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28 44
电话里,王世国的声音已在破音边缘,但他的语调依然昂扬,热情地接住每个抛向他的问题。“昨天凌晨1点左右接到4只猫咪,还要给断粮的养宠家庭送粮,最近就是24小时连轴转,我昨天就睡了两三个小时。”
8月28日,发布接收宠物寄养的公告后,王世国一天会接到上百个电话,“经常接到电话问我,高风险地区的人突然要隔离,狗狗没人管了怎么办,我们就想办法沟通,在不违反规定的情况下,尽量接到每一个宠物,我知道对他们来说宠物都是感情很深的家人、伙伴。”
为爱出发
感谢从业经历
王世国在成都从事宠物服务行业已经8年,熟悉的客户都叫他“小贝”,这是已经陪伴他十年的狗狗的名字。“成都疫情开始严重的时候,我就想到之前深圳有过一个宠物方舱医院,成都养宠家庭这么多,主人如果隔离,宠物也需要有个安全的地方,有人照顾。”王世国行动起来,把分店的员工集结到一家最大的店里,并发出疫情期间接收宠物寄养的公告,图上强调“特殊时期紧急接送免费,医务人员警务人员抗疫志愿者均免费。”养宠家庭纷纷转发,求助电话也蜂拥而至。
为了尽可能接到更多宠物,及时给更多断粮家庭送粮,王国平把私家车也开了出来,“狗狗会把车玻璃的膜给挠花,也挺心疼的,送粮的话跑得远,说实话连油费都赚不回来,但是没办法,还是要做。”
他和其他两位合伙人一起,只要接到电话就出发,24小时无休地接收宠物,短短10天,寄养场地里已经入住了130余只狗狗、12只猫咪。14名工作人员住在园区照顾它们,为了接收生病的猫猫,原本就不多的员工宿舍再次合并,腾出空房间给需要隔离生活的小猫。每天早上6点,工作人员就起床给猫咪换水、梳毛、喂食,带狗狗排便、放它们出来活动,并把视频发给挂念它们的“铲屎官”,同时还在网上为养宠家庭提供咨询服务。
在王世国看来,照顾宠物需要爱心,他和金毛犬小贝相伴10年,对狗狗的爱让他开始关心其他狗狗,于是投身宠物行业,参与宠物救助,就是希望所有小动物都能平安健康。“我特别理解养宠家庭的心情,想把它们都照顾好,昨天接到的那个猫猫生病,怎么上药铲屎官都嘱咐得特别细致,我们都打电话一步一步做到位。”
王世国说,“养狗10年从业8年,这多年的从业经历让我学会了包容与爱,感恩有它们的陪伴,让我懂得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道理。”
王世国带狗狗做志愿者 图源受访者
承担责任
一线抗疫人员免费
这次转运的宠物中,有不少来自一线抗疫人员的家庭,王世国给他们免去7天寄养费用,紧急隔离的阳性患者也全部特价优惠。“如果不是迫不得已,没有人愿意和自己的爱宠分开,越是特殊的时期,我们越应该为养宠家庭付出一些,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
曹女士是一线医务人员,本轮疫情发生后,她投身于工作无法照顾狗狗。从朋友那得知有机构愿意接收,曹女士便联系了王世国。“接狗狗那天,小贝老板就一直给我打电话很积极地联系,下午2点的时候,他就说已经到我家附近了,但我一直穿着防护服,接不了电话,直到6点钟才能回复,他说我一直在这等着接狗狗,我才马上请朋友去接,他们真的很负责任,等了很久。”
曹女士的狗狗“王子”是大型金毛犬,精力旺盛又非常黏人,每天要遛两次,陪它玩一个小时才能消耗它的精力。从9月1日开始,曹女士就住在单位没有回过家,连衣服都没有换过,面对需要照顾陪伴的“王子”她觉得不舍又无奈。“王子”被送到王世国的园区后,曹女士经常收到它玩耍的视频,好斗的“王子”在园区的第二天就和其他狗狗一起玩了,状态很活泼,让她觉得安心,有人在帮助和支持她。“我觉得不是只有我们在抗疫,是大家一起在抗疫。”
