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百科

宠物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宠物百科 >

宠物的弓形虫怎么传播的呢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8:21 25


弓形虫简介

目录

  • 1 拼音
  • 2 英文参考
  • 3 概述
  • 4 弓形虫的形态
    • 4.1 速殖子(假包囊)
    • 4.2 包囊
  • 5 弓形虫的生活史
  • 6 弓形虫感染的流行病学
    • 6.1 传染源
    • 6.2 传播途径
    • 6.3 易感人群
    • 6.4 流行因素
  • 7 弓形虫感染的临床表现
    • 7.1 弓形虫感染
    • 7.2 弓形虫脑病
    • 7.3 弓形虫眼病
    • 7.4 弓形虫肝病
    • 7.5 弓形虫心肌心包炎
    • 7.6 弓形虫肺炎
    • 7.7 其他
  • 8 弓形虫的实验室检查
    • 8.1 弓形虫IgG抗体检测
      • 8.1.1 方法
      • 8.1.2 试剂组成
      • 8.1.3 操作步骤
      • 8.1.4 结果判定
    • 8.2 弓形虫IgM抗体检测
      • 8.2.1 方法
      • 8.2.2 试剂组成
      • 8.2.3 操作步骤
      • 8.2.4 结果判定
    • 8.3 弓形虫IgG抗体和IgM抗体的临床意义与处理方法
    • 8.4 弓形虫CAg检测
      • 8.4.1 方法
      • 8.4.2 试剂组成
      • 8.4.3 操作步骤
      • 8.4.4 结果判定
    • 8.5 弓形虫核酸检测
      • 8.5.1 方法
      • 8.5.2 试剂组成
      • 8.5.3 操作步骤
      • 8.5.4 结果判定
    • 8.6 病原学检查
      • 8.6.1 直接镜检
      • 8.6.2 动物接种
  • 9 参考资料

1 拼音

gōng xíng chóng

2 英文参考

toxopla *** a [WS/T 486—2015 弓形虫病的诊断]

3 概述

弓形虫(toxopla *** a)是一种寄生于人和动物体内的原虫,可寄生于人体几乎所有有核细胞内,因滋养体似弓形或半月形而被命名为弓形虫,可引起人体弓形虫感染或弓形虫病。[1]

弓形虫最早发现于刚地梳趾鼠(Ctenodactylus gondii)体内单核细胞中,是一种能寄生于人体几乎所有有核细胞内的原虫,猫科动物为其唯一终末宿主,其他哺乳动物、鸟类和人类都可为其中间宿主。其发育全过程有滋养体(包括速殖子和缓殖子)、包囊、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等5种生活史阶段,临床上有诊断价值的为速殖子(假包囊)和包囊。[1]

4 弓形虫的形态

4.1 速殖子(假包囊)

速殖子(tachyzoite)呈香蕉形或半月形,前端较尖,后端较钝。长3μm~7μm,最宽处2μm~4μm。经Giemsa法染色后胞浆呈蓝色,胞核呈紫红色,位于虫体中央稍偏后。[1]

细胞内寄生的速殖子不断增殖,一般含数个至十多个,其被宿主细胞膜包绕的虫体集合体没有真正的囊壁,称为假包囊(pseudocyst)。[1]

4.2 包囊

包囊(cyst)呈圆形,具有由虫体分泌的一层富有弹性的坚韧囊壁,内含数十个至数千个缓殖子(bradyzoite)。缓殖子直径范围为5μm~100μm,多见于脑、骨骼肌、视网膜及其他组织内,可长期在组织内生存。[1]

5 弓形虫的生活史

在终宿主体内的发育过程:猫科动物吞食卵囊、包囊或假包囊后,在小肠内逸出子孢子、缓殖子或速殖子,侵入小肠上皮细胞发育增殖,形成裂殖体。裂殖体成熟后释出裂殖子,再侵入其他肠上皮细胞形成下一代裂殖体。经过数代后,部分裂殖子发育为雌、雄配子体,再继续发育为雌、雄配子。雌、雄配子受精成为合子,继续发育形成卵囊,从上皮细胞内逸出进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在25℃温度和适宜湿度环境条件下,经2 d~4 d发育为具有感染性的成熟卵囊。同时,弓形虫也可在猫科动物的肠外组织中进行无性增殖。[1]

