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7:27 31
美国。高最比共有500多人被狗咬死,其中超过300人是被比特犬咬死的。2005年到2020年,美国被狗咬死的人中,有数据显示,在过去的13年里,2岁以下的婴幼儿占比最高。
正因为如此,许多国家对饲养烈性犬加以限制。烈性犬是否真的生性暴烈?如何避免悲剧一再发生?一些国家和城市正在探索。
猛犬惹祸
如果生活在美国,想要饲养比特犬、罗威纳犬、杜宾犬、松狮犬、藏獒等烈性犬的话,可要三思而行,因为保险公司很有可能因为家中的烈性犬而拒保,或者要求支付比常人更高的保费。
住在奥尔巴尼的英格里希夫妇养了三只比特犬,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漫画角色给几只狗起名。可是英格里希夫妇发现,每次当他们要投保、租房时说起自家养了比特犬,“都会被要求增加额外的费用”。英格里希对此有点不满:“我希望这些对比特犬说‘不’的保险公司员工和公寓房东能见到它们,看看它们有多可爱。”
但问题在于,英格里希夫妇看来可爱的三只比特犬,在另一些人,尤其是害怕狗的人看来,自带“恐怖面孔”。
图说:英格里希夫妇和他们的比特犬。图源:GJ(下同)
比特犬的恶名并非没有来头。这个人类在18世纪培育出来的品种,从诞生之初就沾上了血腥的味道。比特犬曾一度在斗牛、斗熊等血腥运动中被用来作为逗引公牛、黑熊的诱饵。甚至可以说,比特犬就是为战斗而生。20世纪60年代,美国街头的贩毒团伙开始训练比特犬作为看门狗,这种做法后来也在英国的帮派中颇为流行。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发生在美国的狗袭人致死事件中,69%的“加害者”是比特犬。有研究这样总结烈性犬的共同特征:头部短且宽,体重在30到45公斤之间。比特犬的长相正是如此。
2020年,美国的保险公司为狗致伤致死事故赔付了8.54亿美元,平均每一起咬伤事故索赔的金额为5.0245万美元。数据显示,在美国每天有超过900例急诊就医患者是因为被狗咬伤,每年有超过450万人报告被狗咬伤,超过9500人因此住院。如果就品种来划分,比特犬、串串和德国牧羊犬是美国发生咬伤咬死事故最高的三种狗,罗纳威犬也是常见的“嫌疑狗”。
如今人类对于狗的需求和期待,更多的是陪伴,而非骁勇善战。也正因为如此,憨厚的比熊、黏人的泰迪、聪明的边牧、暖心的金毛成为常见的宠物犬品种。但为何依旧还有不少人喜欢甚至热衷于饲养烈性犬?
“我喜欢‘危险’的品种,因为它们可以保护我和我的家人。”一名网友的回答,代表了不少烈性犬主人的想法。毕竟,就看家护院而言,忠心又勇猛的它们确实是一把好手。
另有一些网友认为,犬类的危险性不在于品种。“几乎任何狗都可以被训练成具有危险性的狗。一些品种比另一些品种体形更大更强壮,这使得拥有它们变得极具挑战性,比如藏獒、比特犬。”
暗藏风险
“没有危险的犬种,只有危险的人类。”在一些烈性犬的爱好者看来,狗的天性不恶,它们变得危险是有原因的。
《迷路的狗》一书的作者格兰特解释,倘若狗没有得到适当的饲养、社交和正确的对待,它们就有可能出现行为上的问题。“但本质上,比特犬并不比其他品种问题更大。”格兰特在书中记录下了曾沦落在斗狗场的一群比特犬被解救后的经历,其中有几只狗还成了治疗犬。“被解救的比特犬赫克托身上满是伤痕。但它和其他狗相处得很好,与孩子们关系也不错。作为治疗犬的它,现在是医院、疗养院和学校的常客。”
但没有人能确保所有的狗都能遇到良善的主人,获得到位的照顾和训导。
格兰特提到的那群比特犬,是从非法经营的斗狗场被解救出来的。尽管在当时斗狗活动在全美已被禁止,但血腥场面带来的快感依然吸引着许多人冒险进场。美国的一些小镇甚至以斗狗为传统,拥有一条完整的斗狗链,居民要么是驯兽师,要么是饲养员。“你知道他们在偷偷这样做,却很难查到证据。”一名调查人员说,想要渗透进高级斗狗团伙,甚至比卧底贩毒团伙还要难。
尽管一些城市禁止饲养某些品种的犬只,但有需求就有市场。有人为了斗狗,繁殖、买卖和饲养烈性犬,也有人仅仅因为看上了烈性犬的“特别之处”。他们自以为,拥有一条烈性犬会在人群中显得与众不同。
图说:英格里希夫妇和他们的比特犬。
近年来,向英国走私犬只的情况越来越多,长相有些像比特犬的美国恶霸犬,以及被剪耳、断尾的杜宾犬较受欢迎。通常,非法来源的犬只出自较为贫穷的地区,再被卖到较富裕的城市。在这条走私链中,不只有买家和卖家,还有伪造证件者,专为走私的犬只伪造疫苗接种文件和护照等。
对于买家而言,从黑市上买狗暗藏着诸多风险。因为买家无法查证狗来自何处、父母性格如何、是否有“前科”等。再加上并非每一个主人都拥有掌控和调教好烈性犬的能力,这些来路不明的狗随时都可能性情大变、难以控制。
米娅·约翰逊的女儿患有焦虑症,于是他们认养了一只善解人意的小鹿犬,起名叫尤利。但有一天,尤利撞见了一条比特犬,小家伙叫了起来,一下子激怒了好勇斗狠的比特犬,咬住小鹿犬的脖颈狂甩。体形迷你的小鹿犬哪里是这只浑身肌肉的比特犬的对手,没几下,尤利就惨死在发狂的比特犬嘴下。
