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2-20 07:47 25
喵声入耳,猫咪瞬间沦陷!😸🐾 各位铲屎官们,你们有没有好奇过,家里的猫咪在喵喵喵叫的时候,它们到底在想什么?今天,就让我来给你们揭秘猫咪叫声的奥秘吧!🔍
我们要知道,猫咪叫声的划分方式有很多种,比如从声学角度、发声方式等等。但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将以目的角度来划分猫咪的叫声,主要分为以下四大类:
对此,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尽早绝育。😅
1. 喵喵叫:小猫的喵喵叫是和猫妈妈沟通的,但到了成年后,家猫会将这一类叫声保留下来,转移到了人类身上。这也是驯化导致的结果,是一种幼态延续。 喵喵叫是需求的表达,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所以这个喵喵叫也会有非常多的变化。我们可以从声调的急促还是缓和来判断:大声、急促、高音调的声音,都和那些让猫咪激动的事情有关,比如肚子好饿、好想出去玩、你回来了我好开心;而缓和的、低沉的声音,则和那些更舒缓的事情有关,比如想要摸摸。 2. 嗯哼声:这是一种友好的问候,打招呼的声音,通常会伴随着咕噜声。会发生在猫咪之间,也会指向人类。 类似的还有:颤音,这样一种带颤音的喵喵叫,含义类似,都是开心打招呼,想要互动。 3. 咕噜声:这可能是最令铲屎官着迷的声音了。2天大的小猫就会发出咕噜声,用来引起猫妈妈的照顾。我们通常知道猫咪在开心的时候会咕噜,但实际上这个声音比我们想的更复杂。 除了在开心、舒服这些积极情绪下会咕噜,在一些负面情绪的时候也会咕噜,例如诊疗的时候、例如被强制抱住的时候。一方面咕噜可以解释为引发照顾,所以被强制抱住的时候猫咪也会通过咕噜来表达:“放开我!”这种情况在布偶这一类的猫咪身上很常见。 另一方面,咕噜有自我安抚的作用。咕噜声作为猫咪能发出的最低频的声音,能促进释放内啡肽,缓解疼痛等等。 单纯舒服开心的咕噜声和有需求的咕噜声并不一致,猫咪会在正常的咕噜声中加入高频的音调来表达需求。下面有2段咕噜声,你能分出哪个是有需求的表达吗?1还是2,可以在评论告诉我。
喵喵喵喵喵,猫咪的叫声很特别的一点是,它们有特定类型的叫声是为人类定制的。2002年,康奈尔大学的语音与声音心理学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针对此做了研究,他试图证明家猫发展出独特的叫声来和人类沟通,或者换句话说,通过特殊的叫声来训练人类。 Nicastro记录了12只猫咪在不同情况下的100多种叫声,例如延迟喂食时间、超出耐心的刷牙、开心的时候等等。Nicastro将录音播放给两组人,并按悦耳程度和紧急程度进行评分,再和声学分析进行比较。结论认为,猫咪很可能在驯化的作用下,通过音高、音调的改变产生了不同类型的叫声,用来“吸引人类的感知倾向”,也就是引发人类注意到猫咪的情绪和需求。 Nicastro又在下一个实验中对比了人类对于非洲野猫和家猫叫声愉悦程度的评分,大部分爱猫人士都认为家猫的喵喵叫远比野猫的声音悦耳。这么说来,很多人听到猫咪叫就不自觉的喂零食,似乎就显得很合理了。 声音通常是一个很明确的信号,例如哈气肯定和不开心有关的。但是具体到个体,则是复杂的。猫咪可能会学各种各样类型的叫声。例如《家猫的发声、语音和功能》这份研究中,Mildred Moelk记录的16种声音有3种是她自己的猫咪独特的声音。比如在评估猫咪的情绪和表达时,我们还需要结合身体语言、情景状态来理解猫咪的表达,否则单听声音也很容易误会。 具体到实际的叫声,就会由于个体、情景的区别,导致同一个目的的叫声也会听起来很不一样。例如打斗中的嚎叫,因为肌肉紧张,导致这个声音有时候听起来像是在说:“老吴老吴,或者有鱼有鱼。”这些其实在网络上常见的猫咪搞笑视频,其实都是在巨大压力下的嚎叫,而不是猫咪在说话,也并不好笑。 有些品种的猫特别爱叫。比如暹罗猫是典型的吵闹爱叫的猫,东方系里有相当多爱叫品种,包括很多原生的品系,比如这个:福短。 旺达达,福州本地救助的流浪猫,拍摄:喜乐妈。 本期科普就到这里结束了,像咕噜声这样的话题未来我还会单独开一期来深入的讲。大家有任何感兴趣的话题或者疑问也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给我,再见!👋
往期科普「猫咪后花园」养猫无毒植物分享如果你遇到一只胆小猫,怎么从环境帮助她。猫咪有「苦相」吗?
扫码收听live/视频课程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