在中间宿主体内的发育过程:当猫粪内的卵囊或动物肉类中的包囊或假包囊被人、羊、猪、牛等中间宿主吞食后,在肠内逸出子孢子、缓殖子或速殖子,侵入肠壁经血或淋巴液进入单核巨噬细胞内寄生,并扩散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如脑、眼、肝、心、肺、肌肉等,进入细胞内以二分裂或内芽生增殖形成假包囊,当细胞破裂后,速殖子侵入其他组织细胞。当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部分速殖子侵入宿主细胞,特别是脑、眼、骨骼肌等组织,虫体增殖速度减慢并分泌囊性物质形成包囊。包囊在宿主体内可存活数月、数年或更长时间。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时,可诱发包囊发育而破裂,释出缓殖子,进入血流并侵入其他组织细胞形成假包囊,继续发育增殖。[1]

6 弓形虫感染的流行病学

弓形虫是重要的机会性致病寄生虫,呈世界性分布,人群感染相当普遍,多属隐性感染。全国人畜弓形虫病调查研究协作组(1983年~1986年)采用IHA方法调查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41个县的81968名居民,结果血清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0.33%~11.79%,平均阳性率为5.16%。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2001年~2004年)报告,采用ELSA方法在1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检测47444人,结果血清抗体阳性率为0.79%~16.810/,平均阳性率为7.88%,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1]

6.1 传染源

随粪便排出弓形虫卵囊的猫科动物是最重要传染源,其次为感染弓形虫的其他哺乳动物、鸟类等温血动物。弓形虫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故受感染的母亲也是传染源。[1]

6.2 传播途径

先天性弓形虫感染是指经母体胎盘感染胎儿;获得性弓形虫感染是指经人体消化道黏膜、损伤皮肤、输血、器官移植等途径传播。[1]

6.3 易感人群

人类对弓形虫普遍易感,尤其是胎儿、婴幼儿、饲养或接触猫犬等宠物者、动物饲养员、屠宰工以及各种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者。[1]

6.4 流行因素

弓形虫卵囊在外界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寒带、温带、热带地区均有分布,没有严格的地理分布界线。人群感染弓形虫与饲养宠物、饮食习惯等有关。在食品加T过程中,如生熟不分造成交叉污染可增加弓形虫感染机会。[1]

7 弓形虫感染的临床表现

弓形虫感染有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途径。妇女在妊娠期感染弓形虫后多数可造成胎儿先天性感染,一般婴幼儿期常不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当各种原因造成免疫功能低下时,儿童期可呈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表现,成人期可出现视网膜脉络膜炎等。妇女妊娠初期感染弓形虫后少数可出现流产、早产、死产或畸形,妊娠中晚期感染弓形虫可造成胎儿出生后有脑、眼、肝、心、肺等部位的病变或畸形。[1]

免疫功能正常者获得性感染弓形虫后,多数不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为隐性感染。当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时,弓形虫可侵犯人体各个器官而引起相应严重临床表现,如弓形虫脑病、弓形虫眼病、弓形虫肝病、弓形虫心肌心包炎、弓形虫肺炎等。[1]

7.1 弓形虫感染

免疫功能正常者感染弓形虫后,包囊可长期寄生于中枢神经系统或横纹肌内,临床上多无明显症状和体征,仅弓形虫病原学检测阳性。[1]

7.2 弓形虫脑病

弓形虫脑病临床上表现为脑炎、脑膜炎、脑膜脑炎、癫痫、精神异常等,可出现头痛、眩晕、谵妄、肌痛、淋巴结肿大等,脑脊液中可查见弓形虫速殖子。[1]

7.3 弓形虫眼病

弓形虫眼病主要为复发性、局限性、坏死性视网膜脉络膜炎,临床上表现为视力模糊、眼痛、畏光、盲点和流泪等。眼底表现为后极部视网膜水肿,黄斑渗出性病灶。新鲜病灶边界模糊,青灰色,轻度隆起,周围有视网膜出血;陈旧性病灶为卫星状散在白色圆形斑块及色素斑,或黄斑部色素上皮脱落。[1]

