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2-19 21:07 39
哎呀,各位鱼友们,今天咱们聊聊热带鱼界那个让人头疼的小麻烦——白点病!这病一出,鱼儿们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咱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白点病的“华丽变身”
白点病这货,可真是会变换“妆容”。它有三个阶段,分别是早期、中期和晚期。
早期:刚开始,鱼儿们的鳍和身上会出现几个小白点,看起来还挺可爱的,鱼儿们还是吃得香香,精神头儿十足。 中期:这时候,白点就多了,鳍和身上到处都是,鱼儿们开始没食欲,不爱动弹,还时不时地蹭蹭痒痒,颜色也变暗了。 晚期:这阶段,白点几乎遍布全身,鱼儿们不是浮在水面上有气无力,就是沉到箱底,左右摇摆,体表粘膜增多,呼吸都困难了,再严重点,就直接窒息而死了。
治疗白点病,得下功夫
这白点病,治疗起来可不容易,不能光靠用药,还得综合治疗,加强饲养管理。
得让鱼儿们停食4~5天,减少污染,保持水温恒定,最好比原水温高2~3℃。没水草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投药,但水草对各种药物敏感,容易枯死。
下面介绍几个常用的验方: 1. 早期:可以投入0.5%~1%的食盐,效果还不错。 2. 初期、中期:可以用1~5ppm的呋喃西林粉剂洒全箱,或者用火柴棍蘸甲基蓝结晶粉,涮入病鱼箱内,变色即可,效果都很不错。 3. 早期、中期:将红汞放入水中,变成淡红色即可,有很好的消灭病原的作用,但不能反复使用,因为汞有毒,鱼儿不易排出体外。 4. 中期、晚期:特效药为硝酸亚汞,但鱼儿对此药很敏感,易造成死亡,所以一般情况下不采用,90×45×60的箱放绿豆粒大小一块即可,此药也不能反复使用。
北京动物园治疗此病治愈率较高,一般损失不大。
白点病的“幕后黑手”
这白点病,罪魁祸首是多子小瓜虫,传染途径主要有水蚤、病鱼和污染的工具。
热带鱼比金鱼更易患白点病,水温忽高忽低是本病的诱因,也是初学者常常失败的原因。
欧洲最初兴起热带鱼饲养业时,就因为这个问题全军覆没。
要想预防白点病,及时发现、早治疗、早隔离、加强消毒、保持恒温是有效的方法。
白点病分为早、中、晚三期,病程5~7天,各期为2~3天,很容易导致鱼群大批死亡,死亡率可达60%~70%。
所以说,各位鱼友们,养鱼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咱们要用心去呵护这些可爱的小生命,才能让它们健康成长哦!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