疏堵结合
在烈性犬的反对者看来,似乎只有彻底禁养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但现实中,偷卖偷养的情况依然无法杜绝。
疏堵结合,成为当下不少国家的通常做法。德国和英国就针对烈性犬及其饲主出台了具体的管理措施。
在德国的下萨克森州,如果想要饲养烈性犬、大型猫科动物或鳄鱼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动物,必须获得相应的许可。虽然德国各州对烈性犬的定性和管理规范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要求烈性犬主人事先获得许可,且年满18岁,证明自己遵纪守法且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并且相关的犬需要登记以方便识别。一些州法律还要求对狗进行性格和行为测试。
英国政府官方网站显示,比特犬、日本土佐犬、阿根廷杜高犬以及巴西菲拉犬这4个品种属于禁养品种。看起来禁养品种并不多,但有一条补充说明给杂交品种狗带来的风险打了“补丁”:“是否属于被禁养的类型,取决于狗的外观。如果你的狗与比特斗牛梗的许多特征相匹配,那么它可能是被禁养的类型。”
图说:烈性犬攻击家中小主人的新闻屡见报端。
与此售卖、弃养、赠送和繁殖禁养犬种在英国都属于违法行为。冒险饲养禁养犬种,可能被处以罚款,罚款没有上限,或者入狱6个月,或罚款和入狱两者兼施。
想在英国饲养禁养品种的狗,也并非完全不可能,前提是法院认为它对公众没有危害。主人将获得这条狗的豁免证书,有效期直至其死亡为止。获得豁免的禁养犬只的主人必须年满16岁;为狗绝育并注射芯片,饲养在安全的地方、无法逃脱;前往公共场合时,主人必须牵绳,并为狗戴上嘴罩;当遇到警察或地方议会要求出示豁免证书时,必须当场或5天内出示;如果犬只死亡或随主人搬家,主人必须及时告知当地相关机构,及时修改豁免信息;必须购买保险。在英格兰和威尔士的一些公共区域,还对主人遛狗的数量进行了限制。
这些限制叠加,提高了养狗的门槛,也意味着我们在挑选犬种时必须谨慎考虑。
西班牙则在进行另一种尝试——开展“养宠前教育”。这是西班牙最新修订的《动物保护法》最大的亮点,同时也是降低狗伤人风险的一项措施。
如果打算购买或者领养一只狗,主人要先接受强制性的培训。培训课程以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提供,由专业人士和兽医授课,内容包括如何喂养、遛狗以及了解狗的行为习惯等,主要目的是要让我们意识到饲养宠物不只是好玩,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对宠物的生命负责,学会文明养宠。
与此根据西班牙今年晚些时候即将生效的《动物保护法》,西班牙将不再依据狗的品种、体格大小来判断危险系数,而会对每只狗的社会化情况展开测试。未能通过测试的狗,由于存在潜在风险,主人需要获得特殊的许可证才可以合法饲养,且必须使用短皮带拴住狗,以确保主人随时可以控制住它。
也有人质疑,这些登记与处罚措施依然会有漏洞,“养宠前教育”可能沦为形式主义,但为了尽可能避免烈性犬失控带来的风险,这至少是一种尝试。
文 玖田
5月1日起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施行
遛狗不拴绳将被视为违法行为
湖北多地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对养犬做出具体规定。
武汉:小区遛狗不戴嘴套最高罚千元
《武汉市物业管理条例(修订)》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新版物业条例增加了狗患治理规定,两次受罚者将纳入严重失信名单,物业如对违规养犬坐视不管的,最高处以3万元罚款。
对于市民关心的养狗问题,条例加强了对小区养犬的管理。禁止在物业管理区域内饲养烈性犬和大型犬,违反规定的,由公安机关没收犬只,并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业主、物业使用人携犬只出户的,应当为犬只挂犬牌、束犬链、戴嘴套,由成年人牵引,主动避让他人。违反规定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情节恶劣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没收犬只。因违反本条例养犬受到两次以上行政处罚的,纳入严重失信名单。严重失信者将被限制任职资格,限制授予荣誉和融资信贷,限制高消费以及出境。
