟鬣狗、豺、郊狼和非洲野犬,毕竟普通人距离那些比较硬核的动物学、分类学的知识很远,那些不太认识的动物能叫个差不多就行了,也没多少人在意它们真正的名字。
但还是有不少对此感兴趣的朋友会去深究,这个时候正确的科普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闲话少叙,我们平时说的山猫,通常包括了以下这四类猫科动物。
短尾猫Lynx rufus
猞猁属下一共有四个物种,分别是欧亚猞猁Lynx lynx、南欧猞猁(伊比利亚猞猁)Lynx pardinus、加拿大猞猁Lynx canadensis和短尾猫Lynx rufus。没错,短尾猫就是这种猞猁的中文正式名,不叫短尾猞猁。上面那张图就是短尾猫,它是四种猞猁中体型最小的。
这四种猞猁是最常被叫做山猫的野生猫科动物,它们广泛分布在北半球,我们国内东北和西南地区也有野生猞猁(欧亚猞猁)分布。
欧亚猞猁Lynx lynx
上图是一只欧亚猞猁Lynx lynx。欧亚猞猁是四种猞猁中数量最多的,也是体型最大的,它们身上的被毛以橘黄色、黄褐色为主,上有黑斑点缀。
而下面这张图是一只加拿大猞猁Lynx canadensis。由于加拿大猞猁生活在北美洲寒冷的冰原、苔原和森林地区,它们的被毛很厚,颜色主要是铁灰色,跟雪豹类似。 加拿大猞猁最有特色的是它毛绒绒的大爪子,感兴趣的朋友一会儿看完可以去找找图。
加拿大猞猁Lynx canadensis
狞猫Caracal Caracal也是经常被媒体和我们叫成山猫的动物。但狞猫其实生活在非洲和西亚的沙漠、草原和稀树草原地带,几乎没有山存在,所以山猫这个名字其实并不适合狞猫。
狞猫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它长长的耳簇,跟猞猁类似但是比猞猁的簇毛更多,打眼望过去就像是扎了个双马尾。而且狞猫在步入老年后,耳簇会因为细胞失去活性而垂下来——更像双马尾了。
狞猫Caracal caracal
狞猫捕猎靠的是超强的肌肉爆发力和弹跳力,它们会伏下身子悄悄靠近猎物,在距离猎物大约五米远时突然跳出来捕猎,一只成年的狞猫可以跳到超过3米的高度,并且可以在半空中扭动身子来调整位置。
所以鸟类对于狞猫来说并不是遥不可及的食物,我们城市里的流浪猫还隔三差五能抓到小鸟呢,狞猫这种跳高大师就更擅长此道了。
狞猫Caracal caracal
美洲狮又叫美洲金猫,它也经常被叫成山猫,或者山狮。这是一种很大的猫科动物,在美洲大陆它的体型仅次于美洲豹,但美洲狮却拥有与体重不相符的弹跳力,并且很擅长爬树和攀岩,既是黑暗中的冷酷杀手,又是体能强健的运动员。
在北美洲的许多城市郊区和乡村都能看到野生美洲狮出没的痕迹,甚至有野生美洲狮慢悠悠地在居民院落附近踱步。虽然美洲狮较少主动攻击人类,但对于当地的小孩和散养的猫狗来说都是安全隐患。
美洲狮Puma concolor
斑猫又叫野猫,是我们喜爱的宠物猫的祖先,也是它们在野外生存的同属亲戚。野生的斑猫广泛分布在欧洲、非洲和亚洲地区,有时候住在山区的我们见到斑猫会将其称为山猫。现代宠物猫(家猫)的祖先来源于一万多年前分布于近东地区的非洲野猫Felis lybica(又叫北非斑猫,见下图),现在也还没有灭绝。
