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百科

宠物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宠物百科 >

“养鱼用药成日常,违禁药养鱼屡禁不止”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2-26 04:50 11


咱们国家的水产养殖业,那可是农业里的顶梁柱,多年来供应稳定,丰富了咱们的餐桌,改善了咱们的营养结构。但是,最近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咱们发现,水产养殖业从生产到流通,都存在着“药物依赖”的问题,而且违禁药品养殖的问题屡禁不止,这真是让人担心啊。

“养鱼用药成日常,违禁药养鱼屡禁不止”

咱们这“鱼老板”说,养一季鱼,得放好几种药,从治鳃病、肠炎、烂鳍到肝病,少则几种,多则十几种,这已经成了常态。

据权威数据显示,我国海淡水养殖池塘总面积达到了4100万亩,这是我国最主要的养殖方式。在湖南、湖北两省交界处的长江两岸,天然湖泊和人工精养鱼池连成一片。

但是,记者在中部湖区发现,主干道、乡村公路两旁,鱼药店的数量和饲料店一样多。记者走进一家“鱼药超市”,看到各种药物堆满了几个大货架,从标签上看,这些药物都是用来治疗鱼病的。

“养鱼用药成日常,违禁药养鱼屡禁不止”

一些长期从事水产贩运生意的“鱼老板”说,有经验的养鱼户和一些鱼药门店老板现在都算得上是“兼职鱼医生”。他们自己就能诊断鱼病,实在不行就求助水产站技术人员。药物治疗往往是解决鱼病问题的最终办法。

专家指出,鱼药是精养鱼业的主要生产资料之一,但投喂鱼药也会带来“药残”问题,如抗生素等“药残”通过食物链进入,会对食用者身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公开数据显示,随着近些年执法力度的加强,一些水产大县“药残”合格率已经从3年前的80%多上升到了目前的97%甚至更高。

但是,记者在一些水产大省采访,发现“药残”和使用国家禁用药问题,在少数养殖领域依旧“阴魂不散”。

今年年初披露的信息显示,农业部渔业局去年组织27家水产品质检机构对全国30个省及计划单列市开展的一次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就从随机抽检的997家水产养殖单位中发现有25家单位样品含有对或者环境构成危害的禁用药物。

而各地围绕食品安全展开的各种活动中,社会关注到的水产领域使用药物和添加问题还很多。如养鱼需要对池塘施用化肥“育水”,人工繁殖杂交过程中使用促排卵和促性腺激素等。

有专家指出,我国水产养殖领域一些因为安全性等问题被列为养殖鱼类不能添加的药物,却在以兽药名义“曲线”进入水产养殖生产环节。一些存在毒副作用等问题的人药,也因为廉价、速效或容易购买等原因,被一些养殖户用在了鱼身上。

一些专家担忧地说,伴随着不断上升的行业景气度,我国水产业养殖主体越来越多。但与之不相适应的是,能兼顾生产和质量安全的公益性技术服务体系却没有得到相应增强。

一些水产养殖主产区干部和专家认为,我国水产养殖业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关键点之一在于控制“药残”并逐步减轻对药物的依赖。

据了解,我国内陆省份人工养殖水面的基础,绝大多数成形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之前。很多早期建设的养鱼水面本身建设标准就不高,加上长期使用缺乏维护,逐年淤积更导致很多鱼池水深从3米以上缩减至2米以内。

有专家呼吁,考虑到中西部地区地方“财政配套”能力比较薄弱、工程条件相对较差导致投入更高,国家和地方应该站在维护食品安全的高度,在中部地区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中结合水利建设和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两大政策,把“治水”和“养鱼”统筹兼顾起来。

此外,“两湖”地区一些基层干部说,近些年国家政策在向“三农”倾斜的过程中,对种植业、畜牧业和农业机械都给予了大量补贴,但对渔业生产仅有机动渔船柴油补贴等有限的几种。

还有专家认为,水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还须依靠工厂化、标准化的规模养殖。对此,国家应采取引导性措施,促使金融机构将水产品收购纳入农产品收购计划之内,给予资金和上的安排。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