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7:02 22
有些驱虫药只适合跳蚤,有些只适。药虫驱的狗狗合适种一择用于蜱,有些还包括杀死蠕虫或螨虫。确保你狗狗身上的寄生虫,跟驱虫药的目标是一致的。仔细阅读说明书,它是说“杀死跳蚤”,还是杀死“跳蚤卵和幼虫”。 标签可能比这写得还要详细。它们经常告诉我们驱虫药经过测试,杀死了哪些种类的蜱。根据狗狗的生活方式和环境等,决定狗狗最需要杀死的寄生虫,并选择一种适合狗狗的驱虫药。
说明书里面,会说明这些是狗狗内服还是外用的标签。有些被局部应用为“斑点”或喷雾。有些甚至以衣领的形式出现。你自己的个人需求将决定哪一个最适合你和你的宠物。例如,如果家里小孩,你可能不喜欢孩子能够碰到狗狗的驱虫项圈,或者和一只皮肤上有药物残留的狗狗睡觉。在这种情况下,口服的驱虫药可能最适合主人的需求。如果狗狗非常挑食,发现口服产品很难喂,在这种情况下,外用驱虫药或项圈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现在很多口服的驱虫药,也做成了狗狗喜欢的口味,所以不用太担心。买广谱的驱虫药,这些药物能对几种寄生虫有效。
这一点非常,你必须知道驱虫药的保护周期。这样才能定期驱虫,不让狗狗在某一段时间,毫无保护地暴露在寄生虫中。我喜欢每月都要用一次的驱虫药,还为此设置了日历,在同一个月的同一天照顾它们,我更容易记得。但是有些人喜欢更长的保护期的,也有适合不同需求的驱虫药。
有些时候,狗和猫可以在宠物医生的指导下,用相同的驱虫药来解决问题。但一些专门配制的跳蚤和蜱药物,可能对狗有效,但对猫来说,某些成分实际上可能是有害的,甚至是致命的。不应该给猫用于狗的驱虫药,也不应该在狗身上用你的猫驱虫药。务必仔细阅读驱虫药的说明书,并按指示使用。如果有任何疑问,一定要咨询医生。
并不是用了驱虫药,就能完全杀灭狗狗身上的跳蚤。大部分跳蚤都不是住在狗狗身上。一般等到你能够发现跳蚤存在的时候,其实跳蚤的数量已经很多了。不可能每一只跳蚤都乖乖蜗居在狗身上,家里的任何地方甚至是你身上,都能成为跳蚤寄居的家。
每天吸尘,能把各个角落裂缝和死角的跳蚤的卵,幼虫和蛹都吸干净。 吸尘器里的垃圾,不要倒在家里的垃圾桶,直接扔掉,避免跳蚤逃脱!至少每2到3周洗一次狗狗和人的床垫被子。不然狗狗身上的跳蚤会反反复复。
不管你选择哪种产品,一定要定期驱虫,没有主人希望它们的狗身上有跳蚤和虱子吧!
科学养宠,上巨小萌。每天不间断养狗知识解决你的疑惑,帮你更好养狗。
至于为什么要给猫咪做驱虫,就不用多说了叭~即便是不外出的家养猫,也不建议省掉这驱虫的钱,因为猫不外出,不代表昆虫飞不进来,虫卵繁殖能力极强,一旦感染上不仅会让猫咪容易生病,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那今天我们就来讲讲:
那我们开始吧。
(这篇文章不会放恶心的虫虫图片,以免引起不适,可以放心观看啦。)
我家pang镇楼
带大家了解一下猫咪容易感染的几种寄生虫,这样在选购驱虫药的时候就能自己辨别啦~
1.显而易见的体表寄生虫
常见的包括蜱虫、跳蚤、虱子、螨虫,猫咪若是感染上这些玩意儿还是蛮明显的,只要细心观察就能看出来。这里就不多讲啦。
这里应该有蜱虫和跳蚤的图片,但是我不放
2.藏得很深的体内寄生虫
体内的寄生虫比较隐蔽,铲屎官较为难以发现,只能通过一些症状来判断猫咪是否感染上。
那就先来了解一下猫咪常见的体内寄生虫是些啥吧。
1)蛔虫
蛔虫算是蛮常见的体内寄生虫,一般常见于幼猫或者流浪猫,其通过两种途径传播,一个是母婴传播,另一个是环境中有蛔虫卵,猫咪误食后感染上。
