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百科

宠物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宠物百科 >

已注射疫苗人还是没了 被狗咬伤后打了狂犬疫苗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45 27


已注射疫苗人还是没

“你打定一了到咬狗被心小不是近期接小文时要小心,尽量不要在周围逗留,若是不小心被狗咬到了一定打狂犬病疫苗,狂。”玩犬病可不是说着玩”。

刘奶奶听到儿媳的话以后,愧疚地说道“妈对不起你,今天小文还是被那条狗咬到了,不过不严重,只是有点破皮。”

为了保险起见,一行人还是去相要共一知告被并,应地点接种了狂犬疫苗,并被告知一共要总共需要接种5针。这点让婆媳俩有些为难,孩子不大,一连接种5针,这不是要命吗?在接种三针后,俩人发现小文身体没有出现任何不适,于是便自作主张停止接种了。

悲剧却发生了,小文逐渐出现了怕光、怕水等症状,情绪也容易激动,婆媳俩赶紧带着孩子就医,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努力,还是没能保住这个孩子。

小文的案例值得我们深思,现在养宠物的人不在少数,流浪猫、流浪狗的数量也不少,被伤害到还是不少见的,这时候一定不能放松警惕,及时完成疫苗接种是很重要的。但是不排除接种狂犬苗后,预防失败的情况发生,这是怎么回事呢?

狂犬病疫苗免疫失败,或与这些方面有关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入侵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患者感染发病后的死亡率为100%。虽然这是一种很可怕的疾病,但是通过注射质量可靠的狂犬病疫苗、对于伤口采取规范处置后预防率可接近100%

然而在现实中,能够做到这两点的人数并不多,所以关于狂犬疫苗预防失败的案例,也并不在少数。研究表示,狂犬病疫苗预防失败,或许与这些方面有关

研究人员,选取2004 年1月至2019 年10月患上狂犬病的120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2016 版》为标准,根据患者的病史记录,判断患者被动物咬伤后的伤口处理、疫苗接种等预防措施是否正确。

研究对象中明确被动物咬伤患上狂犬病的有89位,在暴露前,也就是未被犬类咬伤前,并未接种狂犬病疫苗。这89位患者被动物咬伤后,只有35人处理过伤口,剩下的54人,对伤口并没有做任何的处理措施。

处理过伤口的这35人中,有32人被咬伤后,立即做了简单的处理,有3人是被动物咬伤24小时后,到医疗机构进行处理,并立即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的。

免疫情况方面,这89人中69人被咬伤后都没有选择接种狂犬病疫苗,17人标准地接种了狂犬病疫苗,有3人没有全程按照标准接种狂犬疫苗

研究结果表示,这89名患者被动物咬伤后,均没有做到规范处理伤口、全程接种狂犬疫苗、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等预防措施,降低了狂犬病的预防率,导致预防失败。

为何会这样呢?因为患者被动物咬伤后,在最开始的24小时-6天内,狂犬病毒并不会进入血液循环,只是在伤口处进行小幅度繁殖。

过了这段时间后,会慢慢通过神经末梢、神经组织等部位进入到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大幅度繁殖,从而使多个器官出现病变。

所以,在被动物咬伤的第一时间,建议患者先对伤口进行清洗,然后使用碘伏、酒精对伤口消毒,有利于降低伤口处狂犬病病毒的数量,提高预防概率。

因为碘伏、酒精都能通过破坏病毒内的蛋白质进而将狂犬病毒灭活。而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会在体内出现相应的抗体,消灭体内的狂犬病毒,可降低病毒对身体造成的伤害。

若是疫苗没有接种完成,体内产生的狂犬病毒抗体,不一定能将狂犬病毒灭活完,预防率就会比较低。

如果只是按照上述流程清洗了伤口,没有接种狂犬病疫苗,这只能将伤口表面的病毒灭活掉,而内部的病毒,单纯依靠免疫系统所产生的抗体,可能不足以抵抗狂犬病毒的攻击。

所以,被动物不小心咬伤后,无论是处理伤口,还是接种狂犬病疫苗都是十分重要的。大家之所以会对此事掉以轻心,可能与缺乏狂犬病危害严重性如何预防等知识的科普有关。所以,关于狂犬病的这些常识建议大家了解。

