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百科

狗狗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狗狗百科 >

中国狂犬疫苗使用量世界第一。专家 为什么幼犬疫苗必须接种三针而不是一针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7:22 34


国内狂犬疫苗使用量世界第一。专家

2020年初以来,“某某地狂犬疫苗严重缺货”屡上热搜,健康时报记者调查发现,这并不是供给侧出现重创引起的产能不足,而是我国的人用狂犬疫苗需求量,高得有点儿离谱。

资料图片。曹摄豪子曹子豪摄

多地狂犬疫苗一针难求:跑好几家医院均已断货

11月6日,健康时报记者摸排全国多省市发现,河北、安徽、云南等多地仍有狂犬疫苗短缺的情况。

山西省太原市读者刘先生向健康时报记者反映,自己几个月前买了一只小狗,自己在相处的过程中不小心被咬伤,想去打狂犬疫苗,但去了几个社区服务中心都没有打成功。

太原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表示,目前确实出现狂犬疫苗短缺情况,什么时候恢复供应不确定,但已经逐步协调。

在云南丽江,同样也出现了狂犬疫苗短缺的状况。“急死人了,为什么整个丽江连狂犬疫苗都没有?跑了好几家医院都说断供了。”云南省丽江市巨甸古镇的李先生反映,他在一星期前不慎被小狗咬伤后,陆续去了当地市医院、中医院、县医院询问接种人用狂犬疫苗,但均被告知断货。

丽江市人民医院预防接种科室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医院的狂犬疫苗已经缺货很久了,“四五月份的时候就不断有患者打电话来咨询,我们让他们关注一下社区接种门诊,可能有存货,后来整个丽江都没了。”

今年以来,陆续有多地狂犬疫苗供应告急。4月24日,南充市疾控中心曾表示,受部分生产企业生产设备升级改造、停产整改和中检院批签发速度减慢等因素影响,全国、全省狂犬疫苗供应紧张,该市出现库存严重短缺。

6月5日,河北省石家庄市疾控中心发布提示,石家庄市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多个县(市、区)先后出现人用狂犬疫苗供应紧张和断供现象,短期内仍不能有效缓解。

健康时报记者检索国内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生物制品批签发信息公示表发现,2014~2018年,国内狂犬病疫苗批签发数量始终维持在6000~8000万支左右,其中2019年国内批签发狂犬疫苗5883.22万。今年1~4月则签发了1775万支,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

如此高的疫苗使用量,也存在着疫苗滥用的情况。中日医院一位儿科主任医师告诉健康时报记者:“被犬、猫等动物咬、抓伤后,在不确定动物健康的情况下,应该及时注射疫苗,就诊时,患者应将被咬伤的情况如实向医生说明。若确定致伤动物已经打过疫苗,可以一边接种一边观察,若狗10日内都无事,可以不用再打,以免浪费疫苗。但若患者担心,也可以选择打完全部针次。”

这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十日观察法”:如果伤人动物在10日观察期内保持健康,或经可靠的实验室使用恰当诊断技术证明该动物未患狂犬病,可以终止免疫接种。不过这个方法仅适用于有过2次有效疫苗接种的家养动物,被流浪狗咬伤则必须完成全部针次接种。

记者致电多家北京市疫苗接种门诊询问,工作人员均表示,即使动物有过疫苗接种史,为了以防万一,依然建议患者不要终止接种。“狂犬病发病后死亡率接近百分百,所以慎重起见,我们和患者都倾向于打完全部针次。”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当代养狗人图鉴:动物致伤率高,但兽用狂犬疫苗接种率低

被猫狗咬伤或抓伤,在许多人看来是稀松平常的事,而且是“不要紧”的事。

从疫苗签发数量推算,我国每年至少有1500万人注射了狂犬疫苗(根据疫苗种类不同,狂犬疫苗接种全流程一般需要3~5针次),而根据国内医学救援协会发布的《国内动物致伤诊治规范》,国内每年约有4000万人被猫狗咬伤。

从国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来看,我国狂犬病例呈现“三多”的特征:农村地区病例较多,农民一般占病例总数的65%以上;男性病例

数约为女性的2倍;15岁以下儿童和50岁以上人群发病较多。 约90%的病例由犬伤所致,约占90%左右;其次为猫,占5%左右;约50%伤人动物为家养,流浪动物约占伤人动物总数的25%,绝大多数家养动物未接种动物狂犬病疫苗。