7.4 弓形虫肝病

弓形虫破坏肝细胞引起肝实质炎症浸润和局部坏死,临床上表现为食欲减退、肝区疼痛、腹水、轻度黄疸、肝硬化、脾肿大等,病程长易复发。[1]

7.5 弓形虫心肌心包炎

弓形虫心肌心包炎临床上可出现发热、腹痛、扁桃体炎、眼睑浮肿等,常无明显心脏异常症状,也可出现心悸、颈静脉怒张、胸痛、呼吸困难等,偶可闻及心包摩擦音。重者可出现胸前或胸骨后钝痛、锐痛,疼痛向颈部和肩部放射,如不及时治疗可出现心力衰竭。[1]

7.6 弓形虫肺炎

临床上表现有咳嗽、咳痰、胸痛、气短、肺部哕音等,X线检查有炎症浸润灶。肺部病变多合并巨细胞病毒和细菌感染,呈间质性和小叶性肺炎表现。[1]

7.7 其他

妇女妊娠初期感染弓形虫可通过胎盘屏障,常使胎儿发生广泛病变而导致流产、早产、死产等,可见无脑儿、脑积水、小头畸形、小眼畸形、智力发育不全等,成为人类先天性感染中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1]

8 弓形虫的实验室检查

[1]

8.1 弓形虫IgG抗体检测

8.1.1 方法

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人血清、血浆或其他体液样品中弓形虫IgG抗体。

8.1.2 试剂组成

由弓形虫抗原包被的96微孔板、人葡萄球菌蛋白A(SPA)或抗人IgG酶标记物液、样本稀释液(含0.9%氯化钠的生理盐水)、洗涤液(含有Tween20缓冲液)、终止液(主要成分为1 mol/L硫酸溶液)、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底物A液(主要成分为过氧化脲)、底物B液(主要成分为四甲基联苯胺)组成。

8.1.3 操作步骤

在洁净试管中加入1 mL稀释液,然后加10μL待检样品液,混匀。每孔中加入稀释的待检样品100μL,设阳性对照1孔,阴性对照2孔(每孔分别加阳性对照、阴性对照2滴),并设空白对照1孔,置37℃孵育30 min。随后弃去孔中液体,用洗涤液洗涤5次,每次间隔1 min,甩干。除空白对照孔外,每孔加入1: 50稀释的酶标记物液50μL(即1 mL稀释液中加入酶结合物20μL),37℃孵育30 min。随后弃去孔中液体,用洗涤液洗涤5次,每次间隔1 min,甩干。每孔先后加底物A液、底物B液各1滴,轻叩反应板使之混匀,室温避光放置5 min~10 min。每孔加终止液1滴。

8.1.4 结果判定

采用比色计数法,以空白孔调零,用酶标仪测定各孔450 nm波长OD值。如S/N(样品孔OD值/阴性对照孔OD均值)≥2.1,结果判为阳性。

8.2 弓形虫IgM抗体检测

8.2.1 方法

采用抗体捕捉ELISA法,检测人血清、血浆或其他体液样品中弓形虫IgM抗体。

8.2.2 试剂组成

由抗人IgMμ链抗体包被的96微孔板、弓形虫抗原液、抗弓形虫抗体酶标记物液、样本稀释液、洗涤液、终止液、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底物A液、底物B液组成。

8.2.3 操作步骤

每孔中加稀释液90μL,然后加待检样品液10μL,充分混匀,设阳性对照1孔,阴性对照2孔(每孔分别加阳性对照、阴性对照2滴),并设空白对照1孔,置37℃孵育30 min。随后弃去孔中之液体,用洗涤液洗涤5次,每次间隔1 min,甩干。除空白对照孔外,每孔先加入抗原液1滴,随后加1: 50稀释的酶标记物液50μL(即1 mL稀释液中加入酶结合物20μL),轻叩反应板使之混匀,37℃孵育30 min。随后弃去孔中之液体,用洗涤液洗涤5次,每次间隔1min,甩干。每孔先后加底物A液、底物B液各1滴,轻叩反应板,室温避光放置10 min~20 min。每孔加终止液1滴。

