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48 35
编辑 |
吸“宠”一时爽,一直吸一直爽。”。%01达这几年,养宠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之一。在一、二线城市,宠物店、宠物咖啡店、宠物酒店、宠物医院等数量也在蹭蹭蹭地往上涨。《2018年国内宠物店行业数据调研报告》显示:“2017年到2018年,国内宠物店的开店增速达10%。”
近日,南京江宁区。务服式站一等百家湖畔开了一家号称亚洲规模最大的宠物店——极宠家,占地4200平方米,共7层,提供领养、洗护美容、购物、医疗、休闲娱乐等一站式服务。
4200平方米的宠物店到底是怎样的呢?带着好奇心,我们专程去到极宠家一探究竟。
极宠家一层是萌宠休闲中心,有一间开放式咖啡厅,宠物主们可以坐下来聚一聚,分享养宠心得。大堂里陈列了各种各样的宠物食品、玩具和生活用品。几只可爱的猫猫狗狗作为“今日店员”,欢迎大家的到来。
据了解,极宠家试营业一个多月,就已经吸引了上万名爱宠人士的光顾。最远的一位顾客,是专门从北京慕名而来,人均停留时间超2小时,70%顾客在一个月内多次到店。
沿着红色楼梯向上,便到了二层宠物领养中心和宠物酒店,也是极宠家最有特色的一层。几十个品种、近百只猫猫狗狗生活在各自的透明空间里,每只宠物都有详细的品种介绍和性格特征说明。
极宠家提倡“领养代替购买”的养宠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如果在极宠家看到心仪的宠物,你需要签订一份领养协议,并充值一定的金额,就能把爱宠领养回家了。这笔金额包括宠物未来3-6个月的食品、洗护医疗等生活开销。
极宠家合伙人秦华认为给宠物标个价钱是一件非常冷酷的事情:“宠物不是商品,讲的是眼缘和感受。我们追求的是多品类,希望消费者找到真正有兴趣的宠物。”
确实在宠物喜好上,每个人的审美不同,你很难依据宠物的毛发、长相来确定价格。极宠家工作人员在采购过程中也经历了一个因审美不同产生的小插曲。当时,第一批采购过来的柯基里有一只的嘴边天生长了一个非常大的痣,秦华觉得这狗太丑,应该没有人愿意将它领养走。没想到,开店一星期,就有一位小姑娘看中了这只特别的狗,并说:“我就喜欢这样的,你觉得它像不像媒婆?”
探店当天,我在二楼宠物中心遇到两位女生,她们专程从南京市区过来,正在向工作人员询问领养程序以及猫咪的日常养护方法。
三层是宠物洗护美容中心和宠物商品超市,云集了3000多种宠物食品和用品,可同时为20个宠物提供美容洗护。
宠物医院在四层,由国内知名宠物医疗连锁品牌瑞鹏宠物医院提供专业的宠物医疗服务;五层是异宠乐园,饲养了水族、爬行、鸟类等1000多只小动物,电梯门一打开,你就能听到清脆的鸟叫声。
异宠乐园也是大部分消费者喜欢光顾的地方,被设计成未来感太空舱的模样,鸟类、水族、蜥蜴、蛇、角蛙、乌龟、蜘蛛、兔子、龙猫、土拨鼠、仓鼠、豚鼠等上千只小动物生活在一个个“太空舱”里,大部分异宠品类是普通宠物店没有的,仿佛置身于一个浓缩版花鸟市场。
探店过程中,我看到有家长带着4、5岁左右的孩子和家人来这里观赏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俨然把这里当做一个小型的动物园。
工作人员说光顾极宠家的消费者年龄跨度很大,既有5岁左右的小孩子,也有70、80多岁推着轮椅的老人:“有些老伴两人一起过来的,可能对老人来说,看着小孩子玩,看着动物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真正主流的还是20、30岁左右的年轻人,而且女性比例偏大,总体个人收入水平和文化层次比较高,本科以上的占比比较大。”
六层是异宠购物商场,主要是异宠周边商品销售和手工造景DIY区;七层是萌宠社交集市,也是宠物社交的场所,目前暂未对外开放。
整个极宠家逛下来,至少需要一个小时。从探店体验上来说,它跟大部分宠物店还是有区别的。极宠家更像一个以宠物为依托的生活社交空间,而不是简单的零售店。前去打卡的消费者不一定是养宠的宠物主,还可以是平日里喜欢“云吸宠”的爱宠人士,或者是对动物充满好奇的孩子,以及喜欢热闹的社交氛围的老人。
