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25 26
01
工作内容
1.诊断和治疗:宠物医生需要对宠物进行诊断和治疗,包括预防保健、疾病诊断、手术治疗等,医生需要了解宠物的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等知识,以提供符合其病情的治疗方案。
2.健康评估:宠物医生需要进行定期的健康评估,了解宠物的生长状态、健康状况、生活习惯等信息,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3.疫苗接种和驱虫:宠物医生需要为宠物提供预防接种和定期驱虫等服务,预防和控制常见的宠物疾病。
4.常规检查和护理:宠物医生需要对宠物进行定期的身体检查和护理,包括体检、疫苗接种、牙齿保健、眼睛保健等,确保宠物的身体健康。
5.手术和操作: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宠物医生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和操作,如截肢、外科手术等,医生需要具备相应的手术技能和操作经验,确保手术成功并减少风险。
6.病历记录和管理:宠物医生需要及时记录宠物的病情、诊断和治疗过程,并保持病历的完整和准确,这有助于医生分析和总结宠物的病情特点和规律,提高诊断和治疗的效率和质量。
7.教育和科研:宠物医生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宠物医学知识,参与相关的科研项目和研究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实力。
02
薪资水平
03
发展前景
04
能力要求
1.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宠物医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包括动物解剖学、病理学、生理学、诊断学、治疗学等相关知识,以及熟练掌握各种基本医疗器械和工具的使用,如注射器、手术刀、血压计、X光机等,以及各种检查和治疗必要的操作技能。
2.丰富的临床经验:宠物医生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准确判断宠物的病情,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这需要医生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对宠物的病症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3.行为心理学知识:宠物医生需要具备相关的行为心理学知识,了解宠物的行为和心理特点,以更好地协助病人找到问题根源,改善其生活质量。这有助于医生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更好地与宠物主人沟通,提高宠物主人的满意度。
4.责任心和爱心:宠物医生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对待宠物和病人要有同情心和耐心,能够全心全意为宠物和病人着想,尽最大努力解决他们的问题。医生 要坚守职业道德,保证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5.团队协作能力:宠物医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与宠物主人、兽医师、护士等相关人员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共同为宠物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05
职业缺点
1.工作压力大:宠物医生需要长时间持续性地进行手术、治疗等工作,容易造成身体疲劳和负荷过大的情况,需要注意劳动保护和调节工作强度。
2.风险性高:宠物医生面临着各种宠物疾病的风险,如犬瘟、细小病毒、癌症等。一旦出现疏漏或失误,可能会对宠物的生命造成极大的影响。
3.工作不稳定:宠物医生的工作时间不固定,可能会因为急诊或抢救等情况而需要加班或者连续工作,缺少休息时间,从而影响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4.收入水平较低:与其他医生相比,宠物医生的薪资水平相对较低,甚至可能面临着收入不平等的问题。这可能会影响宠物医生的职业满意度和工作积极性。
5.工作环境差:宠物医生的工作环境可能不够舒适和安全,如缺乏安全设备、卫生条件差等,这可能会对医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01
“面对7000多只猪,没有人在乎一两只的死活。”
@陈安我是大三的时候去养猪场实习的,那时候,我们班很多人都去了类似的地方实习,养鸡场、养牛场什么的。实习结束后,一半人都选择了考研。为什么这么说呢?那里的条件太艰苦了。我当时主要做的是育种工作,每天就是赶着猪到处跑。夏天就更惨了,40度的高温下,大量的猪会热死。死了以后要采样,结果不一定当天能出来,时间拖得久一点,尸体就会膨胀发酵。处理尸体也特别费劲,有时候需要花上一整天的时间。先用一层塑料薄膜把猪给包上,之后固定住,几个人用人力小推车把猪抬起来,拉到车间的另一头处理。轻的猪有三四百斤,重的话七八百斤的都有。这纯粹是体力活,腰间盘突出的人都没法干。我和你说一件很好笑的事,在这份工作之前,我还应聘了兽药公司的一个岗位——技术行销。是不是听起来很高级?但培训了一个月,我才发现分配给我的工作是销售,还是那种拓客的岗位。结果是又把我塞回了养猪场,当免费劳动力维护客户关系。每天的工作还是喂猪、搬饲料、铲猪粪。