关于狂犬病,这些常识建议大家了解

随着大众物质生活水平的升高,我们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逐渐增多,宠物因其可爱、文良的品性,以及可以安抚、陪伴我们度过人生中的黑暗时刻的特性,逐渐地走入的大家的生活中。

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宠物伤人事件,我国也成为了狂犬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所以关于狂犬病的有关常识,大家有必要了解。

唾液中由于含有溶菌酶、免疫球蛋白等具有杀菌的作用的物质,所以每当大家受伤,周围没有具有消毒作用物品时,通常会选择唾液进行杀菌处理。但千万别让犬、猫等动物舔舐大家的伤口,因为这些动物的唾液中含有狂犬病毒。

若是让它们舔舐了伤口,狂犬病毒可能会在伤口附近的肌细胞内进行复制。然后再通过感觉,或者运动神经末梢、神经轴索,进入到中枢神经系统,在大脑的边缘系统中进行大量复制,造成脑损伤,引起兴奋、麻痹、死亡等情况。

由于许多疫苗,比如新冠、水痘等,都是在未接触到能致病的病毒前接种的,所以在许多人的眼中预防狂犬病也需要提前打疫苗才有效。

其实这个道理是没有问题的,只是狂犬病的预防比较特殊,它不仅可以在未感染病毒前接种狂犬病疫苗预防,也就是暴露前免疫;还可以在被动物咬伤被狂犬病毒感染后,再接种狂犬病疫苗预防,也就是暴露后预防

因为狂犬病一般是狂犬病毒达到中枢神经系统后,才会开始发病,但从伤口到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我们在它未达到中枢神经系统就进行人工干预,也能起到预防效果。

可能有的朋友会有疑惑,若是没有被带有狂犬病毒动物咬伤,只是被它们抓伤,也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吗?

其实对于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建议接种狂犬病疫苗。因为,狂犬病毒虽然主要存在于这些动物的唾液当中。但是动物一般会通过舔舐的方式清洁毛发和处理伤口,所以它们的爪子上可能也带有狂犬病毒。

被这些动物抓伤后,若是没有接种狂犬病疫苗,被狂犬病毒感染的概率比较大。所以,大家若是不小心被带有狂犬病毒的动物爪伤后,千万不要掉以轻心,须立即根据自己的伤情,确定预防处理措施,避免下一个小文出现。

如果没有被抓伤,而是被咬伤了,建议大家根据以下方式进行处理。

被犬咬伤了应该怎么办?

犬的种类有很多,例如藏獒这种大型犬,或者吉娃娃此类小型犬。它们种类不同,攻击力也会不一样,有的很强,有的很弱。

所以,大家被犬咬伤后的伤情有轻有重,预防的措施也会有所差异。大家不小心被咬伤后,建议通过下述方式处理。

现在许多人的家中都养有宠物,在饲养的过程中,可能会和狗狗玩一些游戏。当狗狗玩得开心时,可能会不小心咬到饲养员。

不过由于是自己家养的,一般伤口都不会严重,可能只是留有一个轻微的牙印,皮肤上并未出现破损,这在狂犬病暴露性质中属于I级暴露、危害低的情况。

因为,此时伤者的皮肤黏膜并未受到损伤,还是完整的,狂犬病毒也会被其阻挡,无法进入体内。所以,对于这种情况, 使用流动的清水,将伤口处的唾液冲洗掉就可,无需接种狂犬病疫苗

但遇到攻击自己的犬,并不是自己家豢养的,咬伤后的情况通常比较严重,皮肤处一般都会出现破损。

若是,皮损的地方只有一处,并且流血量不多,说明伤情不是很严重,但此种情况属于II级暴露、中度危险了。因为,此时皮肤黏膜已经受损,狂犬病毒会通过伤口进入体内,并进行繁殖。

此时,建议患者先用流动的清水将伤口上犬类的唾液清洗掉,由于病毒具有亲水性,这种行为可将部分病毒冲洗掉。

但是病毒中的脂肪膜具有一定的黏性,所以用流动清水冲洗后,伤口处还会留有大量的病毒。这时就可以使用肥皂水来清洗伤口,因为肥皂中的皂质可以溶解脂肪,让病毒包膜解体,从而失去活性。

