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百科

宠物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宠物百科 >

看典型|常山 民生直通车 | 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扩大首日见闻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40 32


看典型|常山

编者——按——自2。体载要重的率014年6月25日以来,浙江政务服务网作为开展行政审批的服务平台,成了各级政府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简政放权,提高审批效率的重要载体。

以点到面,以面普全,先试点再推广,“互联网+政务”自我革命的背后,浙江政务服务网在各级政府中发挥怎么样的效能呢?

为迎接浙江政务服务网成立两周年,即日起,我们推出“浙江政务服务网典型案例系列报道”,带你领略“政”在来临的变化。

常山生育登记审批“网上直通车”

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又唤起不少育龄女性做妈妈的想法。 办理再生育证总让人觉得“有些麻烦”,尤其是那些在外务工的,或身处偏远地区的小夫妻们,“跑断了腿”不说,有时几个月都难以办妥。

常山县的准爸妈们就没有这样的烦恼。只要登录浙江政务服务网,进行网上申报登记,半个月不到就可以领取再生育证,方便又快捷。一张再生育证的办结之旅

家住常山县天马街道的张女士早在几年前就“升级”当妈妈了,“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她和丈夫又有了“再生一个”的打算。在向街道计划生育便民服务中心咨询了二孩的具体政策和审批材料后,张女士得到了满意的答复。

办理一张再生育证,需要的材料可不少,而且总免不了要来回跑几趟。在街道计生办的建议下,张女士决定直接上网申请“再生育审批”。

事情远比她想象的简单——5月19日,张女士登录了浙江政务服务网常山县站点,在“个人办事”-“生育收养”事项中选择“再生育审批”在线办理,然后根据自身情况勾选审批条件并填写个人基本信息,直接上传所需申报材料的扫描件,就完成了申请。

张女士的再生育审批申请上网后,天马街道计生办的工作人员便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连接的“浙江政务服务统一行政权力运行系统”,看到了相关审批材料,并开始进行线上审批。

提交申请后,张女士隔天就会登录浙江政务服务网首页的“办证进度查询”平台查看办理进程。直到5月31日,张女士欣喜地发现,她的再生育审批事项状态显示“已办结”。第二天,她就收到了街道计生办免费快递来的再生育证。

全程网办再生育审批更快捷

以往,张女士要想办理再生育审批,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 从5月19日到5月31日,短短8个工作日的时间,张女士就办好了再生育审批的所有手续。这得益于常山县于2015年6月在浙江政务服务网上开通的生育登记审批“网上直通车”。

常山县地处衢州西部,农村偏远山区较多,全县为33.4万户籍人口中,农村人口达29万人,外出流动人员达9.2万人,且80%以上为育龄人群,“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办证难”的问题日益突显。

依托浙江政务服务网,2015年,常山县开始推行人口计生再生育网上审批及办证。通过“外网+内网申请、内网审批”的模式,申请人只要在浙江省政务服务网常山县站点提交下载、填写、上传相关材料,办理成功后,可在生育管理地领到证件或选择免费快递方式送达,实现了“足不出户”即可办证领证。

生育登记审批“网上直通车”开通后,再生育证审批时限由原来的50个工作日,压缩至8-10个工作日(含公示7个工作日),计生办证时间缩短80%以上。2015年度,常山县完成网上审批办理再生育证2596本,独生子女证1520本,流动人口婚育证明1722本,生殖健康服务证3101本。2016年度已审批办理再生育证109本,独生子女证115本,流动人口婚育证明245本,生育登记服务卡2364本。

网上代办数据互通

“办小事不出村、办大事不出镇”,在家门口就能办好事、办成事,不仅是群众心中的愿望,也是职能部门改革的方向。

除了开通生育登记审批“网上直通车”,针对所需材料繁多、信息难以共享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常山县还对生育服务相关工作制度进行了改革。

为了让群众“少跑路”,借助浙江政务服务网,常山县计生部门开通网上代办服务,将审批服务搬到群众家门口,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为了简化办事流程,让群众办事不再费时费力,县计生部门将浙江政务服务统一行政权力运行系统与浙江省育龄妇女信息系统打通,实现育龄妇女信息的同步共享,大大减少了工作人员录入和申请对象等待的时间。

通过强化计生办证审批部门协作机制,卫生计生部门与民政、公安、社保等部门的对接也进一步增强,定期交换出生、婚姻、怀孕、迁移、医保或死亡等动态信息,使群众“一次办证、资料共享”。

编辑:缪子柠

浙江政务服务网

服务零距离 | 办事一站通

本周

浙江政务服务网

2016

6月20日

常山再生育登记审批“网上直通车”

