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2-24 20:47 14
各位铲屎官们,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平时养的这些小猫咪,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可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呢?今天,就让我带你们一起走进《中国撸猫简史》,看看那些关于猫的趣味故事吧!
宋代,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猫咪产业最发达的时期了。那时候,猫咪不仅是一种宠物,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宋朝皇族对猫的喜爱更是达到了极致,连宋孝宗都是因为一只猫而登上皇位的呢!
宋代市场上,与家猫相关的商品和服务也变得异常丰富和细分,形成了宠物垂直品类。我们今天养猫常备的猫粮、小鱼干甚至猫薄荷,都可以在宋人的笔记、诗词等文学作品中找到踪迹。宋代市场上活体猫儿的交易非常常见,细分的养猫产业也已经非常成熟。
据南宋《咸淳临安志》,临安的平津桥俗称猫儿桥,或许也和猫市有关。送猫粮这种职业从北宋起源,一直延续到了民国。1940年2月17日《南京新报》刊登有陶觉非的《送猫鱼》一文,描述了当时送猫鱼这一职业的情景。
在河网密布的东部南部地区,鱼鳅类是家养宠物猫的常见吃食。《转劫轮》中记载,著名理学家伊川先生程颐,看到喂猫的鱼,往往挑选其中还能生存的小鱼喂养起来。陆游《入蜀记》中说,他在杨罗洑“欲觅小鱼饲猫,不可得”。
在一些富户家中,猫不仅吃鱼,还吃鹿肉《夷坚志·高氏饥虫》中就记载了一位宋朝从八品官员的母亲以鹿肉喂猫的故事:“从政郎陈仆,建阳人母高氏,年六十余……畜一猫,甚大,极爱之,常置于旁,猫娇呼,取鱼肉和饭以饲。
建炎三年夏夜,露坐纳凉,猫适叫,命取鹿脯,自嚼而啖猫,至于再”
史料中最早为猫取名的是堪称中国第一位猫奴的连山张摶,他家里养着几十只猫,一一取以佳名。元代陶宗仪编的《说郛》中所引五代张泌的《妆楼记》,记录了其中一部分他所取的猫的名字,“其一曰东守,二曰白凤,三曰紫英,四曰祛愤,五曰锦带,六曰云图,七曰万贯”。
稍晚后唐时的琼华公主从小养有二猫,一只通身白色而嘴部有一点黑斑,像是衔着花朵,被取名为“衔蝉奴”,另一只通身黑色而白尾,被称为“昆仑妲己”,昆仑是六朝隋唐时期对黑人的称谓,妲己则是说它长着一只狐狸尾巴。
唐末五代著名诗僧贯休,有“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等名句,他养有一猫,取名“梵虎”五代末北宋初的陶穀在《清异录》中记载:“余在辇毂,至大街见揭小榜曰:‘虞大博宅失去猫儿,色白,小名白雪姑。’”
他在首都开封看到大街小巷贴着小海报,说虞大博家的猫丢了,名字叫“白雪姑”
关于十二生肖中没有猫,汉族有一个流传广泛的传说:黄帝要选十二种动物担任宫廷卫士,猫托老鼠报名,结果老鼠忘记了此事,猫因此错过了日期,没有报上名。
还有一个富有佛教色彩的传说:如来佛祖委托大势至菩萨选十二种动物为天宫守卫大势至菩萨传达了佛旨后,各种动物纷纷赶来
到达的动物是猫,后面依次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和狗大势至菩萨把先到者选为守卫,并请他们静候如来佛祖驾临期间猫等得不耐烦了,就溜出去玩耍,直到如来佛祖到来之时猫还没有回来。
这时正好猪慢慢赶来,就得以排在了十二生肖最后一位,猫则因为贪玩而落选这些故事当然并非十二生肖的真正起源一般认为,我国的十二生肖在其创始之初,是一种计数法或纪年法古人将十二种动物依次分配给十二地支,借用动物形象来借代抽象的序数符号,成为纪年的符号系统。