清洗时间,尽量控制在15分钟左右,这样可以灭活足够多病毒。伤口清洗完毕后,建议大家再使用酒精或者碘伏擦拭伤口,因为这两种物质也能使病毒灭活,让入侵体内的病毒数量进一步降低。

伤口处理完毕后,就可以就医接种狂犬病疫苗,产生相应的抗体,攻击进入体内的狂犬病毒,从而起到预防狂犬病的作用。

如果皮损的地方有多处,再通过上述方式对伤口进行清理后,除了需要立即就医接种狂犬病疫苗, 额外接种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

因为,狂犬病毒入侵的速度比较快,伤口多意味着被感染的狂犬病毒的多,属于III级暴露、危险度高的情况。此时不接种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免疫系统可能无法让狂犬病毒快速灭活,容易出现预防失败的现象。

对于癌症、艾滋病等本身免疫力的患者来说,只要被犬类咬伤,且皮肤出现破损,都需要在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基础上,再接种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以免接种失败。

写在最后

狂犬病是一种比较可怕的疾病,目前还没有能够治疗它的特效药。这种疾病,主要是被带有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或是伤口被它们舔舐引起的。

被咬伤出现皮损后,若是大家按照流程清洗伤口,以及伤情情况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则预防效果可以接近100%。

所以,狂犬病虽然很可怕,但只要我们按照规范的流程来,患者该疾病的概率也就不会高。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无需过度担忧,但也不能放松警惕。

参考资料

卢静.有效预防狂犬病,正确接种狂犬疫苗[J].2023(02):46-47.

温静,蓝柏钊,李嘉丽,陈开革,钟大明,周甦,莫穆隆,梁柱石.120例狂犬病暴露患者预防失败原因分析[J].内科,2020,15(04):466-468.2020.04.24.

卢占龙.狂犬病的症状及防控措施[J].国内动物保健,2015,17(04):34-35.

被狗咬伤后打了狂犬疫苗

遛狗

32岁的张女士是一个爱狗人士,如果没事的话,她一般都会选择在饭后遛狗。有一天下班后,她独自牵着自己的宠物狗去附近的公园散步。看到别人也遛狗,她就让她的狗跟别的小狗一起玩耍,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别人的小狗突然咬了她一口。

狗的主人看到自己的狗咬人了,就赶紧给张女士道歉,并且带她去医院接种狂犬疫苗。虽然张女士准时接种狂犬疫苗了,但是最终还是病发身亡了,所以其家属才问了开头的那个问题。明明按照规定打狂犬疫苗了,但是为何还会病发呢?今天医者良言好好跟你聊一聊这个问题。

1.为何接种了狂犬病毒疫苗,却还病发身亡了?

疫苗

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平均在1~3个月,最短的5天就可以发病。需要注意一下,狂犬疫苗虽然能预防狂犬病,但是打了狂犬疫苗后产生抗体一般需要7天左右的时间。这样的话,就有可能在狂犬疫苗还没有产生抗体之前就发病身亡。

不管是谁遇到了这种发病速度比较快的狂犬病毒,都可以说凶多吉少。这是因为即便你刚被狗咬就立刻打疫苗,还是可能会逃脱不了厄运,而且去医院打疫苗本身就需要时间。

病毒和抗体

虽然狂犬疫苗能预防大多数的狂犬病,但是这并不是百分百的,不是说你只要打了狂犬疫苗就一定能产生抗体。狂犬疫苗之所以要打5针就是防止某些人打了一针没有产生抗体。如果在抗体没有产生之前,狂犬病毒就已经扩散了,那打疫苗肯定就没有效果了。

还有一种可能是疫苗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虽然说现在大多数医院都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保存狂犬病疫苗,但是依然可能存在疫苗保存不当的问题,疫苗保存不当的话,狂犬疫苗就会失效,自然也起不到保护作用。#健康明星计划#

