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百科

宠物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宠物百科 >

猫咪疫苗和抗体检测 新手养猫 | 关于疫苗有这一篇就够了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48 29


猫咪疫苗测检体抗和抗体检测

文章分为5部分:

1、免疫学相关知识

2、不同种类疫苗的优缺

3、免疫失败的原因

4、抗体检测的相关介绍

5、答疑

先来看几个名词。

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病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结合,发生免疫效应(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抗原说这么balabala一大堆,其实抗原在狭义上来讲就是病原,比如猫三联疫苗防的猫瘟、疱疹、杯状三种病毒。抗原就是一些病毒微生物,对动物机体来说是一些异己的东西,是一些坏蛋,它们进入到动物机体后会繁殖、复制,对细胞和组织产生破坏,从而具有致病性。

自然环境中有非常非常多的病原微生物,包括刚才说的猫的猫瘟、疱疹、杯状三种病毒、还有狗的很多犬瘟、细小病毒等,还有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那动物生活在这种充满了各式各样病原微生物的环境中,是怎样保护自己不受侵害的?

是因为动物机体有非常健全、非常厉害的自我防御系统,称之为免疫系统

这其实是动物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动物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机体的抗原物质,如病菌等或机体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机体的健康,抵抗或防止微生物或寄生物的感染或其他不希望的生物侵入的状态,这就叫免疫。

免疫系统是怎样工作的?

我们身体的血液和淋巴中有非常多的免疫细胞,其中有一种细胞叫淋巴B细胞,它是非常厉害的。据科学家统计,动物机体里的淋巴B细胞有10的12次方种之多。它们平时不工作时呢,没有什么作用。但一旦机体有感染或细菌侵入,B细胞就开始工作。

B细胞工作有两种途径,一是识别了抗原(坏蛋)之后,被刺激分化成浆细胞,可以分泌产生相对这种坏蛋的抗体,这种抗体具有特异性,只能攻击一种坏蛋。

B细胞在遇见抗原之后的第二种工作途径是变成记忆B细胞。记忆细胞本身不会消灭抗原,也不会产生抗体,但它能在身体第二次遇见同一种病原时,可以识别并迅速增殖分化,变成很多针对这个坏蛋的浆细胞、B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从而达到打败坏蛋的作用。

刚才说的淋巴B细胞的两种工作方式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体液免疫

但是体液免疫有自己的局限性,只能识别和攻击细胞外的病原微生物(坏蛋)。但是这些病原微生物是十分狡猾的,它们在侵入机体后会快速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繁殖复制的健康的组织和细胞,扎根安家,针对这种情况,机体的免疫反应就是我们常说的细胞免疫

细胞免疫主要是淋巴T细胞的工作。它们在巨噬细胞、NK细胞的帮助下可以识别哪些细胞被病原微生物感染了。识别后,T细胞会分泌一种叫穿孔素的东西,可以裂解这些细胞,让病原暴露出来,没有藏身之所,进而让抗体和其他免疫细胞发挥作用。

T细胞和B细胞一样,也可以在认识识别病原之后,产生记忆T细胞,在机体第二次感染同类病原后,快速识别反应。

在了解了机体免疫的原理之后,我们来看看疫苗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疫苗发挥作用的方式就是应用了机体免疫的原理。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疫苗保留了病原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免疫原性。当动物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体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抗体等;当动物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时,动物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体的伤害。

简单一点说呢,疫苗就是病原微生物本身。只不过这种病原微生物通过技术手段进行了改造,它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B细胞。

目前市面上用的动物疫苗大部分可分为:灭活苗(猫三联、狂犬)、弱毒苗(活的病毒,但经过了人工驯化,致病性非常轻微,同时保留了免疫原性)

接下来看看这两大类疫苗的优缺点。

弱毒疫苗其实和自然感染的野毒非常类似,它进入机体后,可以感染一些细胞,所以不仅能刺激淋巴B细胞产生体液免疫,也可以刺激淋巴T细胞产生细胞免疫。但它本身存在一些缺点,比如不易保存、储存条件苛刻,如果冷链运输不好,或有一些光照、紫外线照射、温度过高过低,这些活的病毒都会死亡的。活疫苗本身病毒含量比灭活疫苗要少,所以这些病毒一旦死亡,免疫效果是不太好的。

灭活疫苗本身是通过人工养殖了很多病毒,去加工、浓缩、再灭活做成的,所以,对储存条件要求较少。它本身发挥免疫作用是通过高剂量的病原注入到体内,加上缓释剂,不断刺激机体的淋巴B细胞产生体液免疫,不断产生抗体。

灭活疫苗的劣势是只能激起体液免疫,不能激起细胞免疫,所以效果不如活疫苗好。

是不是打了疫苗就万事大吉了呢?