流程再造

6月21日

申办会计从业资格证流程再造

流程再造

6月22日

泰顺“网上开证明”系统

服务创新

6月23日

浙江省统一公共支付平台

服务创新

6月24日

富阳区创新审批流程

审批提速

6月25日

海宁并联审批新机制

审批提速

6月26日

省测绘局打造全省“智慧地图”

数据整合

6月27日

省教育厅教育数据大开放

数据整合

民生直通车 | 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扩大首日见闻

“恭喜两位从今天起正式结为夫妻。”6月1日上午,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来自辽宁的王先生和张女士兴奋地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了大红色的结婚证,办证过程仅花了十分钟。

“如果没有这项好政策,我们还得赶回辽宁老家领证,耗费时间不说,光路费就得花近3000元。”手捧着新领到的结婚证,王先生高兴得合不拢嘴,“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对我们这些在外地工作的人来说真是一个好消息。”

记者从民政部门了解到,全国每年办理婚姻登记和补领婚姻登记证约1800万对。随着人户分离现象愈加普遍,婚姻登记必须在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办理的规定,多年来让不少外出工作、生活、学习的人深感不便。

试点工作开展后,试点地区群众办理婚姻登记,无需再回到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可以选择一方经常居住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凭借双方户口簿和身份证以及一方当事人经常居住地的有效居住证办理婚姻登记。

“我们5月下旬就在网上看到了可以‘跨省’办理结婚登记的消息,预约通道一开放,就赶紧选择了‘六一’这个日子,一是想快些领到‘红本本’,二是觉得‘六一’寓意着要永远保持一颗童心。”在上海市普陀区婚姻收养登记中心现场,来自陕西的刘先生和姚女士开心地向记者分享着他们的喜悦。

6月1日,来自陕西的刘先生和姚女士在上海市普陀区婚姻收养登记中心完成婚姻登记“跨省通办”。新华社记者 方喆摄

据了解,实施婚姻登记“跨省通办”的21个省份,覆盖我国总人口的78.5%,能够基本满足群众异地办理婚姻登记的需求。

为了提高“跨省通办”效率,试点地区婚姻登记机关的工作人员提前作了许多准备。

天津市河西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的电话从5月31日起就不时响起。

“打来电话的大都是非天津户籍的‘准新人’,想了解‘跨省通办’的办理细节。”天津市河西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夏玉生介绍,为做好这项工作,河西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提前做好系统调试等各项准备工作,还专门安排工作人员对来电咨询的群众耐心解答。

天津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四级调研员周婧告诉记者,全市各级婚姻登记机关充分利用报纸、广播、民政系统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对“跨省通办”政策进行了广泛宣传和详细解读。“我们还专门制作了新的婚姻登记办事指南图解,帮助群众更清晰地了解新政策。”周婧说。

老家在江苏淮安的新人刘先生和袁女士6月1日按照预约时间准时来到了上海市普陀区婚姻收养登记中心,顺利地领到了结婚证。

“多亏了这里的工作人员,提前一天专门打电话来告诉我们结婚登记的流程、需要携带的证件,我们才能这么顺利地办完这件‘人生大事’。”袁女士说。

6月1日,来自江苏的刘先生(右二)和袁女士(右)在上海市普陀区婚姻收养登记中心办证柜台递交结婚登记相关材料。新华社记者 方喆摄

数据显示,6月1日,上海16个区级婚姻登记机关迎来了100余对新人跨省“领证”。

上海市民政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开展好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工作,相关婚姻登记机关专门对预约系统和登记系统进行操作演练,做足准备工作。

上海市民政部门通过与相关单位合作,做好潜在服务人群测算,帮助窗口人员了解相关信息情况,为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夯实了数据基础。

婚俗展示区、自助拍照室、特色颁证室……为迎接新政策落地,苏州市吴中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专门对登记场所进行了升级改造,550平方米的改造空间焕然一新,让人倍感温馨舒适,吸引等候登记的恋人自发拍照“打卡”。

图为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新改造的婚俗文化展示区场景。

“我们每个窗口都配备人脸识别系统等智能化设备,同时加强现场登记人员安排,确保有序快速零失误办理。”苏州市吴中区民政局局长张建琳说。

专题培训是帮助试点地区婚姻登记机关工作人员及时掌握政策和办理流程的重要方式。

记者从民政部了解到,此前,民政部专门举办了培训班,21个试点地区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6月1日前,新纳入试点省份普遍组织了本省范围内的业务培训,确保婚姻登记工作依法依规开展。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指导各地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强化服务意识,为群众带来更贴心、暖心的婚姻登记服务。”民政部社会事务司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高蕾、吴振东、何磊静、尹思源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