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百科

宠物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宠物百科 >

万能的狐狸:2021年想开个实体宠物店 宠物市场成熟前夜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24 34


万能的狐狸:2021年想开个实体宠物店

但是担心疫情过后的情况对市场有所影响,

所以在纠结2021年线下开宠物店能不能做。

其实我想说,

不管什么时候,开宠物店是可以的,

关键因素是先做好定位和数据分析;

宠物的市场非常大,当然很多方面的利润还是可观的。

为什么我说宠物市场非常大呢?

根据需求理论,当我们满足了温饱需求和安全需求后,就会追求精神方面的需求;

而精神方面的需求,最基础,门槛最低,莫过于养个小宠物;

比如说我们身边常见的:宠物狗和猫;

根据百度指数里面的数据,可以看出这两个市场都非常不错;

但是如果你开的是实体店,就要考虑到两个问题:

1、自己的优势领域

顾名思义,就是:

你对宠物哪个领域擅长?

在宠物市场,你在哪个方面有优势呢?

货源?技术?还是......

一定要先找到自己在这块市场的优势在哪里。

2、线下市场调查

根据题主说的,做过2年线上宠物,那么可能会总结了一些线上玩法;

但是很多线上的营销方式和玩法在线下不一定可用;

比如说,

一个很小的市场,在线上非常不错,但是线下却未必;

整个互联网是个互通的平台,连接着14亿国内人;

线下只覆盖到门店附近几公里内......

所以在考虑做线下之前,必须考虑门店选址问题,宠物品种选择问题等。

如果你开一个宠物美容店,但是周边都是低档小区;

附近即使有养宠物的人,也不可能去花几十块给猫狗洗澡美容吧?

如果你开的是玩蜥蜴乌龟等爬宠的宠物店;

在线上可以汇聚大量这样的玩家,但是你附近是否有这个需求呢?

这些都是我们开店前需要定位和考虑的基本问题;

了解客户需求是根本

很多人开店都是一股脑干的,都是“自己认为”;

我在课程《创业从0到1》中提过:商场如战场;

不是你想怎样就会顺着你走的;

客户来购买,最基本的原因是因为客户有需求;

所以在开店之前,必须了解到客户的需求。

否则别人开个宠物店卖产品,你也开一个,这不是低门槛的事情吗?

谁都可以干的事情,凭啥你能成功呢?

创业前首先需要的就是建立竞争壁垒;

在建立竞争壁垒之前,必须先学会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客户需求;

优势上面有说过;

客户需求是什么呢?

比如说家里的宠物狗生病了,一般主人不知道怎么办;

再比如说,家里的狗狗或者猫有虱子,怎么办?

你可以给出一个解决方案,甚至上门服务;

这些都是可以作为套餐来服务,而且做得好会获得大量转介绍客户;

因为这些宠物的人群都是经常交流的;

如果有这样的产品或者方案,就可以结合线上线下来销售;

再比如说:

家里的宠物狗和猫发情了,怎么配对?

很多中高端宠物都是带基因的,当然不可能随便找个对象配对啊;

那么你能不能在实体和线上汇总一份资料,做个宠物婚姻配对服务啊?

你知道谁有什么样的宠物品种和基因,包括宠物年龄,饲主联系方式等;

可以做成一套档案啊;

宠物婚介所,嘿嘿,这难道不是一个服务嘛?

所以需要找到用户的需求,洞察到痛点,才能做得好。

如果大家都弄个宠物店,卖狗粮,卖狗绳,帮宠物美容洗澡......

这还用得着你去考虑做吗?

退一步讲,人家网上买不行吗?

为啥到你店里消费?

我们创业思维需要开阔,不能固化思维;

比如说上面的宠物档案,饲主联系方式,都是你的核心竞争,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而且这个竞争力会随着你的积累,越来越强大;

作为创业者要善于建立竞争壁垒

我在上面都只是举例而已,题主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考虑;

这些例子都是我随机在我的“市场需求表”里临时找的;

毕竟我对宠物狗,猫的市场不熟悉;

但是真正能结合线上和线下的宠物店,绝对不会差;

------------------------------------------------------

作者:@万能的狐狸

经历12年互联网创业风雨,主张轻创业模式;

不穿别人穿过的鞋,不走别人走过的路!