从零售模式考虑,极宠家合伙人秦华把极宠家比喻成宠物界的沃尔玛:“从行业角度看,现在宠物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它可以产生宠物类的沃尔玛的市场环境。而在国内宠物市场,实际上很少能看到超过200平方米以上的店。”
《2018年国内宠物店行业数据调研报告》显示:“国内宠物行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1722亿元,是2013年宠物市场规模的3倍多,且预计到2023年,国内宠物市场规模将达到4723亿元。2018年国内宠物店共有33031家,江苏省排第一,超过2500家。75%的宠物店经营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下,面积超过300平方米以上的只有2%。”
目前市面上宠物店大都是功能型的路边店,光顾的客人也都是附近区域的宠物主。鉴于宠物本身是一个以兴趣、社交为核心的一个行业,极宠家又不想把自己打造成纯交易和提供服务的大商场。
秦华说:“我们把线下宠物店打造成了一个宠物的生活空间,更可以理解成一个吃喝玩乐的小生态。消费者到我这边来,不见得是来购物的,也可以结识一些同样爱宠物的人,或者带小孩子过来互动的场所,所以这是一个全需求,全业态,偏生活,偏社交,偏互动,偏情感的生活空间。”
从门店设计也能看出极宠家充满了生活社交属性。它每一楼层布置了2-3个有记忆点的小设计,比如说一层大堂里那只破墙而出的“猫”,一只很大的狗头,异宠空间里的宇航员装置,还有5层和6层之间安置了一个滑滑梯……这些小设计让大家自愿拿出手机拍照,并在网络上形成一定的网红宣传效应。
鉴于目前国内宠物行业比较混乱,没有规范的标准。在开设极宠家之前,创始人参考了美国最大的宠物用品商店PetSmart和日本拥有百年历史的宠物帝国Kojima,并咨询大量的宠物专家。两大投资方“烟台中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和“瑞鹏宠物医疗集团”也给予了宠物行业的经验和人员支持,以此做到规范化服务。
一只萌宠真正和消费者见面之前,极宠家 完成很多工作。 他们直接联系繁殖基地,实行一窝一抱的集中采购。接着,这些刚出生的小生命必须在极宠家饲养超过21天,经过一系列的体检、护理后,才能跟消费者见面。
“21天是一个保障,保障健全和存活率,也需要有必要的检查和疫苗。后续售后服务也是按照标准化流程在走,”秦华说。
领养代替购买的模式就是标准化服务的体现。签订合同后,消费者需要充值一定金额,这部分金额定价是宠物在未来3-6个月的正常消费,极宠家已经帮宠物主锁定了各个支出的百分比,比如说百分之多少是医疗消费,百分之多少是美容洗护费用,百分之多少是猫狗食品相关费用。也就是说,消费者在领养这条狗之后,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条狗的衣食住行都已经被安排妥当。
从商业角度看,充值领养模式还能提高消费者的粘度,增加二次甚至多次消费:“我们不想虚抬售价。无论是食物、商品售价,还是服务售价,即使是跟所谓的路边店比,甚至淘宝、京东上面,我的价格都有竞争力。在不虚设售价的情况下,还有免费赠送狗。这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很强大的。”
从指示牌上看,领养充值金额5000元到20000元不等,体积越大的宠物,领养充值金额越高。而办理一张狗狗洗护年卡服务,需花费19999元到69999元左右,具体价位按照狗狗重量计算,办理一张猫咪精致洗护年卡,需花费1000元左右。
从2018年创立公司到现在短短一年,极宠家已经有将近200位员工,全国范围内拥有近1000万名线上会员。创立初期,它是一家以线上电商平台为主的宠物品牌,而现在有了本地化零售的加入,极宠家实现中心化电商+本地新零售+本地化电商的海陆空模式,成为一个线上线下全方位的一站式宠物平台。