8.2.4 结果判定

采用比色计数法,以空白孔调零,用酶标仪测定各孔450 nm波长()D值。如S/N(样品孔OD值/阴性对照孔OD均值)≥2.1,结果判为阳性。

8.3 弓形虫IgG抗体和IgM抗体的临床意义与处理方法

弓形虫抗体检测是目前最主要的辅助检查方法,通常需联合进行IgG和IgM抗体平行检测,弓形虫血清学抗体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见表D.1。怀疑孕妇近期感染,采取干预措施之前应将标本送至有诊断弓形虫病经验的实验室比对。

表D.1?弓形虫IgG抗体和IgM抗体的临床意义与处理方法

IgG结果

IgM结果

临床意义

处理方法

阴性

阴性

无弓形虫感染的血清学证据

如果临床症状和体征持续存在,3周后重新采集标本复查

阴性

可疑阳性

可能早期急性感染或IgM假阳性

3周后重新采集标本检测IgG和IgM。如果两份结果相同,患者可能未感染弓形虫

阴性

阳性

近期急性感染或IgM假阳性

3周后重新采集标本检测IgG和IgM。如果两份结果相同,IgM反应可能是假阳性

可疑阳性

阴性

不确定

重新采集标本检测IgG

可疑阳性

可疑阳性

不确定

重新采集标本检测IgG和IgM

可疑阳性

阳性

可能近期急性弓形虫感染

3周后重新采集标本检测IgG和IgM

阳性

阴性

通常弓形虫感染超过6个月

阳性

可疑阳性

弓形虫感染,但IgM结果可疑可能由于近期感染或IgM假阳性

3周后重新采集标本检测

阳性

阳性

可能近期弓形虫感染

8.4 弓形虫CAg检测

8.4.1 方法

采用ELISA双夹心一步法,检测人血清样品中弓形虫CAg。

8.4.2 试剂组成

由纯化抗弓形虫特异性抗体(多抗)包被的96微孔板、抗弓形虫特异性抗体酶标记物液、样本稀释

液、洗涤液、终止液、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底物A液、底物B液组成。

8.4.3 操作步骤

每孔中加稀释液40μL,,然后加待测样品液10μL,充分混匀,并设阳性对照1孔,阴性对照1孔、空白对照1孔(每孔分别加阳性对照、阴性对照、稀释液各1滴)。除空白对照外,各孔随后加稀释的酶标记物液50μL,轻叩反应板使之混匀,置37℃孵育1 h。随后弃去孔中之液体,用稀释液洗涤5次,每次间隔1 min,甩干。每孔先后加底物A液、底物B液各1滴,室温避光放置10 min~20 min。每孔加终止液1滴。

8.4.4 结果判定

采用比色计数法,以空白孔调零,用酶标仪测定各孔450 nm波长OD值。如S/N(样品孔OD值/阴性对照孔OD均值)≥2.1,结果判为阳性。

8.5 弓形虫核酸检测

8.5.1 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从Bl基因和AF序列等选取靶基因,对弓形虫特异性DNA核酸片段进行荧光PCR检测。