希望我的分享能给你创业灵感,在创业路上拉你一把~(记得点赞收藏哦!)

感谢你的支持!

宠物市场成熟前夜

6月14日,主打“互联网+进口宠物商贸”的海际它品在公众号上发布了公告,称“近期,它品核实到客户‘宠物家’在较多渠道出售的ZIWI滋益巅峰产品价格低于在我司的进货价,其‘恶性竞争’的行为极大地扰乱市场秩序和侵害其他商家的合法权益。”并宣布,“它品已终止与宠物家ZIWI滋溢巅峰品牌的合作”。

随后,宠物家律师函回应称:它品公众号平台发布的“它品与‘宠物家’终止合作公告”涉嫌侵犯宠物家名誉权,并认为“公告中对宠物家正常销售ZIWI滋益巅峰产品的行为进行了不符合事实的虚假陈述”,要求海际撤销、删除上述公告,停止侵权行为,并“在它品公众号发布道歉信息挽回对宠物家名誉的不良影响”。

截至发稿时,它品公众号并未删除公告。

自今年4月4日起,它品公众号已连续三期发布“关于ZIWI巅峰渠道不合理标价销售的公示”,涉及零售渠道包括京东、天猫、拼多多以及一些线下零售店。

所不同的是,之前的公示是集中列出诸如天猫“波奇网旗舰店”“滋益巅峰 (ZIWI) 京东自营旗舰店”拼多多“青橙宠物”等零售店,相关措施多为“暂停合作三个月”“整改提醒”等。直接公告与某零售商终止合作的,尚属首次。

自此,海际它品几乎成为宠物零售渠道的“公敌”:四期公告,行业内主要的零售渠道商无一幸免:京东、天猫、拼多多是最大的线上销售渠道、宠物家是最大的线下连锁销售渠道。

作为国内头部的宠物品牌总代理,海际为何有此动作?背后的原因何在?

海际公示背后的

逻辑何在?

海际它品的公示之所以能引起了行业关注,主要在于其代理的品牌足够多,规模足够大,是国外宠物品牌进入国内的重要代理商。根据其官网的介绍,截至2021年8月,海际代理的全球精品品牌突破162个,为全国200多个城市的50000多家宠物店提供海内外优质货源。

此次四期公告涉及的ZIWI滋益巅峰,是新西兰知名风干宠物食品品牌,主要经营风干猫狗粮、湿猫狗粮,零食等。2016年,该品牌进入国内,所选择的总代理正是海际。2021年7月,双方签订了三年续约合同。

双方续约仅仅过去2个月,ZIWI滋益巅峰在官网发布的报道指出,ZIWI股东与国内一家成熟的私募股权基金方源资本 (FountainVest Partners) 签署了收购买卖协议。

针对此项交易的具体价格,双方公司并未透露。据彭博新闻社此前发布的报道称,方源资本已同意通过一项交易收购新西兰宠物品牌,并指出,此项交易对ZIWI的估值约为10.6亿美元 (约合人民币68亿元) 。

这为ZIWI的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为公司雄心勃勃的增长计划提供了强有力的额外支持。ZIWI董事总经理Richard Lawrence也证实了这一猜测,他表示,“该协议旨在实现可持续的长期增长。”

超10亿美金估值收购后半年,ZIWI国内区办公室开始组建,面对日益成熟的国内宠物市场,ZIWI可以有更大的野心: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更高速的增长,以及更大的品牌价值。

