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百科

猫咪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猫咪百科 >

小猫在宠物医院抽血后休克死亡 难躲的宠物看病“刺客”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21 24


小猫在宠物医院抽血后休克死亡

正规的宠物医院需要办理动物诊疗许可证,取得执业兽医资格证书的兽医等

市民反映:小猫抽血后出现休克两天后死

近日,市民黎女士家买的一只小猫患上猫传染性腹膜炎(以下简称“猫传腹”),一直在某宠物医院打针。其间,小猫未出现什么大问题。

9月5日,黎女士的丈夫打算带小猫去体检,但是宠物医院人手不够,而别的医院不能单独做体征检查,必须要做整套。 他带着小猫来到南宁市长湖路一家宠物医院。这家医院工作人员表示可以帮忙抽血,主人再带小猫到之前打针的医院做检查。

“猫在抽血后精神状态不是很好,走路不稳。送去其他医院抢救后,还是救不回来。”黎女士说,小猫于9月7日死亡。他们到长湖路这家宠物医院要求查看监控遭到了拒绝。该医院工作人员认为,小猫的死亡是其本身问题,他们是好心帮忙抽血,没有操作不当,因此没有存在过错。

“当时这家宠物医院说我的猫四肢比较瘦,所以抽的是脖子上的股动脉。我们咨询过其他宠物医院的医生,他们说,一般抽血检查要抽四肢,抽股动脉比较危险,需要签风险告知书,而且还要做评估。”黎女士说,虽然小猫体检结果显示是营养不良,但起码可以经过调理,不至于抽血后马上休克。但宠物医院表示他们没有责任,更不会对此进行赔偿,双方多次协商未果。最终,出售宠物猫的老板给他们补了一只比较大的猫,这事以令人痛心的结局收场。

宠物医院:手术存在风险会告知宠物主人

家住北湖路附近的叶女士近几年来通过流浪猫群报名,先后收养了3只流浪猫。她告诉记者,流浪猫群向她推荐了一家位于台湾街小区的宠物医院做绝育手术。每次在给猫做手术前,医院都会告知风险,并要求她签手术同意书以及是否同意用麻药、手术前是否做生化检测等多份材料,这让她觉得很放心。

“只要上了手术台,没有什么是大手术、小手术,一样需要谨慎对待,因此手术前都需要宠物主人签字。”安然宠物医院赖医生称,签字的目的是明确告知宠物主人做的是什么手术,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可能会发生什么突发情况。

赖医生表示,肿瘤等手术本身就有风险,而且只要是涉及麻醉,都会存在风险。按照如今的麻醉技术,一般要给宠物提前断水2个小时、断粮4到6个小时。以前从注射如打针的麻醉时间比较长,对麻醉反应比较强烈的,断水需要8个小时。“因为对宠物的诊疗技术还没有像人那么先进,没有办法更多地针对宠物体内潜在疾病进行评估,而且有的主人还不接受做基本的术前体检,医生没办法评估宠物身体内存在的异常。一般如果出现问题,主要还是要靠与宠物主人沟通、协商处理为主,因为现在还没有相关法规去鉴定。”

发生宠物医疗纠纷,如何维权?

随着宠物消费市场繁荣,宠物医疗行业也在不断壮大。但由于宠物医生缺口大,且资质参差不齐,加之服务管理缺乏标准、医疗责任举证认定难等,宠物医疗纠纷不断增多。 对于宠物医疗行为,是否有第三方监管机构监管?出现宠物医疗纠纷后怎么解决?记者调查了解到,与宠物医疗相关的服务监管和法律法规尚处空白,也没有专门的动物诊疗事故鉴定机构,导致纠纷难解。

执业门槛:宠物医院要有许可证且执业兽医需备案

在宠物医院花费巨大、治疗无效,甚至宠物在医院染病等情况时有发生,如何辨别良心宠物医院也成了宠物主人的一个难题。近日,记者走访了南宁市明秀东路、北湖路、枫林路等数家宠物医院,发现这些医院大多都会在柜台旁边显眼处张贴营业执照、动物诊疗许可证,以及兽医师的姓名、相片以及执业兽医师资格证书、相关收费价目表等。 同一种项目的诊疗费用标准不同,也没有为就诊宠物设立病历档案的制度。问及此事,一名宠物医生表示,目前没有法规要求建立病历档案。

记者在位于北湖北路一家动物诊所看到,该诊所除了在柜台位置张贴了以上相关证件及材料,还标明该诊所属于广西宠物诊疗行业协会会员单位,有效期从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1日。公示的《广西宠物诊疗行业收费价目表》上,注明“本收费价目由广西宠物诊疗行业协会制订”,麻醉、一般外科处理、眼科耳鼻手术、口颈手术等收费项目分门别类,让人一目了然。诊所里还张贴有《动物诊疗机构无害化处理制度》《动物诊疗机构诊疗服务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以及管理部门监督投诉电话。

