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45 32
那么针对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猪乙脑等猪场常见多发的病型,到底该如何选择疫苗?市场上又有哪些产品可以兼顾安全、高效、稳定等特点满足猪场需求?这些养猪户们迫切关心的问题都将在一场新品发布会上得到答案!
6月29日,在第七届南农猪业大会暨 2023 钟山猪业展览会期间,国内圆环领导品牌,江苏南农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农高科)在广受好评的新品“圆臻清”(猪圆环病毒2型亚单位疫苗/重组杆状病毒OKM株)上市一年多以后又隆重召开了“至臻至新·共生美好——南农高科夏季新品发布会”。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院长姜平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副院长曹瑞兵教授,南农高科董事长肖澄、总经理韩耘、销售总监张剑峰、技术总监熊慎苏以及南农高科的多位合作伙伴等共计400余人出席并参与了此次发布会。猪好多网作为特邀媒体参与报道!
发布!施措新的控防会上姜平院长、曹瑞兵副院长两位业内权威专家就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猪乙型脑炎三种病型的流行趋势、发病特征、疫苗研发情况做了详细阐述,并分享了此三类猪病疫苗防控的新措施!
南农高科总经理韩耘致辞
南农高科总经理韩耘在致辞中说到,南农高科自创建以来依托南京农业大学不断推出广大养殖户急需的动物用生物制品。近几年来我国畜牧业发展不断进步,用户对动物用生物制品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南农高科始终以新技术、新标杆、新服务的经营经理念,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走在行业前列,致力于为广大用户解决其在动物疫病防疫方面的痛点、难点问题。为此南农高科在扩品类、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方面不断创新与发展,并制定了产品技术发展战略规划。在产品品类规划方面,南农高科规划了猪用疫苗、禽用疫苗、大动物疫苗和宠物疫苗四个品类,在产品品种方面规划了28个新产品。在产品核心技术提升和质量管理方面,南农高科结合新版GMP新建了生产基地,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设施,健全和完善了生产体系。未来,南农高科将以合作开放的理念,深化产学研合作,更好的满足动物防疫需求,为我国畜牧业健康发展努力做出应有贡献。
《我国新发猪伪狂犬病病因解析与新型疫苗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姜平院长
姜平教授分享了《我国新发猪伪狂犬病病因解析与新型疫苗研究》相关主题内容。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感染该病后,主要表现为仔猪高热、腹泻,呕吐等临床症状,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公猪则发生睾丸炎,引起精液质量下降;母猪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该病的流行给养猪业带来极大的危害。姜平教授在分享中提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Bartha-K61株疫苗被引入我国并广泛使用,使我国猪伪狂犬病得到较好的控制,不少猪场甚至实现了PRV的净化。但是2012年以来,PRV变异株在我国暴发流行,出现了新的毒株变异,给伪狂犬病防控带来新的挑战。
面对挑战,南农高科与南京农业大学联合攻关,分离获得PRV变异强毒株ZJ01株,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成功构建gE/gI基因缺失毒株ZJ011G,以该毒株为基础,研发出PRV变异毒株灭活疫苗,为新形势下我国猪伪狂犬病的防控提供强有力的产品与技术支撑。实验证明应用ZJ011G株生产的疫苗,在给猪群提供良好临床保护的且能有效阻止伪狂犬病病毒在猪场内的传播,为猪伪狂犬病在猪场的防控与净化发挥重要作用。
在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和净化方面,姜平教授建议应加强猪场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尤其生物安全;此外还应控制疫苗质量,合理调整疫苗免疫程序;还要注意其它传染病的基础性免疫;并加强后备母猪筛选,减少种猪带毒,逐步开展净化工作。
姜平教授也给出了伪狂犬病净化的具体步骤:1.确定疫苗种类,制定区域净化规划;2.制定严格生物安全措施,确定净化实施步骤;3.强化免疫,有效控制临床发病和种猪带毒;4.有效的种猪野毒抗体调查,确定净化可行性;5.严格检测与淘汰;6. 净化评估。
《猪乙型脑炎和猪细小病毒病的防控》--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副院长曹瑞兵教授
曹瑞兵教授围绕猪乙型脑炎和猪细小病毒的危害和防控进行了详细分享。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虫媒病毒性疫病。多种动物易感,蚊虫是JEV的主要传播媒介,猪是该病毒在自然界最主要的增殖宿主、扩散宿主和传染源,猪感染JEV后可引起仔猪脑炎、妊娠母猪流产、母猪产出木乃伊猪、繁殖障碍及公猪睾丸炎等。疫苗接种是控制该病最为有效的方法。
曹瑞兵教授强调,对于猪乙型脑炎的防控方法主要是灭蚊和疫苗接种,对于已发病猪场发病后立即隔离,做好防护工作,可减少死亡,促进康复;在猪场开展灭蚊工作,消灭和控制传播媒介。 本病目前无特效治疗药,可根据临床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和抗菌药物治疗,但是接种疫苗可以明显缩短病程、防止继发感染。尤其是种猪在蚊虫活跃季节之前1~2个月就应该接种猪乙脑疫苗,而针对6~7月龄的后备母猪和种公猪配种前20~30日注射1ml,生产母猪产后2周加强免疫1次。
由南农高科研发的“乙克清”乙脑疫苗是采用Vero-B10传代细胞接种SA14-14-2减毒株培养制备的冻干活疫苗,SA14-14-2减毒株具有广谱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对小鼠和幼恒河猴的脑内毒力为零,对猪无神经性毒力。与灭活疫苗相比,其能激发更强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血清中和抗体的阳转率更高,持续时间更长。对种母猪的免疫期为9个月,对种公猪的免疫期为6个月。
而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PPV)引起的胚胎感染及死亡,而母猪并不表现明显症状的猪繁殖障碍性疾病,非常隐蔽。该病主要引起母猪流产、胎儿死亡、胎儿畸形、木乃伊胎、弱胎及不孕等,同时还可引起仔猪发生皮炎和腹泻,与猪圆环病毒协同感染是导致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的主要原因之一,给世界范围内的养猪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但是细小病毒的防控相对比较简单,猪场在这一方面的投入和收益比较显著,做好猪场消毒和环境管理,以及做好种猪的免疫程序和引种检疫,猪场的细小病毒可防可控!
