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百科

猫咪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猫咪百科 >

猫咪生病的几大征兆 猫发热需重视,了解猫发热症状与治疗很关键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59 29


猫咪生病的几大征兆

  1. 精神状态

    猫咪生病后会无精打采,喜欢躺着,双眼无神,反应迟钝。病情越重,反应越弱,甚至会出现昏迷的情况。当然也有一些相反的情况,比如,兴奋不安、转圈、乱咬东西、乱叫、狂躁等。

  2. 食欲

    生病的猫咪会表现出厌食和拒食的状态,这是和挑食有区别的。注意观察猫咪的饮水量,如果猫咪发烧、腹泻时饮水量会增加,但严重时饮水量会下降,甚至不饮水。

  3. 体温

    健康的猫咪体温是38-39.5℃,粑粑麻麻可以测量猫咪的耳根、体表皮温来对照猫咪的体温变化。如果猫咪鼻子干燥也是体温升高的表现。猫咪体温升高也会出现口渴、精神不振、动作迟缓、食欲减退的症状。

  4. 姿态

    猫咪行走时出现跛行;站立时姿势不正;躺着时头放在腹部,蜷缩身体,很可能是生病的表现。

  5. 呼吸

    猫咪正常的呼吸应该是20-30次/每分钟。如果猫咪的呼吸次数增加或是减少,就会出现呼吸困难。鼻孔张大,甚至张口呼吸,这说明猫咪可能患有呼吸系统疾病。 在季节变换、气温、活动量变化的情况下猫咪出现这种情况是正常的。

  6. 眼睛

    健康的猫咪眼睛炯炯有神、干净、没有分泌物,猫咪眼睛内有第三眼帘,平常是看不到的。如果生病时,第三眼帘会突出,这出一部分眼球,突出越多,病情越严重。 猫咪眼睛分泌物过多,也可能是生病了。

  7. 口部

    猫咪正常的嘴巴颜色是浅粉色,发烧时会变成潮红,贫血时苍白,肝脏病时焦黄色,病重时呈紫色。 要注意猫咪的口腔有没有分泌物,舌面、齿龈、咽喉部有没有水泡、溃烂、红肿等现象。

  8. 鼻部

    正常猫咪的鼻子应该是湿凉的。但如果猫咪的鼻子干燥、龟裂就不正常了。而且猫咪比较少流鼻涕,如果鼻涕增多可能就是生病。

  9. 腹部

    猫咪的腹部明显变大,听的时候有些声音,可能是胀气;但如果腹围减小,而且摸的时候有些敏感可能是腹膜感染或腹痛。

  10. 耳朵

    猫咪的耳朵对声音很敏感,如果生病就会迟钝。另外要注意猫咪的耳朵有没有分泌物、脱毛等现象。

  11. 呕吐

    猫咪的肠胃不太好,很容易呕吐,不过猫咪的呕吐要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呕吐是正常的,例如吃得太撑;但如果病理性就可能是感冒、食物中毒、肠胃疾病、发烧、肺炎、肝脏疾病、寄生虫等引起,要引起警惕。

  12. 咳嗽

    猫咪打喷嚏可能是受凉感冒;咳嗽可能是肺部或呼吸道感染。

  13. 便便

    猫咪在正常情况下排便次数、粪便形状、数量、气味、色泽都比较稳定。如果出现便便干硬、少、颜色深,会带有少量粘液,可能是发热、便秘、慢性肠胃炎。如果粪便稀软、不成形,甚至混有粘液、脓液、血、气泡等,就说明病情比较严重了。

除了上面比较常见的几种表现以外,也要仔细观察猫咪的排尿、饮水、被毛等情况,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就医,不要耽误了猫咪的病情。

“阿闻医生”宠物应用是一款以宠物健康、宠物医疗和宠物美容为核心的24小时在线问诊、咨询APP。

每一位宠物主都应该为自己的爱宠准备一款24小时即时问诊、咨询的宠物APP。

阿闻医生(RVET)希望能毛遂自荐,成为你爱宠的贴心健康管家。

http://t.cn/R5X6OUr

猫发热需重视,了解猫发热症状与治疗很关键

发热不仅仅只流行在人类当中,猫也会发热,并且这个现象很普遍,确切的说,猫发热同人体发热的原因有很多共性,猫体通过体温的提升,达到杀死体内细菌病毒的的作用,每一次体温的自然恢复,猫体的免疫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有些情况下,猫持续发热或因一些外在因素引起的持续发热对猫的身体健康来说是危险的,铲屎官需要了解猫发热的症状及基本诊断治疗以及预防的方法,这样才能够在猫因发热引起身体不适的时候找到合适的途径,运用适当的方法帮助家猫降温,并帮助猫保持持续健康的身体。

今天我们要来聊的话题,有关猫很常见但容易被铲屎官忽视的一个病症——发热。

一、猫发热病症概述

铲屎官应仔细区分猫发热(fever)和体温过高(hyperthermia)。猫发热是指猫对疾病、药物或毒物发生反应后引起的体温升高,是由下丘脑热调节设定值升高,导致内源性热形成而引起的体温升高。体温过高是由于热调节设定值正常的状态下,体温升高,主要发生于外部热源、活动过度或代谢速率增加时。