正规的宠物医院应该具备什么资质?南宁市农业农村局兽医科相关负责人回复,国家对开办动物诊疗机构实施行政许可制度,从事动物诊疗活动人员实行备案管理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规定,设立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的机构,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动物诊疗许可证”。取得执业兽医资格证书的兽医,凭执业资格证书向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申请备案,经备案后方有资格从事动物诊疗活动。动物诊疗机构获得“动物诊疗许可证”、执业兽医经备案后,方可营业。 《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动物诊疗机构动物诊疗条件审核细则》等法律法规对开办宠物医院的硬件设施、人员资质等条件有严格的规定,对宠物医院的日常诊疗活动管理也有相应的要求。

监管空白:相关法规未完善无动物诊疗事故鉴定机构

发生宠物医疗纠纷后,宠物主人和医院方往往各执一词,多是以沟通协商为主。根据“宠物行业白皮书”3月15日发布的《宠物消费纠纷与投诉调研报告》,近75%的被调研者认为维权“没有结果”或“不满意”。

记者就此咨询南宁市市场监管局12315热线。工作人员回复称,如果遇到宠物医疗纠纷,他们会对涉及医院进行走访了解情况,也会积极协调双方之间的矛盾。 目前无法进行宠物尸体的检验。

“目前南宁市尚未有专门的动物诊疗事故鉴定机构。发生动物诊疗纠纷时,行业主管部门也只能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动物诊疗机构的诊疗行为是否违法进行核实调查,无法强行要求动物诊疗机构进行赔偿。一般宠物主人与动物诊疗机构多是以协商的方式解决纠纷,双方实在不能达成一致时可通过法院起诉的途径进行解决,届时由法院指定专业人员和其他宠物医院进行鉴定。”南宁市农业农村局兽医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宠物诊疗毕竟是个新兴的行业,相关立法、监管等配套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相应的处罚手段、措施较少。

对南宁市动物诊疗机构的日常监管,目前只能围绕动物诊疗机构和从业人员执行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受理和核查举报线索,对合法动物诊疗机构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应当变更机构名称或者法定代表人未办理变更手续的,未在诊疗场所悬挂动物诊疗许可证或者公示从业人员基本情况的,不使用病历、或者应当开具处方未开具处方的,使用不规范的病历、处方笺的情况依法进行处理。

维权建议:保管好宠物医疗单据等关键证据以便维权

如果发生宠物医疗纠纷,消费者应该如何维权呢?

“如果因为宠物医院治疗后宠物死亡,要看医院是否存在过错。如果医院存在过错,需要进行赔偿。”广西华胜律师事务所律师杨仕通介绍,宠物在法律意义上属于“财物”的范畴,其合法权益仍受法律保护。但因为宠物的价值不会太大,因此即使因为宠物医院存在过错而起诉到法院,消费者所获得的赔偿也不多。

记者咨询多名律师得到的答复是,我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所规定的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中的患者指的是“自然人”,并不包括动物。 对于宠物诊疗致死的案件,不能通过医疗事故纠纷进行维权。且我国尚未设立专门的鉴定机构对动物进行解剖或对其死亡原因进行鉴定。针对类似的医疗纠纷,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第三方鉴定机构,一般就是双方协商。如协商不成,宠物主人可以通过保留的证据进行法律手段的维权。

据了解,由于无法报销,宠物主我们大多不会索要相关票据。因此一旦发生纠纷,他们拿不出任何凭据,也就很难追究宠物医院的责任。

南宁市农业农村局兽医科相关负责人建议, 宠物主人从获得宠物开始,应当留存与其相关的各种票据、资料、照片等原始资料; 应当带宠物去具备资质的动物诊疗机构就诊,并在诊疗过程中尽最大可能留存检查、治疗、手术等记录。 宠物医院采取治疗措施时也要向宠物主人充分说明治疗方案等,必要时签署知情同意书等书面文件。同时宠物主人应尽可能详尽地向医生描述宠物的病情,就宠物的用药、治疗等情况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且要仔细阅读动物诊疗机构内的相关治疗条款和收费标准,保留相关凭证和检查结果。一旦发生纠纷,宠物主人要要求宠物医院及时封存宠物的病历,并保管好相关的医疗单据、医疗费用证明等,这些证据是有效处理纠纷的关键。

相关数据

根据2021年1月25日发布的《2020年国内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城镇犬猫数量超过1亿只,比2019年增长1.7%。 犬只数为5222万只,比2019年减少5.1%;猫只数为4862万只,比2019年增长10.2%,增幅较大。而全国城镇养犬人数为3593万人,养猫人数为2701万人,相比2019年犬主人数量下降2.1%,猫主人增长10.2%。

