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24 33
胡女士回忆,2月3日夜间,因猫咪呕吐,她带猫咪去广州瑞派宠物医院(中心医院店)就诊。在收取200元急诊费后,胡女士向接诊的朱医生介绍了猫咪的近况:皮肤过敏正在吃药治疗、一周前更换过猫粮。朱医生为胡女士的猫咪开出血常规、腹部彩超、胰腺炎检测、粪检、生化17项等检查项目,检查费约1700元。
“检查完,医生也没有告诉我猫咪到底因何呕吐,只说猫咪炎症过高,需要住院治疗。”胡女士便留猫咪在医院治疗,期间采取打吊针的治疗方式。
次日,胡女士咨询了其他两位相熟的宠物医生,得到猫咪应为肠胃炎的判断,建议胡女士给猫咪打一次止吐针,在家吃几天消炎药即可解决,胡女士便赶到广州瑞派宠物医院(中心医院店)准备接猫咪出院。朱医生为其出具的病例记录显示,猫咪住院治疗1天又花费600余元,包含药品、医用耗材等。
“我前期跟医生强调过,猫咪已经在吃过敏药泼尼松龙片,不需要再开过敏药,只需治疗呕吐,但诊疗单中还是有泼尼松龙注射液。 费用中还包含两张宠物护理垫,说是住院必需耗材,而猫咪部分住院视频显示没有使用护理垫,分明就是乱收费。”胡女士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对于高昂的检查费和诊疗费,她向医院提出了质疑。接诊医生也因胡女士的质疑而情绪不好,拒绝为胡女士开具猫咪口服消炎药。
“为什么别的医生几百块钱就可以治好的肠胃炎,要让我花超过2500元?而且我接猫咪出院时,医生说 要住院一天,但其实猫咪回家后就一切正常,完全康复了。”
胡女士称,投诉到总部后,瑞派宠物医院广州地区有工作人员回复她称,每个医生都有自己的诊疗方式。瑞派方面称,可以为胡女士本次消费金额打折,为胡女士退费300余元。“我不认可这个处理方案,没有要他们的钱,我只希望他们解释道歉、退回我被坑的费用。”
黑猫投诉平台还有全国多地24条关于瑞派宠物医院的投诉。 一位网友反馈广州瑞派宠物医院(中心医院店)存在虚报医生资质的情况,一位邹姓医生在团购平台公示资料为2019年毕业,而显示有7年从业经验。
对于胡女士质疑的问题,以及瑞派宠物医院是否存在虚报医生资质的问题,本报记者近日发函至瑞派宠物医院总部咨询,但截至发稿,并未收到回复。
公开资料显示,瑞派宠物医院运营主体为瑞派宠物医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总部设在天津,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宠物医疗连锁机构,专注于宠物医院的运营和管理,投资人包括瑞普生物、美国高盛集团、华泰新产业基金等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爱企查显示,目前瑞派宠物医院在全国有直营、加盟门店300余家。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李雨馨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编辑 张月
一人一猫或一狗的生活是当下年轻人追求的生活。
但宠物看病贵问题困扰着众多“铲屎官”。据国联证券统计,给宠物看一次病,手术费平均在5000元以上,压力较大。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国内宠物医疗行业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200亿元增至2021年的54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8.2%。预计将于2026年增至135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0.0%。
1月24日,该行业龙头新瑞鹏宠物医疗集团(以下简称“新瑞鹏”)正式递交IPO招股书,寻求纳斯达克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新瑞鹏近年来也一直处于“增收不增利”的状态。2020年、2021年、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0.08亿元、47.84亿元、43.15亿元,净亏损分别为-10.00亿元、-13.11亿元、-11.09亿元。
《2022年宠物医疗白皮书》显示,2022年接近45%的宠物医院利润率在10%以上;也有五分之一的宠物医院处于亏损状态。
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或是,目前我国宠物医疗行业还在相对初期的阶段,市场集中度较低,上游药品领域仍是国际品牌占据主导地位,下游宠物诊疗机构竞争相对激烈,兽医人才参差不齐。
我国宠物医疗市场具备想象空间,但如何更好地实现细分化精准医疗、制定标准化的行业政策规范、建立良性的行业竞争 要行业不断努力,才能推动宠物医疗产业良性发展。
近年来,年轻人养宠物已成为热潮。《2021年国内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21年我国城镇宠物(猫犬)主人数达到6844万人,同比增加了8.7%,其中近一半是90后。
随着年轻一代对宠物健康意识不断增长,国内宠物护理市场将持续扩容。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1年我国家庭宠物拥有率约23.7%,而美国家庭宠物拥有率已达69.7%;从养宠平均支出来看,2021年我国一线城市单宠年平均支出约4700元,约美国单宠年消费的58%;预计2026年国内宠物护理市场规模将提升至1360亿。
