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2-24 12:03 11
亲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台风那些事儿,特别是台风名字的由来,保证让你笑到肚子疼哦!😄
咱们得知道,台风这个家伙可是海洋的“常客”。据统计,平均每年有26.5个台风在海洋上生成,其中8月份的台风最多,紧随其后的是7月和9月。😱 这个月份的台风比其他月份都要热情,是不是觉得它们在夏天里特别活跃呢?😉
说到台风的名字,那可就有意思了。据说,20世纪初,一个澳大利亚预报员首次给台风起名,他给台风取的名字都是他不喜欢的人物,这样气象员就可以公开地戏称它了。😂 这大概就是最早的“台风昵称”吧!
后来,在1945年,西北太平洋开始正式以人名为台风命名,最初只用女人名,后来因为女权主义者的反对,从1979年开始,用一个男人名和一个女人名交替使用。😏 看来,这台风名字的命名规则也是与时俱进的呢!
1997年,世界气象组织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这140个名字分别由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10个名字。😱 这些名字真是五花八门,有动物、植物、食品,还有形容词和美丽的传说。😍
比如,“杜鹃”这个名字是中国提供的,就是我们熟悉的杜鹃花;“科罗旺”是柬埔寨提供的,是一种树的名字;“莫拉克”是泰国提供的,意为绿宝石;“伊布都”是菲律宾提供的名字,意为烟囱或将雨水从屋顶排至水沟的水管。😄 这些名字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感觉台风都有了生命力和故事感。
根据规定,一个热带气旋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无论加强或减弱,始终保持名字不变。比如0704号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其英文名均为“Man-Yi”,中文名为“万宜”。😊 为了避免一名多译造成的不必要的混乱,中国中央气象台和香港天文台、中国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台经过协商,已确定了一套统一的中文译名。这些名字大都出自提供国和地区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等。
一般情况下,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但遇到特殊情况,命名表也会做一些调整。比如,当某个台风造成了特别重大的灾害或人员伤亡而声名狼藉,成为公众知名的台风后,为了防止它与的台风同名,台风委员会成员可申请将其使用的名称从命名表中删去,也就是将这个名称永远命名给这次热带气旋,其他热带气旋不再使用这一名称。😱 看来,台风名字的命名规则也是相当严谨的呢!
而被除名的热带气旋也有替补的名字,比如2002年的有查特安更名为麦德姆;鹿莎更名为鹦鹉,凤仙更名为红霞。2003年的有伊布都更名为莫拉菲,鸣蝉更名为彩虹。2004年的有苏特更名为银河等。😄 这些替补名字也是相当有趣,让人不禁想问:这些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从2000年1月1日起,中国中央气象台发布热带气旋警报时,除使用热带气旋编号外,还使用热带气旋名字。在此之前,我国一直采用热带气旋编号办法。😊 看来,这台风名字的命名规则也是越来越完善了。
亲们,读完这篇文章,你对台风名字的由来有没有更深入的了解呢?😉 希望这篇文章能让你在炎炎夏日里,感受到一丝清凉和快乐!😄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