与2019年相比,“给宠物看病贵”成为2020年最大的养宠痛点,涨幅较大。“买宠上当,买到不健康的宠物”则从2019年的6.3%上升至2020年的6.6%。

相关调研

根据“宠物行业白皮书”于2021年3月15日发布的《宠物消费纠纷与投诉调研报告》显示,本次调研回收有效问卷1182份,样本人群覆盖26个省区市。37.36%的被调研者在宠物消费过程中遇到过消费纠纷。

经调研,食品和医疗消费是宠物消费纠纷的高发领域。 诊疗消费引起的消费纠纷占比41.18%。

实体店是消费纠纷高发区。73.53%的消费纠纷发生在实体店的消费过程中。

宠物主人维权方式比较温和。73.53%的被调研者首选与商家协商解决问题,45.59%的消费者会通过消费平台解决问题。通过12315热线或者媒体维权的占比较低。

多数被调研者不清楚消费维权的渠道和方式,61.76%表示“不清楚如何维权”。

消费者线上维权多选择请平台方介入,线下维权多选择拨打12315热线。

消费者对维权结果满意度不高。近75%的被调研者认为维权“没有结果”或“不满意”。

来源:南宁晚报·南宁宝客户端 记者韦薇/文 宋延康/图

难躲的宠物看病“刺客”

难躲的宠物看病“刺客”

“现在给猫狗看病比给人看病贵多了。”北京张先生家1岁多的柴犬名叫斯诺,前段时间突然呕吐、便血不止,因为着急,他带着小狗前往家附近的连锁宠物医院就医,挂号、抽血、留便、PCR,一通检查下来花费1100元,确诊“细小”。

检查费只是“冰山一角”。医生介绍,“细小”全称犬细小病毒,是犬类主要烈性传染病之一,“你不管它肯定就死,救了也不一定能活”。检查后,张先生的狗需要住院输液,每天具体用药花费在1000元至2000元。最终,小狗住院五天治疗超6000元,虽然保住了性命,但高昂的治疗价格和密密麻麻的收费清单让张先生疲于核对。权威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正常情况下,成年柴犬治疗用较好的药,每天住院花费也不超千元。

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以“宠物医院”为关键词进行查询,截至发稿,相关投诉已多达1484件,宠物医疗费用不合理、过度医疗及误诊、到店虚加价格等成为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国联证券统计显示,给宠物看一次病,手术费平均在5000元以上。

记者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发现,在网友晒出的看病“刺客”清单中,“‘毛孩子’看病1000元起”“一开刀就要5000元”等分享,刺痛宠物主的神经。

带着种种疑问,记者以猫主的身份走访多家连锁宠物医院。在北京市西城区广外街道一家连锁宠物医院,服务人员向带猫来洗澡的记者推销体检服务,记者随即询价发现,该宠物医院价目表“未更新”,许多项目标价与实际不符。面对价格不透明的质疑,服务人员甩锅“问医生”,并表示药品需要随时更新,“价格公示做不到”。

在与多家宠物医院医生沟通时,记者发现“因宠物不会说话”,几乎所有医生都主动提出要先做全身体检,就诊流程不透明、诊疗收费不透明、用药价格不透明等现象较为普遍。以猫咪骨折“内固定”手术为例,有的医院报价8000元,有的报价3000元,差距很大。 给宠物拍个CT也动辄收费上千元。

诸多不透明给本就不对等的宠物就医环节埋下安全隐患。北京市民陈女士告诉记者,她家猫生病,医生说需要吃动物消炎药“速诺”,“吃两周才会痊愈”,就给开了28颗,共420元。“药贵、检查贵,医生一股脑开检查,可是有什么办法,还是要去。”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数宠物主抱着“为了看好病”的心态,为宠物看病买单,部分宠物医院甚至拿看病做筹码以此敛财。“90后”刘女士告诉记者,她家猫咪因尿闭在亦庄某宠物医院治疗,第一天就被签免责协议,每天输液近千元,花光所有积蓄后她拒绝再续费,医院要求她签署弃养协议,“钱也花了,猫也没了”。

部分宠物主告诉记者,部分宠物殡葬公司与宠物医院强绑定,也存在价格乱象。记者随即联系一家宠物殡葬公司,5千克的宠物单炉火化标价800元,而相同类型的宠物火化在另一家公司标价299元。该宠物火化殡葬服务中心店主介绍,因为缺乏统一标准、价格不透明,各家价格比较混乱。

