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百科

宠物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宠物百科 >

凶猛的鬣狗被当宠物 被忽视的宠物心理疾病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7:17 25


凶猛的鬣狗被当宠物

但是这样凶猛的野生动物面对人类也只有甘拜下风了。人类有很长的驯化史,在远古时期人类也是靠着捕食动物为生,但是并不能保证每次捕猎必然会成功,同时人类群居生活,分到每个人手上的资源必然有限,因此也会捡拾一些野果为生。但是随着发展人类进化了大脑,同时学会了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猎捕的效率提高了,很多食物都累积吃不掉。

最后一些动物就都养了起来,目的是为了以后再吃,它们开始繁衍后代,久而久之跟人类的关系也越来越亲近,最终被驯养,从野生动物也变成了家养动物。人类也借助很多动物满足自己日常生活中所需,例如帮助自己干农活,或者起到交通工具用来运输的作用。

但是人类驯养野生动物或者把一些动物养做宠物,很多都是温顺草食的,并不会主动伤及人类。但如果说把鬣狗驯服当作宠物,这绝对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但这的确发生了,在非洲的一个国家尼日利亚,鬣狗成为非常独特的一种宠物,有的时候还会骑着它们逛街,也算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当然很多人也借助鬣狗进行街头表演。

凶残的鬣狗面对人类也要甘拜下风

01鬣狗并不是狗

从鬣狗的名字或者外形来看,这种动物应该属于犬科动物,或者说至少跟狗亲缘关系比较近,但实际上它们在亲缘关系上还是很远的。从生物学分类上来看,鬣狗有自己单独的一个科-鬣狗科,在这个科下包含四属共四个物种,分别为“斑鬣狗、条纹鬣狗、棕鬣狗和土狼”,其中前三种都是猎食者比较凶猛,而土狼是特化的动物,它们主要以白蚁为食,天性非常胆小,掏肛之类的损招它们根本不会。

一般被我们所熟知的鬣狗都是斑鬣狗,它们也是被称为“非洲二哥”的存在,在非洲大草原上它们被认为仅较狮子落于下风。猫科动物还是比较强悍的,它们在各自领域内几乎都可以在食物链上占据重要的一席。当然在非洲大草原上鬣狗面对狮子很多时候都要占据上风,抢夺狮子猎物成功的概率也很高。

斑鬣狗主要是群居生活,以雌性斑鬣狗女王为首领,全体成员会共同抚养幼崽。虽然群体成员共同捕猎,但是鬣狗群却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雄性鬣狗在群体中是地位最低的,即使进食都要排在最后。这也导致一些地位最低的鬣狗牙齿都被磨烂了,主要就是吃不到正常的肉,主要是啃骨头。

02爱好群殴,绝技掏肛

斑鬣狗之所以能成为非洲二哥,与它们这两个技能脱不开关系,斑鬣狗主要采取群居的生活方式,一般一个种群几只到几十只成员不等,它们成群结队的在非洲大草原上游荡,一般的时候它们可以自己进行狩猎,其实项目成功率并不低,但是奈何群体成员较多,仅仅是自己捕猎食物量自然是不够的,因此它们干起了打家劫舍的买卖。

在非洲草原上狮子的猎物、花豹的猎物经常被斑鬣狗所抢夺,狮子如果成员数较多的时候还是可以成功保护自己的猎物,但是花豹就很难了,因此豹子捕猎之后会迅速把猎物带上树,尽可能提防鬣狗的抢夺。

斑鬣狗袭击猎物特别喜欢咬住猎物的肛门,因此在一些纪录片中你就可以看到非常滑稽但是也恐怖的一幕,斑鬣狗袭击猎物的柔软部位其实也算是一种高超的技术,因为可以尽可能地让猎物失去战斗力或者动力,斑鬣狗袭击猎物的时候真的是一边咬着一边大口吃肉,这个时候就会发生恐怖的一幕,猎物还没有彻底死亡。