因此,十二生肖的缘起与干支纪年系统的完善有着天然联系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十一号墓以及甘肃天水放马滩一号墓出土的秦简,均有关于十二生肖较为系统的记录,但其中生肖略有不同1975年发现的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的《日书·盗者》一则,用干支十二生肖来占卜盗贼的样貌:。
子,鼠也盗者兑口,希须,善弄,手黑色丑,牛也盗者大鼻,长颈,大辟臑而偻寅,虎也盗者壮,希须,面有黑焉卯,兔也盗者大面,头辰,盗者男子,青赤色巳,虫也盗者长而黑,蛇目午,鹿也盗者长颈,细胻,其身不全。
未,马也盗者长须耳申,環也盗者圆面酉,水也盗者而黄色戌,老羊也盗者赤色亥,豕也盗者大鼻而票行学者认为,辰字后有漏字,应该是“龙也”二字環读为猿,即猴水读为雉,雉是野鸡而1986年在甘肃天水放马滩发现的秦简《日书·亡盗》中,除了用干支十二生肖来占卜盗贼的样貌之外,还占卜盗贼所从来。
子,鼠矣以亡盗者中人取之……丑,牛矣以亡其盗……寅,虎矣以亡盗从东方入……卯,兔矣以亡盗从东方入,复从出,臧野林曹茂中,为人短面,出不得辰,虫矣以亡盗者,从东方入,有从出,取者藏溪谷内中,外人矣。
其为人:长颈,小首,小目女子为巫,男子为祝名巳,鸡矣……午,马矣……未,羊……申,猴矣盗者从西方……酉,鸡矣戌,犬尔在责薪蔡中……亥,豕矣……从上述两种秦简中生肖和干支的对应结构可以发现,虽然部分地支和生肖的对应尚未完全稳定,但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系统至少在这一时期就已经基本定型。
如果再往前溯源,可以看到文献典籍中最早关于地支与生肖相关联的描述,见于《诗经·小雅·吉日》“吉日庚午,既差我马”这里将午与马进行了关联匹配《诗经》“二雅”是西周都城镐京地区的诗歌曲调,《吉日》描写了周宣王狩猎及大宴宾客的场景。
《吕氏春秋·恃君览》中说:“周鼎著鼠,令马履之”《吴越春秋·阖闾内传》中说:“欲东并大越,越在东南,故立蛇门以制敌国吴在辰,其位龙也,故小城南门上反羽,为两鲵鱙,以象龙角越在巳地,其位蛇也,故南大门上有木蛇,北向首内,示越属于吴也。”
”由此我们大概可以得出,十二生肖形成并与地支完成匹配的演化过程,至少从西周中叶就已经开始了,并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了广泛使用,但当时生肖有地域特点结合考古资料,十二生肖在秦汉之初正式形成,并在东汉正式成型。
清代人赵翼在《陔余丛考》中认为“十二属相之起于东汉无疑”,是很有道理的而在这个时期,我国的野生“狸猫”,不仅如虎豹熊罴一样凶猛,难以驯化,就连达官贵人狩猎获得的也很稀少,它们还未大量出现在先民的生活圈内,也就未能进入生肖序列。
而家猫此时还没有随着佛教大量传入中国用更简单的话来说,十二生肖中没有猫,就是因为我国十二生肖形成的时候,人们只能偶尔见到野猫,家猫此时还没有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值得一提的是,越南的十二生肖也是由中国传入的,与中国基本相同,唯独把“兔”换成了“猫”据说,越南之所以把“兔”换成了“猫”,并非当地对猫有别样的情感,而是由于当时翻译的失误,因为“卯”和“猫”同音,翻译听错了,以讹传讹,结果一直错到今天。
最后用一个有趣的故事来作结明代状元吴宽有次丢了猫,曾写过一首《失猫,偶读古人十二辰诗,戏作一首招之》:鼠辈公然书出游,厨中恣食肥如牛虎斑非鞟忆此物,兔口无阙嗟为俦徒闻豢龙术曾学,安论捕蛇功可收塞翁失马终非福,牧子亡羊政尔忧。
猕猴若驯我岂爱,鸡犬或放人须求。归来买猪肉喂汝,置汝十二生肖头。他在诗中巧妙将十二生肖嵌入,许诺如果猫儿归来,从此就把它排列到十二生肖之首,希望走失的猫儿看到后能够早早回家。
各位铲屎官们,你们有没有被这些关于猫的趣味故事所吸引呢?快来和我一起,继续探索猫咪的世界吧!#萌宠# #猫咪# #撸猫# #十二生肖# #谈谈古人那些事#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