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48 26
热衷上门兼职的年轻人
上门做饭、上门喂宠物等兼职兴起 律师:兼职也需签订协议厘清责任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懒人经济”应运而生,如今更催生了上门做饭、上门喂猫、上门遛狗等“新花样”,尤其是年轻一代,一边做起上门服务兼职,一边也将此当作他们的休闲方式甚至社交兴趣。
“90后”金融从业者斌笙今年1月就脑洞大开地成了一名“上门厨师”,他称这样做既可以看到别人吃得开心,自己也会很有成就感;“95后”男生摩卡则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了长达三年的“上门喂猫”服务,原本只是喜欢猫、想“为爱发电”的他,其间也经历了不少酸甜苦辣。
这些新兴的上门兼职服务虽让不少年轻人实现了“快乐赚钱”,却也存在行业标准不清晰、入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而从服务方或消费者保障的角度来说,也隐藏着一些安全问题。对此有律师提醒,兼职人员上门服务须双方签订书面协议,厘清双方责任,而兼职的收入也要申报纳税。
上门做饭兴起
用一顿饭营造家庭气息
今年30岁的斌笙对厨艺的爱好是受外婆和母亲的言传身教,他在做饭上颇有天赋。今年1月,在他从事的金融领域之外,斌笙兼职做起了“上门厨师”。他告诉记者,此前在网上就看到有上门做饭的兼职,他一直跃跃欲试,到今年终于鼓足勇气在网上发帖,竟有很多人前来咨询,而他的第一单顾客来自两个“00后”女孩。“一些年轻人都不爱做饭,点外卖又没有家常菜的味道,上门做饭的市场需求量还是很大。”
此后,斌笙又陆续接了十几单,客户大多以年轻人和年轻家庭为主。他记得还有一户年轻夫妇连续下了三次单让他上门,并想跟他签订长期的做饭协议。
在斌笙看来,在深圳这种快节奏的地方,上门做饭能够用一顿饭的工夫让人感受家庭的气息,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也是一种慰藉。虽然喜欢上门做饭,但斌笙说这个工作没有门槛,因此价格并不算高。按照斌笙的定价,做四个菜88元,6个菜118元,如果需要他买菜,就额外收取10元跑腿费。斌笙表示,自己兼职做饭一个月就1000多元的收入,时间和产出比较低。“上门做一次饭要两三个小时,经济来源比上门喂宠物要少多了。”但斌笙坦言,看到客户吃得高兴,他自己也会有成就感。
“想靠这个赚钱很难。”斌笙说,一般家庭对上门做菜的预算并不高,有一次客户出100元让他包100个饺子。“和面、擀皮、剁馅,工作量太大,路途又太远,最终还是没接单。”斌笙表示,一天即使上门做两顿饭收入也不过200多元。尽管无法以此为生计,但斌笙也认识到一些喜欢美食的新朋友。
“上门喂猫”成刚需
机构、个人纷纷入场
相比之下,“上门喂猫”“上门遛狗”等服务更具有趣味性,且更不需要什么专业技能,因此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参与其中。记者调查发现,除宠物医院、宠物平台外,还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甚至大学生通过社交平台发布兼职信息,除包揽上门宠物喂食之外,还会提供宠物铲屎、玩耍等服务,收费则从每次15元~50元不等。
今年春节期间,从事音乐行业的黄先生就体验了一把“上门喂猫”服务,他选择了一个距离自己仅2公里的宠物店工作人员负责上门喂猫,10天间每隔3天来家中一次,给两只猫咪提供喂食、铲屎、梳毛的服务,每次35元。“相比起托养,上门喂猫价格更加划算。比如在假期期间,一只宠物猫寄养可能需要至少58元/天,寄养一周就花费了超过400元;但如果选择上门喂猫,一周内 请人来家中2~3次,这样猫咪也不用折腾。”黄先生说。此后,他又在出差时多次选择上门喂猫服务,而通过宠物交流群,他自己也加入了为群友们兼职提供上门喂猫服务的队伍。