有很多情况可以造成免疫失败,比如应激因素、疫苗质量、免疫抑制性疾病和药物、以及母源抗体的影响。

先来说说母源抗体的影响。在麻麻的初乳中含有大量的母源抗体,肠道获取抗体后,给小奶猫提供保护。动物机体通过母乳获得的母源抗体会随着时间自然衰减,一般小狗在45天母源抗体会基本消失,猫咪会在60天左右母源抗体会消失。

所以,现在的疫苗注射一般推荐小狗在42天注射第一针疫苗,猫咪在2个月龄免疫第一针疫苗。疫苗打得过晚,会存在免疫空白期,这时候如果接触到致病性非常强的野毒株,就会生病。疫苗打得过早,疫苗中的病原会和母源抗体彼此中和,消耗了母源抗体,同时也会消耗疫苗毒株,二者均难发挥作用,免疫效果非常不好。

应激因素也会造成免疫失败。动物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下时,比如非常紧张、害怕、更换环境、洗澡,身体处于一个紧张因素刺激的情况下,机体本身会分泌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糖皮质激素,这时候如果免疫,也有可能造成免疫失败。

还有一种可能是动物机体对动物疫苗的毒株不敏感。自然界中的病毒毒株有很多种,有时候动物的免疫系统对某些毒株不敏感,无法产生相应的免疫力。

有这么多免疫失败的可能,就要求我们在动物注射完疫苗,尤其是幼龄动物第一次打完3针疫苗之后,做抗体检测,来看一看免疫是否成功,是否产生了预期的保护力。如果没有,可能需要加强或者换其他批次、其他品牌的疫苗,或者多次免疫。

现在市面上检测抗体的手段有三种,他们的优缺点如下表所示。

Elisa是国际上通用的,检测抗体的金标准,可以看出抗体有没有、有多少,但费用较高,受操作影响较大。

胶体金试纸板,只能检测抗体有没有,不能检测抗体的高低。

最近几年新出的检测方式叫荧光定量检测法,相对于Elisa的检测性稍差一点。

1、是否每年打疫苗之前,都要做抗体检测。

我们建议每年打疫苗之前都要检测抗体,前提是考虑费用。一般情况建议幼龄动物免疫完3针之后测抗体,如果抗体水平可以,说明猫咪对该厂家该品牌的疫苗免疫应答的效果很好。正常情况下,灭活疫苗的保护期都是1年-1年半,所以一般建议,幼龄检测时抗体没有问题,就间隔一年打一次疫苗即可,没有必要每年都检测抗体。

2、疫苗引发肉瘤是不是只有狂犬疫苗会引发,妙三多呢?

国外有报道称,在猫咪注射狂犬疫苗、猫艾滋病和猫白血病疫苗,数年之后,有可能导致注射部位发生组织肉瘤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非常低,大概在万分之一到万分之二。这种注射部位肉瘤一般是组织肉瘤,恶性程度比较高,手术切除会扩大切除范围。国内一般打疫苗都打在脖子后,如果在脖子上出现注射部位肉瘤,可能没有办法手术。所以,一些外国的科学家建议在打猫咪狂犬、艾滋病和白血病疫苗时,注射在尾部和四肢。注射部位肉瘤发生的概率非常低,妙三多发生的概率就更小,和普通的注射(如打消炎针等)的刺激性是一样的。

3、未打疫苗的动物,测抗体,抗体水平高,提示的意义是感染了病毒,还是抗体滴度高,不用打疫苗??

如果一个动物从来没打过疫苗,你给它测抗体,抗体水平还比较高,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它感染了或者感染过这种病毒,另一种可能是小奶猫母源抗体的影响,因为母源抗体和我们Elisa抗体检测的抗体是一样的。所以需要根据症状来,如果猫瘟抗体水平很高,同时又有呕吐、腹泻等症状,说明它正在感染期。如果它抗体水平很高,但是又没有相应的症状,说明猫咪可能以前感染过这种病毒,但是它耐受过去了,这种情况下,是可以不打疫苗的。

4、猫瘟、鼻支都得过对后面补不补有木有影响?还是说无论得过1种还是2种,都需要补疫苗?