猫发热通过强化胞吞作用、释放干扰素及淋巴细胞转化,一般情况下在机体抵御外来病毒侵害时发挥积极的作用。但如果猫体温长时间过高或发热,会给猫带来进一步的伤害,长时间发热会损伤大脑、心脏、肺脏、肠胃以及肾脏,会造成猫代谢酸中毒、蛋白消耗过量、水盐失衡等重大问题。

猫发热时通常表现出一系列症状,例如:嗜睡、厌食、藏匿或异常兴奋,也会出现在引发发热的潜在疾病产生的其他症状。

引发发热的疾病包括感染、炎症、肿瘤以及免疫介导性疾病。一些药物的使用也会引发猫发热情况的产生,例如:头孢菌素类、灰黄霉素、甲流咪唑、青霉素、四环素等,如给猫咪用此类药物,铲屎官应仔细观察猫体对药物的反应,关注猫体温的变化。

还有不明原因的发热,诊断检测未发现异常,但猫持续发热能达到1-2个周,这种情况在猫发热病例中最为常见,通常兽医学中称之为FUO

二、猫发热病症诊断措施

猫直肠温度正常范围为38°C~39°1C之间,如果猫的体温持续高于这个区间,可以初判定猫体发热,并及时将猫带至就近正规宠物医院检查诊断。

1、了解病史:了解猫的生活环境、出行史及药物治疗史,检查使用疫苗的情况以证实是否有传染病控制措施不当,了解猫对近期使用疫苗之后的反应,从而查询猫体发热的原因

2、检查猫的身体:检查猫是否有伤口或脓肿、淋巴结病变、腹腔渗出、脏器肿大、肺部异常及疼痛。检查猫眼睛(眼前房及视网膜),是否有传染病或肿瘤性疾病的迹象

3、血常规(CBC)、生化检查、尿液分析、猫免疫缺陷病毒(FIV)检测:检测是否猫体发生了肿瘤性疾病、严重、传染病或器官机能异常。

4、老年猫(超10年龄):进行甲状腺机能检测可确认甲状腺机能亢奋是否为高热的原因。

5、胸腔X线拍片诊断、腹腔X线检查或超声检查:检查异常说明猫发生肿瘤性疾病或传染病。

6、血清学检查:如果猫出现脉络膜视网膜炎(chorioretinitis)或者眼前色素层炎(anterior uveitis),应该检查弓形虫病、立克次氏体病、巴尔通体病。

三、猫发热病症治疗方法

1、检查并及时治疗猫体潜在的疾病是给猫咪退热的关键。

2、液体支持疗法:发热的猫通常表现出厌食及脱水的症状,液体支持疗法,可以治疗或者防止猫脱水。

3、抗生素疗法:由于细菌感染是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患FUO的猫可短期用抗菌性广谱抗生素治疗。

4、补充营养:长期厌食的猫,需要人为给猫补充营养元素,提高猫自身对抗细菌病毒的免疫力。将注射器的尖端插入最靠近猫最靠近脸颊的嘴角内侧,猫通过发射吞咽到嘴的营养素。

5、退烧药使用:(只用于猫体发热超41°C,如果发热不超过41°C,通常情况下不会导致猫大脑或器官损伤或引起机能异常,如果猫自身技能扛过去,猫的免疫力将会获得进一步提升)阿司匹林、酮洛芬、美洛昔康、安乃近等,根据猫发热情况给猫用药,用来控制高热。(仅在兽医监督下使用)

四、如何有效规避家猫发热病症的出现

猫生病,铲屎官会很焦心,毕竟猫是一种倔强又不喜欢被束缚的动物。生病后的猫会变得更加谨慎缺乏安全感,猫生病后不会懂得配合人类的治疗,这会给生病之后的治疗带来很大的难度。

更好的方法是铲屎官养猫期间,更加走心,降低猫生病发热的概率。无论对于何种疾病,终归预防大于治疗。

1、避免家猫生活的室内温度短时间内升降过高。家猫喂养最佳室内温度为:18°C-21°C,虽然猫自身毛发有为了适应温度变化而自然脱落生长的能力,但短时间内温度急升骤降会造成猫咪身体难以适应和均衡。猫会感冒、体温升高,出现发热症状。

2、喂食科学、营养、充足,提高猫体自身免疫力。

3、保证家猫生活环境的干净整洁,避免细菌病毒的侵蚀。

4、引导猫多运动,生命在于运动,猫也不例外,适量的运动是家猫保持身体活力和良好精神状态的重中之重。

5、家猫疫苗必不可少,随着宠物的日益增多,各种细菌病毒滋生,齐全的疫苗可以降低猫受外来病毒或传染源的侵害的概率。

聊到这里,今天的文章接近尾声。

呼吁大家不要盲目跟风养猫,养猫需理性,领养大于购买。

如果选择,便对猫的一生负责任。猫是铲屎官生活的一部分,但在猫的眼里,铲屎官却是它的全部。室内圈养的猫不同于户外散养的猫,无论是生存技能还是免疫能力都在不断降低。希望所有的铲屎官养猫要走心,祝愿所有的铲屎官都能收获一枚健康活泼的喵星人。

参考书籍:《猫病学》第四版(The Feline Patient)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