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31 34
□ 实习生 王意天
由于自己养的。了坑院医物宠物狗生病需要治疗,天津市民李寒前后去了4次宠物医院,花了1万多元为狗做了4次手术。后来他得知,被宠物医院坑了。
李寒。因原要主的纷纠费消发的遭遇不是个例。《2020年国内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食品和医疗是宠物消费纠纷的高发领域;实体店是消费纠纷的高发区;质量问题是引发消费纠纷的主要原因。
近年。”坑“的来,随着拥有量的增加、宠物主对宠物关爱程度及消费品质的提高,宠物周边服务行业日益发展。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宠物服务机构各种乱象频发,不少宠物店或宠物医院存在各式各样的“坑”。
自行定价缺乏标准
宠物医院收黑心钱
从2021年10月开始,李寒养的宠物狗出现不适,需要导尿,他便带着狗去了位于天津市津南区的一家宠物医院就诊。
李寒回忆,医生检查完狗的情况后,说了很多专业术语,而后告诉他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才能确定狗的具体情况。
经过一上午折腾,李寒带着满满一袋药品和长长的账单,抱回了自己的狗。可就在他迈出宠物医院大门时,医生又叫住了他:“你家狗的情况比较特殊,一次肯定不能完全治愈,你下周再来一次。”
就这样,李寒带着狗前后在该宠物医院经历了4次手术,没想到回到家后不久,狗的病情再次发作。无奈之下,李寒换了一家宠物医院治疗。这家宠物医院的医生告诉他,本来一次手术就能解决的问题,被硬生生拆分成4次,这种痛苦对于宠物狗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李寒说,他在前一家宠物医院前后共花费1万多元,包括办一次充值卡、一次会员卡,手术一共花了6000多元。第二家宠物医院的医生告诉他,他花了很多冤枉钱。
遭遇类似情况的还有重庆的刘琳。2021年8月,刘琳带着家里的猫前往一家宠物洗护医院做宠物绝育,被医院告知有10项指标不合格,不能进行手术。为了让猫咪指标恢复正常,刘琳前后花了近2000元买药,但仍被医生反复告知不达标。
之后,刘琳换到另一家宠物医院给猫做了一次全身检查,检查结果显示,猫没有任何问题,符合绝育手术的所有条件。这家医院的医生告诉刘琳,上一家医院的医生提到的多个指标对手术没有任何影响,只是为了多开些药挣钱罢了。
记者调查发现,宠物医院的乱收费问题一直是被广大宠物主吐槽“掉进坑里”最多的话题之一。
在广西某家宠物医院工作的黄成告诉记者,宠物店和宠物医院中的各种食品、药品以及周边物品的价格千差万别,缺乏统一定价,基本是靠宠物医院自行定价。
“像‘妙三多疫苗’,每家店的价格都不一样,多数在160元至180元这个价格区间,但我之前工作的宠物医院就把这款疫苗的价格卖到200多元。”黄成说。
故意售卖病猫病狗
疲劳战术拖垮买家
河北沧州的宠物爱好者张汉在一年前购买了一只狸花猫,结账时被宠物店要求签署购买协议。爱猫心切的张汉没顾上仔细阅读协议便草草签了名,等到小猫抱回家几天后,问题就来了。
“刚抱回家还没觉得有什么,结果过了3天还是不愿意吃东西,病恹恹的。我就带着猫去宠物医院做了检查,化验单上全是不合格的指标,医生说店家卖给我的是病猫。”张汉说。
那时他才拿出购买协议仔细看内容,发现其中明文规定,宠物在一天之内出现问题可以无条件退换,而如果超过一天则商家没有义务对买家的损失进行赔偿。
