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48 37
弓形。持支虫病是由刚地弓形虫所引起的一种机会致病性人兽共患病,呈世界性分布,除感染人外,几乎可感染所有的温血动物。猫是刚地弓形虫的中间宿主,也是唯一的终末宿主,一旦感染弓形虫,大量的虫卵可随粪便排出污染周围环境,通过“粪-口”等途径感染其他中间宿主。犬主要通过食入弓形虫卵囊或吞食含滋养体和包囊的中间宿主的肉、内脏和乳汁等而感染,而人主要通过与宠物犬亲密接触而感染。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弓形虫感染情况有很大差异,平均感染率在25%~58%之间,欧美地区感染率较高。我国犬、猫的弓形虫感染非常普遍,一般猫感染率在15%~73%之间,犬感染率在3%~33%之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的发展,饲养宠物犬作为伴侣动物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人感染弓形虫的风险也越来越大。据报道,在我国几乎所有省份都有人弓形虫病发生,平均感染率为8%。鉴于此,为了解长沙市城区宠物犬弓形虫病流行状况,2017—2018年对城区设定的宠物监测点进行了弓形虫抗体抽样检测,以期了解宠物犬弓形虫感染情况,为弓形虫病防控提供数据支持。
材料法方与方法
对象与抽样
定点监测点:依据各城区宠物医院分布情况,遵循便民服务原则,在每个区设定7~11家宠物医院作为犬弓形虫病定点监测点。2017年设定38家,2018年增加到41家。具体监测点见图1。
抽样方法:分别于每年的4月、7月、9月、12月(分别代表春、夏、秋、冬4个季节),集中1~2 d对监测点接诊的宠物犬只,包括来宠物医院注射疫苗、洗澡、诊疗的所有犬只,进行随机血样采集;每个监测点,不分品种、年龄、性别,随机抽取至少5份,并记录犬只血清的背景信息。
检测方法
采用法国ID-VET弓形虫抗体检测试剂盒,利用间接酶联免疫方法进行弓形虫IgG抗体检测,具体操作参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统计学分析
检测数据采用SPSS 20.0及Excel 2007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结果与分析
总体情况
2017年在38个监测点采集血清707份,检出阳性66份,阳性率为9.34%;2018年在41个监测点采集血清711份,检出阳性57份,阳性率为8.02%,相比2017年呈现下降趋势。2017—2018年,共采集血清1418份,平均阳性率为8.67%。结果见表1。
不同地区情况
从不同地区来看,天心区弓形虫抗体阳性率较高,两年的阳性率均在13%以;芙蓉区阳性率出现大幅下降,从9.88%下降到4.79%;岳麓区下降幅度较小,从10.20%下降到6.98%;而其他两区则呈现略微上升趋势,阳性率维持在7%~9%之间。具体详见表1。
不同犬种情况
根据检测的结果和背景信息,对不同宠物犬品种进行统计,发现不同品种的弓形虫感染情况有差异,其中萨摩、中华田园犬、雪纳瑞、博美、柯基等阳性率相对偏高,在10%以上(蝴蝶、德牧等品种抽样数量偏少,没有对比)。具体结果见表2。
不同性别情况
对不同性别宠物犬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对比,发现雌性犬阳性率为10.10%,雄性犬为7.45%;经卡方检验,差异不显著(P=0.086,>0.05),无统计学意义(表3)。
不同年龄情况
对犬只的不同年龄段进行统计,发现阳性率随年龄增长不断升高,尤其是1岁以后阳性率快速上升。卡方检验发现,不同年龄段宠物犬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差异显著(P=0.012,<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4。
不同季节情况
根据抽样时间进行统计,发现冬季(12月份)阳性率最高,为14.53%;其次为秋季(9月份)、春季(4月份),分别为7.85%、6.63%;夏季(7月份)最低,为5.41%。卡方检验显示,不同季节犬只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差异显著(P=0,<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5。
讨论
弓形虫是猫的一种肠道球虫。猫是弓形虫的终末宿主,人以及猪、羊、犬等均为中间宿主。研究表明,人类可以通过接触感染弓形虫的犬猫、误食被污染的食物或者未完全煮熟的肉而感染,或通过胎盘由母体垂直传播感染等。 宠物犬只的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既可反映出长沙城区犬弓形虫感染或既往感染状况,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同时也可避免我们接触弓形虫阳性宠物犬而感染弓形虫病,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本调查发现,长沙市城区宠物犬只弓形虫IgG血清抗体阳性率为8.67%,明显低于2011—2013年邓国强等、唐小明等调查的长沙市城区平均阳性率24.4%,说明这几年的人兽共患病知识宣传有一定效果,我们的预防意识逐渐增强。从不同地区看,天心区弓形虫抗体阳性率较高,均在13%以上。据背景信息查询得知,这些弓形虫抗体阳性犬只主要集中在1~2家宠物医院。对这几家宠物医院进行回顾性调查,得知其免疫了弓形虫疫苗。但在国家兽药信息网上,并未有审批通过的弓形虫疫苗,且经资料查询,弓形虫疫苗尚停留在试验阶段。一些所谓的进口弓形虫疫苗虽能阻止宠物体内的弓形虫孢子化,但其刺激机体产生的免疫抗体是否有保护作用还有待考究。所以,导致抗体阳性率偏高是由免疫疫苗引起的,还是感染引起的,有待进一步调查。
