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20 30
大约在30万年前,家猫的唯一祖先斑猫(Felis silvestris)就已经横行亚欧非大陆,凭一身本领逮啥吃啥。
家猫之于斑猫,就像狗之。狼于之狗像就于狼。
那会儿我们的祖先还唯唯诺诺,撸猫?不存在的,看斑猫呲牙倒不错。
但事情在距今1万年左右的时候,发生了一些变化。
人类完成了第一次农业革命,驯化了小麦等谷物、盖起了房子,把富裕的食物囤积在粮仓里,形成了定居农耕的生活形式。
有聚落就有粮仓,有粮仓就有啮齿类动物(家鼠等等),有啮齿类...就有喵喵巡逻队。
对于斑猫来说,人类怎么样不重要,有稳定饭票最重要。
有稳定的食物来源,谁还有心思去野外捕猎是吧。
2007年的一项研究显示,正是在人类最早开始定居农耕生活的新月沃地地区,人类和猫第一次同居。
新月沃地(绿)是古文明的摇篮,家牛、小麦都在此被驯化
人类为猫咪提供食物和庇护所,猫咪为人类捕鼠除害。
闲暇之余人撸撸,猫猫蹭蹭人,两种原本八竿子打不着的生物就这样勾搭在了一起。
到底是人驯化了猫还是猫主动驯化了自己,到现在也没个定数。
当下,家猫根据生活环境和生活地区的文化状态不停地在驯化、半驯化和野生态中游走。
家猫就是这么傲娇的存在。
你说它高傲吧,确实是。
按理来说你跟了人类,起码得学学隔壁狗狗,迁就一下自己,好歹能接受杂食。
但是猫蹭了人类一万年的饭后,该咋样还咋样。
猫粮等即食食品的出现,更加使得猫咪与人类高度绑定。
自助餐吼,干净又卫生!
2007年,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中心将世界范围内家猫的DNA与以色列、阿联酋周边沙漠地区找到的野生非洲野猫做比较,得出的结论是二者基因几乎相同,营养需求上的基因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家猫在营养需求上与狮、虎等大型猫科动物极为相似,是食肉目中肉食性最强的超级食肉动物(Hypercarnivores)。
你说它们黏人吧,也不错。
2014年的又一次全基因组分析表明,它们在记忆形成、恐惧调节和食物奖励相关的基因发生了改变,使得它们更不害怕人类、更容易依赖并且被人类驯服。
2015年的一项研究则表明,大多数(79%)的猫咪能通过人类的表情和声音来感知情绪并依此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如果猫猫也有时光机的话,那它们祖先传送回来,一定会问当下的家猫为何如此卑微。
“对不起爷爷,那猴子给的食物实在是太好吃了。”
我猜它们多半会如实回答。
以上
文/采芹人
最近我一直在困惑一个问题:到底家养猫与流浪猫谁更幸福呢?我在路边捡了一只猫把它带回家圈养,我做对了吗?
歪歪是我从路边捡的一只流浪猫,自从到我家后我们百般呵护。给它买好的猫粮,喝烧开的纯净水。女儿还给他买各种玩具:逗猫棒、猫抓板,三层楼的猫窝、毛绒玩具……还给它花近千元打各种预防针,看它因发情而难受还做了绝育手术。后来它再也没出过家门,偶尔带出去它怕听汽车鸣笛,怕听陌生人的声音,更怕小孩子的尖叫声。
而那些流浪猫与小区的人更亲近。有人路过它就跑过去蹭人家的腿,不停的喵喵叫。我知道那是乞求我们能施舍它一些吃的。他们没有温暖的住处,没有按时投放的食物,也没有人为它治病,得病了只能信天由命。我因此而教训歪歪:看你幸福的,现在居然连面包鸡蛋都不吃,你那些兄弟姐妹们哪有你幸福,说不定他们已经饿死或病死了……
有一天我从监控中看到它单独在家的情景我困惑了。我因有事离开家十来天,女儿每天早出晚归,白天就歪歪一个在家。它在家大多数时间是睡觉,饿了就起来吃点食物。天气好的时候它就在阳台上晒太阳,睡醒了转两圈,呆呆地望着窗外发一阵呆,然后又回到原地继续晒太阳。19点就蹲在家门口等待女儿回家,一等就是半个多小时。终于听到脚步声,迅速趴在门上狂抓一阵。等人进门它就高兴地在地上不停打滚,然后就像个跟屁虫似的紧跟在人身后生怕撇下它走掉。
它一天的生活是那么的无聊。如果是流浪猫,就有一群同伴在一起玩耍。钻树丛,爬墙爬树,抓鸟抓老鼠;有的还有自己的一群孩子,孩子们爬在它们身上玩耍,享受天伦之乐……生活是那么充实快乐。
我有点后悔把歪歪抱回家剥夺了它的自由。我曾经有一个念头,要将它放生。女儿说,你要把它放出去,它必死无疑。它没有生存能力会被饿死的。再说了我养了它快一年了,也有了感情,舍不得它受罪。可是它那么不快乐……
也许流浪猫特别羡慕家猫的养尊处优,生活无忧无虑;家猫更羡慕流浪猫的自由快乐。就跟人一样,穷人有穷人的快乐,富人有富人的忧愁。也说不上谁比谁更幸福。知足者常乐适合每一个人。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