03被人类驯养成为宠物,掏肛小能手也甘拜下风了

成年斑鬣狗体长超过1米,平均体重重量在40-55共公斤之间,由于分布环境的不同食物资源有差别,斑鬣狗的体型自然也不一样,最大的也有超过70公斤的。它们的攻击能力是很强的,咬合力在陆地动物中也能排在前几位,至少真对人类来说它们完全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但是人类却可以把斑鬣狗变成宠物,在非洲国家尼日利亚的北部地区卡诺州,那里的人喜欢把斑鬣狗当成宠物来养,有的时候还会带它们逛街,这个时候会引起很多人的围观。一些人饲养烈性犬其实就比较吓人,而饲养斑鬣狗成为宠物真的很夸张,那么它为什么不回攻击人类?

其实这都是有过程的,需要专门的训练,即使如此也并不是完全的安全,因此很多被当成宠物饲养的斑鬣狗都会在嘴上套上套子,避免它们挣脱后伤人。斑鬣狗的恐怖也就在它们那一口尖锐并且咬合力恐怖的牙齿,既然无法张嘴也就变成了任人摆弄的小可怜了!

说在最后

斑鬣狗这种动物可以成为人类的宠物,这个过程是十分艰难的,当然这种野性难驯的动物对于人类来说也是十分危险的,比较手无寸铁的人类下它们面前完全撑不过一个回合。但是却可以通过长时间的训练,用食物让这些掠食者屈服在人类的淫威之下。

当然要想让它们完全成为人类的小可爱,这就要下大功夫了,就像动物园里的虎豹等,饲养员长时间的饲养下已经完全熟悉,它们一般也不会发动攻击的。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被忽视的宠物心理疾病

近日,一只啄羽自残的鹦鹉在宠物圈传开,宠物心理疾病的话题再次受到关注。 你可能不知道,你眼里那些活泼可爱的宠物,它们也有着丰富、敏感的内心世界。它们的“异常”,可能不全是由病理原因所导致,而正是心理原因。它们会抑郁、会焦虑,甚至还会自闭……

在大众收入增加、单身经济及银发经济背景的推动下,国内养宠群体规模进一步扩大。据央广网报道,《2020年国内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20年养宠人的犬猫的数量突破了1亿只,这些由“喵星人”“汪星人”构成的强大宠物消费规模,已接近2100亿元。

在宠物数量持续增长之下,宠物的心理问题也开始得到关注。红星新闻记者采访发现,国内目前还未形成系统的动物心理治疗体系,仍处于摸索阶段,但已有宠物行为训练师出现,他们辅助纠正宠物的不良行为,收费价格并不便宜,5-6个课时,有工作室就要收1500-3000元不等。

培训场景

主人外出 哈士奇“拆家”

藏品毁于一旦 造成200多万的损失

虽然事情已过去许久,但成都宠一家动物医院的宠物医生汪杨仍对该“患者”印象深刻。它是一只哈士奇,由于“拆家”,被主人带到了医院。

汪杨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听主人介绍,她的家里养了两只狗,一只哈士奇,一只杜宾。一天,她们全家一起出门给家中老人庆生,由于吃完饭又去唱了歌,直到8个多小时后才返回家中,但就是在这期间,哈士奇挣脱了狗绳,然后把杜宾的犬舍打开,两只狗冲进家中书房,把墨打翻,黑色的脚印踩得满屋都是。

红星新闻记者向狗主人确认了此事,狗主人表示,两只狗在疯玩中把家里一只古董级的墨砚摔碎,由于要对墨砚进行修复,对屋内的家具进行更换,还要对地面石材进行清理,此次“拆家”共造成200多万元的损失,

汪杨表示,哈士奇的表现就是典型的心理疾病,“平时有人关注的时候很温顺、老实,但从未离人的家中人突然全部离开,它就开始变得恐慌,随着时间变久,它从恐慌开始变成报复,随后就开始了‘拆家’。”