本研究发现,不同品种犬的感染情况有差异,萨摩、中华田园、雪纳瑞、博美、柯基等品种的阳性率相对偏高,因此应注意对此类犬的检测与驱虫。犬弓形虫感染率与犬性别无明显关联(P>0.05),其原因有待调查。1岁以上犬感染率明显增加(P<0.05),其可能原因一是弓形虫感染机体后产生的IgG抗体,一般会在1个月后慢慢上升并持续较长时间;二是宠物感染后一般会终生携带虫体,年龄越大感染弓形虫的几率也就越大。 建议对年龄稍大的犬只每年进行定期体检和驱虫。冬季弓形虫抗体阳性率最高,其次为秋季、春季,夏季最低,这可能与发情期有关,具体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有研究表明,弓形虫的感染主要与动物喂养方式、生活环境及交配有关,遗憾的是在本研究中的背景信息没有涉及这些因素,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加以考虑。针对这一因素,建议冬季尽量少带宠物犬外出,如有外出,尽量戴好犬链,避免其在草地上乱闻乱舔而感染弓形虫。
本研究针对长沙市城区宠物医院的接诊犬开展犬弓形虫抗体检测,对于初步了解该地区犬弓形虫病流行情况有一定的帮助意义。但由于未进行科学系统的流行病学采样设计,仅采取简单的随机采样方法,检测的仅是宠物犬,其结果不能全面反映当地犬弓形虫病的流行情况,后续需要针对全市所有犬只进行调查摸底,通过系统采样设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进一步摸清本地犬弓形虫病的真实流行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虽然长沙市城区宠物犬弓形虫感染率有所下降,但大部分地区维持在8%左右,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强对犬类的管理,向饲养者普及相关饲养及弓形虫病知识,指导对饲养犬定期驱虫、科学喂养、科学绝育,更好的预防弓形虫病,从而保障人类健康。
结论
总体来说,长沙市城区存在一定的犬弓形虫病流行,部分犬种、1岁以上犬感染较为严重,冬季更易感染。 应进一步加强犬只的管理和弓形虫病预防宣传工作,在高发季节,重点做好犬的体检和驱虫,尤其是对感染率较高的犬种和年龄稍大的犬。
弓形虫感染是由一种叫做弓形虫( T. gondii ) 的寄生虫引起的。它是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几乎影响所有温血动物和人类。
相对狗而言,猫是弓形虫的主要宿主,弓形虫在猫的肠道中完成其生命周期,通过粪便回到环境中。
弓形虫传播的主要来源是生肉和未清洗的水果和蔬菜。
弓形虫病有急性和慢性两种,其中慢性通常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而急性感染症状明显。
受感染的宠物会出现以下症状:
接触受感染的土壤(环境)或摄入被感染的动物粪便都有概率导致宠物感染弓形虫。
常规实验室检测——全血细胞计数、生化特征和尿液分析等。
全血细胞计数:患有弓形虫病的狗在全血细胞计数中可能会出现异常低的白细胞(白细胞减少)、低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和低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减少);在恢复期间,全血细胞计数可能会显示白细胞数量增加,这表明抗感染的白细胞活性增加。
生化特征:异常高水平的肝酶 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 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尿液分析:尿液样本中的蛋白质和胆红素水平异常高。
血清检测:是确诊弓形虫感染的最可靠的检测方法——检测弓形虫抗原的水平。
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可以确认所采集的样本中是否存在弓形虫。
更先进的检测包括采集脑脊液 (CSF)——检测中枢神经系统被感染的宠物的白细胞 (WBC) 和蛋白质浓度水平(通常结果是水平异常高)。
专业兽医师处进行治疗。
做好预防和保持良好的卫生尤为重要。
尽量不要饲喂来源不明的生肉,及时清理猫的粪便(猫是弓形虫的主要感染群体)。家庭中如果同时有狗和猫,尽量让狗远离猫砂盆。
定期进行弓形虫寄生虫检测。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