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7:22 27
扬州”!也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喜欢吃狗肉,请客人吃饭,常常是“狗肉一盘,老酒一壶”,再没有别的菜肴。他在《潍县答金棕亭》中提到:“凡物,质味两佳者固多,有质无味者亦不少。然觉物之具有至味,虽久嗜而不厌者,舍狗肉莫能胜也!”
——世上这些能吃的东西,口感、味道都好的很多,可是有口感,没味道的东西也不少,我认为最好吃的,而且久吃不腻的,没有啥玩意儿比得上狗肉。老郑贪恋狗肉之情溢于言表,文中把狗肉上升到人间至味的高度。
郑板桥吃狗肉时间长了,自然就成了专家,他根据口感、味道的不同,把狗肉分出四个等级,即“一黑、二黄、三花、四白。”最好吃的是黑狗的肉,其次为黄狗肉,再次为花狗肉,最差的是白狗肉。
美食家自然也会偶尔展示一下厨艺,郑板桥认为烹制狗肉必须加少许的姜——“姜者,食物中之秀味,狗肉则为至味,亦神味也。”郑板桥对狗肉、湖鱼、秋蔬的青睐,倡导了扬州的美食风尚,对淮扬菜系的发展功不可没。
郑板桥不仅喜欢吃狗肉,也爱养狗。他在潍县做官,遇到灾年,冒死为百姓讨赈,得罪了权贵被朝廷罢官。回乡的路上,老郑“一肩明月,两袖清风”,随身“唯携黄狗一条,兰花一盆。”
童钰 作品
清代画家童钰有“尚有一灯传郑燮,甘心走狗列门墙”的诗句,说的是郑板桥曾经刻有一枚闲章,印文为“徐青藤门下走狗”,徐青藤即徐渭,明朝嘉靖年间著名画家,号青藤先生,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大才子”,郑板桥以走狗自喻,可见对青藤先生的敬仰之情。在老郑看来,狗是忠诚的象征,做青藤先生门下走狗是一种荣耀。
近代画家齐白石也是青藤先生的超级粉丝,他和郑板桥有着类似的想法——“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恨不得生前三百年,或求为诸君磨墨理纸……亦快事也!”齐白石所谓的“诸君”第一位说的就是徐渭。
当然江湖好汉们最钟爱的还是肉类了,尤其是对于牛肉的需求量特别大,牛肉和白酒简直就是好汉的饮食标配。
当然除了牛肉之外里面有描写有其他肉食,诸如羊肉、鸡肉、鸭肉、鹅肉、马肉、鱼肉及狗肉等,让人看的是眼花缭乱口水直流。
那咱们今天就看下水浒中提到的肉食,过一把大口吃肉地洒脱好汉瘾,看看能不能把你肚子里的馋虫给勾出来。
1、无牛肉,不好汉
如果混江湖不吃上二斤牛肉,估计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好汉,这玩意吃了多带劲啊!
尽管古代明令禁止无故屠宰耕牛,但谁让好汉们就馋这一口呢?所到之处必须有牛肉上桌才行。
书里吃牛肉的场景和描写简直不要太多,无论是英雄聚义还是自己下馆子,上牛肉才显得有牌面。
当然我最喜欢书中吃牛肉的场景有以下几个:
其一就是林冲风雪山神庙时。
林冲因为遭到高俅等人陷害,而深陷牢狱被发配到沧州牢城营,结果还得知陆虞侯等人追杀至此。
别说林冲获释无望,就连能不能在沧州躲过陆虞侯的毒手,那都是两说呢!