现在用的疫苗都是猫三联,都是三联疫苗,不能单独打,所以都是要三种一起打。

5、去年三四月份打完了三针疫苗。今年已经错过时间了。但是做抗体检测200多…我是不是可以直接补两针疫苗(总共两针,间隔一个月)

如果以前没测过抗体,还是建议检测抗体的。你这种做法可行,但是我们一开始也说了,疫苗本身就是病原微生物,对我们身体来说不是打的越多越好,所以费用一样的情况下,能检测抗体就检测一下抗体。

6、WSAVA建议猫的核心疫苗是三年打一次的,为什么国内统一建议每年加强一次?

疫苗打不打、打几次、间隔多久打,其实考虑非常多因素。第一,是考虑动物生活的环境,得这种传染病的风险高不高。在国外,已经有好几十年给动物,包括流浪动物打疫苗的历史了,所以在发达国家,他们的自然环境已经对传染病的净化做的非常好了,所以家养动物感染传染病的风险和压力其实是比较小的,又因为这些疫苗存在注射风险和免疫反应,所以,他们建议在感染风险很低的前提下,三年注射一次。但是国内动物面临的感染风险还是非常大的,流浪动物非常多、没有免疫的动物非常多,传染病的流行程度比较高,在免疫压力比较大的时候,还是建议每年打一次。再有一点就是,国内目前用的猫的疫苗都是灭活疫苗,只可以激起体内的体液免疫,体液免疫的保护时间是比较短的。国外注射的疫苗大多是活疫苗,可以激起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保护时间较长。

7、为什么人类有些疫苗一生之中打一次就行,猫咪要不断加强啊?

很多传染病有易感时间,比如人的天花病毒,易感的时间是人的幼龄,成年之后就算是接触到病原,自己的抵抗力没问题,也是可以耐受过去的,所以很多疫苗不需要每年去打。

动物的传染病有非常多种,我们给猫和狗打的疫苗都是核心疫苗,这些传染病非常容易得,且得了病之后后果非常严重,全年龄段都是易感动物。 疫苗的种类有非常多种,动物用的大部分是灭活疫苗,灭活疫苗的保护时间非常短,所以要不断的加强。

下周目录

周一:养猫入门 | 疫苗和抗体检测

周二:怎么带猫咪回国

周三:猫病特辑 | 肿瘤和癌症

周四:猫粮测评 | 爱肯拿鸡肉

周五:喵行为 | 过度舔毛

周六:品种猫遗传病 | 扁头综合症

周日:小编画喵

新手养猫 | 关于疫苗有这一篇就够了

矮油

疫苗的作用及品类

疫苗是利用各种微生物制作用于预防相应疾病的生物制品,分为弱毒和灭活疫苗,但使用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机体内产生对某些重大疾病的抗体,以预防疾病或在万一得病时更好地治疗。

猫咪用的疫苗几乎都是联苗,即同时防治多重传染病。在国内,最常用的猫咪疫苗是三联苗,预防的是对幼猫有巨大危害的猫鼻支病、猫杯状病毒感染和猫瘟,除此以外还有狂犬病疫苗(关于狂犬疫苗见最后说明)。

三联苗是核心疫苗,推荐每一只宠物猫咪都需要施打的疫苗。另外国外还有其他疫苗,比如猫白血病毒疫苗、猫艾滋病毒疫苗和猫支原体疫苗等。

猫瘟:细小病毒感染引起的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症状大多为腹泻、呕吐、发烧、精神沉郁、无食欲,幼年猫存活几率很低。

猫鼻支病:疱疹病毒导致的猫鼻支,感染一般会终身携带,存在隐形携带者飞沫传播,症状为咳嗽、打喷嚏、脓样鼻涕、发烧、无食欲、没精神、结膜炎、呼吸困难。

猫杯状病毒:杯状病毒造成的上呼吸道感染,与上述猫鼻支症状类似,还会有口腔溃疡和眼鼻分泌物增加。

狂犬疫苗:避免猫咪患上狂犬病,同时避免宠主被抓/咬/挠伤之后,因为猫咪未打狂犬疫苗而患上狂犬病,保护宠物健康也给人类增加一道安全屏障。

猫三联及狂犬疫苗示意图

目前常见的猫三联疫苗品牌有三种:妙三多、英特威、PHC

PHC:这个品牌来自韩国,但是多方反应在注射过程中会导致猫咪剧烈疼痛。

英特威(低毒/弱毒疫苗):这个品牌是网络平台销量较大的猫专用疫苗品牌。* 2011年英特威和先灵葆雅公司合并,所以英特威和先灵葆雅是同一种东西。

需要重点说明的是:妙三多是目前国内唯一通过农业部正规批文进口的猫专用疫苗。 正规的渠道保证了疫苗的冷链运输,确保了疫苗的有效性,所以为了猫主子的健康和安全请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的疫苗。

为什么要在16周龄完成第三针接种?