汪杨说,这个案例中,除了哈士奇天生好动外,居住环境的突然改变,是它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汪杨说,其实狗的心理问题很常见,“会因为有人经过门口而吠叫,这是最基础的心理疾病,因为它恐惧,就要发出警报,用声音来恐吓敌人。”再比如狗护食,“只要谁靠近就会咬。”和任何狗都要打架,这也是心理疾病的表现。

除了狗以外,动物中较常出现心理疾病的还有鹦鹉。由于鹦鹉情感细腻、智商较高,也易产生心理疾病,它可能会因为主人晚归、不打招呼等改变而产生心理转变,也会因为改变自然生活环境,运动量变小,而变得空虚无聊,从而患上抑郁症。

汪杨表示,鹦鹉的抑郁症有很明显的外在表现——啄羽。医生在用皮肤筛选、抽血送检等方式来排除传染性疾病或病毒感染后,再通过它啄羽的顺序及羽毛掉落的形态进行排除,最后便可确定是不是由心理疾病所引起的啄羽。

针对这样的情况,医生们一般会通过给鹦鹉服用药物、戴头套、制造复杂的觅食环境等物理方法来进行“治疗”,医生还会提醒主人多给予陪伴,从心理方面进行安抚。

在汪杨看来,鹦鹉的心理疾病可以通过啄羽症来表现,但许多动物有心理疾病,却没有外在表现,或是有外在表现,由于它们无法言语,主人未能意识到,比如狗乱咬人、牛发疯攻击人类等。在他看来,宠物主只有在动物有外在问题时才会找到医生,对动物心理问题关注不多。

培训场景

国内暂无宠物心理医院

但宠物心理病知晓度已变高

来自广州的兽医陈钰珊在昆明经营了一家宠物医院,在她日常的工作中,也会接触因为心理问题而产生病症的宠物。据她了解,国内目前基本没有专门的宠物心理医院,宠物医院也很少开设心理门诊。

她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一般来说,宠物出现病症,医生会先做全身性的检查,例如血液检查,看它们是否因为疼痛才出现异常,在排除所有可能的病毒、细菌等因素后,医生才会考虑心理问题。

她也曾遇到过因心理焦虑而出现啄羽自残行为的鹦鹉,最后她向主人询问近况,了解主人是否养了新宠、搬了家、有新生小孩等来确定宠物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

又比如,养猫的主人新接来一只狗,可能会导致猫产生应激反应,出现流口水、拉肚子、过度舔毛、呕吐等现象。此时,就需要药物和情感的双重治疗,才有可能使宠物重获健康。

陈钰珊介绍到,跟人类联系较多、能构成情感联系的小型哺乳类动物都容易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例如猫、兔、鹦鹉都很敏感,也最易出现心理问题。

同汪杨一样,陈钰珊认为,现在许多宠物主对宠物的心理问题还不够重视,“但相比于以前,至少知道宠物也会有心理疾病的人变多了。”她认为,现在虽然没有专业的宠物心理治疗中心,但宠物的主人都需要有一个相熟的、足够了解自家宠物情况的医生,“出现异常时能及时联系医生询问。”

成都瑞派华茜宠物医院设有猫、狗专科以及鸟、蛇等异宠专科,但目前没有开设宠物心理的专科,院长李代兵表示,“如果把宠物心理作为一个专科,可能养不活医生,毕竟宠物跟人有差别,不会像人一样有那么多的心理疾病。”而且当前由主人主动提出宠物有心理疾病而前来就诊的情况也较少。

他曾接诊过一只因接受不了自己瘫痪而啃咬自己后腿的狗,即使有痛觉,它也不停止啃咬的行为,这样明显的症状才让主人意识到是它心理上出现了问题,来到医院后,除了对狗的伤口敷药治疗外,对于心理问题,他们只能告诉主人多陪伴、多安抚。

