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7:23 42
2022年九月的一天,位于广东省惠州市的消防人员接到了一通电话,电话里当地居民称家中出现了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动物,消防队随即出动救援。那么这是什么动物呢?当家里出现不明生物时我们该怎么做呢?
近年来,人类的足迹不仅走到了南极北极,更是走出了地球,迈向遥远的外太空。在人类活动如此频繁且密集的情况下,作为自然界中生态链的一环,许多动物都无法置身事外,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
在电视上不难看到这样的画面。为了庆祝某一个活动活或者为了欢度节日,当地人就地取材,对当地特有的动物进行大量捕杀,随后做成美味的菜肴端上餐桌,或者摇身一变,制成了漂亮的大衣。更有甚者,临海的居民甚至捕杀大量鱼类,将近岸的海水都染成了淡淡的粉红色。这些画面简直让人触目惊心!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森林遭到砍伐,自然界中许多的动物都失去了栖身之所。为了生存下去,这些可怜的小动物也只能“开辟”新的居住地,有的小动物铤而走险或者误打误撞进入了城市。
由于生态失衡,因此近年来,许多城市都出现了野生动物的身影。2021年,一只野猪突然出现在浙江的某个小区,对当地小区的住户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于是收到消息,当地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快速行动,带着数条猎犬将野猪制服,随后放生。
同样的事情在其他城市也屡见不鲜。2022年年初,上海的多个小区都突然出现了一些似狗似小浣熊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不仅不怕人,还将小区当成了自己的家。这种小动物外号“毛狗子”,即貉,成语一丘之貉的貉说的就是他们。白天他们成群结队在小区里“巡逻”,饿了就会去翻垃圾桶,甚至还会结队去捕食小区池塘里的鲫鱼,看起来悠然自得。
而到了晚上,这些小动物就会在草丛里找个地方,蜷缩着身体睡觉。由于性情温顺,貉伤人咬人的新闻并不多,因此他们也被小区居民宽容地留了下来。不过毕竟是野生动物,还是有伤人的危险性,而且有可能传播疾病。
同样在广东惠州一个居民家中,也发现了一只似猫又非猫的小动物。这只小动物身形娇小,看起来与家养的猫十分相似,但是身上的花纹又呈现斑点状,同时脸部看起来也比一般的家猫要尖一些,因此这家住户没有轻举妄动,立即联系了相关人员。
收到消息后,消防队员快速出动,见到了这位呆萌的“不速之客”,经过专业人士的鉴定,这只小动物果然是国家级保护动物“斑林狸”。由于还未成年,因此这只斑林狸对人类并没有表现出很强的敌意的或攻击性。
在消防队员和专业人士的合力工作下,斑林狸被成功救了下来,装进可以呼吸的袋子里。经过专业医护人员的检查,这只斑林狸身体健康而且没有情绪稳定。随后消防人员在附近山林将其放生。这只“误入歧途”的小家伙回到了自己的家。
斑林狸是什么呢?又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居民的家里呢?斑林狸又叫做点斑灵狸或点斑灵猫,属于灵猫科,由于与猫有一定的“血缘关系”,因此外表不可避免的就会有猫的影子。除了外表和猫相似,斑林狸也有着可以收缩的利爪,与猫一样擅长爬树。
除了像猫,斑林狸与狐狸长得也很相似。斑林狸体型不大,但是其尾巴很长,还带着许多的黑环。斑林狸一般浑身为淡褐色或者黄褐色,且呈现渐变趋势,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身子颜色处于二者之间。
同时身子上还有大小不一的黑色斑点,这些斑点多为圆形或者方形、椭圆形,其“斑林狸”中的“斑”字野生来源于此。同时作为野生保护动物,斑林狸主要生活在海拔较高的树林,丛林地区。