“宠物行业的宽度极宽,有点像母婴,细分的话包括食品、服装、美容洗护、活体和医疗。人能想到的所有品类,实际上宠物都有。”秦华说:“一般新零售就是O2O,线上线下一盘货。我们搭建模式的时候没有往线上线下一盘货的逻辑上走。未来,宠物食品用品一定是线上为主流,宠物的洗护医疗一定是线下的。对于消费者来说,线下门店服务的半径有限,本地化小程序和app将会覆盖全城,反过来小程序只能完成实物型的交易,完成不了服务型的交易和落地,线下以及社区店将会完成服务的落地和极致化的体验。两者必须相辅相成。”
2019年8月,极宠家拿到瑞鹏宠物医疗集团投资的5亿元资金,目前他们正在筹备本地化电商小程序,提供半日达等服务体验,将新零售做到极致。
未来,极宠家也会进入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秦华表示目前已经在选址阶段,具体下一家极宠家会出现在哪座城市,还不便透露。
排版/插图设计:mimimi_
摄影:品牌提供、记者拍摄
3月18日,有网友曝光了重庆瑞鹏龙山分院员工虐猫的视频,在该视频中,本该是猫咪守护者的员工却成为了施暴者。新瑞鹏很快作出回应并着手展开调查,称“对涉事门店进行停业整改,并开除了虐猫医生”。
图源:网络
但网友们对此似乎并不买账,并不断发出质疑:“这位员工是首犯,还是已经发生多次仅这次遭曝光。”“无法理解这类事件发生会在专业的宠物医院。”“虐猫事件也多少侧面暴露出了宠物医院行业存在的管理和服务问题。”
站在舆论漩涡中心的新瑞鹏,坐拥近2000家专业宠物医院,是国内最大、全球第二大的宠物医疗服务平台。就在虐猫事件曝光前几天,这家专门服务“毛孩子”的宠物医疗集团刚刚更新了招股书,并计划近期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新瑞鹏赴美上市的临门一脚,会因为虐猫事件功亏一篑吗?
这是一名兽医下海创业的故事。
公开资料显示,新瑞鹏创始人彭永鹤出生于1969年,18岁考入青海大学兽医专业。1991年,拿到学士学位的彭永鹤在西宁一家农场当了三年兽医,后来又辗转到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做了三年讲师。
1997年,彭永鹤南下来到深圳,在某研究所继续担任兽医。当时的他发现,身边朋友的宠物生病时,都会找自己这个兽医求助,因为市面上没有专业的医治平台,这让他萌生了开宠物医院的想法。次年,彭永鹤就在深圳开了瑞鹏宠物医院,即新瑞鹏的前身。
瑞鹏宠物医院是国内最早的一批宠物医院,彼时也是国内宠物产业的发展上升期,这让彭永鹤很快在供不应求的市场中站稳了脚跟。不久后,彭永鹤在深圳开设分院,尝试进行连锁经营,并于2012年走出深圳,向湖南等地进行扩张。2013年,新瑞鹏宠物医疗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总部在深圳的达晨财智敏锐地嗅到了宠物赛道的“钱景”。2015年,达晨财智对新瑞鹏进行了A轮投资,并在随后几年的融资中追加投资,为新瑞鹏的发展提供了原始助推力。公开资料显示,达晨财智入局一年后,瑞鹏宠物医院的数量从70家迅速增至200多家。
如果说,达晨财智的投资让新瑞鹏的扩张进一步提速,那么两年后,高瓴资本的入局则让新瑞鹏的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
据媒体报道,2018年,高瓴创始人张磊向彭永鹤提出了合并邀请。彭永鹤回溯了自己的创业初衷,得出“想要撬动一个传统行业的整体改变,需要一只空前的巨兽”的结论,选择接受邀请,将瑞鹏宠物医院与高瓴旗下宠医资产全面整合。也是在那一年,新瑞鹏主动从新三板摘牌。
引入高瓴巨资后,新瑞鹏的规模壁垒始现。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新瑞鹏旗下拥有23个宠物医院品牌和1891家宠物医院,约为国内排名第二至第十的竞争对手宠物医院总数的3倍;其中自2019年起收购而来的宠物医院超过了1290家。
