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32 31
民警:我看你这个做的很规范,(养犬意识)再提升一下。市民:意思就是不允许在这些公园这些地方(遛狗)。
民警:公园、广场,这些公共场所你就不能(携狗)进。
宠物犬在许多人的生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让我们获得被陪伴的幸福感。因此文明养犬也成为了现在社会上经常讨论的议题。呼和浩特市公安民警联合回民区城管的执法人员在新钢公园附近对违反《呼和浩特市养犬管理规定》的养犬人进行教育引导,进一步提升首府养犬人的文明养犬意识,营造文明养犬风貌。
呼市公安局城市管理支队副支队长 佟俊霆
依据《呼和浩特市养犬管理规定》第二十一条之规定,除了导盲犬、辅助犬外,不得携犬进入公共场所。这里的公共场所指的是公园、广场、市场、商场、展览馆、文化影院等等地方。凡是涉及到公众聚集的地方是不允许进入。
自文明养犬规定实行以来,在呼和浩特市取得了明显成效。大部分市民在外出遛犬时使用牵引绳,并给宠物佩戴嘴罩,及时清理宠物排泄物等,但是对于携犬不能进入公共场所的规定还是没有太多了解。由于公共场所人流量大,即使宠物犬经常洗澡,身上也会携带一些微小的细菌,也很有可能传染给其他人。有些犬只具有攻击性,对于公共安全造成一定威胁。
呼市公安局城市管理支队副支队长 佟俊霆
(通过)现场教育引导,依法查处等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养犬人的文明养犬意识。让他们更加主动,更加自觉履行养犬人的义务。
上海不少场所已接受宠物入内,除了一些咖啡馆、商场,有的公园、绿地等公共空间也向宠物开放,成为“宠物友好型”场所。像徐汇滨江就设有专门的萌宠乐园,可以说是沪上老牌的遛狗胜地之一了。还有世博文化公园、廊下郊野公园、广富林郊野公园等多家公园也都欢迎“毛孩子”们入内活动。
对于宠物能否进入公园等公共空间,仍然没有形成共识。一方面,一些宠物尤其是犬类,确实有一定的户外活动需求;另一方面,各个公共空间本身的客观条件不同,向宠物开放的难易程度自然也会不同,有的郊野公园可以让宠物在草坪上尽情撒欢,但一些老城区的公园面积不大,即使接纳宠物入园也难以这么做。养宠者的素养高低、其他市民对宠物的接受程度等因素,也影响着公共空间能否、怎样向宠物开放。
宠物进公园,要寻求“最大公约数”。公园里的宠物乐园,就是“最大公约数”的一种体现,在客观条件、不同人群的需求之间达成了一定的平衡。实际上,黄浦江苏州河滨水公共空间能否遛狗,也一度是热议的话题,后来相关条例规定:在滨水公共空间内遛狗,应当在特定区域、时间段内进行,并符合活动秩序要求。一些“宠物友好型”公园,也会要求宠物主人签订责任书、做好防护措施等。
“最大公约数”并非一成不变,随着客观条件改善、养宠者素养整体上升、其他市民对宠物接受程度提高等,宠物能够活动的空间或许会越来越大。说到底,公共空间本来就会面对市民的多元化需求,不妨对此保持开放的心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创新管理方式、细化管理规范。 使用者也需要共同维护公共空间,尊重他人的权益。
作者:纪玉
来源: 新民晚报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