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百科

宠物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宠物百科 >

安阳女子深夜遭狗咬赔偿未果 五问安阳“狗咬人”事件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24 28


安阳女子深夜遭狗咬赔偿未果

安阳街头随意溜达的狗

□策划城市运营管理中心执行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高志强苑中华通讯员邓娴文通讯员王小彤摄影

近日,安阳一位大姐深夜被一个没有拴狗绳的大狗咬了,狗的主人拿了第一针防疫针的钱后就不愿意掏钱了,她只好和狗的主人对簿公堂。为了治理不文明养犬行为,安阳市城市管理部门从今年4月份开始,对全市城建区内犬只进行摸底排查,8月1日开始全面实行申请养犬证的制度,3个月之后拟对违规养犬行为重拳出击,准备对不文明养犬痼疾开战。

深夜遭狗咬赔偿未果起纠纷

家住安阳市迎春西街迎春花园的孟女士最近很受伤,她母亲深夜回家遭狗咬,身体这才刚刚好些,却又因为赔偿的问题,马上要和街坊邻里对簿公堂。

8月7日,孟女士告诉记者,她母亲今年48岁,在市区开了家服装门店。7月1日晚上10点多,母亲下班骑电动车回家,经过小区附近一条灯光暗淡的街道时,冷不丁被街坊带出来遛的一条大狗(没拴狗绳)咬了一口,大腿部顿时鲜血直流。孟女士闻讯赶到,将母亲送到安阳市防疫站治疗。

“第一针防疫针的钱,是那个狗的主人掏的,第二天打蛋白的钱,说啥就不愿意掏了。”孟女士说,她坚持让对方写保证书,此后母亲出现什么后遗症对方承担,对方显然不愿意接受,“打了第一针以后,打电话也不接了,让我们想到哪儿告去哪儿告!”

孟女士说,她就此事咨询了律师,准备将肇事狗的主人告上法庭,“我跟媒体联系的目的,不是要为我们个人谋取什么利益,或者帮助我们做些什么,而是想通过媒体呼吁一下,我们家人因为不文明养犬受伤了,我不想别人因为这个再受伤!”

孟女士母亲的遭遇,在安阳市区并非特例。安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行政办公室马姓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被狗咬的人数他们没有具体的统计数字,但仅该中心每天平均要有200个人打疫苗。很多人被狗咬了以后,都是在就近的诊所或医院打的疫苗,因此实际发生的事件远远高于上述数字。

《养犬公约》实施4个月不文明现象仍随处可见

据了解,4月8日,安阳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公布了《安阳市建成区文明养犬行为十条公约》(以下称《养犬公约》),对市民文明养犬提出了具体要求。

《养犬公约》不仅对该市区建成区可以饲养哪些犬只做出明确规定,还规定牵犬外出时必须为犬只佩戴束犬链,佩戴防疫标志,避让弱势群体,甚至对在公众场所大小便、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出公共场所等做出具体要求。

《养犬公约》实施了4个月,记者在安阳街头调查发现,市民不文明养犬现象仍随处可见。一些市民带着爱犬出来溜达,有超过半数的狗系着狗绳,也有虽然狗系着狗绳,但是养犬人并不牵着,而是任由犬类在路边溜达。

在黄河南路上,安阳市民李磊推着婴儿车正在散步,突然从对面窜过来一条狗,吓得一岁半的孩子哇哇大哭。这条狗脖子上虽然有狗绳,但是它的主人却在后面看手机,没注意到这一瞬间。“幸好没有出现意外伤害,这样遛狗太吓人了。”李磊说。

安阳市民高先生有早起晨练的习惯,跑步途中经常看到有人遛狗,“好多人出来遛狗没有牵狗绳,回回见到都得绕着走,路边到处有狗屎,踩一脚,一天的好心情没有了”。

住在华强城的安阳市民洋洋说,在小区经常看到有人任由狗随地大小便,不做清理,甚至在电梯里都能闻到狗尿的味道,让人很不舒服。记者走访中注意到,除了少数养犬人手中拎着工具,时刻准备铲除狗粪外,大部分人两手空空。

安阳市中华路一小区物业管理员刘芳说,经常有业主反映,楼下狗狗夜里乱叫影响家人休息,或者狗狗随处便溺影响小区卫生,“因为物业没有执法权,我们也只能提醒业主注意,处理的时候遇到不少阻力”。

对不文明养犬行为的监管正收紧

针对不文明养犬行为,安阳是如何监管的?养犬证办理情况如何?8月7日下午,记者联系上安阳市城市管理局专项整治办公室负责人郭双军。

郭双军告诉记者,安阳市城市管理部门从今年4月份开始,对市区养犬数量进行摸底排查,排查数量超万只。在对市区养犬数量进行深入摸底排查的基础上,8月1日开始,安阳市养犬证办理工作正式开始。

郭双军表示,市民 持身份证、犬只和犬只免疫证明手续,先到所在地办事处社区领取登记表填写,办事处社区审核盖章后,携带相关证件及照片,到各区城管局养犬管理办公室登记办理即可。