曹女士的狗狗“王子” 图源受访者
爱心接力
深入隔离区接宠
另一位想向小贝老板致谢的是退休老人吴阿姨,9月3日凌晨3时许,她突然接到通知小区居民将转运隔离,她的丢丢是中型比格犬,性格较烈、以“拆家”闻名,不能一同集中隔离。情急之下,丢丢被拴在小区门口,吴阿姨进入酒店后联系宠物医院去接它。“医院的人去接了两次都没接到,丢丢是我们收养的流浪狗,它见到生人就要张嘴去咬,还伤到了人。”9月3日晚上10点,吴阿姨才在女儿的帮助下找到王世国。“小贝老板很热情,他第一次去也没带防护没接到,第二天早上他就又跑了一趟,就接到丢丢了。”
吴阿姨和丢丢 图源受访者
王世国也对丢丢印象深刻,因为被拴在隔离区,王世国套上防护服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才接到它。接到丢丢时,它已经在小区门口拴了一天半,没有吃过东西喝过水,还淋了雨,十分可怜。
在吴阿姨眼中,丢丢是可爱又懂事的狗狗,“它很黏人怕寂寞,只要多陪它玩就不会在家里搞破坏,我们给它买了很多玩具,它高兴就玩,我家里的家具都是好好的。跟它讲不要叫,吵到邻居大家都不喜欢你,它都听得懂,只是比格犬性格跳跃,一下就搞忘咯,要多跟它说说。”
吴阿姨对小贝老板赞不绝口。“他们那场地很大,丢丢只在草丛里排便,很需要遛放活动,能跑得开,它在那过得很好。我走得时候很着急,只有小贝老板能把狗狗接走,我很谢谢他们,他是有爱心更有耐心的人。”
据小区物业工作人员李梦介绍,该小区共有3500余户住户,不少居民存在经常出差、长假外出等情况。家中植物则成了业主出门在外时放不下的“心头肉”。“为解决这一难题,小区从2022年夏天起向业主免费增设‘植物寄养’特色服务。”李梦说,目前小区物业已收到50余户居民送来的100余盆植物。
走进该小区“植物寄养”区域,花工师傅田付全正在为“寄养”的植物剪枝、浇水,只见他拿着园艺剪刀,麻利地将盆栽中的枯枝剪去。“不同植物的照顾方式不一样,多肉和君子兰不能浇太多水、栀子花喜阴、绣球花不能渴着也不涝着……”谈起植物,田付全滔滔不绝。他表示,一年多来,自己对这里的植物渐渐有了感情,同为爱花人士,每次看到业主高高兴兴地把花拿回去,他心里也非常开心。
彭其慧是第一批“寄养”植物的人。她回忆道,以往每次外出后回来发现家中植物都枯萎了,很是可惜,“寄养”在此处后,植物长势都不错。“我早晚遛弯时都会来看一看它们,每次买菜经过时也来看看。”
“我的幸福树在家被虫蛀了,在这里后就长得很茂盛。”小区居民易美霞也表示,自己的植物在这里被照顾得很好。由于经常出差、缺乏科学喂养方式、家中采光不够好等原因,家养的植物总是枯萎,她索性将家中的幸福树、天堂鸟等盆栽都搬下楼“寄养”。“从最初我的花旁只有一盆两盆,到现在的一百多盆,‘寄养’的植物渐渐多了起来。”易美霞说。
据了解,春节、国庆节等长假是“植物寄养”的高峰期,观赏性强和养护技术要求高的植物则是“植物寄养”的“常客”。除出售植物的店铺提供定向“寄养”服务外,网购平台也会提供相应的“寄养”服务,价格则从每盆每月几元到几十元不等。作为城市生活重要“细胞”的社区,通过提供植物基础性养护的人性化服务,办好身边的“暖心小事”,能够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李梦介绍,随着小区的入住率提高,“植物寄养”需求有所增加,该小区后期将进一步根据居民需求,优化“植物寄养”方案,对“植物寄养”点位进行调整。(王利文)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