8.5.2 试剂组成

由核酸抽提液、弓形虫核酸荧光PCR检测混合液、酶(Taq+UNG)、水(H2O)、内部对照品、阳性对照品组成。

8.5.3 操作步骤

首先进行标本、对照品的核酸裂解处理。如为血液或体液,取50μL样本,加50μL核酸提取液,振荡10 s,99℃干浴或水浴10 min,2500 g离心10 min,保留上清备用。如为粪便,挑取米粒大小粪便放置于含0.5 mL生理盐水的离心管中,振荡混匀,2500 g离心2 min,去尽上清,沉淀中直接加入100μL DNA提取液充分混匀,沸水浴10 min,2500 g离心5 min,取上清4V_L进行PCR反应,取水(H2O)作为阴性对照。然后进行试剂配制,取35μL弓形虫核酸荧光PCR检测混合液与1μL内部对照品,以及0.4μL酶(Taq+UNG),振荡混匀数秒,1358 g离心数秒。取上述混合液36μL置于PCR反应管,然后将已处理标本、阳性对照品、水(H2O)各4μL分别加入PCR反应管,盖好管盖,置于定量荧光PCR仪上,分别设置循环参数为37℃2 min、94℃2 min、93℃15 s、60℃60 s,四个参数循环40次。单点荧光检测在60℃,反应体系为40μL。荧光检测选用羧基荧光素(FAM)和六氯荧光素(HEX)通道,基线调整取6~15个循环的荧光信号,阈值设定原则以阈值线刚好超过水(H2O)检测荧光曲线的最高点。

  •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 预产期计算器
  •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 五行八字
  • 成人血压评价
  • 体温水平评价
  • 糖尿病饮食建议
  •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 基础代谢率计算
  • 补钠计算器
  • 补铁计算器
  •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8.5.4 结果判定

在FAM通道,当Ct(Crossing point)值≤38时,结果判为阳性。

8.6 病原学检查

8.6.1 直接镜检

取外周血或脑脊液、视网膜下渗出液、房水、胸水、腹水、羊水等待检血液或体液,500 g离心10 min,取沉淀液进行涂片,经干燥、固定和Giemsa法染色,光镜下如查到弓形虫速殖子(假包囊)则判为病原学阳性。

取活检组织,病理切片后经Giemsa法染色,光镜下如检测到弓形虫包囊或速殖子(假包囊)则判为病原学阳性。

8.6.2 动物接种

取外周血或脑脊液、视网膜下渗液、房水、胸水、腹水、羊水等待检血液或体液,无菌接种于6周~8周龄清洁级健康小鼠腹腔内,每只接种1mL。逐日观察,如接种2周~3周后如小鼠jLH现皮毛松竖、不活泼、弓背、闭目、腹部膨大、颤动或呼吸急促等症状,应立即剖杀。取小鼠腹腔液以及肝、脾、脑等组织,经研磨过滤500 g离心10 min后制成涂片,Giemsa法染色后镜检,如查到弓形虫速殖子(假包囊)或包囊则判为病原学阳性。

狗狗都有弓形虫吗

有一天看朋友圈,有个朋友因为计划怀孕打算把养了好几年的宠物狗送人,原因是怕孕期感染弓形虫病。“养宠物可能会导致传染弓形虫病”似乎已经成了大家的常识,而一提到宠物,大家又自然而然会认为包括猫啊狗啊之类的,所以大家就自动形成了这样的观念:猫狗等宠物会传播弓形虫病,然而,狗真的会传播弓形虫病吗?

可爱的狗狗

为了得到一个科学的准确的答案,我特意重新翻看了一遍最新版人体寄生虫学,我发现:

狗狗是被冤枉的!

我也很吃惊

弓形虫病是由一种叫做刚地弓形虫的原虫引起的,这种虫呢可以导致人畜共患(即人和动物都可以感染并致病),是一种机会性致病原虫,即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时候容易发病,而孕妇作为免疫功能偏低的人群成为其易感人群,而且孕妇感染可以导致胎儿流产、早产、畸胎等,并可以传播给新生儿造成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听力障碍等严重后果,所以,避免孕妇感染弓形虫成为卫生工作的重点。以上都是大家所熟知的知识点。下面就介绍一下可能是大家并不熟悉的:弓形虫到底是如何在动物和动物或动物与人之间传播的?猫和狗会传播弓形虫吗?

