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百科

狗狗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狗狗百科 >

春季户外游玩,谨防蜱虫叮咬 烟台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7:22 27


春季户外游玩咬叮虫蜱防谨,谨防蜱虫叮咬

春天气温升高,万物复苏,外出踏青、赏春的市民增多,各种蚊虫叮咬导致的疾病进入高发期。蜱虫在这种适宜的气候条件下,也开始逐渐活跃起来,市民在亲近大自然的被蜱虫咬伤的情况偶有发生。市中心医院皮肤科专家提醒广大市民,户外活动时,要警惕“惹蜱上身”。

市中心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胡伟才介绍,蜱虫也是我们俗称的草爬子、狗豆子,它外表呈红褐色或灰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大小如芝麻,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常栖息在树叶尖、草地、墙壁、石缝及动物的巢穴等处。蜱虫能够叮咬吸血,吸饱血后,如黄豆大小。吸血的主要对象是牛、马、狗、猫等动物,偶尔叮人。人或动物从蜱虫的栖息地经过时,蜱虫会攀爬到身上,附着在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柔软部位,通过吸血生存繁衍。“市民们应尽量避免在蜱虫的栖息地长时间停留、坐卧。”胡伟才提醒,在户外游玩时,应当做好防护,尽量选择穿长袖外衣和长裤,并提前在身上涂抹成分含有避蚊胺的花露水、风油精等,减少被蚊子和蜱虫叮咬的概率。 定期检查皮肤表面,特别注意头皮、耳后、颈部、腰部等身体的柔软部位。 家中养了宠物和经常接触家禽的市民,应每天检查自己的皮肤表面,并定期给动物做好驱虫,防止被动物身上的蜱虫传染。

被蜱虫叮咬后,人的皮肤会出现肿胀、过敏等症状。如果市民们发现身上有蜱虫附着,记住做到“四不要”,即不要拍打,不要硬拔,不要捏爆,不要用火或者其他东西进行刺激。如自行处理,应使用尖头镊子,尽可能靠近皮肤夹住位于蜱虫头部的口器,然后垂直向上拔出,以免口器断裂。拔出后,用酒精或者肥皂水清洁伤口和手,进行消毒。如出现发热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烟台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

在烟台最常见的蜱传疾病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人感染后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市疾控中心专家建议,市民到野外活动时,应提前在裸露的皮肤上涂抹驱避剂,如成份中有避蚊胺的花露水,如需进入草地或树林等环境时,应穿着浅颜色的长衣、长裤,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在野外要定时查看身上有无蜱虫粘附,游玩之后洗澡时,仔细查看有无蜱虫粘附或叮咬情况,家中养殖牛、羊、狗等动物时要注意定期用倍硫磷、顺式氯氰菊酯等药物清除动物身上的蜱虫。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