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2-25 07:41 18
哎呀,家里的蓝曼龙鱼怎么啦,是不是病了呀?说起这古战舰的病症,那可真是多到数不清,而且很多病症的症状都长得差不多,让人分辨不清。再加上市场上那么多治疗方法,其实并不怎么靠谱,搞得我们这些鱼友也不知道该信谁。
话说回来,观赏鱼生病的原因主要是它们感受到了外界的压力,身体原本的平衡被打破,抵抗力下降,所以才会生病。而这个平衡的打破,主要是由于水源问题,比如微生物、水温、垃圾素及水质变化等。除此之外,还有食欲的刺激,比如群殴、竞争、发情、领地观念等。不过,相比前两点,饮食问题更容易控制。所以,我们要把饲料做好,避免使用活饵,保持饲料干净,尽量少吃多餐,不要频繁更换饲料。
当水质不合格,缸内菌群失衡、垃圾素过多时,这些垃圾素会先破坏鱼儿的皮肤表面粘膜,如果出现粘膜损害,病毒和寄生虫就会趁机在受损处寄生,这就是导致外部病症的根本原因。再者,如果缸内氨等垃圾素过多,鱼儿呼吸时,这些垃圾素就会进入体内,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血液输氧不足,造成缺氧。
鱼儿的皮肤和鱼鳍是血液循环的末端,如果输氧不足,皮肤和鱼鳍就会 受到影响,出现缺氧的症状。缺氧的后果是,对应营养长期供应不到,可能导致粘膜受损、融鳍等问题,久而久之会形成腐烂面。最严重的是,血液缺氧还意味着新陈代谢受阻,体内的垃圾素无法快速分解,间接导致抵抗力下降,病情更加严重,甚至发展成综合性病症。
治疗鱼病,我一直不建议随便使用药品,因为药品有时会加重鱼儿的排毒负担,还会破坏鱼儿的皮肤表面粘膜,效果不好。而且,药品也无法解决水质菌群失衡及垃圾素超标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做好水质管理,清除缸内垃圾素,建立起适宜鱼儿生存的微生物群,就能避免鱼儿缺氧,保证鱼儿的皮肤表面粘膜完整。鱼儿的皮肤表面粘膜是阻挡病原体感染的第一道屏障,保护好它就能有效防止病毒和原生虫的感染。
微生物之间是相互竞争、相互抑制的。在一个菌群丰富的鱼缸里,即使突然来了一类病菌,有了好的菌群的抑制,也不可能大规模繁殖,鱼儿反而能轻松应对。如果鱼缸里的菌群较少,突然来了一类病毒,没有足够的菌群去抑制它,那部分病毒就会迅速发病,这种情况下,鱼儿就很难抵抗新病菌的感染。
养水不是普通的养硝化细菌,更重要的是培养丰富的微生物种群。硝化细菌可以去除缸内的氨氮亚硝酸盐,而微生物群的培养最为关键,它起着平衡菌群、抑制单一病菌扩大的关键作用。观赏鱼的抵抗力也可能是通过培养丰富的微生物群获得的,使鱼体内外微生物平衡尤为重要。饲养观赏鱼,养水养菌,关键就在于培养丰富的菌群。
其实,很多观赏鱼不是病死的,而是被我们鱼友治死的,或者说是被药死的。鱼儿生病了,很多鱼友会立刻想到使用药品,而不是从水质、护理上找原因,这是非常不可取的。我真希望所有的鱼友都能把水质管理做好,然后再饲养观赏鱼,这样才是最健康的。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