斑林狸的栖息地多在林中,一般喜欢昼伏夜出,在夜晚或者清晨行动。与猫不同的是,猫还会吃一些素食,而斑林狸则是一个完全的食肉动物,以森林中常见的鸟、鼠蛙为主要食物,也会吃一些昆虫“将就”一下。同时猫可能还会交朋友,而斑林狸则是“独行侠”,没有合群的现象。
斑林狸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而根据统计,斑林狸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则更加广泛。在云南、江西、广西、广东、西藏等地区均发现过斑林狸的足迹。不过虽然分布范围广,但是斑林狸的数量却并不多。
除了十几年前在江西某保护区内发现过基因优良的斑林狸以外,其他的地区均是以一两只的数量被捕捉到。由于斑林狸数量稀缺,其毛皮的价格也水涨船高,受到利益驱使,许多无良商贩纷纷向斑林狸举起了屠刀。
而在世界范围内,关于斑林狸的记录则是少之又少。由于是野生动物,因此对于野生的自然环境依赖程度非常高。不过由于原始森林规模的快速缩减,斑林狸的栖息地也更是严重地缩小,因此可以说现在斑林狸正处于濒临灭绝的地步也毫不为过。
为了觅食,斑林狸不得不走入人类的世界寻找食物,这也就出现了新闻里的一幕。而这样的事情也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在2020年3月,云南一户住民家中也跑来了一只斑林狸,由于不认识这个动物,住户求助了当地的森林公安,在当地公安的帮助下最后将其放生。
同年四月份,湖南一个居民也称家中跑进了一只“小猫”,在家里住了数天还不走,因此求助与警察。后来经过确认,正是野生保护动物斑林狸。随后这只斑林狸也被带走放生。
为了保护这些珍稀动物,我国政府也采取了许多的有效措施。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退耕还林,还原森林规模,同时建立了多个自然保护区,给了这些小动物一个安心的栖息地。同时大力打击非法贩卖斑林狸及其制品的活动,将斑林狸的保护落入实际行动。
那么当我们遇见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首先我们应该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野生动物跑进家里,在墨水的环境下,这些动物肯定精神高度紧张,因此为了避免引起冲突或者激起这些动物的保护意识,我们应该先稳定情绪,不做出任何攻击或者恐吓他们的动作。
其次要快速联系专业人士或者相关人员,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既避免了对自己造成伤害,也可以将对野生动物的伤害降到最低。毕竟这些野生动物十分珍贵,一旦有所闪失,有可能造成很大的遗憾。
由于人类毫无底线地破坏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健康也受到了影响。身处食物链的顶端,人类对自然界的任何生物都掌握着生杀大权,但是与此人类也更应该尊重每一个生命,对自然存有一颗敬畏之心!
大家或多或少都听到过这个成语,但是你真的见到过貉吗?
前段时间上海、武汉等城市,相继发现了奇怪的生物自由出入住宅小区和公园绿地。它们多达上千只,有时还会扑咬宠物,大大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后来调查发现其实是貉在城市中与人类共同生活。
它们频频现身在小区街头,在花丛中找寻食物,以人类的垃圾、虫鼠为食,有时候甚至还会为了抢食和流浪猫、流浪狗大打出手。
如果没有仔细观察,许多对貉不熟悉或者没见过貉的我们很容易把它们当成普通的猫猫狗狗。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貉出现在我们面前,也引发了我们的担心和思考——它会对人类造成危害吗?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貉出现在人类城市?它外形好可爱可以养它当宠物吗?