有的主人可能会认为,“我已经对它很好了,怎么还会这样?”李代兵表示,例如猫这样思想较独立的动物,它情绪敏感,除了要满足物质上的需求外 要情感上的关照,它们会敏锐地察觉到主人态度的变化,进而导致自己心理的变化。

“总体来说,主人对宠物心理健康关注的意识比以前更强了。”但李代兵依旧认为,设立专门的宠物心理医院或门诊暂时还不太现实,“养不活这个医院,毕竟从客观上来说,出现心理问题的宠物还是少数。”

培训场景

宠物行为训练师兴起

让宠物学会与人和平共处

在大众收入增加、单身经济及银发经济背景的推动下,国内养宠群体规模进一步扩大,《2020年国内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20年养宠人的犬猫的数量突破了1亿只,宠物消费规模已接近2100亿元。

对于宠物心理医院或门诊的建立,汪杨持有积极态度。作为国内畜牧医学会小动物医学分会异宠及野生动物专科组委员专家,他认为,动物心理诊疗是兽医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个专科。这些年,他也在关注动物心理治疗方面的问题,也在做相关的课题研究。

他认为,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在钢筋水泥城市中的我们会越来越需要有动物来陪伴,养宠变成常态以后,宠物心理、病理性疾病都需要由专业医生或专业人员来解决。针对有狂躁症、胆小症等问题的动物,这两年,国内已发展出了专门的宠物行为训练师来进行纠正。只是目前还未明文规定,动物心理治疗是由专业兽医独立完成,还是由有资质的训练师和兽医一起配合完成。

汪杨提到,行为纠正是通过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改变动物的生活习性,如果力度掌握不好,只是受暴力控制,效果会适得其反。

在微博上拥有200多万粉丝的宠物行为专家吴起,在上海经营了一家有关宠物训练教育的工作室,开展宠物、宠物主、行业人才的培训。吴起介绍,早期的动物训练大多围绕动物本身的习性来,比如利用它们对于食物的依赖让它们掌握基础指令,但现在更多采用亲密的、人性化的方式,不仅要结合动物本能和品种特性,还要对宠物主做一些培训和教育。

在他的工作室创办的课程中,主人学习课程(狗狗与宠物主一起上课)5-6个课时费用为1500-3000元不等,通常90分钟一节课,分为幼犬班、行为纠正班、成犬班,一个班10人左右。

培训场景

吴起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国外进行这种更为人性化的训练方式大概比国内早二三十年,但近三四年,国内也开始越来越注重。吴起认为,国内现在对宠物教育的渗透率大概在13%左右,而七八年前大约是1-2%,也就是说,100个宠物主中只有1-2人会想到要将宠物送到专业的宠物培训中心接受教育,更多人会采用自己教育的方式。

面对这种增长,吴起认为原因有三方面。 随着国家对养宠的管理愈发严格,从品种到体型大小的限制,再到数量的限制,增加了我们对宠物培训教育的重视,“无论主人想不想将宠物送去训练,只要扰民了就必须要让它学会更懂事”。

随着我们和宠物的亲密度越来越高,主人希望与宠物有更好的互动,会前来学习一些与宠物的相处之道。“这类人一般偏年轻,希望以引导教育的方式来改善宠物的行为,把它们作为家庭成员来看待。”

现在晚婚晚育的人不在少数,宠物主把宠物当作“子女”,喜欢把它们带到户外,因此宠物对外界的影响会更大,也就需要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训,不给他人带来困扰。

汪杨说,其实动物心理问题并没有想象中难,当你在决定养宠物的时候,就要根据动物的习性来调整自己的时间,不去找“时间不够”等借口。出现宠物“拆家”的情况,多数都是因为陪伴不够,“你越打它,它越叛逆,最后甚至出现咬人的情况,要对它们温柔一点,出问题后不要简单粗暴地解决。”

红星新闻记者 章玲 实习生 王笑颜

编辑 王禾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