记者查阅知网文章《农村居民养狗现状调查与健康教育应对策略》一文,团队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浙江省开化县音坑乡的农村社区居民养狗情况,发现乡域养狗密度为4.28只/100人,多数散养且未接种犬狂犬病疫苗。

健康时报记者随机询问多位农村养狗者,大部分表示从不考虑给狗打疫苗。“狗常年拴在院子里,看家用的,又不出去跑,花那冤枉钱干啥?”多位村民信誓旦旦地表示,平日里他们都会将狗拴好,而且家中都是熟人往来,不可能发生狗咬人事件。

健康时报记者摸排发现,多数城市近些年来都陆续发布了养犬管理条例,对许多养犬行为做出了规范,大型犬、烈性犬不能在市区养,犬只进行户外活动时,应当由成年人牵领,为犬只携带号牌、束犬链等,也明确了宠物伤人的责任归属。

但实际上,这些规定主要靠宣传和养犬人自觉执行,缺乏强制性,管理规定存在执法难的情况,对狗的不文明行为例如随地大小便、噪音等,没有办法尽快追溯到责任人进行处罚,居民常常因为宠物卫生与噪音问题纠纷不断,但执法部门无计可施,只能进行规劝和口头警告。

宠物疫苗接种计划表,狂犬疫苗需一年接种一次。王振雅摄

在城市,为宠物办证和接种疫苗等基本流于形式,尤其是饲养小型宠物狗的居民,难以引起注意力也很少会被举报。

“农村的家养狗,确实是狂犬病疫苗接种的‘盲区’。”一位在畜牧局工作多年的科员于飞(化名)告诉健康时报记者,但是农村人防疫意识往往比较薄弱,极少主动给狗打疫苗。“我们曾经和公安部门联合起来,到乡村去处理流浪狗,并做好宣传工作,鼓动老百姓给狗打疫苗,在这样的主动出击之下,农村的狗患有了明显好转。”

消灭狂犬病,关键是把针打到狗身上而不是人身上

根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披露的数据,2019年国内狂犬病发病数量为290例,死亡人数为276人,而2020年1~9月国内狂犬病发病数量仅有152例,死亡人数为114人。

这个成绩看似良好,但国内依然被世卫组织划入狂犬病疫区。因为早在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已确认,西欧、加拿大、美国、日本、马来西亚等43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无狂犬病。

当前人狂犬病流行国家均为欠发达的贫穷国家,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有财力、有技术、有产品,但人狂犬病仍在流行的国家。

6000万支人用狂犬疫苗实则是亡羊补牢,或者是扬汤止沸,狂犬疫苗的真正目标,不应该是“人”。

“国内狂犬病疫苗大量用于人而不用于狗,这是对狂犬病疫苗的最大滥用。付出的代价是疫苗投入世界第一,防疫效果却是世界倒数第二。”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基因工程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严家新在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重人轻犬,防治工作本末倒置。”国内兽药协会会长才学鹏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也点出了我国狂犬病防治的最大问题:人被动物伤后打狂犬疫苗,是被动免疫,应该把狂犬病防疫的重头放在动物上,给狗接种疫苗,但目前这块工作做得不够,相关方面认识不到位。

今年9月,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发布《聚焦犬只——2030年消除狂犬病的解决方案》报告,报告里明确提到,在狂犬病高发地区,常用暴露后免疫和扑杀犬只来预防、控制疫情,不仅昂贵,且在单独使用时对消除狂犬病无效。全球范围内,治疗被犬只咬伤者的平均费用是108美元,是为犬只免疫平均费用(4美元)的27倍。

“将消除狂犬病的全球战略转向犬只免疫和科学管理,不仅更具成本效益,还将更加有效。”报告直接点明,要实现在2030年前实现犬传人狂犬病病例为零的全球目标,必须将策略转向犬只,首先需要为犬群中70%的犬只进行大规模免疫,以防止狂犬病病毒传播。

全国政协委员岳秉飞在2019年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便提到,他的提案之一便是呼吁加强养犬管理,给狗打疫苗。

“从国外情况来看,几乎不给人打疫苗,是给狗打疫苗,因为狂犬病的源头是狗,对狗进行免疫覆盖后,它就不携带狂犬病毒了,即使咬了人也不具有威胁性。”岳秉飞表示,对所有养犬进行狂犬疫苗免疫,提高疫苗注射覆盖率,人就不存在这方面安全隐患。

