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百科

猫咪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猫咪百科 >

这几种常见的宠物寄生虫病 你家猫可能被这4种蠕虫侵扰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57 29


这几种常见的宠物寄生虫病

绦虫病

主要由犬绦虫寄生于犬的小肠内引起,人不注意卫生或直接接触病犬粪便也可以感染。

轻度感染时,不出现明显症状。严重时,消化方面出现呕吐、食欲反常、异嗜、贪食,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外形消瘦,可能产生贫血。精神上沉郁,有时出现假狂犬症,如病犬扑人,还可出现痉挛或四肢麻痹、抽搐等。

患病初期会出现腹部或上腹部隐隐作痛,腹胀不适,甚或恶心、呕吐。常在内裤、被褥或粪便中发现白色节片,或伴肛门瘙痒。

蛔虫病

由蛔虫科的弓首蛔虫寄生于犬的小肠内引起,人不注意卫生或直接接触病犬粪便也可以感染。

多发于2周-5月龄幼犬,导致幼犬发育不良、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出现食欲不振、消化障碍、呕吐、先腹泻后便秘;外形上宠物逐渐消瘦、被毛无光泽并且粗乱;有时出现神经症,偶见癫痫样痉挛、腹部膨胀、呼吸困难。

出现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和贫血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蛔虫性肠梗阻、胆道蛔虫症、阑尾蛔虫症等异位蛔虫病症。

犬钩虫病

由肠道线虫寄生于犬的小肠,尤其是十二指肠引起的。人不注意卫生或直接接触病犬粪便也可以感染。

犬中感染率和发病率均较高,尤其是对幼犬危害较大。多发于夏季,湿润的环境多发。

会出现食欲大减、呕吐、腹泻、血便、贫血等消化道症状,外形上可见消瘦、被毛粗硬、易脱落。

会出现贫血、营养不良、胃肠功能失调,劳动力下降等症状,轻者可无症状。

弓形虫病

由刚地弓形虫寄生在人和动物的有核细胞内引起的。猫和猫科动物是弓形虫的终宿主,几乎所有哺乳动物和鸟类,如狗、鼠、猪、羊、牛、家兔和鸡、鸭、鹅等是弓形虫中间宿主。不及时清理的猫粪和未煮熟的肉类是人感染主要来源。

发热,厌食,精神萎顿,呼吸困难,咳嗽,眼和鼻有分泌物,粘膜苍白。

多数为隐形感染者,主要侵犯眼,脑,心,肝,淋巴结等,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症状可表现为发热,淋巴结肿大,浑身酸痛,恶心呕吐,关节痛,头痛等症状。孕妇妊娠早期感染,可引起新生儿脑积水、小脑畸形、早产、死胎等。

疥螨、耳螨

由疥螨虫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皮肤表皮层内引起的。幼畜症状严重,一般开始于鼻梁、眼眶、耳廓基部等部位,而后扩散至全身。起初皮肤发红,出现红色小结节,后变为水疱,水疱破溃后,流出粘稠黄色油状渗出物,干燥后形成鱼鳞状痂皮,局部剧痒,严重脱毛。

由耳痒螨及耳疥螨引起的耳道寄生虫病,其中痒螨之寄生于皮肤表面,不进入皮肤内层。宠物表现为不停地摇头、抓耳、鸣叫,在物体上摩擦耳部,甚至引起外耳道出血;有时向病变一侧做旋转运动。

人与患者或病畜的亲密接触可致感染。疥螨寄生部位的皮损为小丘疹,小疱及隧道,多为对称分布。剧烈的瘙痒感是最突出的症状,夜晚加剧。由于剧痒,搔抓,可引起继发性感染,发生脓疮、毛囊炎或疖肿。

跳蚤

表现为搔抓、摩擦和啃咬被毛,重症的皮肤磨损处有液体渗出,甚至化脓。

可能发生局部皮肤红肿剧痒、水疱,损害中央可见针头大紫红色斑点,是叮咬的痕迹。皮疹多发生于腰部、腹部、小腿等处,呈线状或成群的排列。儿童的损害症状常更显著,自觉奇痒难忍。

健康提示

宠物也要讲卫生,保持健康靠主人

吃喝拉撒弄干净,讨厌虫虫不上身

加强宠物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宠物圈舍和食物的清洁卫生。

定期带宠物进行健康体检,对宠物进行定期驱虫。

及时清理宠物粪便,清洁完后及时洗手。

对来历不明或野外见到的动物,保持距离,不轻易接触。

资料:市疾控中心

来源: 上海发布

你家猫可能被这4种蠕虫侵扰

建议对这些寄生虫进行常规筛查。感染方式、临床症状和治疗方案因寄生虫而异。另一个“令人恶心”的因素是,某些蠕虫也会导致人类患病!继续阅读以下内容,了解有关猫体内四种最常见寄生虫的更多信息!