以前家猫、非洲野猫、欧洲野猫等都是斑猫Felis silvestris下的不同亚种,但是后来学术界进行了更新,从2017年起,家猫就从斑猫亚种升为了独立种,拉丁学名为Felis catus。
非洲野猫Felis lybica
曲磊和鬃狮蜥互动
眼下正值暑期,一场《丛林中的精灵——活体动物之蜥蜴暑期特展》在黑龙江省博物馆开展,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蜥蜴世界的奇妙,由此揭开了冰城“蜥蜴圈”的神秘面纱:原来,冰城蜥蜴爱好者竟有上万人,资深玩家至少在300 人,而且发烧友们还有多个QQ 群、微信群和线下聚集处。 这些让大众看了“感觉丑到不敢接近”的家伙们,究竟有什么魔力,可以吸引这么多的拥趸?冰城蜥蜴玩家又有哪些别样故事呢?近日,记者联系上了几位资深玩家,一探冰城“蜥蜴圈”。
省博物馆的这次特展,是首次与宠物爱好者合办,其中一位玩家就是被称为“冰城养蜥第一人”的曲磊。
34 岁的他养蜥十几年,家里共有20多种400 多只蜥蜴。曲磊说,自己几乎亲历了冰城“蜥蜴圈”的发展史。
“蜥蜴圈”是“爬友圈”的一部分,很多玩家不仅养蜥蜴,还养蛇、养蝎子、养蜘蛛、养蛙等。
曲磊第一次接触蜥蜴是在2003 年。那时,花鸟鱼市场刚刚有人卖蜥蜴,品种比较少,只有丽纹龙蜥、蛙眼守宫、蓝舌石龙子和翡翠捷蜥等,价格比较低的小型蜥蜴。“那时的售价却很高,几十元一条的能卖到上百元;老板人也很牛,你问他怎么养,付了钱才告诉你只言片语。”曲磊说。冰城“蜥蜴圈”乃至“爬友圈”与互联网发展几近重合,在“拨号上网”的时代,执著的玩家们通过论坛、贴吧找到了南方小伙伴们分享一些经验。曲磊就是这样把自己的第一批翡翠捷蜥和蛙眼守宫养活的。后来,随着微博、微信相继出现,从2009 年开始,冰城市场上的蜥蜴品种也逐渐丰富起来,出现了鬃狮蜥、豹纹守宫等体型中等的蜥蜴。玩家人数也在不断增多。
冰城蜥蜴爱好者达到上万人,资深玩家至少300 人。可是,不少玩家都很低调。曲磊说,虽然现在有多个玩家交流QQ 群、微信群,但不少人都处于“潜水状态”,很少和圈外人交流,所以“蜥蜴圈”对于市民来说还是很神秘的。
布景下饲养的鬃狮蜥
曲磊第一次养蜥蜴,遇到的难题就是不管如何喂食它都不吃,后来才知道蜥蜴适合的温度是日间35℃-28℃ ,夜间28℃-23℃,温度过高易脱水休克死亡,过低就进入休眠状态,当然品种不同对温度的喜好也略有差异。而他那只蜥蜴不进食,就是因为温度低休眠了。还有一次,他养的一只蛙眼守宫,因为抓握不当拉断了尾巴,蜥蜴断尾是躲避伤害的一种本能,但是断了的尾巴在地上因为神经作用跳了很久,着实把当时初识蜥蜴的曲磊吓得够呛。 这都是最初养蜥蜴的经历。
曲磊把冰城“蜥蜴圈”的玩家分为三类。他说,一类是初级玩家,标新立异、追求新奇特,他们养蜥的目的多是好奇或是炫酷,以二十几岁以下的年轻人居多。像蛙眼守宫等这些价格低的小型蜥蜴就很适合他们。如果是炫酷,性情温顺的鬃狮蜥很适合,它熟悉主人的气味后可以趴在主人身上好几个小时。第二类中级玩家,求知欲比较强,他们往往从一两种蜥蜴养起,随着品种特性认知的深入、饲养方法的精通,开始追求饲养蜥蜴带来的色彩变化感。比如豹纹守宫,身体上有紫褐色和亮黄色的条纹,通过饲养就可以让其中一种底色更突出,或者花纹更富有变化感。