据记者了解,“星期狗”“后院猫”等称呼经常被宠物主用来形容从宠物店中购买到的自带疾病的宠物。购买心爱的宠物抱回家,以为它能陪伴自己十几年,但往往事与愿违,这些病猫、病狗只能陪伴主人一个星期。商家利用大多数宠物主对小动物健康状态缺乏判断,从而“偷工减料”,不给宠物注射疫苗,故意售卖病猫、病狗等。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有一家“穆某宠物”的宠物用品店,从2021年4月开始,就有大批宠物主投诉该店在售卖宠物的时候,要求买家签署购买协议,协议上面虽然写着“有问题包换不包退”,看似很体贴买家,实则暗含套路。
据一位宠物主透露,这家店所销售的动物都没有疫苗证书,几乎所有猫狗都是病恹恹的。该店常用的套路就是给买家不停地换猫,但每一只都是病猫,企图用疲劳战术将买家拖垮。
对于宠物店的类似行为,相关部门已经有所关注。2021年10月,广州荔湾区市场监管局对穆某宠物店销售的宠物猫、狗存在欺诈消费者行为作出罚款51.5万元并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
捆绑销售虚假宣传
销售套路“编出花”
“品种宠物价格高,本店办卡满两万元即送纯种布偶猫一只。”这是广西一家宠物店在其开业时打出的广告,吸引了大批爱猫人士前来消费。
李晓就是参与领养的宠物主之一。据他介绍,纯种布偶猫在猫类中属于贵价品种,所以看到活动消息时,他觉得自己“赚了”,于是办卡领养了一只“纯种布偶猫”,结果养了一段时间发现,猫咪不但没有任何疫苗记录,而且压根不是布偶猫。
“这只小猫长得越来越不周正,等到小猫4个月的时候,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根本不是布偶猫,就是一只普通白猫。我还要带它打疫苗、驱虫,前前后后花的钱快赶上买一只真正的布偶猫了。”李晓抱怨道。
在宠物店工作的黄成向记者透露,其所在的宠物店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销售套路。
“入职的时候,宠物店老板就告诉我,进店的客人只要是没有经验的,能卖多少东西就给他推荐多少,不要管他用不用得上。”黄成说。
黄成注意到,其所在店铺有大量无牌的宠物用品,很多都是老板从不知名地方进的货。
当他问起这些用品的用途时,老板是这样回答他的:“客人来了需要什么,你就把这个东西往他们的需求上使劲套,问起价格来先往高了报。如果客人接受不了,你再以给他们优惠价的名义把价格往下调。”
黄成对此深感无奈:“很多宠物主是带着爱走进我们店的,他们一定想不到等着他们的可能是一个个‘坑’。”
(文中李寒 刘琳 黄成 张汉 李晓均为化名)
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网
世界兽医日之际,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一行业的发展和变化。
宠物医生的日常是怎样的?
4月24日是世界兽医日,也是周末。但广西柳州市一家宠物医院的院长刘也,仍像往常一样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宠物医生在诊室里告知顾客手术风险。 林馨 摄
宠物医生和人医不同,他们面对的是一群不会说话的“毛孩子”。尽管如此,“宠物医生”问诊时同样需要“望闻问切”。当一名主人带着宠物猫前来问诊,刘也仔细观察宠物猫,并不时询问主人情况。
刘也称,“宠物不会说话,医生只能通过观察和经验来判断病情。如果是狗来医院看病,可以通过尾巴来判断它性格是否亲人,再做进一步接触。 问诊时通过主人对宠物的观察来了解其身体情况。”
在不少人眼里,宠物医生每天可以接触到“萌萌哒”毛孩子,就能轻松挣钱。但实际,这是一份有风险的工作。一些“调皮”的毛孩子会在就诊过程中误伤医生。刘也捞起手臂,上面有不少抓痕,还有一个拇指印大的疤痕。“这是给一只有耳炎的阿拉斯加治疗时,不小心被它咬伤留下的印子。当时给它上药,它可能不舒服立马咬得我手臂血肉模糊。”刘也称。
宠物医生给宠物输液。 林馨 摄
