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7:15 32
由于宠物缺少“身份证”,诸如犬类扰民、宠物保险。验体宠养的人主物、宠物遗弃、宠物走失等场景,难以高效确认宠物个体身份,造成管理成本高、纠纷解决难等问题,极大降低了宠物主人的养宠体验。
第三方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犬猫数量达到10084万只,其中犬数量为5222万只,猫数量为4862万只。为1亿余只宠物办理“身份证”,成为实现宠物高效管理亟需解决的前提。
例如,城市犬类管理场景,相关单位会要求宠物主人为狗狗办理“养犬证”,登记饲主及宠物信息。由于植入芯片需要专业设备操作、线下现场办理等流程,大大降低了宠物主人的参与度,导致个别城市宠物办证率较低,难以为城市犬类管理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图:城市犬类智能管理要以宠物档案数据库为基础
宠物保险也面临着个体身份认证难题,由于宠物品种、外貌极为相似,给用户骗保留下了空子。个别用户让多只宠物共用一份保险,或与医疗机构联合起来,通过过度医疗来套取高额费用。而对部分用户来说,担心芯片植入会对宠物造成损伤,大大降低了他们的投保意愿。
在宠物走失或弃养等场景中,宠物缺少“数字身份证”,让宠物所属权确认成为引起纠纷的根源,也难以发挥社会大众的协作与监督作用,加大了监管部门的执法难度与成本。
针对以上痛点,借助宠物原生的生物特征,识别并创建宠物个体“数字身份证”,成为推动宠物产业链智能化升级的高效途径。
以悦保科技宠物AI识别技术为例,提供狗脸识别建档、猫脸识别建档、狗鼻纹+脸部识别建档等创建宠物“数字身份证”的方式,并同步提供宠物图片质量检测功能,对宠物AI识别过程中涉及的图片进行质量检测。
基于宠物关键生物特征,悦保科技宠物AI识别建档,提供宠物注册、更新、删除、搜索、查找等能力,支持百万级宠物库管理,在1:1与1:N的相似度比对场景下,精确度均能达到99%以上。
精准高效的AI识别手段,为宠物档案数据库的建立提供了技术支撑,并在宠物保险、城市犬类管理等场景得到广泛应用。
△图:悦保科技宠物AI识别应用于城市犬类管理
伴随我们越发重视养宠体验,高效、低成本、易操作的宠物AI识别技术将更能迎合社会发展需求,帮助1亿余只宠物创建“数字身份证”,让数字化管理宠物得以实现。
你想到的是忠诚勇敢的工作犬
还是卖萌对主人摇头摆尾,献殷勤的宠物犬呢
任何生命都来之不易
任何生命都应该受到尊重
如果你爱它,就请好好保护!
三月初开远市养犬管理办法正式公布,很多市民听说要办犬证,纷纷到开远警方的后台留言咨询如何办理。
那到底怎么办?在哪办?
小编来解答啦
具体流程来啦
办理条件
(一)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在开远市城区有固定住所(指自有物业或租赁居住六个月以上);
(三)无遗弃、虐待犬只行为记录。
办理材料
(一)养犬人身份证明(身份证复印件);
(二)房产证明或者房屋租赁证明(房屋产权书或租赁合同书复印件或所在社区提供的在固定住所居住超过六个月的证明);
(三)犬只免疫证明(开远市动物诊疗机构名单内机构开具的犬只免疫证明);
(四)开远市城区养犬登记申请表(该表格可在养犬登记办理点免费领取。)
(五)盲人、肢体重残人士饲养的导盲犬、扶助犬等特殊性质犬只应提供残疾证明以及特殊工作犬只证明。
办理程序
养犬人备齐申请材料后携带犬只(犬只不加修饰),到养犬登记办证点办理养犬登记。
办证流程:
①填写《开远市城区养犬登记申请表》;
②工作人员审核申请人提供资料;
③经审查符合养犬条件的,作出准予登记的决定,拍摄犬只正面、侧身彩照;不符合养犬登记条件的,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在七日内自行处理犬只或者送交犬只留置所。
④养犬人作文明养犬承诺;
⑤申请完毕后在五个工作日内携带有效证件到养犬登记办证点领取养犬登记证、犬牌。
办理地点
健民平安小站(西城片区办理点)
迎旭平安小站(东城片区办理点)
联系电话:7139110,7140110。
办理时间:自2022年4月1日起,每日上午8:30—11:30;下午14:30—17:30(法定节日除外)。
禁养犬只名录
开远市禁止饲养《开远市养犬管理办法》禁养犬名录中的犬种。禁养犬名录为:
藏獒、獒犬、罗威那犬、意大利扭玻利顿犬、法国波尔多獒犬、斗牛獒犬、西班牙獒犬、高加索犬、比利牛斯獒犬、巴西菲勒犬、阿根廷杜高獒犬、丹麦布罗荷马獒、法国狼犬、昆明狼犬、英国斗牛犬、英国老式斗牛犬、美国斗牛犬、土佐犬、牛头梗、德国杜宾犬,上述血统的杂交犬,以及经农业农村部门认定并向社会公布的其它犬种。
家有萌宠的家长们赶快行动起来
让家里的小家伙也能拥有自己的正式“身份证”
管理办法详细说明
点击下方链接查看
↓
开远市养犬管理办法
温馨提示
因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复杂
小编在此提醒大家要严格落实
疫情防控措施要求
不要扎推前去办理
出门带好口罩
狗狗外出时带上牵引绳、嘴套
出门时严格看护和管束
审 核:王 剑
责任编辑:杨思江
编 辑:陈 静
来 源:新闻办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