新瑞鹏旗下还包括宠物医疗保健服务、宠物美容造型、宠物商品零售、互联网医疗等业务,覆盖了整个宠物生态产业链的主要环节,相比大多数只提供疫苗接种等常规服务的医院更具技术优势。
新瑞鹏品牌矩阵,图源:招股书
不仅如此,新瑞鹏和高瓴还“意在谋求更大的生意“。若此次成功在美股上市,新瑞鹏将成为国内宠物医疗机构上市第一股,高瓴和彭永鹤也将成为本次IPO的最大受益者。招股书显示,高瓴以35.8%的持股比例位列新瑞鹏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31.8%的彭永鹤为第二大股东。
新瑞鹏背后还有腾讯、雀巢、碧桂园、中金等一众产业资本及知名机构,最新一轮融资时的估值已经高达300亿元。
作为全国最大、全球第二的宠物医院,新瑞鹏有着很强的赚钱能力。
通过新瑞鹏3月14日更新的招股书可以看到,公司近几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2020-2022年营收分别为30.08亿元、47.84亿元和57.40亿元。 2021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为59%,2022年营收同比增长为20%。
新瑞鹏的营收主要来源于三大业务:宠物护理服务,包括宠物医疗、驱虫、疫苗接种、体检、绝育以及专科护理等;供应链服务,包括向第三方宠物医院、宠物诊所和宠物商店销售食品、药品、医疗设备等;本地服务,即通过线上平台及线下渠道向个人客户销售宠物产品。
招股书显示,2022年宠物护理业务年营收29.6亿元,占总营收51.7%,同比2021年的29.7亿略微下降;供应链业务年营收21.8亿元,占总营收38%,同比2021年的12.8亿增长70%;本地服务业务年营收5.9亿元,占总营收10.3%,同比2021年的5.2亿元增长了13.4%。
即便近年来营收持续增长,新瑞鹏依然连年亏损且亏损逐渐扩大。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新瑞鹏净亏损分别为10.00亿元、13.11亿元、14.17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近40亿元;报告期内,其整体毛利率只有5%上下,和此前挂牌新三板时披露的30%相差甚远。
新瑞鹏“增收不增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疫情是导致新瑞鹏亏损的直接原因。彭永鹤曾公开表示,受疫情冲击最严重的时候,线下有几百家分院暂停营业。招股书中也强调,2022年底许多城市的疫情防控政策出现调整,对公司四季度财务表现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另一方面,新瑞鹏内部也面临不少问题。一直以来,宠物医疗行业是典型的重资产行业,医疗设备、进口药品/器械采购、店铺租金、人力成本等都是不小的开支。即使新瑞鹏这样的头部,也摆脱不了行业通病。
劳动力成本的增长或是新瑞鹏亏损的因素之一。
招股书显示,新瑞鹏的主营业务——宠物护理服务的成本主要包括:劳动力成本、材料成本、租金费用、折旧和摊销费用等。
其中劳动力成本占大头,主要包括直接参与医院运营的兽医、医疗助理和美容师等。报告期内,劳动力成本占宠物护理服务业务总成本的比例分别为52.8%、54.0%、53.8%。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数据在新三板上市期间仅为20%多。
随着新瑞鹏的不断扩张,租金支出也在不断走高。
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租金支出占宠物护理服务业务总成本的比例分别为15.7%、16.1%和18.3%。能看到的是,出于对区域经济和消费水平的考虑,新瑞鹏的门店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而为了方便宠物主,医院还通常选址在人流量大、交通便利、租金较高的居民区。