健康时报记者查阅动物防疫站、社区卫生院等公开数据发现,根据四联、六联、八联种类或生产厂家不同,兽用狂犬疫苗单价在20~300元不等。于飞表示,兽用狂犬疫苗的价格只有人用疫苗的五分之一,多地政府为了鼓励居民主动为狗接种疫苗,还会给予一定的补贴,因此给狗注射疫苗的自费成本已经非常低廉。

在北京,宠物接种狂犬疫苗后会佩戴免疫牌。王振雅摄

健康时报记者查询发现,近年来,青岛市、宁波市、南充市等多地社区或畜牧兽医中心都开展了为宠物免费打狂犬疫苗的活动。深圳、上海等地也实施了犬只强制免疫工作,实施犬类电子标识信息化管理。2017年,上海市犬只免疫覆盖率已超过70%。

根据解决方案,70%犬类免疫只是开端,依然需要有效的人道犬只数量管理,包括推广责任养犬行为、普及基本兽医护理、引入社区参与的宣传教育活动等。

人用狂犬疫苗使用量大幅下跌的那天,或许才是国内狂犬病防治拐点真正到来的时刻

为什么幼犬疫苗必须接种三针而不是一针

首先说说卫佳五:

卫佳五适用于6周健康犬的疫苗接种,以帮助预防:

  1. 犬瘟热。
  2. 犬传染性肝炎。
  3. 犬副流感。
  4. 犬冠状病毒。
  5. 犬细小病毒。

再来说说卫佳捌:

为6周龄的健康犬接种疫苗,作为预防:

  1. 犬瘟
  2. 肝炎病毒
  3. 传染性肝炎
  4. 呼吸道疾病
  5. 犬副流感
  6. 犬冠状病毒
  7. 犬细小病毒
  8. 钩端螺旋体病

疫苗为什么对宠物如此重要?

刚出生的幼犬,免疫系统低下,依靠妈妈的营养抵抗外界的细菌。疫苗可以帮助狗狗的免疫系统防御任何致病生物的入侵,疫苗含有抗原,主要通过模仿狗免疫系统中引起疾病的生物,使宠物身体能够识别存在的抗原。这样,当狗患病后,它的免疫系统会自动识别,做好抵抗病源的准备,或者降低该疾病对宠物身体的影响。

什么是核心疫苗?

幼犬的疫苗分为核心疫苗和非核心疫苗,核心疫苗又是什么呢?根据美国兽医医学协会(AVMA),对于幼犬疫苗,AVMA认为“核心”疫苗是必需的,它们有这几种“核心”防御:

  • 犬瘟热:犬瘟热是一种严重的病毒,通常是致命的病毒,没有已知的治愈方法。它侵袭宠物呼吸道,胃肠道和神经系统,导致咳嗽,呕吐,腹泻,癫痫发作,瘫痪,甚至死亡。
  • 肝炎:犬肝炎是由1型犬腺病毒(CAV-1)引起的肝病,与人型肝炎无关。症状范围从轻度发烧和充血到呕吐,黄疸,胃肿大和肝痛。犬肝炎以最严重的形式致命,但大多数狗可以克服较轻的症状。
  • 细小病毒:细小病毒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攻击胃肠系统,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呕吐,发热,体重减轻,出血性腹泻。它很常见会攻击宠物心肌,发现迟了还会导致死亡。
  • 副流感:犬副流感是“狗窝咳嗽”(也称为传染性气管支气管炎)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这是一种传染性,无生命威胁的感冒病,但是会引起咳嗽和其他症状。
  • 冠状病毒:犬冠状病毒主要攻击胃肠道系统,引起宠物恶心,食欲不振,呕吐和腹泻。
  • 莱姆病:莱姆病是细菌传染,会在5-10%的患狗中引起症状。主要症状是由于关节发炎,但也可能缺乏食欲和情绪不佳,在极少数情况下,还会出现更严重的并发症,例如肾脏,心脏或神经系统损害。
  • 狂犬病:狂犬病病毒侵入人和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大脑急性炎症,导致头痛,焦虑,幻觉,瘫痪,有时甚至死亡,早期治疗(即在感染后数小时内)至关重要。所以幼犬接种的第四针疫苗,需要是狂犬病疫苗。
  • 钩端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细菌感染,会侵袭宠物的整个身体,包括肝脏,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肾脏损害,脑膜炎(脑和脊髓周围的膜发炎),肝衰竭,呼吸窘迫和甚至死亡。