井喷增长下发展“阵痛”显现

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2023年我国城镇犬猫数量将达12307万只。《2022年国内宠物医疗行业白皮书》显示,2022年全国宠物诊疗机构数量达19930家,宠物医疗市场规模约675亿元,并呈现出持续上升趋势。一边是“它经济”欣欣向荣,一边却是宠物看病难、看病贵。

从发展脉络分析,一位从事动物医学30多年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我国动物医学经历20世纪80年代“机械替代牲畜”低潮期,20世纪90年代“城市限养”动荡期,尤其是2013年资本进入后连锁经营飞速扩张,一改以前“夫妻店”模式,大大小小的宠物医院像雨后春笋一样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逐渐形成新瑞派、瑞鹏、瑞辰三足鼎立。

资本的扩张发展,也给兽医行业带来利好。国内农业大学教学动物医院副院长李格宾介绍,行业高素质人才缺口非常大,毕业生现“抢人潮”,许多同学还没毕业就已被预订;招生端同样火热,五年制本科近年来的招生分数逐年升高,大学二年级转专业招录比达到10选1。

资本是把“双刃剑”,带来行业变革的也导致了盈利优先、兽药滞后、兽医培养“揠苗助长”等发展阵痛。

业内人士介绍,培养一名高素质的兽医人才,需要本科五年、临床三年,倘若出国深造, 三至五年时间,而目前我国执业兽医缺口在30万人,故两年临床的执照医生就上手术台、刚入职的实习医生就代开处方的问题时有发生。江苏省消保委调查显示,12.27%的消费者称遇到过医生缺乏资质的问题,部分诊所还存在医生无证的情况。

盈利重压也导致“快消理念”风靡。一位连锁医院医生告诉记者,他们每天早会都要汇报营业额,门店间每月都有评比,医生薪水计算方式也有完整的KPI,手术开单、药物金额、邀约客户、检查比例等都在细化考核明目内;有的医院扩张过快,高薪挖人后付不起医生工资,造成过度竞争;而以快速盈利为目标的“快消理念”,逐渐背离“医者仁心”的初心,导致许多优秀临床人才平均待两年受不了就会离职。

业绩要求下,行业“院快药慢”矛盾突出。在宠物医院,检查费用往往比治疗费用高。业内人士坦言,宠物医疗设备价格高、使用率低且没有医保支持,导致分摊成本较大,而近年来随着宠物医院迅速扩张,门店“跟风式”添置医疗设备,带来资源浪费,最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近年来,宠物医院频频因“人药兽用”被监管部门处罚。以北京市西城区卫健委公布的行政处罚公示为例,仅2023年1月至今就已有12起,萌兽天桥、美联众、博望、宠爱等宠物医院均在近年被行政处罚。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表示,“人药兽用”价格低、利润可观,部分宠物诊疗机构将人用药用于动物诊疗活动,违反《兽药管理条例》禁止将人用药品用于动物的规定。部分兽医告诉记者,抛开价格因素外,我国兽药发展缓慢,难以满足实际需要,以宠物肿瘤治疗为例,目前仍有许多临床急需药物缺失,医生时常面临“治与不治”的考验。

业内建议加大宠物医疗政策监管力度

针对宠物医院乱象,早在2022年10月,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在北京等全国20个城市开展规范宠物诊疗秩序专项整治行动。

2023年上半年,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局集中开展规范宠物诊疗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累计检查宠物诊疗机构672家,执法人员发现存在诊疗项目及价格公示位置不明显、漏标个别宠物用品价格等情况,并对构成违反明码标价规定、价格欺诈等价格违法行为依法立案查处,累计查处价格违法案件25件,罚没退金额29615元。

记者了解到,由于宠物医疗收费未纳入政府定价范围,即收费标准实行市场调节价管理,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也 尊重市场定价,寄希望于通过供求关系等市场化手段来实现自发调节。

国内农业大学教学动物医院副院长孙艳争认为,面对消费者质疑频发的宠物诊疗市场,加强宠物医疗市场监管是大势所趋。一方面,市场自发调节要严格遵守《动物诊疗结构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从业人员要树牢依法守法从事宠物诊疗的意识;另一方面,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要跟上,加大宠物诊疗全环节透明度和公开性,杜绝诱导消费,让医生在手术、检查、用药时,回归医者初心。

国内消费者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宠物服务纠纷消费者举证难是主要问题,涉及繁育、清洁、医疗、寄养等内容。中消协公开呼吁,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宠物服务、售后等相关规定,加强对相关市场的规范和引导,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受访专家及业内人士建议,应区分伴侣宠物和畜禽经济动物,推动伴侣宠物保护立法;相关部门应探索用制度规范动物诊疗项目定价标准;建立红黑榜制度,由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发布动物诊疗机构红黑榜,促进宠物医疗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经济参考报)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