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2-26 06:45 18
Hey小伙伴们,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超正能量的故事,就像《小欢喜》里的幸福味道一样,是真实的贵州味道哦~
咱们都知道,贵州有好多漂亮的地方,而乌江,就像是贵州的明珠,清澈见底,是遵义市播州区的一条重要河流。听说这条河啊,沿线有7个乡镇,57公里长的河段,留下来的不仅仅是美丽,还有丰富的文化,还有咱们大家熟知的“乌江鱼”。
可你知道吗?这些年的发展,乌江也背负了不少压力。因为年产量高达2万吨的“乌江鱼”背后,是密密麻麻的网箱,它们就像是乌江上的斑点,让人看了心痛。
朱正文老哥,以前就在乌江边上住。水电站的建设让他的家搬到了库区,而他也因为喜欢钓鱼,就选择了渔民这条路。一开始,大家都在乌江里养鱼,方法也很传统,就是放鱼苗,等长大了再捞起来。后来,来了湖南、重庆的养殖户,带来了新的技术——网箱养鱼。这种技术虽然快,可也是对乌江的负担越来越重。
网箱越来越多,水面越来越黑,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朱正文老哥说,他记得以前可以直接喝乌江水,现在却得拉外面的水回来。
为了保护乌江,播州区决定拆掉这些网箱。想想看,那些养鱼的人怎么办呢?朱正文和他的儿子朱大生也面临了同样的困惑。不过,政府可没闲着,他们引进了新的养殖技术——池塘循环流水养殖。
现在,朱大生的鱼都养在池塘里,不仅鱼儿们适应了新环境,还节省了很多资源。这种新模式,既解决了渔民的生计,又保护了环境。
播州区还在继续努力,他们要完善渔民转产上岸的扶持方案,还要继续推广新的养殖技术,让乌江更清澈,让渔民的生活更美好。
朱正文老哥说,尽管拆掉了网箱,损失了不少,但他看到乌江又恢复了原来的美丽,心里还是挺高兴的。是啊,有时候,放弃一些,是为了更大的收获。
小伙伴们,咱们得感谢那些为了环保努力的人们,是他们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美好。记住,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哦~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