蛔虫

猫弓蛔虫和狮子弓蛔虫是影响猫的两种最常见的蛔虫类型。这些蠕虫呈白色,最长可达 7 英寸。物种之间的区分取决于卵的外观。狮子弓蛔虫可以感染狗和猫,而成年猫弓蛔虫感染仅发生在猫身上。

生命周期

成虫在胃肠道内交配并产卵。当猫排便时,这些卵就会释放到环境中。值得注意的是,新鲜粪便不具有传染性,卵必须留在宿主体外,幼虫阶段才能在卵内发育。幼虫在卵内形成后,卵一旦被摄入就会具有感染性。

一旦进入胃肠道,幼虫就会破壳而出。在猫身上,猫弓蛔虫幼虫会从肠道迁移到肺、肝或其他附近的组织。到达肺部的幼虫会对呼吸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导致肺炎等疾病。当猫咳嗽时,幼虫会被发射到嘴里,然后被吞咽,最后回到胃肠道。一旦到达那里,幼虫就会成熟为成虫,交配并产卵以继续生命周期。

如果猫弓蛔虫被其他动物吃掉,成虫就不会发育。相反,幼虫会迁移并包囊到组织中。如果猫像老鼠一样吃掉这种动物,那么猫就会因为吃掉包囊的幼虫而受到感染。

狮子弓蛔虫的生命周期不太复杂,幼虫一旦被摄入就不会从胃肠道迁移。

临床体征

感染蛔虫的猫可能会出现呕吐、腹泻和食欲下降。在感染早期,感染猫弓蛔虫的猫可能会出现咳嗽或肺炎,而幼虫会穿过组织并定居在肺部。如果蠕虫负担较大,有时可能会出现胃肠道堵塞。“大腹便便”的外观用于描述感染胃肠道蠕虫的动物浮肿的外观。

诊断/治疗

蛔虫感染可通过常规粪便检测来诊断。幸运的是,可以使用常规驱虫剂和心丝虫预防剂来治疗蛔虫。如果采取适当的治疗,粪便或呕吐物中可能会看到死亡和垂死的蠕虫。

重要笔记

蛔虫确实具有人畜共患病的潜力,这意味着它们可以感染人类。蛔虫是幼儿失明的主要原因。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适当的清洁对于防止人类感染是必要的。

绦虫

有两种主要类型的绦虫可以感染猫:犬复孔绦虫和带绦虫。犬复孔绦虫比绦虫更常见,但两者都会被讨论。绦虫往往是长而白色的蠕虫,看起来扁平,与蛔虫的外观不同。

生命周期

犬复孔菌通过摄入受感染的跳蚤来感染猫和狗,无论是通过梳理毛发还是通过捕食受跳蚤感染的猎物。绦虫卵首先需要被跳蚤幼虫吃掉。一旦进入跳蚤幼虫体内,卵就会随着跳蚤幼虫发育成成年跳蚤而成熟。一旦被感染的跳蚤被猫摄入,绦虫卵就会被释放并孵化到肠道中。一旦进入肠道,蠕虫就会继续发育并吸收宿主的营养。

当猎物被猫猎杀并吃掉时,带绦虫物种会引起感染。在这种类型的感染中,中间宿主(猎物)会吃掉绦虫卵,然后卵孵化并形成囊。当猎物被杀死并且囊被消耗时,这对猫来说具有传染性。从那时起,生命周期与犬复孔菌的生命周期相似。

在这两种类型的绦虫中,肠道内成熟的绦虫会释放出含有卵的身体部分。这些被称为节片的节段经常粘在猫的直肠上,类似于米粒。节片打开时会释放卵,如果被正确种类的动物食用,生命周期将继续。

临床体征

虽然令人不安,但绦虫感染通常对宿主较温和,不会出现临床症状。如果感染严重,可能会出现体重减轻。附着在受感染猫的直肠、粪便或垫料上的节片通常会提醒主人和兽医注意感染

