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百科

宠物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宠物百科 >

妄想山海:800年内黑名单第一兽 妄想山海:拾荒者的乐趣之一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7:17 51


妄想山海:800年内黑名单第一兽

800年内黑名单第一兽

在妄想山海中有很多百年级别的野兽,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如果要评选玩家最不想招惹的百年兽,我相信下面这两个野怪一定会榜上有名,它们分别是:五百年的蜥蜴和白虎。

白虎拥有着很高的基础伤害,而且技能都是大开大合的范围伤害,远程还可以发射飞毛腿追踪导弹。一提到白虎,很多萌新玩家都会心一颤,没办法,一朝被虎咬十年怕井绳。 随着战斗次数的增加,一些玩家也总结出了打白虎的经验,比如盖房子打白虎,比如一个人拉白虎仇恨,另一个人骑悬停坐骑疯狂输出等等。

五百年的虺蜴(蜥蜴)应该算是千年以内最赖皮的野兽,它的弱点是肚皮,但是它喜欢遁地,一旦遁地后玩家只能攻击它的外壳,那可真叫一个“刮痧”啊。同时它非常记仇,曾经有玩家惹到了它,结果被从沙漠一路追到了草原,途中蜥蜴疯狂扔石头,玩家直言自己就像在遛狗一样,怎么都摆不脱,幸好防御高,要不然肯定被活活折磨死了。有玩家说它是800年内黑名单第一兽,自己宁愿去打千年兽,也不愿意招惹它。有玩家说和它交过一次手,从此绕道走。

白虎和蜥蜴,哪一个适合当宠物

上面说了白虎和蜥蜴的威力,对萌新玩家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不过随着战斗技能和装备的提升,萌新玩家蜕变为成熟玩家,白虎和犀蜥蜴的困扰也就不存在了,甚至有玩家把白虎和蜥蜴纳入麾下,变成了帮助自己作战的小萌宠。那么白虎和蜥蜴,哪一个更适合当当宠物呢?这是一个没有争议的问题,相信经历过的玩家一定会说“蜥蜴更合适当宠物”。

白虎的缺陷非常明显,它的身板太脆了,很容易“出师未捷身先死”;而蜥蜴简直就是一个肉坦克,不仅能抗,而且持续输出也不弱(基本道理:活着才能输出),最绝的是:蜥蜴还拥有冲撞神级,无意间就能躲避敌人的攻击,非常好用。

玩家晒自己的“宫殿”

在妄想山海游戏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休闲系统-建造家园,有玩家把自己的家园建的贼高,房顶直接冲到了外太空;有的玩家给自己建造了一座华丽的宫殿,看起来很有牌面。

不过在这里我要提醒一下:妄想山海也有拆家玩法,而玩家们跨阵营拆家的时候一般都是优先考虑大户人家,所以上图所示的这个“宫殿”肯定会吸引很多的火力,换句话说就是:建最好的房子,挨最毒的打。

你们在妄想山海中遇到过哪些奇闻趣事呢?欢迎留言分享。好了,以上就是全部内容,之后我会继续带来一些游戏中的小知识,喜欢的玩家记得点关注哦。

妄想山海:拾荒者的乐趣之一

这款游戏的地图真的很大,涉及到海陆空多种地形,玩法也是多种多样。可以战斗、建房、钓鱼、淘金和拾荒等,建房真是一个大的项目,也是很考验玩家的构图能力,但是总会发现别人的才叫金窝银窝,自己的只能是狗窝,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海底、太空、树顶、悬崖、山巅如果你感觉自己能立足,就可以建立属于自己的家园。

但是我在体验阶段主要热衷于拾荒,在山海大世界中你或多或少的会捡到些东西,装备、宠物等。我的乐趣就是在于宠物的收集,但是山海中可以携带的宠物又是有限的,所以有时只能忍痛的放生,下面就来分享一下我收集的宠物吧,多是一些只有拾荒才能获得的宠物。

一.狻禄:看起来很像大象的一种动物,也是在拾荒的过程中,发现了它的三种形态。

第一种是最常见的一种形态,正常的捕捉就能得到,另外2种就应该属于首领和精英级别的。第3种在拾荒的过程中也是经常遇到,中间的一种目前就遇到一只。但是令人奇怪的是普通形态的狻禄属性点是最高的。

二.㸲牛:这种动物目前在山海世界中只是发现了2种形态。

上面一种应该属于精英级的,下面的是普通形态,按照一般情况下,应该还有一种形态可是我并没有捡到,看来我也要再努力一些了。同样也是越普通属性越高,只是差个一两点,对于属于观赏宠物而言,也是无关紧要的。

三.冷霜,山海时期的狼吧,这个是目前沙漠拾荒碰到最多的宠物,已经发现了4种形态。

黑色的捕捉就可以得到,红色的拾荒也是常见,但是最开始红色的毛挺多的也很鲜艳,但是最近更新一次毛就少那么几撮。

这2种形态就比较稀有了,蓝白色那只曾经也是相当的帅气,但是经过几次的更新,毛和尾巴已经快消失了,有点狼人化的感觉;最后一种把它看成普通的形态就错了,看到3只眼了吗?3眼狼也是特例,只是偶尔的会显现,但是它是4种冷霜中属性最高的。还有一点就是只有最普通的狼是黑色头像,其余3种都是彩色的。

四.豪兕,也是分享的最后一个,这种犀牛类宠物也发现了3种形态。

前面2种形态的只是颜色有稍微的差别,上面那张拍照时正好赶上山海世界的黑夜,其实上面的豪兕颜色有点泛白。

最后一种形态的豪兕还是挺帅的。

作为一名拾荒者,也就这么一点点的乐趣了,有没有兴趣一起去发现不同形态的宠物呢?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