只有猫和猫科动物才是弓形虫的最终宿主(寄生虫之所以叫寄生虫是因为它们只有寄生在别的动物体内才能生长发育,而这个被寄生的动物就叫宿主)。猫吃了被弓形虫污染的肉类等食物或饮水之后,弓形虫进入猫的消化道小肠上皮细胞,只有在这个地方弓形虫才能进行有性生殖即繁殖出下一代,然后再经过粪便再排出体外;如果很不巧有食物被这带有弓形虫的粪便污染,更不巧,人或别的动物又正好吃了这个被弓形虫污染的食物,那就会感染弓形虫,但弓形虫在别的动物体内只能进行无性生殖即只能自我复制,然后到宿主的各个器官组织引起一系列病理反应,但它并不能生成新的下一代或从粪便中排出。所以猫及猫科动物才是传播弓形虫的罪魁祸首,那狗就一定不会传播弓形虫吗?除非,狗感染了弓形虫,然后人又生吃了狗肉,那也会感染弓形虫,但不只是狗,猪、牛、鸡甚至人都可以感染弓形虫,如果这些动物在感染阶段而又被生吃了肉,那就会造成这个吃肉的物种的感染,所以,把猫和狗相提并论对狗狗是不公平的,毕竟有多少人会生吃带有弓形虫的狗肉呢,弓形虫被加热就很容易被灭活的,如果硬要说狗狗会传播弓形虫病,那人也会。

以上我想已经为狗狗正了名,那猫是不是就一定不能养了呢?其实人想要感染弓形虫是需要具备一些条件的,首先这只猫要先吃了带弓形虫的食物而被感染,所以家猫一般很少被感染,野猫被感染的机率更高,然后猫拉了带弓形虫的粪便,人的食物不知道为什么沾上了这些粪便,然后还没有被加热就直接被吃了,或者人摸了猫的粪便没有洗手又直接去拿吃的,这样就会造成人感染弓形虫。所以想要避免感染其实也很简单:首先避免自己的猫吃不干净的生肉、处理了猫的粪便后要洗手、不要吃生肉,基本上就可以避免感染弓形虫了。

狗的粪便通过空气会传染弓形虫吗

关于狗能引起狂犬病和一些寄生虫病,狗毛还能引起某些人过敏,这些都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狗粪能引起人患弓形体病,尚未引起重视。弓形体病是由弓形体原虫引起的一种自然源性疾病。弓形体原虫是引起人畜共患的一种病原体,弓形体对中间宿主选择极不严格,无论猫、狗或鸟类等都可以寄生。尤其狗被感染后多呈慢性或隐性感染状态,虽然症状多不典型,可照常活动,但它的粪便中却含有大量卵囊,卵囊抵抗力极强,在一般条件下可成活17个月之久。当大便干燥后,可以污染空气和食品,然后通过侵入人的呼吸道、消化道和破损的皮肤而致病。有的人患此病后容易被误诊和漏诊。
  如一病例:男,67岁,开始咳嗽痰多,以后咯血,拍胸片发现左侧肺不张并有大量胸腔积液。经临床取痰和胸腔积液标本检查结果,未查到癌细胞,却查出大量弓形体滋养体,而最后诊断为弓形体病,经治疗很快出院。另外,据有关文献报告,一般居民的弓形体血清学试验阳性率30%,屠宰场工人阳性率高达68%,由此说明弓形体感染率相当高。
  为保护城市的绿色环境和减少疾病的发生,建议家养
宠物狗者不要让狗随处便溺!

狗狗感染弓形虫的几率

狗狗是弓形虫的保虫宿主并不是终末宿主,如果狗狗有弓形虫只会存在于血液以及肌肉里,只要不吃狗肉,养狗狗患弓形虫的可能性很低。除此之外猫咪才是弓形虫的终末宿主,主要存在于猫的粪便里面,只要不直接接触猫咪粪便,一般也是可能性很小的。平时生熟菜板分开,肉类食品加工制熟是没什么问题的。
人和人之间也可以互相传染,大多数人都是弓形虫带虫者,形成带虫免疫,被感染后很难出现初次感染的症状。
患弓形虫病人的尿液,唾液、眼泪、鼻涕、带有弓形虫包囊。急性发作的病人的喷嚏,可以成为飞沫传染源。患有弓形虫病的妇女,在月经期弓形虫活动最强烈,妇女所排的经血里面常含有大量的弓形虫包囊,是一个不小的传染源,决不应忽视。另外,患弓形虫病男人的精液中、也带弓形虫包囊,人类通过性行为可以互相传染。
人吃感染动物的肉,是传染的主要原因。
 染病的家畜
猫主要通过感染猫的粪,和捕食老鼠和鸟获得弓形虫感染。在室内圈养,不食活物、生水的猫不易被传染。
只有首次感染弓形虫的猫会在感染最初两周内传播虫卵。感染的猫粪里有弓形虫的囊合子,猫感染后粪便排出囊合子的时间不长,只有10-20天。囊合子需要在外界发育1-2天或更长时间,才具有传染性,所以要每日清除猫沙或猫粪。