感染蛔虫的猫咪,轻度不会产生什么症状,但严重的话,则会吐出来或者拉出来整条细细长长的虫虫。
因此未成年的小猫,特别是从外头捡回来的小猫,一定一定要及时驱蛔虫;
蛔虫虫卵生存能力极强,很难一次性杀死,所以对于蛔虫,刚开始需要连续驱虫,两个月大驱一次,隔一个月再一次。
2)钩虫
这玩意儿还是跟蛔虫一样恶心,但长度稍为比蛔虫短一点。
主要传播方式也包括母婴传播和环境感染,有时候还会通过泥土、蟑螂来传播,so,不管你家猫外不外出,都有可能会感染上。
感染上钩虫的猫咪会影响其身体健康,猫咪会变得消瘦、贫血,如果你家猫很能吃,但是一直偏瘦的话,注意是不是感染上钩虫了。
3)绦虫
一样呈条状,且表面会有一节一节的条纹。
绦虫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两种,一个是吃老鼠(肝脏)感染上猫绦虫,另一个是猫咪不小心吃到跳蚤从而感染上瓜实绦虫(这个词不重要,只要知道是绦虫就行了。)
也就是说,如果你发现你家猫身上有跳蚤,则代表其可能感染绦虫。
绦虫感染的症状对比以上两种寄生虫感染,最为不明显,猫咪依旧能吃能喝能拉,最大的症状就是猫咪肛门有乳白色小颗粒,然后你的猫可能会坐在地板上蹭屁股,姿势很搞笑,但要警惕可能感染绦虫啦。
4)以上三种是比较常见的体内寄生虫,不管使用什么驱虫药,都要看清楚是否能驱到以上三种虫。
还有其他一些不太常见的体内寄生虫,包括肺线虫、肝吸虫、滴虫、贾第虫、球虫:
这个时候可以结合猫咪的症状,带去医院做一个便检,以确定感染上哪种寄生虫啦。
说到这个不得不提一个悲剧,朋友捡回来的小猫没有及时驱虫,直到吐出整条虫之后才带去医院看,可是这时候猫咪的精神状态已经不行了,医生又一次性给喂太多驱虫药,最终小朋友没能撑过来。
所以驱虫,真的非常有必要!
朋友的小猫
好啦,我们再来复习一遍,猫咪常见的体外寄生虫有蜱虫、跳蚤、虱子,常见的体内寄生虫是蛔虫、钩虫、绦虫,在选择驱虫药的时候主要看看能否驱到这几种虫。
?是不是忘了说一个弓形虫了?
弓形虫这玩意听似很可怕,且可能人畜共患,猫咪可能会有弓形虫,但不致命;人也有可能有弓形虫,但传染源更多是生肉或者瓜果蔬菜,而不是猫咪,且对健康的人体也没啥危害,但如果是孕期,则需要去医院做排查。
最重要的是,弓形虫并不会反复感染,感染一次之后就没有机会再感染上了,所以不需要定期驱弓形虫,常见的驱虫药也不驱这玩意儿。
使用什么方式给猫咪驱虫,是家长们问得最多的,市面上能看到的驱虫方式除了驱虫药之外,还有一些剑走偏锋的驱虫项圈和驱虫针,这里就一一为大家扫雷,并且指出具体使用方法。
1.驱虫项圈和驱虫针?
1)驱虫项圈:这玩意儿新手铲屎官一定一定要及时拔草,且不说长期佩戴项圈的危害,驱虫药或多或少有毒性,这样长期接触猫咪的皮毛,真的会害死猫。(因此而中毒的并不在少数。)
请务必要拔草!!!
2)驱虫针:
说实话要不是有家长跑来问我,我还不知道竟然还有这玩意儿的存在- -。
个人也不建议打驱虫针,宠物店的驱虫针一般是打给牛羊的,非常便宜,利润非常高,但就这么打给猫狗,安全性和效果都是个问题。
安全性:
一个是没有在猫狗上做过安全性药品实验,毕竟是打给牛羊的,药品申请的时候只在牛羊上做过实验,具体对于猫狗是不是安全的,没有任何实验表明。一个是剂量问题,打给牛羊的药,具体打给猫狗要用多少的量?没做过实验,也没人知道。
效果:
这种驱虫针主要是针对牛羊的体外寄生虫,如线虫或者节肢动物,但是对于常见的绦虫、吸虫来说没有任何作用,也就是猫咪挨了一针后一样要进行内驱。
其实光安全性存疑这点,就足够为驱虫针判死刑了。
猫咪打疫苗已经要挨那么多针了,为啥有驱虫药不用,非要再给猫咪挨那么一针呢?
