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百科

宠物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宠物百科 >

“宠物直播,拉近人与自然距离”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2-24 17:39 13


哎哟,各位小伙伴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咱们每天忙碌的生活中,如果能时不时地看看那些萌萌哒的小动物,那该多好啊!最近,上海科技馆的自然史研究中心就搞了个大动作,让人眼前一亮。

“宠物直播,拉近人与自然距离”

话说,前年夏天,有18只燕子飞到地球的某个角落去过冬了。今年,它们能不能按时回来呢?这可让上海科技馆的自然史研究中心的鸟类研究团队急坏了,天天盼星星盼月亮,就盼着它们回来。

不过,好消息可能还要再等等。目前,已经有大批燕子回来了,它们忙着筑巢繁殖,好不热闹。就在4月底,研究团队在青浦一户居民家门口的两个燕巢附近安装了摄像头,偷偷地观察燕子一家“生活起居”。

这摄像头可不止是观察那么简单,它还有个大作用——那就是直播!没错,上海科技馆打算和各大直播平台合作,开设专门的动物直播频道,把动物们的萌趣生活直播给大家看。这样一来,我们这些城市人就能在忙碌的生活中,时不时地看看这些小家伙,放松心情,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宠物直播,拉近人与自然距离”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研究团队的负责人王军馥可是有话要说:“虽然家燕与我们人类关系密切,但我们对于它们在上海的繁殖情况了解并不多。所以,我们希望通过直播,让大家更加了解这些小家伙,也能让大家更加了解我们生活的城市。”

原来,这王军馥和团队可是花了三年时间,对家燕进行了深入研究。第一年,他们在青浦淀山湖以南调查了五百多个家燕巢,和沪上家燕建立了“亲密关系”;第二年,他们为体况良好的家燕安装了光敏地理定位仪,记录下它们的迁徙路径;第三年,他们一边等待这批家燕的回归,一边通过摄像头全天候观察家燕的繁殖习性。

有了摄像头,研究团队可是收获了满满的惊喜。这些动物生活日常里的“秘密”将有助于我们了解身边的“好朋友”,也能让我们更加了解我们生活的城市。王军馥说:“通过摄像头安静地旁观,既能突破人力物力的限制,实现真正意义的全天候研究,又能减少对动物们的打扰。”

其实,像这样的事情,我们身边还有很多。比如,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员王放就用80台红外触发相机昼夜不停地观察上海野生动物的活动与种群变化。为了加速研究,他还招募了100多名志愿者,专门汇报动物行踪,试图以“公众参与科学”的方式解决问题。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上海自然博物馆自然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何鑫的调查。他发现,近年来国内观鸟组织增加了一倍。过去,我们通常认为上海的野生鸟类大约有400种,截至2019年,这一数字已精确到了494种。这背后,有大批观鸟爱好者的贡献。

所以说,我们生活的城市生物多样性如何?生态环境正经历着怎样的变化?这些与人类休戚相关的问题,不能单靠科学家来回答。我们需要大家一起来关注,一起来参与。

现在,王军馥和团队有了个大胆的设想:为什么不能通过直播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动物世界呢?这样一来,大家每天抽空看看身边可爱的动物们,不仅能治愈心情,说不定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当然,借直播的力量让公众参与科学,还需要通过培训建立一套简单而统一的数据记录方法。这样一来,科学家既能快速、高效地收集数据、建立数据库,加快研究进度,也能让观众在欣赏直播的同时满足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动物直播,不仅能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还能打通个人兴趣与科研的边界。在5G、大数据等技术的加持下,借助千万双公众的眼睛,我们一定能碰撞出更多意外的火花。

除了家燕,上海科技馆自然史研究中心还对上海现存体形最大的野生兽类狗獾进行了研究,有望通过直播向公众开放。让我们一起期待吧,期待这个美好的世界,越来越美好。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