1998年出生的摩卡则是从业了三年的“上门喂猫师”,每个月他一边做宠物博主,一边兼职做上门服务,尽管他只做家附近两公里内的服务,但最多时他一天也曾接到将近10单,其中不少是回头客。摩卡告诉记者,“上门喂猫”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愿意去尝试的消费者目前并不算多。记者采访了多位宠物主,大部分表示会担心陌生人上门后宠物或居家安全等问题,但其中有2位尝试过上门喂猫之后的宠物主却是每次出差必定选择上门喂猫服务,且固定找同一人。
行业无明确标准
律师建议签订书面协议
和其他服务一样,兼职上门服务也会涉及一些服务合同法律关系。“目前提供上门服务的人员基本是兼职。”某宠物店从业人员小雅告诉记者:“我们店因为人手紧张并没有推荐这类服务,不过其他分店也有工作人员自己注册了个人账号兼职上门喂猫。目前这个行业还有许多需要规范的地方,尤其是服务者素质参差不齐,服务标准不统一。”
对于上门服务人员来说,去到陌生人家也同样存在顾虑。摩卡就告诉记者,作为一名从业三年提供上门喂猫、遛狗的人士,他曾遇到过各种突发状况:“比如有的猫咪自己打开水龙头,或者打碎了杯子;还有的猫咪在主人不在时会存在攻击性;还有的猫咪有分离焦虑,主人不在家会随地小便甚至咬秃自己的尾巴……”有时难免会碰到主人将猫咪的问题怪罪到服务人员身上,要求索赔的情况。
河北厚诺律师事务所律师雷家茂提醒,上门服务虽然金额较小,但双方最好签订书面协议,明确约定双方权利义务,如上门喂养宠物协议需明确约定宠物伤人、丢失、伤病或者死亡等的责任划分、免责情形,以及明确约定喂养期间、费用标准、支付时间及方式等事项。与此年轻人依靠“上门喂养宠物”“上门做饭”等获得兼职收入后,也应当在年度汇算时申报相关收入。 上门做饭人员属于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雷家茂称,兼职人员也要注意遵守相关法规,办理健康证明。(记者 周伟良、程依伦)
(来源:广州日报)
今年2月以来,天津市民李兰(化名)一直在为自己的宠物犬奔波于家和动物医院之间。2月3日,她发现自家的博美犬变得无精打采,送进动物医院初步诊断为犬肚子疼,没什么大事儿,宠物医生给开了点药吃。
次日,李兰发现犬拉稀拉血,赶紧又将它送进动物医院。经过做B超、验血等全面检查,宠物医生发现犬得了胰腺炎。在详细询问李兰最近犬都吃过什么东西并得知吃了某牌子的狗粮后,医生直接说这款是“毒狗粮”,近期已接诊多只吃了该狗粮生病的宠物。
李兰随即上网查询发现,有很多网友正投诉这款狗粮有问题。她立即联系网店客服,要求退款并赔偿犬去医院的所有治疗费用,但对方以无法证明犬生病和狗粮有关系为由不予退赔。
宠物粮安全问题,是千千万万把宠物当亲人的宠物主密切关注的话题。
多位受访专家近日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为确保宠物食品安全,相关部门有必要把宠物食品纳入日常监管,加大产品抽查和处罚力度,提高企业违法成本。建议提升宠物食品安全的立法位阶,依法对宠物食品安全进行明确规范与调整,相关行政机关应该引导行业协会制定强制性宠物食品安全标准。
宠物经济快速发展
宠物食品质量堪忧
根据《2021年国内宠物行业白皮书》披露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在国内城镇家庭中,宠物猫的数量是5806万只,犬的数量是5429万只,城镇犬猫市场的消费规模达2490亿元。
与此相伴而生的是宠物食品安全问题。根据国内消费者协会发布的数据,2022年上半年受理宠物类投诉6617件,同比大幅度增长,其中宠物食品安全成为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
福建厦门的宠物主尹辰(化名)就有过类似的遭遇。