2.驱虫喷剂、滴剂和驱虫内服药,相对安全。
常见的驱虫药分为体外驱虫、体内驱虫和体内外一体的驱虫。
1)体外驱虫包括喷剂和滴剂,如福来恩有喷剂也有滴剂,喷剂需要喷全身,滴剂 滴在猫咪的后脖颈,一般来讲滴剂较为便捷,铲屎官自己在家就能给猫咪滴。
2)体内驱虫主要有海乐妙、拜耳等。
3)体内外一体的一般是滴剂,主要有大宠爱和爱沃克。
图源网络,仅供参考
具体要使用哪种,铲屎官可以根据上面的体内外寄生虫,为猫咪进行选购。我不做任何推荐和评价,但需要说几个注意点:
A.两个月以内的幼猫,并不适合驱虫,但可以适当使用喷剂。
如果是从外头捡来的刚出生的小奶猫,身上难免有跳蚤,这些跳蚤别说人受不了了,奶猫小小的身躯也难以承受,这个时候是可以适当驱虫的,但是操作要正当。
我去年捡的那四只刚出生的小奶猫,刚来的时候也是一身跳蚤,巴掌大的奶猫使用滴剂当然不适合,但可以适当使用喷剂,我当时用的是福来恩喷剂,一只喷一两下,喷完之后迅速擦干,并且四只暂时隔离开来,等身体完全干了再放到一起。
一顿操作下来,奶猫们身上的跳蚤没了,也没有出现什么意外情况,还算是相对安全的。
一定要记住,少量地使用喷剂,喷完之后一定要迅速擦干,否则奶猫容易受凉;并且要每只猫暂时隔离,以防不小心蹭到。
捡回来的第一天晚上,刚做了简单外驱后的小奶猫
B.两个月以上的猫咪就可以使用驱虫药,注意根据体重来确定用量。
我个人(猫)使用的是大宠爱(也可以是爱沃克)+拜耳(也可以用其他替代品)的组合,大宠爱和爱沃克虽说是体内外一体的驱虫滴剂,既能灭掉体表的大部分寄生虫,包括心丝虫和耳螨,也可以对付体内的钩虫、蛔虫,但还有一种相对高发的寄生虫并没有驱到,那就是绦虫,所以刚好配合一粒内服药就刚刚好了。
猫咪第一次做驱虫,可以两个月大的时候先使用滴剂,三个月大的时候使用滴剂+内服药组合。
往后驱虫的频率则看家养的环境以及猫咪本身状况而决定。
C.关于选择去宠物医院驱虫还是自己在家驱虫,个人建议自己在家给猫咪驱虫就可以了。
一直觉得,猫咪若无健康问题,尽量别没事就忘宠物医院跑,特别是免疫力低下的、尚未注射疫苗的猫,更不适合经常跑医院。
且不说某些敏感的猫咪频繁外出容易应激反应,医院毕竟是给病宠看病的地方,若是消毒不及时,其病菌也多,我已经见过不止一例,频繁带猫上医院而使猫感染猫瘟的了。
驱虫这种小事情,能在家里做,尽量就别往外跑。当然如果是正常的体检或者猫咪有感染症状了,还是要及时就医。
驱虫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驱虫的频率则值得探讨,你可能听过猫咪需要每个月驱虫的言论,也听过至少三个月驱一次的劝告。
个人觉得猫咪驱虫的频率不可一刀切,还是要看情况,如果宠物已经感染寄生虫,频率高一点无妨,但如果宠物体内无虫,仅起到一个预防的作用,那么没必要如此频繁地驱虫。
1.刚带回家的小猫,无论是捡来的,还是买来的,都要先做一次驱虫。
买来的猫咪可以先咨询一下之前是否做过驱虫,以及使用的是什么驱虫药。
2.猫咪不经常外出,拥有良好的食欲和排泄情况,皮毛光滑漂亮,家庭环境也整洁干净,且不住在蚊虫高发地区,那么其驱虫频率可以减少,一年两次或者三次即可。
3.什么情况下驱虫频率可以高至三个月一次甚至一个月一次?
1)如果住是在蚊虫多的地区,如福建广东等,可能有心丝虫,可以在蚊虫高发季节,即春夏秋每月各使用一次大宠爱或者爱沃克;
2)散养的猫咪或者有遛猫习惯的,也要适当增加驱虫频率。
值得注意的是,猫咪是否吃肉并不是需要频繁驱虫的原因,吃肉就要每个月驱虫?并不,如果你感觉自己喂的肉来源可靠(就是你自己也会吃的肉,而非变质的肉),那么大可不必过于担心,其驱虫频率依然参照上方说的,跟吃商业宠粮无异。(额外提一句,猫粮储存不当的话,也是有可能会生虫的喔。)
小白结尾
好啦,今天就讲到这里,有任何疑问或者异议都可以在评论区指出喔~
戒猫组长原创作品,我是家有十只猫咪的闹闹,欢迎关注~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