这一点虽符合国外品牌进入国内的发展逻辑,却与总代理的核心利益渐渐背离。

具体来看,品牌商要的是品牌效应和市场规模,在发展阶段甚至可以让渡一部分利润。但对总代理来讲,“卖多少货不重要,获得多大的利润率才是重点”。

此时,总代理在市场上的控价权是核心。比如总代理可以限定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的价格、销量对应返点等,至于这一策略是否达到品牌方希望扩大市场规模、做大品牌的目标,以及能否让利给C端消费者提升市场占有率,并不是总代理的第一考量。

只要利润,不要品牌的总代理,在零售行业比比皆是。比如国际品牌花花公子、华伦天奴这两个世界奢侈品品牌的前车之鉴。经过国内代理商近十年的运作后,两个品牌均成了满大街都有的“地摊货”。此后,华伦天奴重回国内时改成了“瓦伦蒂诺”,因为华伦天奴的中文牌子已没有任何价值,反而是负担。

对应ZIWI巅峰当下的目标,以及海际此次对于几乎全部零售渠道商的“不合理标价销售”公示,不难看出两个合作伙伴在目标上出现的分歧。

国内宠物市场,需要

怎样的代理商和零售商?

这一事件,是否意味着国内宠物行业的代理商和渠道商不行了?答案值得思考。

国内宠物市场的发展空间非常大。《国内宠物行业白皮书——2022年国内宠物消费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城镇宠物 (犬猫) 主人数超过7043万人。去重后,“铲屎官”们的人数为6729万人。2022年城镇宠物犬猫数量达1.16亿只。

对应的宠物经济市场规模也在提升。艾瑞咨询发布的《2023年国内宠物内容价值研究白皮书》显示,国内宠物消费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2年市场规模约为3117亿元。据其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924亿元,2019-2023年复合增长率可达33%。

当国内宠物市场正快步走向成熟时,国际宠物品牌势必对代理商和零售商提出了新的要求。 怎样的代理商和零售商才符合他们的预期,或者说三者如何做才能“共赢”?

这要从国内零售市场的独特性说起。与西方的零售市场相比,国内零售市场的独特性在于零售渠道的分散性。

在西方,作为渠道的代理商,要么本身就是大型连锁零售商,要么已经与零售商建立了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因此拿着合约做事,有效益就按照合约的约定执行就好,但国内的零售市场不同,尤其是宠物行业长期缺少成规模的连锁零售商,无法快速高效的展开商品铺市场,消费者也没办法获得优质且经济实惠的商品。

在现在的国内零售市场,京东、天猫、拼多多无疑是最大的线上零售商。在线下,已经出现了初具规模的连锁宠物店。这也意味着,任何品牌方,如果想在国内宠物市场获得更大市场份额,势必更加倚重线上线下的零售渠道。

代理商层面来看,虽然总代理制是国际品牌首次进入国内的重要模式,但基本限于初期,当品牌在目标国家或地区运作到一定规模后,一般国际品牌想要有所作为时,大概率会收回自己的经营权,以获取更大的利益和更大的自主权。或者选择与自己的理念高度契合的代理商。

此时,总代理如果还采用与品牌方合作初期的模式,显然不能适应新的需求。而当总代理不能成为品牌方的助力,反正是阻碍时,很有可能就是双方“分手”之时。

这样的例子也不少。如CHANEL手表于2011年收回了国内大陆总代理,就是因为CHANEL品牌总部的营销理念与国内代理商发生冲突。再比如,世界第二大休闲鞋品牌GEOX曾选择奥康作为代理商,在合作5年后转投百丽的怀抱,但后续由于理念不合,再度与百丽“分手”。

无论是代理商还是零售商,他们所扮演的都是品牌方和消费者间的桥梁。认清这一点后,代理商和零售商走向成熟也有了方向。

比如,总代理是否有帮助品牌方做增量、做好品牌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中间商赚差价;对于零售商来讲,帮助品牌做大销量,传递用户口碑,帮用户带来更多优质的产品、为用户争取到更多的福利,也是与品牌方长久合作的基础。

如此,品牌方、代理商、零售商也许可以实现长期的合作,以及和消费者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

本文源自子弹财经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