可见林冲此时的前途和安全不容乐观。
在由看守天王堂转调到看守草料场后,林冲带着老军送他的打酒葫芦,一路踩着风雪前往酒店买酒食吃。“店家切一盘熟牛肉,烫一壶热酒,请林冲吃。”
刚刚天寒地冻冒着风雪闯进门,现在能够喝杯热酒吃上熟牛肉,一扫浑身的寒意要多舒坦有多舒坦。
林冲在酒店垫巴了点牛肉和热酒后,就灌满一葫芦新鲜的酒,又打包两块熟牛肉就起身告辞了。
结果回去遇到草料场被大雪压塌,连个容身之处都没有林冲,只好来到破败的山神庙避寒留宿。
然后取出酒和牛肉,就这屋外的风雪下肚。
“和毡笠放在供桌上,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便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
一路冒着风雪赶回来,热酒也变成冷酒,熟牛肉自然也放凉了,林冲只能冷酒冷肉地凑合着吃。
这也正迎合了林冲此时的处境,他的下场会变得越来越凄凉,因为酒肉还没吃完就遇到了火烧草料场。
但在此之前,林冲获得了难得的安逸,可以好好消化这些冷酒和牛肉了。
其二就是武松在景阳冈打虎前吃的牛肉。
景阳冈的酒是劲儿很大的烈酒,一般人喝三碗就被放翻了,但是武松足足喝了十八碗。
当然干喝酒武松肯定也扛不住,但是就这牛肉下肚就没有事了,牛肉配酒越喝越有。
而起武松上来就要了二斤的牛肉,足见好汉胃口之大:
“武松拿起碗,一饮而尽,叫道:‘这酒好生有气力,主人家,有饱肚的买些吃酒?’酒家道:‘只有熟牛肉。’武桦道:‘好的切二三斤来吃。’酒店家去里面切出二斤熟牛肉,做一大盘子将来,放在武松面前。”
烈酒就这牛肉下肚,武松豪气干云的形象,立马就提前树立起来了。
关键二斤牛肉下肚还只是塞牙缝,武松吃完这二斤熟牛肉,立马让店家再切二斤来。
“武松道:‘肉便再把二斤来吃。’酒家又切了二斤熟牛肉,再筛了三碗酒。”
也正是武松上景阳冈前吃饱喝足,才有了跟大虫过招的超神力气,牛肉简直就是功不可没。
当然细看水浒故事就会发现,一般兜售牛肉的都是村野小店,正经上档次像江州琵琶亭等豪华酒店,都是坚决不敢贩卖牛肉的。
这也算是符合了古代不敢轻易屠宰耕牛的现实。
2、上档次的人都吃羊肉
羊肉在水浒中出现的频率仅低于牛肉。
潘金莲在嫁给矮矬丑的武大郎后,就经常被清河县当地人嘲笑说:
“好一块羊肉,倒落在狗口里。”
你看为啥不是牛肉、猪肉掉到狗嘴里,而是羊肉落到了狗嘴里呢?因为羊肉要比牛肉上档次的多。
咱们前边说江州的琵琶亭不卖牛肉,但是人家这里的羊肉可是一绝啊。
“小人这只卖羊肉,却没牛肉。要肥羊尽有。”
李逵想要牛肉而无果后,听说这里还有羊肉卖,所以还很生气对酒保发火:
“叵耐这厮无礼,欺负我只吃牛肉,不卖羊肉与我!”
表面意思上看,是李逵觉得酒保误以为自己只吃牛肉,怕李逵吃不惯羊肉才不卖;其实是李逵非常好面子,以为酒保嘲笑自己是个只配吃牛肉的乡巴佬,吃不起羊肉这样奢侈品肉食。
所以李逵才要发飙对着酒保泼了一脸鱼汤。
然后酒保给李逵上了三斤羊肉,李逵吃的场景让人瞠目结舌:
“酒保忍气吞声,去切了三斤羊肉,做一盘将来放桌子上。李逵见了,也不便问,大把价来吃;捻指间,把这三斤羊肉都吃了。”
估计牛肉李逵还经常吃,但像琵琶亭、浔阳楼这样的高档酒馆,李逵肯定是消费不起的,所以吃羊肉的机会也不多。
这次逮到机会简直就是吃了个毁天灭地的效果。
在呼延灼用连环马征剿梁山失败后,双鞭匹马地突围出去来到青州城外,又累又饿地来到村郊酒馆里要酒肉吃。
