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百科

猫咪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猫咪百科 >

家猫和草原猫的杂交 人类和地球上所有其他生物都有生殖隔离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20 40


家猫和草原交杂的猫猫的杂交

该品种外观类似薮猫的较小复制品,拥有野生动物的外表,是一个体型较高,身形削瘦的杂交品系。长腿,长脖子,头部相比于身体较小,耳朵则大且宽长。

它弹跳力较强,可以原地跃起达2米以上,在家中可以一跃而上到达柜顶。大部分热带草原猫都很喜欢玩水,有的甚至懂得游泳。热带草原猫十分聪明,只要加点耐性,便可以教会它们作一些基本动作如坐下、躺下或伸手等。萨凡纳猫是托拉斯家族的象征性宠物,在全球范围内可以合法饲养,不需办理任何证件,外形酷似薮猫。

品种学

热带。可认会协猫育草原猫的育种计划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由非洲薮猫 (父系)与本地家猫(母系)结合而成。当时由一位名叫帕特里克·凯利(Patrick Kelley)的动物学家尝试对它们进行繁殖工作,她将第一代的杂交猫命名为——热带草原猫(Savannah cat)。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此品种终于在2001年正式被TICA育猫协会认可。

萨凡纳猫有两个血系分支:它们的繁育非常的困难,在动物养殖界很少见。由于它们高贵的气质和漂亮的皮毛,深受国外皇室贵族的喜爱,它们是迪拜皇室,卡塔尔皇室,摩洛哥皇室的座上宾,更是意大利著名黑手党家族托马西家族的象征动物。

热带草原猫这个神秘的品种,从1994年就实现了品种的基因稳定,虽然2001年猫协已经承认这个品种,但是对于国内猫迷来说还很陌生。热带草原猫具有与生俱来的王者气质,同样还有别的猫不具备的忠诚。热带草原猫的领地意识非常的强烈,当它融入人的家庭它会担负起保卫这个家的责任,主人有危险的时候它会义无反顾的挺身而出。热带草原猫可以说是一只缩小版的猎豹(大概一只中型犬大小,体重在20千克左右,体长可达到1米不算尾巴,肩高在40到50厘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家养猫。

形态特征

热带草原猫体重约为8-15千克。由非洲薮猫 (父系) 与家猫 (母系) 结合而成。它们可以看作是薮猫的较小的复制品,拥有野兽的外表,是一个体型高而削瘦的杂交品种。长腿,长脖子,头部相比于身体较小,耳朵则大且宽长。以\"F\"代表子女属于哪一代,热带草原猫是由薮猫繁殖而来,因此薮猫与家猫诞生的第一代便是\"F1\"(拥有50%薮猫血统),第二代为\"F2\"(拥有25%薮猫血统),第三代则为\"F3\"(拥有12.5%薮猫血统)。一般F1(第一代)的体重可达10千克,站起来肩高45厘米;F2(第二代)为7千克左右; 而F3(第三代)则可达5千克。后代虽然没有F1那么高大,但也呈现出相当的体格。在同一窝中,通常雄性生长的比雌性大得多。

热带草原猫承继着父系的血统,具有类似薮猫的被毛,底面呈金黄色、棕褐色或浅色,布有斑点图案。全身均拥有亮丽的斑纹,身上的皮毛就仿如皮草般柔软,它们的四肢肌肉发达,再加上其流线外型,全身均散发着野性的味道。是一个可以与任何其他品种相媲美的小猫。

生活习性

一般家猫的成长期约为两年,而热带草原猫则长达三年,在前两年主要是骨骼成长,而肌肉发展则会持续至第三年。它们的预计寿命约为17-20年左右,兼具野猫的外表和家猫的温驯性格,深受我们喜爱。热带草原猫弹跳力非常厉害,可以沿地跃起达2米以上。是一种十分聪明的动物,只要加点耐性,便可以教晓它们作一些基本动作如坐下、躺下或伸手等。大部份热带草原猫都很喜欢玩水,有的甚至懂得游泳。

它们天生性格友善, 能与家中的猫、狗及小朋友融洽相处,能成为十分热情的家庭成员。

热带草原猫的喂养与一般家猫无异,都是喂饲一般市面上可购买到的猫粮,但由于它们的成长期较一般家猫长,建议可添加维生素作为补充。由于繁殖此猫异常困难,繁殖家都是经过多年来的尝试及付出大量金钱,才能繁殖出素质高的热带草原猫,因为薮猫与家猫碍于体型问题,比较难于结合,而当成功结合时,亦未必能够受孕

注意事项

薮猫是一种野生动物,一般体重为30-50斤左右,而热带草原猫是一种混种猫,体重约为15-25斤,可作为家猫饲养。薮猫在香港是禁止饲养的,在美国亦需要领取USDA发出之特别牌照,方可饲养,因为在美国某些州,热带草原猫是属于\"野生动物\",并不属于\"宠物\",所以需要领取USDA发出之特别牌照。

