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百科

宠物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宠物百科 >

“鱼脓疮病,这招有效!”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3-23 00:20 8


哎,说起这春季的鱼儿,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原本生机勃勃的池塘,转眼间就变成了病鱼的聚集地。这不,最近“溃烂病”在咱们辽中地区闹得沸沸扬扬,草鱼、鲫鱼、鲤鱼、花白鲢纷纷中招。稍微处理不当,整个池塘的鱼儿都可能全军覆没。那么,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该怎么办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鱼脓疮病,这招有效!”

一、溃烂病的症状,你了解吗?

这溃烂病,一听名字就知道是个麻烦事儿。发病的鱼儿,头部、下颌、躯干、尾柄、尾鳍都可能出现溃烂。严重的时候,眼球突出、出血,头部掉皮发白,身上还长满了脓包。病鱼在池塘里游得慢吞吞的,因为体弱无力,常常聚集在下风口处,一动不动,最后只能悲壮地死去。

二、流行情况,你注意了吗?

现在,辽中地区的鱼儿,不管大小、品种,都有可能患上这溃烂病。尤其是草鱼和鲫鱼,简直成了重灾区。一般来说,发病时间在4月初左右,有的池塘在化冰后,也就是3月中旬并未发现病鱼,但随着水温升高至12℃左右,突然就有鱼儿发病了。据观察,这溃烂病大概每5~7天就会爆发一次。水温越高,发病越严重。水温超过20℃,持续5天,再配合消炎、保肝、免疫调节药物等,治愈速度会快一些。

三、发病影响因素,你清楚吗?

1. 机械损伤:9月份中后期放苗、冬季拉网、开春分塘的池塘,都容易患此疾病。没经历过这些情况的池塘,基本不会发病,即使发病,死亡量也会相对较低。 2. 越冬时水质过肥、水位浅:由于冬季冰下溶氧持续过饱和,导致鱼儿长时间在高溶氧环境下生存,反复发生气泡病,更易发生溃烂病。 3. 化冰期,气泡病高发:化冰之前,通常会有几场南风,使冰面突然全部消融,此时水体气压瞬时降低,为气泡病高发期。化冰后水位过浅过肥,基本不使用增氧机,气泡病损伤鱼体形成不易察觉的伤口,后期继发感染致病菌引起溃烂。

四、防控措施,你做到了吗?

1. 越冬前尽量不动网,且池塘加换水达到1米以上,有利于稳定水体,减少鱼儿应激;另外不宜太晚放苗,9月下旬后,辽中地区水温下降到20℃以下,拉网损伤后不易痊愈,来年开春溃烂病会相对更为严重。 2. 化冰后不要过早分苗,尽量等到水温达到20℃时,根据实际情况再考虑分苗,减少患病风险。化冰后,水位过浅的池塘,慢慢添加井水,使水位达到1.8~2米即可;水质过老的池塘,抽换水至少50公分,并在天气晴朗温度偏高时,使用增氧机进行曝气,减轻气泡病的影响。 3. 内服“止雪肠鳃康+金肝利胆+独立清”,消炎保肝、调节免疫,增强鱼儿抗病力。尽量选用温和无刺激的消毒剂预防细菌感染,如每5~7天外用碘制剂一次。

“鱼脓疮病,这招有效!”

春季鱼儿“溃烂病”可不是闹着玩的。我们要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才能让鱼儿健康成长。希望我的分享能帮到你们,让你们的鱼儿远离疾病的困扰!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