目前猪细小病毒的疫苗有灭活苗、多联灭活苗、弱毒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但是曹瑞兵教授认为选择本土的灭活苗效果和安全性更好。由南农高科研发的“细克清”灭活苗则是采集国内西南地区发病母猪死胎病料,经蚀斑克隆纯化,获得纯净且免疫原性良好的疫苗株——PPV SC1株,并且经过细胞克隆与筛选,得到对PPV SC1株高敏感的细胞系ST-E4,病毒培养滴度高。该疫苗采用无血清培养及离心超滤浓缩技术,抗原更纯净!
曹瑞兵教授指出,猪细小的免疫程序主要是关注易感群体,也就是种猪群体。其中后备母猪在配种之前就应该做好免疫,经产母猪跟胎免疫,种公猪一年两次免疫接种确保高水平的综合抗体,以减少细小病毒对猪场带来的危害!
在本次发布会上,南农高科的猪伪狂犬灭活疫苗“净韦清”、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细克清”和猪乙脑活疫苗“乙克清”等三个产品隆重发布上市,为我国猪场针对这三种疾病的疫苗防控增加了新的有效手段。其中“净韦清”这一基因缺失灭活疫苗产品的上市更是标志着猪狂犬病毒疫苗即将开启3.0时代,助力猪场再降本!
相对而言,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是最准确的测量方式,但由于非洲猪瘟的存在,同猪直接接触的体温测量方式不利于非瘟的防控,水银体温计的使用就大大受限。而且使用水银体温计需要将体温计长时间停留在母猪体内,测量不方便。
但是红外线体温枪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两个问题,使用红外线测温枪无需接触猪只就能准确检测体温,而且一秒显示体温,方便快捷,可以大大提高给猪群测温的效率。
仔猪滴鼻是给仔猪免疫伪狂犬最常用的免疫方式之一,该方式可以充分发挥黏膜免疫,发挥伪狂犬病毒的占位效应,更好得发挥免疫效果。多数猪场在给仔猪滴鼻免疫时都是用注射器直接将疫苗液滴滴到仔猪鼻腔之中,这样仔猪鼻腔同疫苗的接触面积小,免疫成功率低。
仔猪滴鼻器可以将注射器喷出的液滴变成细雾状态,不仅可以增加疫苗液体同鼻粘膜的接触面积,还能防止液滴过大流出造成的浪费,可以提高滴鼻免疫效果,防止免疫失败。同时这种滴鼻器也可以通过滴鼻来治疗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等疾病。
对于一些养猪新人来说,给猪打针是一件非常让人头疼的事情,因为猪不可能老实站着等待打针,尤其是已经打过几次针的猪,很可能人还没靠近猪就跑了,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打针变得相对容易一些呢?
注射器延长管这时候就派上了用场,因为延长管是软的,可以任由猪跑来跑去而不影响肌注推射药物。
疫苗免疫时,每一头猪的疫苗免疫剂量基本都在1-2ml,如果使用普通的注射器需要注射一次调节一次注射器后面的螺母,以保证注射剂量的稳定,大大降低了疫苗免疫的效率。
连续注射器,只要事先调整好每一次注射的剂量,后续每一次注射的药物剂量都是恒定剂量,而且连续注射器可以直接连到疫苗瓶子上,无需经常性抽取药液。
拌料给药被认为是简单、高效的给药方式,但使用也受到了猪群采食量高低的限制,尤其是在猪群发病高峰期,依然采取拌料给药的方式,会因为采食量的下降而大大降低治疗效果。再就是部分药物有比较浓烈的苦味,加到饲料中同样会因为采食量的下降而影响效果。
饮水加药器可以将药液同饮水按照一定的比例精准混合,可以保证猪群的药物摄入量,即使是病猪也会因为必须喝水而满足疾病治疗所需的药物摄入量,从而保证药物的治疗效果。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