第三类玩家,则是追求繁育出稳定的基因变异的玩家,曲磊就是第三种。他举例说,鬃狮蜥原本是土黄色,但几代改良后就有可能培育出纯白、纯黑、橘色的新品种。豹纹守宫也可培育出红眼睛的,称之为红眼豹龙。曲磊说,在哈尔滨,像他这样的玩家至少有几十位。
豹纹守宫蜥
32岁的大林子在“爬友圈”里算得上蜥蜴的资深玩家,只是他接触蜥蜴的经历比较特殊。他说自己和蜥蜴结缘是在11年前。“那时我有一个女朋友喜欢玩异宠。当时她买回来一只30 多厘米长的鬃狮蜥养着玩,因为我胆子大,还喜爱各种动物,所以就每天帮着照料。”后来一场意外夺去了女友的生命,他们俩共同饲养的那只鬃狮蜥也被女友的母亲当做遗物带走了。为了纪念女友,大林子又买来三只鬃狮蜥,一点点儿养大。
大林子坦言,起初自己对这些看起来外表有些“邪恶感”的蜥蜴并没有多喜爱,可是在饲养的过程中,他渐渐发现蜥蜴并不是像传说中那样高冷,它们的个性或是乖巧文静,或是活泼俏皮。有的人玩蜥蜴喜欢造景,就是在饲养缸里模拟蜥蜴生活的热带雨林或沙漠景观环境;有的人喜欢在饲养的过程中观察蜥蜴的捕食过程,大多数的蜥蜴都是杂食动物,喜欢吃虫子和绿菜。而大林子则喜欢和蜥蜴互动,比如说他养的鬃狮蜥,熟悉了主人的气味后,可以趴在主人身上好长时间不动,喂食以后摸摸它的下巴,它会很配合地把头抬得老高。在大林子眼里,鬃狮蜥是一种适合饲养,而且温顺、亲人的蜥蜴。“我那三只‘小精灵’特别有个性,一个文静,一个害羞,一个有点儿疯。尤其是很害羞的那只,对着手机镜头的时候,总是把头扭到一边。”每每说起这些,大林子的脸上都露出笑容。
曲磊和大林子交流蓝舌石龙子的饲养经验
都是什么样的人在养蜥蜴、玩蜥蜴呢?33 岁的玩家小英说,资深玩家大致有两类人,一类是喜爱养各类动物的玩家,它们养猫养狗养鱼养龟,最后也养起了蜥蜴;一类是为数不少的白领和公职人员。小英坦言自己就是后者。
为什么喜欢拿蜥蜴当宠物?小英说,一是因为蜥蜴相对于其他一些宠物,打理较为容易,非常适合不爱带着宠物天天出门遛弯儿的“宅一族”。二是因为,这种宠物可以给人留有空间感。 我们的职场压力都很大,心烦的时候,它不会像猫狗那样围着你闹腾,心情好的时候,它又可以与你互动,给你无限乐趣。在小英眼里,每种蜥蜴都有看点:高冠变色龙很有气场;蓝舌石龙子看起来傻乎乎的;鬃狮蜥贪吃,什么时候给吃的都不拒绝;埃及王者性格温顺,互动性强,吃谷类,长期喂食会舔你的手……
为了把自己的蜥蜴养好,小英可谓煞费苦心,不但琢磨着怎么给蜥蜴控温、调湿、补充紫外线,还要自己养蟑螂、蟋蟀、小白鼠给蜥蜴“调配食物”。都说养蜥蜴有三道坎,父母、媳妇和孩子,好在尚未成家的小英自己住,这才能把蜥蜴养在自己的卧室,还专门弄出一个房间养小白鼠和一种叫杜比亚的蟑螂,据说这些可都是蜥蜴的高蛋白食物呢!
曲磊更是如此,几年前,有朋友送给曲磊一对瘤尾守宫,这是一种生长在荒漠地带的蜥蜴,不喜欢饮水,但是需要适当补水,为此曲磊不但自己养蟋蟀、蟑螂等虫子做饲料,而且还要给虫子调理饮食,让虫子多吃一些富含高水分或某种高营养的水果,然后再把水分充足的虫子喂给蜥蜴。
至于养殖蜥蜴的花费,因人而异,大概从每月几百元的投入到上千元不等。
对于他们的爱好,或许很多圈外人并不理解,但曲磊和小英看来,这是不明觉厉。而且,“人生只有一次,做自己喜欢的事儿”,看到他们口若悬河地介绍蜥蜴,你就会明白,不管旁人如何看待,他们都是快乐的!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