宜昌:束犬链(绳)长度不超过1.5米
2020年7月,《宜昌市城区养犬管理办法》正式开始实施,其中明确了养犬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携犬只外出时为犬只挂犬牌,束犬链(绳),长度不超过1.5米,由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牵引,主动避让他人;
(二)乘坐电梯或者在人员密集场所,为犬只戴嘴套,或者将犬只装入犬袋(笼),或者怀抱;
(三)不得携犬只进入单位办公场所、政务便民服务场所、医疗机构诊疗场所、教育机构办学场所、公共文化体育场所、餐饮场所及候车(机、船)室、商场、超市、宾馆等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
(四)不得携犬只乘坐公共汽车等城市公共交通工具,携犬只乘坐出租车时,应当征得驾驶员同意;
(五)即时清除犬只在道路和其他公共场地排放的粪便;
(六)饲养犬只不得干扰他人正常生活,更不得驱使、放任犬只恐吓、伤害他人;
(七)法律、法规的其他规定。
黄冈:限养区每户限养2只、禁止无证养犬
《黄冈市养犬管理办法》于今年3月1日起实施。《办法》规定:限养区内个人养犬,每户不超过2只,禁养獒犬、斗犬等烈性犬。养犬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携犬只出户时应当为犬只戴犬牌,使用牵引带,牵引带长度不超过1.5米,由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牵引,每人限牵引1只,主动避让他人,肩高超过四十五厘米的犬只还应当戴嘴套;
(二)高峰期乘坐电梯或者在人员密集场所,为犬只戴嘴套,或者将犬只装入犬袋(笼),或者怀抱;
(三)不得携犬只进入机关办公场所、政务便民服务场所、医疗机构诊疗场所、教育机构办学场所、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及影剧院、商场、超市、旅馆、餐馆等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
(四)不得携犬只乘坐公共汽车、城际列车等城市公共交通工具,携犬只乘坐出租车时,应当征得驾驶员同意;
(五)犬只在道路和其他公共场地排放的粪便,养犬人应当即时清除;
(六)饲养犬只不得干扰他人正常生活,不得放任、驱使犬只恐吓、攻击他人;
(七)定期为犬只注射狂犬病疫苗;
(八)不得遗弃、虐待犬只;
(九)鼓励为犬只实施节育手术;
(十)法律、法规作出的其他规定。
黄石:一户限养一只犬
2018年底,黄石市出台《黄石市城市养犬管理办法》,明确了养犬人的责任和义务、犬只伤人的处置措施等。《办法》规定,限养区内个人养犬,每户只准养一只,且禁止养大型犬和烈性犬。
根据《办法》,养犬人携犬出户,须带养犬登记证,为犬束犬链,挂犬只标识,并由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牵引,避让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和儿童;不得携犬进入禁养区和市、区人民政府确定的禁止遛犬的区域;动物免疫证明有效期满,携犬到犬只预防接种免疫点注射兽用狂犬病疫苗;携犬出户,须携带清洁用具,及时清除犬只户外排泄物,维护公共环境卫生;放弃饲养且无人接收的犬只,送交犬类留检场所。
仙桃:出门溜狗不拴绳将视为流浪狗抓捕
2020年8月,仙桃市发布了《关于对城区流浪犬捕捉的通告》,其中指出:
(一)市民携带犬只出户时,应当为犬拴犬绳,并由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进行牵引。对携带犬只外出未拴犬绳的,公安部门将一律作为流浪狗进行捕抓。
(二)饲养犬只不得影响公共环境卫生,犬只在户外排泄粪便的,携犬人应立即采取清洁措施予以清除。对饲养犬只影响公共环境卫生的,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罚。
(三)禁止携带犬只进入学校、医院、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商场等公共场所。
(四)犬只伤人的,饲养人要立即将伤者送医诊治,并依法承担相关费用;饲养犬只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放任犬只恐吓他人的、驱使犬只伤人的,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武汉广播电视台出品
来源: 武汉广播电视台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