许多人对于貉这种动物不是很熟悉,还有人以为它是某种新发现的物种。但是其实貉是犬科中非常古老的一个物种,被认为是类似犬科祖先的物种,它有着棕灰色毛,耳朵短小,嘴巴尖尖的,体型短而肥,又被称作貉子、狸。在日本的很多动漫中经常会出现狸猫形象的角色,那个就是貉。
貉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性很强,除了荒漠之外,从亚寒带到亚热带地区的平原、丘陵甚至山地,都有它们的身影,但因为人类活动、天敌的影响等原因,貉的栖息地也渐渐减少,这使它们不得不去寻找新的栖息环境。
而这次,对于环境有着高度适应性的貉,在人类城市中找到了栖息的空间,如同一个探店小达人一样,在人类社会中站稳了脚跟。
一般来说,在人类生活的区域,基本上很少有野生动物的存在,尤其是在工业革命后,人类城市化进程加快,许多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被压缩了,所以在人类活动的地区几乎看不到它们的身影。
但是在现实中却也存在着少数像貉这样,完美融入人类社会的动物,例如生长在北美大陆的郊狼。郊狼和貉一样,环境适应性强,栖息环境广泛,北起阿拉斯加、南到巴拿马,都在它们的活动范围内。
尽管郊狼从19世纪初受到我们的广泛捕猎,但其栖息地和数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了,在城市近郊捕捉宠物甚至袭击人类的例子也变得多了起来。
和北美的郊狼一样,貉也不是城市中的原住民,而是外来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貉都选择在城市中安家。上海市近几年来的相关调查显示,确认已经存在貉的小区数量已经达到了150个以上,全上海估计有5000只以上的貉赖在城市里不走了。
这些“动物居民”变多以后,我们与它们的接触和冲突也变多了。貉的排泄物和噪音不仅大大困扰着人类居民,也有人因为貉的存在而感到害怕。
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貉进城定居呢?这就不得不说一说城市环境的飞速变化了。相比于荒野山林,城市环境的恢复速度更快,并且在城市中共存着多种生态环境,比如上海市建成区截至2020年底,城市绿化面积达到了40%,不仅覆盖有大面积的森林和湿地,还有诸如街心花园、小公园等生态区域。
在生态环境丰富且良好的城市中,貉不仅没有天敌,觅食也比在野外轻松了很多,只要适应了城市生活,相比之前风餐露宿的野外环境,现在它们几乎不会受到威胁。
貉作为杂食动物,消化系统介于肉食动物和草食动物之间。因为在千万年的演化中,貉是属于较为底层的犬科动物,性格也很温顺,所以在虎豹豺狼面前貉根本没有还手之力。白天躲在洞穴里,到了夜晚出来觅食,自然界的竞争太过激烈,索性变得随意一些什么都吃。
适应了城市生活后的貉不仅会在草丛中挖掘蚯蚓捕食老鼠甚至还掌握了城市环境的布局。它们在废弃的下水道、城市的管道间寻觅食物,吃垃圾、与流浪猫争夺猫粮,在人类城市的缝隙间生存繁衍。
或许城市中野生动物的增多,可以从侧面反应出城市的生态环境情况,但是面对大量出现在城市中的貉或者其它野生动物,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共存呢?
貉为适应人类环境做出了很大的改变,一方面是进食习惯,它们对大量淀粉类食物来者不拒,就连人类制造的厨余垃圾都能吃掉。另一方面,原本身为野生动物的貉在安家城市后社会习性也悄悄地发生了转变:从独来独往到群体活动,从昼伏夜出到昼夜都活动,从怕人到亲人。以往看到人类的身影都会远远逃开,现在遇到我们的投喂还会主动追着人要食物,貉在不知不觉间也变得城市化了。
既然貉都在努力适应城市生活,那人类是不是也可以找到一些和它们共存的方法呢?
答案是肯定的。
一开始上海市的林业部门,尝试对这些扎根在小区中的貉,进行捕捉和转移,甚至捕杀,但是结果都不尽如人意。
通常情况下一般城市会选用生物防治的手段来应对有害的外来生物,以此来解决生态问题。但是如今的貉居住在城市中,既不会主动伤人,也没有对城市生态造成重大危害,相反的是它们经过长时间的城市生活,已经完全融入了人类社会,成为了其中的一份子,现在的貉可以说是土著民也不为过。
野生动物“进城”,城市居民需要一段时间去习惯它们的存在。从最开始的好奇,到困扰,再到各退一步逐渐习惯,久而久之,这些野生动物和人类的关系也会进一步得到改善。在不妨碍社会正常运行的情况之下,城市野生动物的多样性是需要保护的。
而有的人对貉的出现感到困扰,但也有人因为貉萌萌的外形而大呼喜欢,当我们在路上偶遇到貉时,也不免像投喂流浪猫、流浪狗一样去喂食它。
很多人听到貉不会主动伤人后都想要饲养它当做宠物,但就目前来看,貉虽然不会主动伤人,但是经常会和其它的宠物产生冲突,这也会有被动伤人的危险。
同时貉也是我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所以饲养是不被允许的!
如果在户外遇到了貉,不要投喂它,平时和它保持距离,不要轻易去打扰貉的生活,这也是对它的尊重。
貉与其它入侵的有害物种不同,自古以来它也是生活在我国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
随着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开始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和这些野生动物一起寻求共存之道,营造人和野生动物长期共存、和谐共处的良性空间,也是我们人类的责任。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