据了解,截至8月7日,安阳市共办理养犬证近2000个,每天办理养犬证的越来越多。

安阳市民赵爽拿到全市第一张养犬证,“现在养犬的市民越来越多,宠物在外面随地大小便,随便出入公众区域,随意出门不牵绳等,如果大家能够规范这些事情的话,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11月份安阳市区养犬再违规,或将面临重罚

“ 安阳市正在集中整治不文明养犬行为,免费办理养犬证工作稳步推进。集中办证结束后,将对不文明养犬行为进行处罚。”郭双军告诉记者, 已经对不文明养犬行为开始集中整治。

郭双军介绍,8月1日至10月底为养犬证集中办理阶段,集中办证结束后,按照《河南省物业管理条例》,相关部门会对不文明养犬行为进行处罚。

据《河南省物业管理条例》规定,在物业管理区域内饲养烈性犬和大型犬的,由公安机关或者具有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权的部门没收犬只,并处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携犬出户未束犬链牵引的,由具有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权的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情节恶劣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没收犬只。犬只伤害他人的,养犬人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对养犬人员未及时清理犬只粪便的,将处以20元至50元的罚款。”郭双军补充说,市民发现流浪狗、遛狗不拴绳、破坏公共环境卫生的现象,可拨打城管举报电话12319。

五问安阳“狗咬人”事件

社区牵狗遛弯,狗突然伤人,本是一起简单的民事纠纷,为何发酵为全网关注的舆情热点?新华社记者赴河南安阳展开实地调查,发现多个部门层层失守,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未落实到位,导致小事拖大。

一问:承认狗咬人有多难?

物业提供的小区监控视频显示,狭窄的小区道路上,两条黑色高大的贵宾犬扑到老人身上,老人仓皇之中挣脱。受伤老人耿女士家属提供的照片显示,老人背部被抓伤,腰部有被咬痕迹。

耿女士儿媳王芳表示,明明被咬伤,监控都拍到了,犬只主人还不承认,反称老人是摔伤,直到社会广泛关注后才被迫承认,行为太恶劣。

记者在安阳市锦华苑社区见到了受伤老人,她已打过多针疫苗,身体仍有些虚弱,需要家人陪伴。

二问:真的是心理辅导犬吗?

记者采访了解到,事件中的两只狗均为黑色贵宾犬,肩高64厘米,一只登记在事发时牵狗的李小迎名下,另一只登记在其女儿王某丛名下。

安阳市城市管理局专项治理办公室负责人郭双军表示,虽然两只贵宾犬属于大型犬,但当事人自述该犬用于心理辅导,属于特种工作犬,可以给办理证件。“犬证登记办理时,犬只主人按要求提供了身份证、犬只免疫证、国内工作犬管理协会颁发的《犬注册登记证》,并填写了文明养犬承诺书。”

耿女士的家人表示,王某丛是否需要心理辅导,这两只大型犬究竟是不是心理辅导犬、能不能办狗证,期待官方深入调查给出准确结论。

三问:公职人员为何面对事实还耍赖?

据悉,9月20日13时,狗伤人事件发生后,李小迎从家中取来碘酒等药品为耿女士擦拭,并电话通知丈夫王新刚开车带耿女士去防疫站打针。王新刚赶到现场后,与耿女士家人沟通未果,双方产生了言语冲突。随后,耿女士及家人自行去打了疫苗。

王芳表示,王新刚作为公职人员,面对铁一般的事实,拒不承认、拒绝道歉、无视民警调查等种种行为,令她和家人感到失望。

据调查,王新刚系安阳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正科级食品药品稽查专员。事发后,支队领导多次找王新刚本人谈话,对其进行批评教育,要求其及时化解纠纷。

四问:小事为何越拖越大?

受伤后,耿女士的家人采取了一系列维权措施,拨打了110报警电话,到过小区所在的中华路鑫泰社区居民委员会、城市养犬的主责部门城市管理局、安阳市公安部门、安阳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安阳市信访局、安阳市纪委监委,并向河南电视台相关栏目求助。为了合法维权,耿女士家人还聘请了律师。

王芳告诉记者,事发后公安部门称狗咬人属于民事纠纷,犬只主人没有驱使狗故意伤人,让去找城市管理局;城市管理局则先称大型犬不属于城管负责、也不会办证,后期却又拿出了狗证。

在两个月的时间内,耿女士家人及河南电视台相关栏目记者反复奔走在多个部门之间。王芳说:“安阳市一些部门不作为,推诿扯皮,把我们推来推去,这次真切地感受到了讨个说法有多难。”

据了解,安阳市城管部门曾建议耿女士家人走法律程序,去法院起诉。北京康达(郑州)律师事务所律师李纪瑶表示,当前国家正在推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去法院起诉会浪费司法资源,地方相关部门应该切实担起矛盾化解责任。

五问:社会治理能多些主动作为吗?

这起事件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新华社记者在实地采访过程中也颇感无奈,不仅遭遇了推诿,有的部门还不接受采访,有的部门称等一等再说,有的部门则跟记者打起“太极拳”、上演“躲猫猫”。

舆情汹涌之下,安阳市市场监管局党组研究决定,从11月19日起,对王新刚予以停职,配合组织核查。11月19日晚,王新刚来到耿女士家中赔礼道歉,并表示今后不再在小区内养狗。

来源: 新华社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