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7:17 25
在假期里,一些市民外出旅行,但家有宠物的“铲。择选新的族一宠屎官”不能说走就走,很多人选择了宠物寄养服务。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宠物市场规模为2953亿元,同比增长33.5%,在这个千亿市场中,宠物寄养业务仍是一片蓝海,寄养机构如雨后春笋出现,不仅有传统的笼子式群居寄养,更注重宠物体验的宠物酒店、家庭“托儿所”、度假村等寄养方式,也逐渐成为了年轻养宠一族的新选择。
记者从温州多家宠物店了解到,每家店都推出了国庆寄养服务,基本以笼养独居为主,并且“房间”已经被预订了大半。据了解,猫咪的寄养费为每天30-50元不等;狗则按照体重,费用为每天40-80元不等。而一些宠物店为了“拉新”,推出了3-5公里内免费接送;寄养满3天免1天,满7天免2天等等优惠服务。
“猫咪的‘房间’总计10个左右,狗的‘房间’总计12个左右,位置有限,先订先得。”温暖宠物的工作人员早在9月中旬就在吆喝寄养服务了。“你的狗是什么品种,体重多少?”诺诺宠物店的负责人首先询问了宠物的体重,并根据体重给出了报价:小笼子每天40元,大笼子每天60元。
业内人士介绍,大部分宠物店采用的是笼子寄养的方式,一只宠物入住一个笼子,不能与其他宠物混住,以此保证宠物的卫生。店家建议最好自备宠物粮食和用惯的碗盆、毛毯等用品。并且,宠物店内有监控摄像头或者视频连线,主人随时可以查看爱宠的状况。“节假日时,寄养服务比较受欢迎。比如,在元旦、五一、国庆、春节等节日,入住率能达到80%-100%。”下吕浦一家宠物店老板提醒,有些宠物店希望通过寄养服务拉新顾客,会在美团、大众点评等网站推出团购套餐,价格实惠,感兴趣的顾客不妨去看看。
“幸好提前预约了,不然可能就没房间了。”家住下吕浦的陈女士打算国庆假期回老家,就为家里的猫咪预约了五天的寄养。业内人士介绍,为了避免猫咪在陌生环境,出现应激反应,一些毛孩子家长除了送宠物店寄养外,也会请人上门喂养。记者在小红书APP上搜索“上门喂养”,发现不少城市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上门服务, 温州目前还不普遍。“多数温州家长还是拜托亲朋好友,让其上门帮忙喂养。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喂养服务已经悄然兴起。随着宠物行业的发展,预计温州也会越来越多的;毕竟,有需求就有市场。”一家宠物店老板表示。
出品| 温商全媒体 记者| 黄婉文 摄影 | 蒋文广
来源: 温州商报
宠物寄养业务逢年过节涨价已是常态,然而今年宠物寄养、上门喂养等相关服务的价格要比往年春节更高一些。
部分宠物店寄养价格上涨
家住北京的小秦在购买返乡车票前,已早早为自己的爱兔找好了临时归宿:自己往年寄养宠物兔的宠物店。但联系预约后,她却发现,今年的寄养费中多出了一项“人工费”。
“不同大小的笼位价格都涨了10元/天,说是春节人工加班费,往年春节没有这项。”小秦向中新财经表示,今年宠物店的寄养费同比上涨了10%-40%。这意味着,按照她预计的寄养天数算,她要多花上百元。
“可能是因为今年回家过年的人多了,而且回家都比较早。”她说。
资料图:北京市一家宠物兔寄养店。 中新网 左宇坤 摄
中新财经在走访中发现,尽管北京的部分宠物店调整了春节期间的寄养价格,但依然“一笼难求”。多家宠物店向中新财经表示,店内的寄养位置早在两周前就已被抢订一空。
“现在笼位比较难订。”一名宠物店店员表示,“今年寄养需求太火爆了,我们已经推掉了好多。”
高价寄养催热上门喂养
高价又抢手的宠物寄养,也让不少人选择了价格相对低廉的上门喂养服务。然而今年的上门喂养价格同样“水涨船高”。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表示,自己咨询的宠物店针对春节期间上门喂养的报价比平日上涨了40%。“说是过年员工需要三倍工资。”
中新财经调查发现,不少一线城市的专业宠物店和小程序的上门喂养报价,一次服务已超百元。这也催生了兼职上门喂养服务,不少本地有养宠经验的人,在春节期间赚起了“外快”。
某二手交易平台上,不少人春节期间兼职“上门喂养”。
在一些社交平台和二手交易平台上,不少人表示可代上门喂猫遛狗,价格在30-60元不等,部分人表示可顺便提供免费代取、打扫服务,也有人表示一些项目需要额外收取服务费。
宠物经济升温 寄养乱象需警惕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宠物经济产业规模将达4936亿元,同比增长25.2%,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8114亿元。
不断升温的宠物经济使“铲屎官”对于宠物服务的需求更加精细化、多样化。除宠物粮外,宠物医疗、宠物美容、宠物寄养等需求日益旺盛,也滋生出一些行业乱象。
资料图:宠物“酒店”内,正“度假”的猫咪们享受着各式服务。 俞靖 摄
中新财经注意到,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反映,自己在宠物寄养中遭遇了商家坐地起价、照顾不周、甚至致使宠物死亡等问题。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代养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宠物主应选择正规宠物店,并在寄养前与商家签订详细的寄养协议,以免在发生意外时维权困难。
(中新网)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