激素

张女士还有可能使用了某些降低免疫力的药物。由于我对张女士的情况不是很了解,而且人已经去世了,我也不好去问她的家人。根据我多年的临床经验来看,张女士有可能因为某种疾病使用了降低免疫力的药物,比如化疗药、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考虑到她这个年龄,肿瘤的可能性不大,有可能是风湿性疾病,而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本身就是风湿性疾病常用的药物。还有一点,我国的很多医院存在滥用糖皮质激素的情况。当人体免疫力下降的时候,就会影响抗体的产生。

还有可能是医院没有严格按照诊疗规范对张女士进行必要的医学处理。如果被狗咬以后,根据医生评估,如果属于III级暴露(即明显出血或者皮肤全层破裂等),除了需要按时接种狂犬病疫苗以外, 要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人用免疫球蛋白等抗体。不过现实中,即便属于III级暴露,如果不注射抗狂犬病的相关抗体,而是只接种狂犬病疫苗,那发病的概率也不大。与此很多人被狗咬了以后,也拒绝打狂犬病毒的抗体(不想多花钱,觉得也没有这个必要),所以很多医院可能也没有严格遵循相关的诊疗规范。

2.当被狗咬了以后,我们应该学会“自救”:

在被狗咬伤以后,如果我们能及时地做好清洁和消毒,那无疑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狂犬病发作的概率。

冲洗伤口

当被狗了以后,我们最先做的就是尽快地把血挤出来,然后进行伤口的冲洗。这里需要注意是冲洗,而不是清洗,冲洗要求用流动的水,清洗虽然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效果却不及用流动的水冲洗。为了保证冲洗的效果,冲洗的时间应该控制在15分钟左右。冲洗的话,如果有条件,尽量选择无菌的水,比如生理盐水、蒸馏水等。如果没有这个条件,使用自来水或者肥皂水冲洗也是可以的。不过为了避免自来水中的微生物感染伤口,我们在冲洗后 要继续使用生理盐水冲洗。

随后,我们能做的就是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常用的是75%的酒精或者碘伏,不过由于酒精的刺激性比较大,所以使用酒精消毒的时候可能产生明显的疼痛,这个时候尽量选择碘伏消毒。

最后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尽快去医院就诊,毕竟大多数被狗咬伤者都不是专业人员,专业的事还是交给专业的医生。如果咬伤的部位伤口较深,那还有可能需要对伤口进行清创处理,这样能保证最大限度地降低感染率、促进伤口的愈合。

对于医生来说,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就是评估是否需要打狂犬病疫苗。被狗咬伤以后,可以把伤口分为三个等级,即I级暴露、II级暴露和III级暴露。I级暴露主要是指皮肤没有破损,这里不包括肉眼看不到的皮肤破损;II级暴露主要是指无明显出血的咬伤、抓伤以及没有明显出血的伤口等;III级暴露主要包括穿透性的皮肤损伤、未闭合的伤口接触到了动物及其分泌物等。

这里面,最难区分的就是I级暴露和II级暴露,因为很多时候即便皮肤有损伤,肉眼也不一定能看得出。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在被咬的地方涂抹酒精,如果没有疼痛感,那就是I级暴露;如果有明显的疼痛感,那就是II级暴露。

抗狂犬病血清

之所以对伤口进行分级,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处理措施。对于I级暴露者来说,不需要打狂犬疫苗, 冲洗伤口就可以了;II级暴露需要冲洗、消毒伤口,然后尽快接种狂犬疫苗;III级暴露需要对伤口进行清创,然后尽快接种狂犬疫苗,并且注射狂犬病毒的相关抗体。

之所以在这里介绍专业的处理措施,就是希望大家能接受正规的处理,如果医生没有严格按照规范处理,被咬者也可以提醒一下。

最后小结:及时接种了狂犬病疫苗还病发身亡,考虑可能和狂犬病的发病速度快、接种疫苗未产生抗体、疫苗本身存在问题、使用了某些降低免疫力的药物、医院的处理措施不规范等有关。在被狗咬了以后,我们也需要学会一些“自救”的方式!

我是医者良言,致力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享健康知识,做你身边的健康小助手,如果觉得写得还不错,对你有益,就点个赞,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需求的人,让更多的人受益吧!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