诊断/治疗

感染可能很难识别,因为在常规粪便检测中通常不会看到虫卵。诊断通常通过识别绦虫节段来进行。绦虫通常对吡喹酮或芬苯达唑非常敏感。你的兽医将根据寄生虫提供最合适的驱虫方案。

重要笔记

其他类型的绦虫也会影响猫,包括多房棘球绦虫。绦虫感染也会影响人类,但棘球绦虫感染往往最有可能继发于摄入受感染的肉类。

心丝虫

犬心丝虫感染是常见的话题。 它们也会导致猫生病。在猫中诊断出心丝虫感染的频率较低,因为在健康的猫中不会定期筛查心丝虫感染,而且猫的蠕虫负担往往较低,从而使诊断更加复杂。有些猫能够通过自身的免疫系统反应消除心丝虫感染。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室内猫也有感染心丝虫的风险

生命周期

当猫被携带早期幼虫阶段的受感染蚊子叮咬时,猫就会感染心丝虫。幼虫从蚊子转移到猫身上,穿过不同的组织,然后进入肺动脉。猫的免疫系统已准备好快速消灭心丝虫幼虫,因此只有约 25% 的幼虫能够成年。

当猫的身体攻击未成熟的寄生虫时,就会发生炎症,导致一种称为硬性或心丝虫相关呼吸系统疾病的疾病。HARD 会导致呼吸困难、虚脱、咳嗽、喘息,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导致死亡。只有一小部分未成熟的蠕虫会在肺动脉中成熟。

由于猫体内的蠕虫负担较低,通常只有 1-3 条蠕虫,因此单一性别感染很常见,这意味着不太可能发生心丝虫繁殖。如果产生微丝蚴(小心丝虫),它们会很快被猫的免疫系统消灭。由于脉管系统和心脏的变化,成熟的蠕虫可能会导致猫的心力衰竭,而死亡的成虫也会由于其刺激的炎症反应而对猫造成重大的健康风险。

临床体征

感染的症状可能有所不同,但可能包括咳嗽、呼吸困难、呕吐、食欲下降和猝死。

诊断/治疗

由于蠕虫负担较低,因此很难在猫身上识别心丝虫。如果怀疑有心丝虫感染,你的兽医可能会建议进行一些不同的测试来筛查你的猫。不幸的是,目前还没有治疗猫心丝虫病的方法,这强调了预防的必要性。出现心丝虫病症状的猫可能会受益于使用类固醇来帮助减少炎症,如果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则使用利尿剂。

重要笔记

预防心丝虫对于预防猫感染是必要的。心丝虫不能直接在宠物之间传播,因为它们的生命周期需要蚊子作为宿主。出现心丝虫相关临床症状的猫的预后很差。

钩虫

影响猫的最常见钩虫种类是管状钩虫和巴西钩虫。这些寄生虫长度不到 1 英寸,利用钩状口器附着在肠道上以摄入宿主血液。

生命周期

钩虫卵通过粪便传播并沉积到环境中。具有传染性的幼虫从卵中孵化出来,并在泥土中度过一段时间,直到被猫捡起。猫通常可以通过梳理毛发来摄入受感染的幼虫; 寄生虫也可以钻入皮肤。 昆虫或其他被捕食动物可能会摄入幼虫,如果被吃掉的话,会将幼虫传给猫。一旦被摄入,幼虫就会定居在肠道中并继续发育。

有时,钩虫会穿过皮肤,进入气管,并被咳出和吞咽,进入胃肠道。钩虫用嘴附着宿主肠道的肠壁,然后在完全成熟后交配并繁殖卵。

临床体征

感染的症状包括腹胀、腹泻、呕吐、皮毛质量差和体重减轻。猫还可能因寄生虫附着和进食而发生出血而继发贫血。粪便中可能会出现血液或消化后的血液。有时,皮肤上会因寄生虫的洞穴而出现病变。

诊断/治疗

通过在常规粪便检查中鉴定虫卵,可以轻松诊断钩虫感染。钩虫感染很容易用常规驱虫剂治疗,但建议两次治疗并间隔两周。

重要笔记

钩虫确实存在人畜共患病的可能性,因为感染性幼虫阶段可以钻入皮肤,导致皮肤幼虫移行症。及时清除院子和垃圾箱中的粪便,并在处理粪便后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降低人类和其他动物感染的风险。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