除了感染狂犬病风险外,宠物医生也面临高强度的工作。“今天一天医院就有差不多十台手术,不能按时吃饭、喝水、上厕所都是常有的事情。”刘也称。当天,刘也接受完记者采访时已近1时,他顾不上吃午饭又立马投入到一台公猫绝育手术中。
治愈的不仅是动物还是人心
对于刘也来说,从事这一行业,有时候治愈的不仅仅是宠物,也是人心。
在宠物医院里住院的宠物们。 林馨 摄
刘也介绍,4月19日凌晨,一条贵宾犬多多因多处被咬伤,送完医院。“当时接到电话,立马从家里赶来医院,狗送到医院时已经多处骨折、休克,奄奄一息,它的主人也非常着急。”
随后,刘也和团队立即给多多进行手术抢救。“今天早上再去看它,情况已经明显好转,见到我它还摇了摇尾巴打招呼呢。”刘也称。将多多从死神手上救回,看着它一点点好转起来,刘也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对很多主人来说宠物是家人一般的存在,宠物治愈后主人会非常感谢我们。”刘也认为。养宠物的人或许各有各的不同,但最终宠物的身份却出奇的一致:家人。
牛棚里的兽医。 林馨 摄
身份之变:从农村“兽医佬”到办公室坐诊
随着宠物家庭地位的上升,兽医的形象和社会地位也不断改变和提高。从农村“兽医佬”变为在办公室坐诊的“宠物医生”,成为一份体面且有“钱景”的工作。
一名主人带宠物到医院看病。 林馨 摄
此前,兽医形象和现在的“宠物医生”相差甚远。年近50岁的韦伟在柳州市村镇做了一辈子兽医,负责给牛棚里的奶牛看病、防疫。牛场里,处处充斥着刺鼻的牛粪味和食料发酵味,下班前韦伟都会将自己从里到外彻底清洗干净才离开。“不然走到哪里,都是一身牛屎味。”韦伟说。
牛棚里的兽医。 林馨 摄
韦伟回忆,从前当兽医会被称为“兽医佬”,是农村人都看不起的职业。“整天和猪、牛、羊等动物打交道,社会地位低下,很多以前同专业的同学,没有几个人从事兽医工作。”
作为家族里第三代兽医,刘也却见证着“宠物医生”在国内从萌芽到兴起的转变。刘也记得,“90年代初期,宠物诊所刚刚处于萌芽阶段,那时我们家诊所一天收入只有几元钱,现在医院每天有20-40只宠物到医院就诊,每天医院流水在5000元以上。”
记者在该宠物医院看到,宠物医院的收费项目五花八门。从抽血化验、针灸理疗、治疗手术、健康体检等项目一应俱全。收费在几百只几千元不等,若遇上大手术还可能花费上万元。
图为宠物医院。 林馨 摄
宠物医生“钱景”如何?
此前,智联招聘与美团点评联合发布《2018年新职业人群工作生活现状调研报告》显示,宠物医生、健身教练、调酒师成为收入前三的新职业。 宠物医生平均月收入最高,有28.57%的宠物医生月收入在2万元以上。
牛棚里的兽医给奶牛检查身体。 林馨 摄
随着“宠物医生”成为一份有“钱景”的工作,也催热高校相关专业招生。广西农牧工程学校负责招生与就业的老师阙晓楠介绍,该校从2007年开始加开宠物专业类相关课程。“ 相关人才缺口仍然较大,与宠物专业相关的学生非常好找工作,基本上一毕业就有3、4个工作选择。若从事宠物医生,月收入会在5000元至上万元不等。”阙晓楠说。
据《2020国内宠物医疗行业白皮书(行业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国内的宠物医疗市场规模约为400亿元,占整个宠物产业约20%。 宠物市场规模呈持续增长态势,艾媒咨询预计2023年国内宠物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5928亿元。
宠物医生给宠物做检查。 林馨 摄
但宠物医疗行业迎来黄金期的也存在鱼龙混杂,就医价格高、监管困难等问题。不少养宠人士和业界专家呼吁,尽快出台相关法规,规范宠物服务行业,同时培养宠物医生、美容师等相关人才,让宠物市场健康发展。
来源: 国内新闻网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