接种时间表

一般来说,健康的幼犬会在出生第45天接种第一针疫苗,然后间隔15-21天接种第二针疫苗,再间隔15-21天,第三四针疫苗。第四针疫苗就是狂犬病疫苗,第一二三针你可以询问兽医的意见自行选择,我选的卫佳五。

如果幼犬在疫苗过程中有过治疗疾病,那么它的疫苗需要重头开始接种,因为患病的幼犬需要对应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疫苗会不起作用,所以需要在痊愈后重新接种一次疫苗,是最保险的方式。有时候接种疫苗前 要体内外驱虫,你可以让兽医检查一下幼犬的粪便,看看是不是一定要驱虫。

疫苗引起的并发症是很少见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其益处远大于风险。疫苗有时会引发轻度的过敏反应,例如面部肿胀,引起严重反应,例如发烧和呕吐,其实是很少见的。如果不放心,可以现在宠物医院呆半小时,看看宠物的反应。

为什么幼犬需要接种三针同样的疫苗?

有些铲屎官可能会很好奇,幼犬为什么要接种三针同样的疫苗呢?为什么不能只接种一针呢?

不能确定幼犬什么时候会失去,从它妈妈那里获得的保护。幼犬的母体抗体过早下降,就会导致幼犬很容易被细菌或其它东西感染。第二,对于灭活疫苗,第一剂是初免剂量,第二剂则增强了免疫水平的反应,第三剂让宠物身体能够更快适应外界。

疫苗产生免疫力需要多长时间?

在幼犬接种完疫苗后的几个小时内,就可以激发幼犬免疫系统的最早阶段。建立一个合理的保护级别通常需要10-14天,所以中间需要间隔这么久再去打第二针疫苗。有些疫苗可能需要接种两次后,才能给幼犬的身体提供足够的保护。

母源抗体可能会阻碍疫苗的保护,所以疫苗不是打一针就完事的,直到疫苗后期,母源抗体才会慢慢消失。 不管是什么幼犬,都需要接种包括狂犬疫苗在内的四针疫苗。

接种疫苗会让狗生病吗?

有些狗在接种疫苗后的1-2天内会出现轻微的嗜睡或懒散的行为,如果这种行为持续了一段时间并没有好转,建议联系兽医。少数狗会出现疫苗的过敏反应,这一般在几分钟或几小时后发生,狗会呕吐、腹泻、呼吸困难等,所以最好接种完疫苗在宠物医院待会儿,看看宠物是否有异常情况。

疫苗是否给幼犬提供100%保护?

疫苗在保护幼犬免受疾病侵害方面还是很成功的,当然前提是成功接种了疫苗。接种疫苗的直接结果是,幼犬没有那么容易被细小、犬瘟给传染。疫苗也会给幼犬一个更健康的身体,防止外界细菌的干扰。

哪些原因会导致幼犬疫苗接种失败?

  • 母源抗体:但幼犬出生并开始哺乳后,它会从母亲身体获得一定比例的抗体。疫苗接种良好的雌性,会将抗体转移到它的宝宝身上,以预防外界细菌的干扰与侵害。 在同一时期,母源抗体可能会阻断幼犬对疫苗反应的能力。随着母源抗体在2-3个月慢慢消失,这种阻断作用也会慢慢降低。
  • 免疫反应不完全:每只狗的免疫系统之间都存在着差异,有些幼犬对疫苗的反应较差,因此免疫力可能不如其他幼犬的好,某些品种会因为遗传原因出现类似问题。

  • 免疫力下降:如果没有在自然环境中偶发性的接触传染因子,来加强疫苗或自然增加免疫力,那么对待特定细菌体的免疫力会慢慢随着时间下降。这在年长的狗中最常见,最终因地抗体太低,而无法预防疾病。
  • 免疫抑制:某些药物可能会导致免疫系统受到抑制,所以在幼犬生病治病的这段期间,是不建议让幼犬接种疫苗的,最好在痊愈后再给它重新开始接种疫苗。

以上并非是造成疫苗接种失败的唯一原因,但它们是几个常见的原因。重要的是记住,并不是接种完所有疫苗,就能预防所有的常见疾病。一些疫苗只会降低疾病对宠物的影响程度,但是疾病依旧可能发生。如果你的认为你的狗行为不对劲,还是建议与兽医进行一次沟通,也能确定为什么疫苗没能对宠物起到保护作用。

#青云计划# @青云计划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