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2-24 14:41 20
哎呀,各位鱼友们,咱们家的玫瑰鲫是不是也跟我的那几条小家伙一样,时不时地闹个小病?哎呀,这鱼病,真是让人头疼,但别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观赏鱼病的高发问题,还有防治的小秘诀,保证让你们家的鱼儿健健康康的!
话说这玫瑰鲫的病种可真是五花八门,有的病看起来症状差不多,真是让人傻眼。再加上市面上那些用药,有的对某些病确实有用,但也不见得个个都灵验。所以啊,咱们在用药的时候可得小心,万一用错了,不仅治不好病,反而可能让鱼儿的病情加重呢。
鱼儿得病,主要是因为它们受到了外界的压力,身体里的平衡被打破,抵抗力下降,这才导致了疾病。而这压力,主要还是来自水源,像是微生物、水温、有害物质和水质变化等等。还有,就是鱼儿的心情波动,比如攻击、争斗、发情、领地欲望等等。至于食物和光照,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因为这两点,一方面是鱼儿更容易控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它们对鱼儿的情绪有影响。
如果水质不好,缸里的菌群失衡,有害物质过多,这些有害物质就会刺激鱼儿的表面粘膜,导致粘膜受损,病毒和寄生虫也就有了可乘之机。再者,如果缸里的有害物质过多,鱼儿呼吸不畅,这些有害物质就会进入鱼儿的身体,影响血液的输氧,导致血液缺氧。
鱼儿的表面和鱼鳍是血液循环的重要部位,一旦输氧不足,鱼儿的表面和鱼鳍就会缺氧,缺氧的地方营养供应不上,就会导致粘膜受损、鳍烂。最严重的,血液缺氧就会导致内脏受损,身体里的有害物质无法快速排出,间接导致抵抗力下降,疾病就会找上门来。
治疗鱼病,我一直不建议大家用药,因为用药有时候会加重鱼儿的排毒负担,还会刺激鱼儿的表面粘膜,反而起到反效果。用药也解决不了水质菌群失衡和有害物质超标的问题。如果咱们把水质管理好,清除缸里的有害物质,建立起有规律的鱼生存微生物群,就能避免鱼儿血液缺氧,确保鱼儿的表面粘膜完整。鱼儿的表面粘膜是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保护好它,就能有效避免病毒感染和原生虫的入侵。
微生物之间是相互竞争、相互抑制的,在菌群适量的情况下,即使有病原体出现,也能被菌群控制住,鱼儿也能轻松应对。如果菌群稀少,病原体一旦出现,没有菌群去抑制它,这些病原体就会迅速繁殖,鱼儿也就抵抗不住它们的入侵。
养水不仅仅是养硝化细菌,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个适量的微生物群。硝化细菌的作用是去除缸里的氨氮亚硝酸盐,而微生物群的作用更多,它们负责维持菌群平衡,抑制病原体的复制和扩散。鱼儿的抵抗力,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适量的菌群建立起来的。所以,养鱼养水养菌,关键就是建立一个适量的菌群。
实际上,很多鱼并不是病死的,而是被我们鱼友治死的,或者说是被药死的。鱼儿生病了,很多鱼友的第一个想法就是用药,而不是从水质和护理上找原因,这可是不行的。我希望所有的鱼友都能把水质管理好,再养鱼,这才是王道。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