猫怎么预防弓形虫

问题一:想咨询一下养猫的同志们,怎么预防弓形虫 1、弓形虫广泛存在于所有的动物身上,人们经常食用的各种家禽、家畜也都基本携带弓形虫。
2、猫是弓形虫的最终宿主,也就是说只有猫感染弓形虫后,会排出含有虫卵的粪便。猫感染弓形虫后一生也只会排出一次虫卵,而这个虫卵必须再温度、湿度都合适的土壤里超过48小时,才有可能发育成幼虫
3、人类必须恰好误食了含有弓形虫的猫的排泄物,才有可能因为猫个关系感染到弓形虫。
4、吃没有煮熟的肉类,比如烤肉、涮肉;没有洗干净的水果、蔬菜,要比单纯养猫被感染弓形虫的几率高多了。
5、通过这些,说明,养猫和弓形虫没有必然联
感染弓形虫该怎么办?
正常成年人感染弓形虫时绝大多数没有什么症状,或者症状很轻,可能有的会出现类似流感的发低烧、流鼻涕、淋巴结肿大、头痛、肌肉关节痛和腹痛等轻微症状,几天后就随着人体产生免疫力,症状消失,一般都能自愈。
但如果孕妇感染弓形虫病,再传染给胎儿,后果就严重了,可引起流产、死胎,有接近一半的婴儿出生后会有畸形、耳聋、失明、脑内钙化、脑积水、智力障碍等等,甚至导致死亡。

问题二:宠物猫身上的弓形虫能预防吗? 第一,注意饮食卫生,肉类要充分煮熟,避开生肉污染熟食。 第二,猫要养在家里,喂熟食或成品猫粮,不让它们在外捕食。因为猫的传染是吃了感染的老鼠或鸟类,或者吃了污染猫粪的食物。 第三,要注意日常卫生,每天清除猫的粪便,接触动物排泄物后要认真洗手。 第四,除非孕妇血清检查证明已经有过弓形虫感染,否则孕妇怀孕期间要避免接触猫及其粪便。 第五,弓形虫感染有多种简便有效的药物治疗,如磺胺类加乙胺嘧啶,和螺旋霉素等,治疗须按医嘱进行,孕妇感染及时治疗大约可使胎儿感染机会减少 。 根据前人的经验总结几点,对照以后你会发现,从猫身上得到此病的概率是多么的低。一:猫本身没有感染弓形虫,无论怎么接触他的bb也不会受到感染。 二:如果猫感染了弓形虫,一生只排一次带有弓形虫的粪便。如果这时候妇女怀孕1-3个月间,又不小心把弓形虫卵吃进去,才会影响胎儿。据说弓形虫对六个月以上的胎儿都没有什么破坏性了。 三:人的一生只感染一次弓形虫,之后就有了抗体。正常人感染了弓形虫几乎没有任何反应。个别人有头晕,发烧类似感冒的症状。 四:如果你担心弓形虫病从口入,切完生肉要洗手和收拾猫bb后要洗手道理是一样的。 五:其他任何家畜,宠物都有可能携带弓形虫,不只有猫。 六:怀孕之前人和猫都做一个小小的弓形虫检查,即可安全放心孕育新生命。 七:室内猫不食生肉,就已经杜绝所有感染的渠道。