去年3月,尹辰在本地宠物交流群中说:“我家猫吃完××牌猫粮,立马上吐下泻。”群友立刻有反应,几位选择同样品牌猫粮的宠物主说,“我家猫也一样”“我家猫便血了”。
尹辰告诉记者,此后,他们多次和网店客服沟通,对方选择的是“拖”字诀,一年时间过去了,宠物主们都没有获得任何赔偿。
在受访宠物主们看来,“毒狗(猫)粮”问题并不少见。据媒体报道,2022年4月被指猫粮导致超百只猫死亡的一款知名猫粮,此前在电商平台上的人气和销量均表现不俗。一款高端进口猫粮在2021年也被曝有猫咪食用后中毒及死亡,一度引发网友热议。
记者在某第三方投诉平台看到,截至3月2日,涉及“猫粮”“狗粮”问题的投诉超过1万条,而以“毒狗(猫)粮”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相关投诉近千条。
“毒狗(猫)粮”让宠物主们感到恐慌。每当家里囤的狗粮快用完时,北京市民王芸(化名)都会“忐忑不安”,花上好几天时间在多个社交平台查看关于各种宠物食品牌子的测评帖子,从中寻找适合自家“毛孩子”的口粮。
“狗粮市场很混乱,即便养犬8年,我至今不能确认哪款狗粮完全值得安心购买。”王芸坦言。
配料表上信息模糊
成分占比均不明确
除了“毒狗(猫)粮”问题外,王芸还因狗粮的产品成分问题陷入焦虑,她研究半天配料表,感觉她的犬什么都需要,又感觉什么都不需要,“狗粮中这么多的添加剂会不会害了它”?
记者调查发现,宠物粮配料存在不规范甚至混乱的问题。某平台一家拥有40多万粉丝的宠物食品旗舰店,售卖的猫粮成分与产品配料表不相符。比如一款鸡肉猫粮,配料表排第一位的却是小麦,之后才是鸡肉粉。客服表示对此并不了解,建议拨打公司总部电话咨询。
还有很多牌子的猫狗粮配料组成模糊,如某牌子的猫粮的原料组成,第一位是谷物及其制品,第二位是肉类及其制品,不但没有标明具体是什么谷物和肉类,也没有说明占比多少。
根据宠物食品相关国家推荐标准,宠物粮包装物上应附有标签,标明产品名称、原料组成、产品成分分析保证值、净重或者净含量、贮存条件、使用说明、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企业名称以及地址、许可证明文件编号和产品质量标准编号等。
业内人士林先生告诉记者,上述标准是推荐性标准而不是强制性标准,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偷工减料、成分虚标等情况并不少见,“毒宠物粮”识别起来更加困难,还有不良商家把掺有土和锯末的宠物粮加入大量诱食剂卖给消费者。
宠物粮配料表虚标可能给宠物带来哪些影响?国内兽医协会动物福利分会副秘书长贾开富介绍说,犬猫属于肉食动物,在自然界中,猫主要以捕食小动物为主,从小动物的内脏中获取营养,但现在是居家饲养,为了追求适口性,宠物食品中需要加入一定比例淀粉和肉粉,还会加入不标明含量的诱食剂,容易导致宠物肝肾功能受损并发病。
“宠物食品中,如果植物蛋白含量过高但不标出来,宠物食用后会造成营养代谢性疾病。而标明成分的全价粮(营养均衡全面的宠物粮)有些其实并不科学,其中所含的碳水过高的主要风险是牙齿问题、心血管问题和肝胆胰腺问题等。”贾开富说。
记者还注意到,在电商平台上有大量的散装猫粮狗粮售卖,售价便宜且包装简单,只有写着产品名称和生产厂商的塑封袋,没有配料信息和其他信息,5千克宠物粮30元左右就能买到,是普通品牌宠物粮价格的三分之一左右。
但根据《宠物饲料管理办法》的规定,宠物饲料经营者不得对宠物饲料产品进行拆包、分装;禁止经营无产品标签、无产品质量标准、无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的宠物饲料。
记者注意到,这些店铺并未因违反《宠物饲料管理办法》而受到影响,有的店显示已开了很多年,有的销量达10万+。
=庞大市场监管缺位
宠物粮安全须入法
辽宁瀛沈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国照代理过多起和宠物粮安全有关的案件。在他看来,宠物粮市场乱象背后,主要是宠物粮领域法律依据不足、执法不严,宠物粮市场无序发展所致。
