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百科

宠物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宠物百科 >

鹦鹉鱼病了?防治用药,小常识速查!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2-24 14:54 25


哎呀,家里的鹦鹉鱼是不是有点不对劲啊?别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小家伙的常见病症,还有怎么防治。咱们得知道,鹦鹉鱼的病可多了去了,有些病看起来还真是挺像的。

鹦鹉鱼病了?防治用药,小常识速查!

咱们得先搞清楚,鱼儿生病了都有哪些表现。比如,它们可能会食欲不振,游动缓慢,颜色不鲜亮,甚至有时候还会浮在水面或者躲在水草丛中。这些小细节,可都是鹦鹉鱼生病的小信号哦!

现在市场上的药水种类繁多,但是很多药水对某些疾病的诊断治疗并不准确,甚至有些并不正规。所以,咱们在用药的时候可得小心了,别用错了药,不仅治不好病,反而可能让鹦鹉鱼的病情加重。

鹦鹉鱼病了?防治用药,小常识速查!

鱼儿生病的原因有很多, 是因为它们受到外界的困扰后,身体上的平衡被打破,抵抗力下降,从而感染病毒。这种平衡的打破,主要跟水质、温度、粪便以及水质变化有关。还有,内心的压力,比如被打扰、受到惊吓、发情、领地意识等,也会影响到鱼儿的健康。咱们得把食物和光照放得合理,主要还是得注意这两点,饮食习惯更容易控制。长期喂食颗粒饲料,不要喂活饵,保持饮食习惯的清洁卫生,宁少勿多,绝不能经常更换饲料,这些小细节可是关键哦!

水质不过关,缸内菌群失衡、粪便过多,这些废物一开始会刺激观赏鱼的表皮粘膜,如果表皮粘膜受伤,细菌和寄生虫就有机会在破裂处寄生,这就是外部疾病的主要原因。再者,如果缸内氨等废物过多,鱼儿呼吸困难,这些废物就能通过鳃和皮肤进入体内,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影响血液输氧,造成血液缺氧。

鱼的表皮和鱼鳍是血液循环的末端,如果输氧不足,鱼儿的表皮和鱼鳍会开始缺氧,缺氧的地方营养物质无法输送,这就是导致粘膜受损、鳍融的主要原因。长期下去,会形成糜烂面;最严重的,血液缺氧就意味着排泄受阻,皮肤内的废物不能及时排出,现在的抵抗力下降,病就会越来越严重,甚至发展成严重的疾病。

治疗鱼病,我一直不建议轻易用药,因为用药有时会增加观赏鱼的排毒负担,还可能破坏鱼表皮粘膜,效果不一定好。如果咱们把养水做好,清除缸内废物,建立起良好的微生物群,就能避免鱼儿血液缺氧,保证观赏鱼表皮粘膜的健康。观赏鱼表皮粘膜是抵抗细菌病毒感染和原生虫侵犯的第一道防线,养护好它就能有效避免感染。

微生物之间是相互竞争、相互调节的。在良好的生活菌群管理下,即使突然来了一类细菌,有了菌群的控制,也不会大范围扩散,观赏鱼反而能很好地应对。在菌群丰富的鱼缸里,突然来了一类细菌,没有足够的菌群去调节,这样的细菌会很快发病,这种情况下观赏鱼就抵抗不住新细菌的侵犯。

咱们养水不仅仅是因为养硝化细菌,更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微生物种群。硝化细菌负责去除缸里的氨氮亚硝酸盐,微生物群则负责维持菌群平衡,调节各类细菌的繁殖。观赏鱼的抵抗力很大程度上是靠着良好的微生物群培养起来的,长期保持鱼体内外微生物平衡尤为重要。喂养观赏鱼,养水养菌,关键就在于培养良好的微生物群。

其实,很多观赏鱼并不是病死,而是被鱼友治死的,或者说是药死的。鱼儿生病了,很多鱼友的第一反应就是用药,而不是从水质、护理上找原因,这其实是不对的。我真希望不同的鱼友都能把养水做到位再养鱼,这样才是最开心的。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