酒保就给呼延灼推荐了羊肉,像呼延灼这样将五代的出身,自然毫不犹豫选择吃羊肉啊。
关键就算兵败人家老呼也不差钱。
“呼延灼把腰里料袋解下来,取出些金带倒换的碎银两,把与酒保,道:‘你可回一斤羊肉与我煮了。’”
这么看老呼的肠胃肯定不如李逵的彪悍。
不过呼延灼也不是仅仅吃了一斤羊肉,除了就着二锅头啃煮熟的羊肉,老呼还一口气吃了不少的面饼。
“吃了一回酒肉饼子,酒保就店里打了一铺,安排呼延灼睡了。”
吃完羊肉、肉饼和老酒,心满意足的呼延灼释放了一身的疲惫,脱下铠甲衣服就酣睡起来。
然后的他的踢雪乌骓宝马就被桃花山的草寇给偷了。
当然相比于不上宴席的牛肉,羊肉作为美食不但出现在各种高档酒店,就连朝廷开国宴羊肉也少不了。
梁山好汉接受招安的时候,宋徽宗在文德殿大开国宴,招待一百零八将大吃大喝,其中排在前面的高档美食就有羊肉。
“桃花汤洁,缕塞北之黄羊。”
羊肉的档次仅排在熊掌之后位居其次。
后续宋江征辽成功后,朝廷派遣太尉宿元景等人前去宣诏,辽国狼主大摆宴席请客,其中主要吃的也是羊肉。
“是日辽国狼主,大张筵席,管待朝使。葡萄酒熟倾银瓮,黄羊肉美满金盘;异果堆筵,奇花散彩。”
可见好汉都是吃牛肉,而权贵们都热衷于吃羊肉,羊肉的档次属实比牛肉要高。
3、狗肉才是yyds
相比于几乎随处可见的牛肉,以及高档场所才会出现的羊肉,狗肉就显得更加不入流了。
但水浒对狗肉味道鲜美的描写,则可以秒杀其他一切肉食的描写,简直就是肉食界的yyds。
水浒中吃狗肉仅有鲁智深这一例,但是跟《春江花月夜》这首诗一样,属于是“孤篇盖全唐”的存在。
鲁智深在五台山出家为僧后,在山下的市井闲逛时一直买不到酒肉,于是就假装外地的游方和尚,终于在一个傍村小酒馆里过了瘾。
当然鲁智深来得有点晚,因为酒店里的牛肉已经卖光了,本来鲁智深觉得非常扫兴,结果关键时刻鼻子开挂了。
猛然闻到一股沁人心肺的狗肉香。
“智深猛闻得一阵肉香,走出空地上看时,只见墙边沙锅里,煮着一只狗在那里。”
这不是想瞌睡了来枕头,吃不到牛肉吃狗肉也是极爽的,毕竟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
更何况是鲁大师这样会吃爱吃的人。
当即就要求店家给自己切半只。
“就将银子掏与庄家道:‘你且卖半只与俺吃。’”
当然了,吃狗肉怎么能少得了蒜泥嘞?狗肉蘸着蒜泥吃,那才是人间极品的美味!
“那庄家连忙取半只熟狗肉,捣些蒜泥,将来放在智深面前。”
酒有了,狗肉也摆上桌了,蒜泥也安排到位了,那就剩下放开肚皮使劲吃了。
接下来就是水浒传最馋人的一段描写:
“智深大喜,用手扯那狗肉,蘸着蒜泥吃。一连吃了十来碗酒。吃得口滑,只顾要吃,那里肯住。”
虽然只有短短几句,但我觉得香味已经从书里飘出来了,不由得不让人嘴馋。
吃饱喝足的鲁智深就要心满意足的离开,完事还有一只狗腿没有吃完,于是揣在怀里回去当宵夜了。
也许是吃完这次狗肉太过瘾,鲁智深后续离开五台山经过桃花庄时,还特意问刘太公要狗肉吃。
“遮莫甚么浑清白酒,都不拣选,牛肉狗肉,但有便吃。”
点名要吃的肉类有狗肉,可见鲁大师对狗肉是念念不忘,但是刘太公家没有狗肉。
毕竟狗肉上不了筵席嘛。
所以鲁大师就只能遗憾了,一直遗憾到在六和寺坐化,鲁大师都没能再尝尝狗肉的神仙滋味。
(一家之言,求同存异,感谢你的阅读)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