数据显示,我国现存宠物犬大部分年龄偏低,年龄主要集中在2-5岁,数量为2146万只,占比39%。据此推算,2022-2026年将有大量宠物犬进入老年期,不考虑死亡因素,到2025年以8-14岁的老年犬数量将增至约3247万只,宠物经济进入“老龄化”时代。
这意味着,宠物医疗市场在增长性方面具备想象空间,也吸引了资本布局。
2018年,高瓴向瑞鹏注入巨资持有35.8%的股份,并将旗下宠物医院与瑞鹏进行资产整合,形成新瑞鹏集团。 新瑞鹏的投资方还包括阳光融汇资本、达晨财智等一大批投资机构。
据招股书,新瑞鹏将业务分为三大块,即以医疗为主的宠物护理服务、以润合为代表的供应链业务以及以阿闻医生为代表的本地服务。
在资本助推下,新瑞鹏成为佼佼者。从招股书上来看,新瑞鹏坐拥23个宠物医院品牌和近1900家宠物医院,是竞争对手中排名第二至第十的总数的3倍,可谓一骑绝尘。
除新瑞鹏外,该行业内很多企业均受到资本青睐。动脉橙数据库统计,从2015年到2023年1月,我国宠物医疗赛道共计发生81起融资事件,融资上百亿元。
但发展快并不意味着赚钱容易。《2022年宠物医疗白皮书》显示,2022年接近45%的宠物医院利润率在10%以上;也有五分之一的宠物医院处于亏损状态。
行业龙头新瑞鹏近年来也一直处在亏损状态。2020年、2021年、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0.08亿元、47.84亿元、43.15亿元,净亏损分别为-10.00亿元、-13.11亿元、-11.09亿元,处于“增收不增利”的状态。
从毛利率看,宠物医院远低于宠物食品公司和人类专科医院。例如2022年,新瑞鹏毛利率为5.6%;同年,爱尔眼科毛利率为50.5%,国内最大宠物食品企业乖宝宠物毛利率为32.6%。
在合并之前,瑞鹏集团虽然规模较小,但实现了盈利。其在2016年至2017年累计实现营收约5亿元,净利润约4400万元,然而合并之后却持续亏损。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部分宠物医院盈利有限,但宠物“看病贵”却是普遍问题。据《2022国内宠物医疗行业白皮书》,78%的宠主认为“宠物看病贵”是宠物就医的最大痛点。
有不少宠物主人表示,“宠物看病比人还贵”。据国联证券统计,给宠物看一次病,手术费平均在5000元以上,相当于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月平均工资。
其原因为何?据了解,宠物看病贵主要在于,检查费和医药费。因宠物生病无法自述病情,需进行大量检查,病情诊断依赖于医生的医疗水平,而市场上宠物医生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我国的宠物医疗人才缺口还比较大。据《2022年国内宠物医疗行业白皮书》统计,截止2022年,我国官方兽医13.6万人,执业兽医16.5万人,乡村兽医17.7万人,对比发达国家,每千人对兽医服务的需求比例,我国执业兽医缺口约在30万人。
目前国内宠物医疗临床药品仍大量依靠进口,价格高昂。据中信建设数据,国内70%的宠用药,都来自进口供应;宠物疫苗的外资品牌市占率高达90%。宠物药依赖进口,价格也相对较高。
由于我国宠物药品企业起步较晚,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现阶段国外品牌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新注册的357种宠物新药只有7%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原研药。
成本高是宠物医疗行业普遍面临的痛点。按常理来说,新瑞鹏旗下拥有近2000多家宠物医院,比起单店似乎更容易形成规模效应。但规模效应似乎在我国宠物医院行业失灵。
对比来看,同样通过资本并购快速扩张的美国宠物医疗机构VCA却走出了成功之路。早期VCA也曾亏损,但随着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规模效应,最终实现盈利。
长江证券分析指出,其能产生规模效应的前提是,宠物医院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具备可标准化和可复制化。这就要求宠物医疗行业的上游药品和设备产业足够成熟、兽医人才稳定供应。
由于目前我国宠物医疗行业还在相对初期的阶段,所以药品、设备国产化不足、兽医人才参差不齐,这也是制约新瑞鹏产生规模效应的原因之一。
在行业格局方面,单体医院仍为宠物诊疗机构的主要形态。从医院数量上看,非连锁宠物诊疗机构占比远高于连锁宠物诊疗机构占比。截至2022年10月,新瑞鹏、瑞派、瑞辰、萌兽医院、宠爱国际等全国头部连锁宠物诊疗结构占比约13.2%。
随着养宠人群的增加和宠物消费的增多,互联网+医疗思维和线上问诊业务的布局也逐渐扩展。京东健康在2021年率先推出“互联网宠物医院”后,诸多互联网巨头都在布局宠物医疗产业,新瑞鹏、瑞派等大型宠物连锁医院也在推动互联网诊疗发展。
2022年,新《动物诊疗结构管理办法》,规定动物诊疗结构可以通过在本机构备案从业的执业兽医师,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开展动物诊疗活动,这将会进一步推动互联网宠物诊疗发展。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