问题三:怎么样看猫咪有没有弓形虫? 多数猫的感染没有任何症状,少数猫表现为腹泻或萎靡不振,偶尔可引起肺炎或眼部炎症。
只要家中的喵喵不是放养,不吃生肉,不喝生水,基本上不会被感染的。
防治弓形虫注意以下几点就可以
第一,饮食卫生,肉类要充分煮熟,同时预防熟食污染。
第二,猫一定要养在家里,喂成品猫鲜粮或熟食,不让外出捕食。为了防止她/他们外出寻 偶,给猫做 *** 绝育手术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注意宠物卫生,每天清除猫粪,处理猫粪后要用肥皂认真洗手。
第四,孕妇要避免处理猫事,除非证明已经感染过弓形虫,获得了免疫力。
下图是人弓形虫病的感染途径
看图提示:
猫粪(含囊合子)通过①猫沙(直接),和②污染土壤、水和草地传染人和其他动物。
猫的感染来源:①捕食体内含缓殖子包囊的鼠和鸟(主要);
②污染囊合子的土壤、水和草地(次要)。
猪羊牛鸡的感染来源:污染囊合子的土壤、水和草地(主要)。
人的传染来源:①未煮熟的感染动物的肉;
②接触猫粪(囊合子在外界1-2天以上发育);
③污染囊合子的土壤、水和草地直接或通过蔬菜传染;
④先天性感染(速殖子经过胎盘传染胎儿)。
注意:图上动物中没有狗,因为西方人不吃它们。

问题四:猫三联能预防弓形虫吗 预防猫瘟热、猫杯状病毒感染和传染性鼻气管炎

问题五:老家养猫了怎么预防不被传染弓形虫 猫狗并不一定都会有弓形虫,而且弓形虫传播的途径主要是其粪便中可能带有的虫卵通过某种途径进入人口,例如直接吃入其粪便、吃入带有虫卵的不洁蔬菜瓜果等,只要确保个人卫生,尤其是不直接接触猫狗粪便,并且不食用不洁的蔬果,就没有任何问题~

问题六:养狗狗怎样才能比较好的预防弓形虫病? 怎样防治弓形虫感染?
第一,注意饮食卫生,肉类要充分煮熟,避开生肉污染熟食.
第2,猫狗要养在家里,喂熟食或成品猫粮,不让它们在外捕食.因为猫狗的传染是吃了感染的老鼠或鸟类,或者吃了污染猫狗粪的食物.
第3,要注意日常卫生,每天清除猫狗的粪便,接触动物排泄物后要认真洗手.
第4,除非孕妇血清检查证明已经有过弓形虫感染,否则孕妇怀孕期间要避免接触猫狗及其粪便.
第5,弓形虫感染有多种简便有效的药物治疗,如磺胺类加乙胺嘧啶,和螺旋霉素等,治疗须按医嘱进行,孕妇感染及时治疗大约可使胎儿感染机会减少.
根据前人的经验总结几点,对照以后你会发现,从猫身狗上得到此病的概率是多么的低.
一:猫狗本身没有感染弓形虫,无论怎么接触他的bb也不会受到感染.
2:如果猫狗感染了弓形虫,一生只排一次带有弓形虫的粪便.如果这时候妇女怀孕1-3个月间,又不小心把弓形虫卵吃进去,才会影响胎儿.据说弓形虫对6个月以上的胎儿都没有什么破坏性了.
3:人的一生只感染一次弓形虫,之后就有了抗体.正常人感染了弓形虫几乎没有任何反应.个别人有头晕,发烧类似感冒的症状.
4:如果你担心弓形虫病从口入,切完生肉要洗手和收拾猫狗bb后要洗手道理是一样的.
5:其他任何家畜,宠物都有可能携带弓形虫,不只有猫狗.
6:怀孕之前人和猫狗都做一个小小的弓形虫检查,即可安全放心孕育新生命.
7:室内猫狗不食生肉,就已经杜绝所有感染的渠道

问题七:如何预防猫体内寄生虫? 要预防猫咪有体内寄生虫可以定期给猫服用体内驱虫药物,幼猫一般从6周开始就要定期做驱虫了,成年后每3个月做一次定期驱虫,以免有漏网之虫,驱虫药的药量要严格按照猫的体重来喂食,一般在驱虫药的说明书上都有详细说明。 查看原帖>>

问题八:家里有猫,用什么消毒预防弓形虫 首先保证你的猫没有弓型虫,其次保证你家里没有老鼠及其他动物粪便,最后保证猫户外活动不碰粪便。那问题就不大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