采购医疗药品或器械的材料成本也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新瑞鹏宠物护理服务业务的材料成本占比均在15%以上。
而且就这部分的成本而言,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没有过多议价能力。以宠物医疗器械为例,目前全球宠物医疗器械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并已经形成成熟的产业链,当地宠物医疗机构与这些上游企业达成长期合作关系。
再以疫苗为例,国内畜牧业宠物产业分会指导的《2021年宠物市场白皮书》数据显示,国内90%的宠物疫苗和70%的宠物药品都是进口,外国企业掌握定价权。以一般宠物医院里最便宜的狂犬疫苗为例,一支售价在60-80元的进口狂犬疫苗,进价就在30元上下,加之人力和场地成本,宠物医院的利润可见不多。
尽管新瑞鹏越扩张越赔钱,宠物行业依然属于朝阳产业。
《2021年国内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国内城镇家庭宠物猫的数量为5806万只、宠物犬的数量为5429万只,合计超过1.1亿只;2021年全国城镇宠物消费市场规模达到2490亿元,预计到2023年将进一步增长至4456亿元。
宠物医疗是“它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内畜牧业协会宠物产业分会数据显示,2021年宠物行业市场消费结构中,宠物医疗产业占市场的29.2%。《国内宠物医院市场发展态势分析与投资战略调研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宠物医疗市场规模约787亿。
尽管市场规模足够大,但是宠物医疗行业仍处在发展的早期。
宠物医院市场分散性极强。公开资料显示,我国宠物连锁医院数量占比不足15%。在全国近1.5万家宠物医院中,80%-90%的宠物医院为小规模单店经营或10家以下连锁经营,市场极为分散。
宠物医院市场尚未形成产业链和服务标准的可视化体系,行业问题多发。即便是龙头新瑞鹏,也曾在2022年8月因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问题遭到两次行政处罚;旗下的美联众合动物医院在2022年也多次遭到行政处罚,多个处罚原因都是“将人用药品用于动物”。
宠物医疗行业的人才供给存在较大缺口。农业农村部国家首席兽医师(官)李金祥曾在2022年10月表示,国内官方兽医13.6万人、执业兽医16.5万人、乡村兽医17.7万人,根据发达国家每千人对兽医服务的需求比例计算,我国执业兽医缺口高达30万人。
站在千亿市场的风口上,企业想要吃到“萌宠”的红利,在宠物医疗领域乘风破浪,除了需要资金、人才等支持,或许更需要足够的耐心与等待。
有媒体用“国内宠物医疗行业诞生以来影响深远的标志性事件”来形容新瑞鹏的上市。作为国内宠物经济赛道中业务生态最完善、截至目前估值最高的企业,新瑞鹏的IPO事宜不仅关乎自身发展,同时对整个赛道也有着重要意义。
其实早在1月24日,新瑞鹏就正式递交了招股书,并于3月14日更新了招股书信息,据悉本计划在3月31日前登陆纳斯达克。但如今已是4月,新瑞鹏的上市进程再未有新消息传出。
对于以“繁荣行业发展、提供动物福利”为初心的新瑞鹏来说,就算“虐猫”事件不会是上市进程的一道坎,也会成为众多宠物主心里的一道坎。
(文:陈卓,编辑:顾彦)
参考资料:
1、《越扩张越赔钱,新瑞鹏困在“时运”中》,读懂财经
2、《达晨、高瓴大手笔:53岁兽医赴美IPO,曾估值300亿》,天天IPO
3、《新瑞鹏流血上市,宠物医疗龙头为何不赚钱?》,满投财经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