热带草原猫幼崽在全世界都有很大的需求,由于繁殖困难,市场供应并不多,若想购买小猫,可以预先在繁殖猫场登记,有些繁殖者更会收取一定数目的订金。

编者注:目前国内国内市场并未见到此品种,转自百度百科

人类和地球上所有其他生物都有生殖隔离

图:直布罗陀海峡洞穴中,尼安德特人留下的壁画

与我们不存在生殖隔离的物种,于两万年前完全灭绝,它们最后的避难所在直布罗陀海峡的山洞中,大量出土的化石、工具、壁画描述着这段历史,它们就是尼安德特人,诞生于30万年前的欧洲。如今现代人的身体中依然流淌着尼安德特人2~4%的基因。

图:尼安德特人复原图

非洲当地人体内并不存在尼安德特人的基因,这说明只有走出非洲的智人与它们发生了基因交流,并以欧洲为中转站开始向全球扩散,标志着人类起源于非洲大陆。在6万年前智人到达欧洲之时与尼安德特人共存了至少几千,甚至几万年。那么当时寒冷的欧洲环境演化出的尼安德特人,为什么没有与炎热非洲草原演化出的智人产生生殖隔离呢?这要从人类的演化说起。

环境的剧变,“导致”人类诞生

2000万年前,非洲大陆下的岩浆活动剧烈,似乎想要把非洲大陆“撑破”,“爆破点”就是如今的东非大裂谷。原本非洲大陆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终年高温多雨,就如同现在的亚马逊雨林,是动植物的天堂。

随着岩浆向上冲击,大陆中心地势拔高,由于海拔不同,气压不同,每上升1千米,温度会下降6度。最终,东非大陆温度下降,水汽蒸发不足,难以形成对流雨,降水量的下降使雨林气候演变成的草原气候。同时岩浆冲击下,非洲大陆出现了大地震,中心点出现了塌陷,一条深深地裂痕形成,这就是地球上最显眼的疤痕——东非大裂谷。

非洲大陆逐渐被撕裂开,随着板块越离越远,几千万后,这里将是一片新生汪洋的中心点。环境如此剧变,生态圈必然也会改写,这次改写却孕育出了一个制霸全球的新物种。

裂谷东岸依然绿树匆匆,物种按着原本的方向演化着,这里是如今猩猩们的家园。而东非森林变草原,整体能量减少,物种灭绝的灭绝,还有一部分在苦苦的挣扎,首当其冲的就是树上栖息的动物,没有了树木等于是没了家,没有果实与树叶等于是没有了食物来源,这意味着要么灭绝,要么就需要较大的蜕变。

图:猩猩、南方古猿、现代人

首先要适应地面上的活动,大量猿类都演化出了陆地活动的姿态,例如500万年的地猿。330万年前,南方古猿演化出双脚直立行走的方式,这种方式更为节约能量,并且更容易适应期崎岖不平的地面,同时直立使它们可以目视前方,看的更高更远,容易提前发现野兽的袭击。更重要的是解放了双手,使它们可以更好地获取食物,转移幼崽,利用工具抵御野兽。从生存与繁衍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最最最关键的是直立行走,可以让他们依靠全身的力量来支持头部,而不是像以前一样需要依靠颈椎的力量。这预示着它们的大脑有了发育的基础。基于此南方古猿展开了逆袭之路,180万年前,脑容量达到了700ml,人类学家把他们定义为能人,第一个人属物种诞生。

200万年前,直立人诞生,并且开始走出非洲大陆向全球扩散。

60万年前,海德堡人诞生,一部分同样离开了非洲,驻扎在寒冷的欧洲。

30万年前,海德堡人演化出了更适应寒冷气候的尼安德特人,它们又更厚的脂肪,更健壮的体格,同时脑容量达到了1400ml。

20万年前,非洲的海德堡人演化出了早期智人,也就是我们的祖先,它们适应了草原气候,第一次走出欧洲并未成功,科学家分析有可能与智人无法适应寒冷的气候有关。

6万年前,智人第二次闯出非洲,并且在这里与尼安德特人发生了基因交流,从它们身上获得了适应寒冷环境的基因。尼安德特人与智人都源于海德堡人,它们之间的地域隔离也只有20万年,从物种演化的角度,虽然环境不同,但20万年时间没有发生生殖隔离也属正常,因为基因累积的变异不够。

如何产生生殖隔离?

两个物种基因能否交流主要取决于基因的结构,再往深了说就是组成基因的分子之间能否发生化学反应,当结构差异大到难以反应,那么生殖隔离就会产生。

同样源于海德堡人的丹尼索瓦人或许也可以与智人交流基因,因为在西藏等一些海拔较高的地方,很多当地人都流淌着丹尼索瓦人的部分基因,这些基因可以帮助它们抑制高原反应,但丹尼索瓦人比尼安德特人消失得更早。

为什么人类和所有生物之间都有生殖隔离?

10万年前年,大陆上还徘徊着至少6个人种(包括直立人的后代),如今只有智人笑到了 一个“孤独”的人种占据了地球的绝对生态位,社会文明高度发达的 如果尼安德特人,甚至海德堡人,丹尼索瓦人还存在于这座大陆上,智人是否会允许脑容量比我们还大的尼安德特人苟延残喘?或者任由其他人种自由发展?结果是必然的。

只要存在尚未与我们产生生殖隔离的物种,也预示着它们与我们的基因结构较为相似,也说明它们具备超越智人的基础,因此只要我们有能力,和所有的物种存在生殖隔离也是必然的。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