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2-19 22:24 18
看见更大的世界
哎呀,钓友们,是不是经常在网上看到别人钓鲫鱼、鲤鱼,偶尔看到钓草鱼和青鱼的,心里就纳闷了,难道淡水鱼就只有这些?当然不是啦!野外的水域,鱼情复杂得很,远不是我们这些普通钓友能完全理解的。比如,经常听说的麦穗、白条,还有马口、翘嘴等,还有鲶鱼、黑鱼,等等,这些鱼儿是不是我们平时钓不上,还是不知道它们藏在哪个角落呢?其实啊,不同的鱼儿都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觅食习惯、生理习惯都不一样,钓法自然也就不同了。鱼儿生活的水层不同,我们自然就钓不上了。
一般来说,我们把水层分为几个层次,生活在不同水层的鱼儿,我们也给它们起了不同的名字。比如,鲫鱼和鲤鱼,我们叫它们底层鱼;鲢鳙、白条、麦穗,我们叫它们上水层鱼;草鱼、翘嘴等,我们叫它们中层鱼。这是因为,在没有极端气象、没有水中溶氧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这些鱼儿大体上都会在相应的水层游荡栖息。那么,不同的水层,都有哪些鱼儿分布呢?
上水层,大概在水面以下60厘米左右,这个距离在大水面水域,如湖泊、水库等,基本上就能代表上水层了。在这个水层中,白条、麦穗、鳑鲏、鲢鱼、翘嘴、马口、黑鱼等鱼儿都会在这里栖息、游荡,主要以水面的草籽、昆虫、浮游生物等为食。经过人工养殖的鲤鱼、鲫鱼,也会有浮水抢食的习惯。
中水层,大概在水面以下50厘米到水底以上20厘米,这个水层统称为中水层。鲢鱼、鳙鱼、草鱼、翘嘴、鲴鱼、鳡鱼、鳊鱼、黑鱼等鱼儿都习惯在这个水层生活、栖息、游荡。当离水底温度高、溶氧足时,它们就会靠近水底生活;当水底温度低、溶氧低时,就会游向靠近水皮的位置游荡。在这个水层游荡的鱼儿,并不会特定生存在某一个固定的水层,它们的游荡范围是最大的。
底层鱼,从水底到离底30厘米的位置,统称为底层鱼。鲫鱼、鲤鱼、鲶鱼、鳊鱼、青鱼、鳜鱼、黄颡鱼、黑鱼等都是最常见的鱼种。生活在底层的鱼儿,大多是杂食鱼,荤素不忌,不管是台钓还是传统钓,大多数都是以钓这个水层的鱼群为主。
需要特别提一下的是黑鱼,它可是全水层鱼,有时候在水深30~50厘米的地方,也会有黑鱼的存在。所以,不管在什么水层钓到黑鱼,都不要觉得奇怪。
以上这些不同水层的不同鱼种,都是在气象不极端、水温不变化、水中溶氧未发生大的变化等前提下。一旦水温、气象、溶氧发生大幅改变,会导致整个水中的生态食物链发生明显变化,从而导致鱼群在不同水层迁移。这种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鱼层错乱。一旦发生这种情况,我们只能通过找对鱼层,才能进行垂钓,否则根本没口。
最后,就要提一下为什么大多数的文章都是钓底层鱼为主了。目前大多数的主流钓法、比赛鱼种,都是以底层鱼为主;中水层鱼、上水层鱼,大多数都是用路亚施钓,比如翘嘴、马口、黑鱼,那是完全不同于台钓、传统钓的垂钓体系。如果经常看一些路亚钓鱼技巧的文章,自然会发现怎么钓翘嘴、马口、黑鱼等鱼种的文章,手竿施钓中山水层的鱼种,确实是不如路亚的。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