“例如,在法律层面,我国没有将宠物食品安全纳入立法,虽然农业农村部发布了部门规章,但不足以使主管部门加大监管,导致出现一定的监管真空,宠物粮市场野蛮生长,宠物主维权无法可依。”刘国照说,宠物主在向相关监管部门投诉时,相关部门经常回复称,未将宠物食品列入相关监管抽查范围,无法约束相关生产者及销售者。
实践中,宠物主针对问题宠物粮的维权途径主要有: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寻求监管部门处理、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但在受访宠物主看来,他们通过前两个途径基本无法解决问题,即使相关监管部门对生产经营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宠物食品商家进行了相应处罚,但仍没有相关依据责令商家对他们进行赔偿。他们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往往由于无法提供能够证明两者存在因果关系的证据而陷入维权困境。
刘国照还认为,在宠物食品检测数据方面,因为没有科学翔实的宠物营养数据系统和专业研究机构,导致我国宠物食品的检测数据无法得到扩充,致使宠物食品的标准过少过低。 我国宠物食品的相关标准仅20多项,一些问题没有标准可依;宠物饲料添加剂的内容过于宽泛,导致有毒有害添加剂未被完全禁止。
为规范宠物粮市场,让“毛孩子”吃得放心、宠物主安心,国内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提出,相关部门有必要把宠物食品纳入日常监管,考虑到我国目前发布的宠物食品标准主要是推荐性标准,所以有必要从生产、加工、质量检测等方面形成具有强制力的国家标准或行业规范,既为监管部门提供监管依据,也为企业划定生产经营红线。
“有关部门应当加大产品抽查和处罚力度,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督促电商平台依法履行审核和日常管理义务,不给不良企业提供违法经营的空间。消费者也应该通过正规渠道向商家购买宠物食品,购买时要仔细查看生产企业、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产品信息,同时通过消费者评价、商家口碑等侧面了解商家的有关情况。”陈音江说。
国内政法大学副教授朱晓娟说,鉴于宠物具有财产与精神双重意义,因宠物食品不安全给宠物造成的伤害也会间接侵害宠物主的财产和精神利益。
她认为,加强宠物食品安全,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宠物食品安全的立法位阶,依法对宠物食品安全进行调整与规范,以保证其权威性与强制执行力;相关行政机关引导行业协会出台宠物食品安全标准,考量不同种类与科属宠物的特点及宠物食品的不同功能制定针对性的标准,且注意根据宠物食用情况进行更新,及时向社会公示;宠物食品生产企业应积极承担法律义务与社会责任,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生产宠物食品。
杭州全域动物医院院长朱国建议,宠物食品商家应建立食品研发团队,根据长期室内饲养实际出发研发宠物粮,从营养生理、食物多样性角度,根据宠物营养和生理特点及饲养环境等,为宠物生产安全粮。
“无论宠物食品生产企业还是政府监管部门,提高对宠物食品安全管理意识势在必行,未来可期。”国内质量检验协会宠物食品用品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王烁说。
来源 法治日报微信公众号 | 作者 张守坤
编辑 高晨晨
流程编辑 马晓双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