猫咪刚出生的时候会从母乳中获得抗体抵抗疾病,这也是幼猫的第一道免疫防线,被称为初始疫苗,母源抗体对于幼猫来说是被动免疫。相对应的没有吃到母乳的幼猫,体质一般会更弱,也会更容易生病。

随着时间的流逝,母乳的抗体会逐渐减弱,这个时间一般为12-16周时。这个时候,猫咪自身的免疫系统就开启了长达一生的工作——主动免疫。小的病毒猫咪可以通过自身免疫系统抵抗,进而产生抗体,致命性的病毒则需要通过打疫苗获得抗体。 最后一针疫苗需要在猫咪16周龄时注射,让猫咪通过打进去的疫苗主动免疫成功。

一般来说,宠物医生会建议:

8周龄完成第一针接种

12周龄完成第二针接种

16周龄完成第三针接种

(时间间隔21~28天)

关于每年的加强针:国内常规是每年加强一针猫三联,欧美的宠物医院通常建议每一至三年加强一针猫三联,实际做法为每三年加强一针猫三联。 建议大家咨询宠物医生,检测抗体水平据情况免疫。

划重点:

*初到新环境的猫咪须适应2周以上,吃喝拉撒精神正常方可带到宠物医院进行免疫,减少应激;

*评估身体状况,确保猫咪没有寄生虫,虫会影响疫苗效果;

*打完疫苗后,观察无异常现象再离开;

*接种后7~10天不要洗澡;

*如发生过敏需及时处理;

*有的猫打完疫苗可能有些嗜睡精神变差,属于正常现象,避免剧烈运动,让其多休息;

*与传染病猫接触过15天内不建议免疫;

*妊娠猫不可接种疫苗。

常见不良反应及建议

因为疫苗中的病毒本毒或者它的一部分,其毒性已减弱或者彻底没有毒性,因而大多数猫咪在接种疫苗后不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或会在1-2日后逐渐消退。

橘座

轻者皮肤发红、偶尔瘙痒、动物精神状态尚好,可能不被发现,自行恢复;

轻度的发热、行动迟缓、食欲不振、嗜睡、单次的拉稀或呕吐、注射部位红肿发胀,需密切观察,通常在1~2日内自行恢复;

轻度瘙痒、边玩边用后腿踢脖子、眼周或腋下皮肤发现红疹、眼周轻度肿胀,密切观察,1~2天内若未改善需就医;

瘙痒严重、呼吸急促、腹泻严重等,需立即就医。

关于狂犬疫苗

狂犬病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人畜共患病,狂犬病毒通过伤口或与粘膜表面直接接触而进入体内,沿神经到达脑部,通过伤害人和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而危害生命,再通过唾液传染给其他动物或人。

狂犬疫苗主要是两个作用:预防猫咪得狂犬病和避免猫咪将狂犬病传染给主人。通过疫苗几乎可以100%预防,一旦发病100%死亡。高达99%的人类狂犬病病例缘于狗,1%的狂犬病由其他哺乳动物传播。

但是目前关于狂犬疫苗的争议还是比较大的,原因主要是:猫注射部位肉瘤(FISS)。很多猫咪注射狂犬疫苗之后发现注射部位出现由间质组织(肌肉、淋巴、结缔组织)的恶性转化形成的肿瘤。由于高复发率和高转移率,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很难完全治愈。

手术切除是猫注射部位肉瘤的首选主要治疗方法。化学疗法、免疫疗法和放射疗法将作为辅助疗法相结合。(仅凭手术,复发率高达70%)

放射疗法也是有短期副作用和长期副作用的。短期副作用皮肤变化(皮肤红斑/粘膜炎)、胃肠道疾病(呕吐/腹泻)、医源性过度照射导致皮肤坏疽;长期副作用纤维化、萎缩、血管损伤、神经系统损伤、内分泌调节。

其实到目前为止,猫注射部位肉瘤的确切发病机理仍不清楚。 若干研究中表明,疫苗中所含的免疫应答增强剂“佐剂”可能引起肉瘤,但也有引入无佐剂疫苗后猫注射部位肉瘤发病率反而上升的报道。目前试验结果有冲突,具体发病机制大家还是等待最新的医学研究吧。

关于猫注射部位肉瘤的简单说明,主要是为了让大家了解到这一病症,从而更好地结合医生的建议去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