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在生产一线是不会考虑动物的感受的。因为是大规模集群饲养,7000多只死一两只,谁会在乎呢?所有人关心的只是生产效率最大化。即便是按要求,保证饮食饮水是健康的,符合对牲畜药品的规定等等,都是为了达到95%以上出栏率(注:指肉用家畜每年上市量在存栏量中所占的百分率)。就算是我现在的单位,也根本谈不上动物福利,那可是国内第二大养鸡企业。在农户的鸡棚里,放眼看过去,几乎就和广州地铁差不多拥挤。鸡还小的时候,活动空间是挺充足的,但长大了,就会变得越来越挤。为什么要这么挤呢?少走动,多长肉嘛。我刚才说的是农户自己养的鸡舍,还有一些自动化养殖的鸡棚,也差不多挤,不过是空间利用更科学一点,比如笼子叠笼子,一个笼子里20-25只鸡。我在这家公司的岗位是养殖技术人员,就是给养鸡农户做一些技术辅导。比如教他们怎么减少用药,避免发生疾病。你问我这工作和动物医学专业关系大不大?如果只是从生产的角度来说,那仅仅只是养猪,但如果从科学来看,动物疫病的防控跟动物医学还是很相关的。也因为防治疫病,几乎所有的养殖场都是封闭环境,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别提点外卖了,出都出不去。这已经是我觉得不错的工作了,试用期一个月5000左右,提供住宿,除了单休之外也没啥毛病。刚开始学这个专业的时候,我并不知道这些,老师上课讲的都是高大上的科研,要么就是动物福利。但在国内,养殖场才是动物医学发展的动力,国内十几亿人口都要吃肉,这个市场是很大的。至于课本上的那些东西,只能说是“未来可期”。
上图:农户的鸡舍;下图:自动化鸡棚
©️陈安
02“在生物公司给小动物做实验,双手沾满了血。”@元元我其实是被调剂到这个专业的,一开始不是很能接受,后来我就努力说服自己,动物医学是一个搞实事、对社会蛮有贡献的专业。 你可能不知道,很多人类医学上的重大发现都是从兽医这边率先突破,再渐渐蔓延到人医那边去应用的。但国内目前这方面的认识还不足。比如我妈跟别人一说,我儿子学的动物医学。对方就会说,那不就是兽医吗?你看,从乡土社会进入到城市生活,没有太长时间,上一辈的人还没有从农村的固有思想中解脱出来,觉得你考上大学了,跟村里兽医干的一样的活,还不咋说得出口。 校园招聘会的时候,我也试过把简历递给一家给人治病的医院,但对方说只要研究生。 因为想往医学这个方向发展,我大三就去了一家生物制药公司实习,主要任务是检测病原微生物和研发疫苗。这是一个非常血腥的地方。我常常劝退身边人,特别是喜欢小动物的,就学不好,也干不好这一行。究竟有多血腥呢?比如说,采血就一度让我很受不了。你需要用一根玻璃棒,插到小老鼠眼睛的内角里,采一管血。当你使劲扎进去之后,牠的毛细血管立刻就会被血液充满。但有的时候,一不注意扎得深一点,眼球就会直接崩掉,相当于你把人家的眼球给摘了。如果出血少,还能活。要是止不住,就死了。还有一种采血是从兔子身上采的。有些兔子可以从耳源静脉采血,那还是挺方便的。但是有的时候采血量跟不上,就只能从心脏采了。拿一根注射器,从胸腔扎到心脏里,你甚至能感受到针管在随之跳动。如果遇到不熟练的人,兔子的心脏就会给扎得千疮百孔的。采完血,牠们的下场还是被处死。实验动物从出生到死去,都是在无菌的环境下生存的,放在外面的自然环境里活不下去。如果身上带有病毒的话,甚至还会带来生态隐患。所以我认为,所谓实验动物的动物福利,其实就是给个痛快,减轻牠的痛苦。我也有过很难受的时刻。我是一个特别喜欢狗的人,可是选择这个专业以后,有一段时间都无法直视那些狗啊猫啊的,因为我老会想,我的手上沾满了小动物的鲜血。@阿美我学这个专业,是因为真的爱动物。在高一救助了一只流浪猫后,我就有了“想要保护牠们”的愿望。这大概和“高敏感体质”有关,我总在回避容易伤害我的事物。而动物们,跟二次元纸片人一样,被我划分为了“安全可接触”这一行列,我把丰富浓郁的情感,热烈地倾注在牠们身上。但因为这个专业,我反而伤害了牠们。我记得大学第一堂课做实验,我给小老鼠动手术,因为不熟练,把牠弄死了。我特别着急地给牠按压心脏,希望能让牠活过来,但是没用,我哭了一节课,班里的同学都来安慰我。很快,我就发现了一个事实,这个专业并不是为了救助猫猫狗狗而存在的,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让人类获得更好的利益。我印象里最深刻的就是我们的教科书,所有关于猪、鸡、牛、羊这些经济动物的描述,从来都没有说考虑一下牠们开不开心,福利到不到位。聊的全是经济损失,怎么样才能获得利益的最大化。生物公司其实是我们这个专业比较好的出路了。我毕业去了两家上海的生物公司,一个转正后8000,一个转正后11,000,待遇还算不错的吧。我也因此攒了点钱,但是说实话,这个工作挺痛苦的。一个实验的话,一般是博士带着硕士做主要的工作,本科生做一些基础的工作。比如打扫卫生,给小鼠添粮换水。有一次,我需要处死一袋不符合实验规定的母老鼠,我也不知道是为了做什么实验,因为本科生只负责打杂,不需要知道自己在干什么。那天我无偿加班一个小时,就在那很麻木地给牠们断颈。一只手拉着尾巴,一只手用镊子卡住牠的颈椎,咔嚓一声撕开。当时我就在想,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工作吗?03“从动物园到宠物医院,大部分工作没啥动物福利可讲。”@阿美
虽然大部分工作确实没啥动物福利可讲,但我还是想找一些例外。我的第一段工作经历是在私人动物园,那只是一份实习。我还不够格做兽医,所以就做了导游和饲养员。国内的动物园其实是个挺矛盾的存在。像南京红山动物园,他们说自己只是野生动物的中转站,救助一些受伤的动物,等牠们在动物园养好了身子再放走。这个理念是挺好的,我在的那个私人动物园,也会救助一些受伤的小鸟,等好了就放飞。但另一边呢,动物园毕竟是个展览动物的地方,也要利用动物赚钱,会为了利益做一些不太好的事。我曾经参与过给十几只鸟断翅。牠们中有的是花几万块买的,不能让牠们飞走了。那天动物园请来了专门的兽医,带了手术器械,把最顶端的一节翅膀给剪断,再包扎一下扔回鸟笼里就结束了。我当时的工作是按着小鸟们的身子,我没注意看牠们的表情,但肯定是很痛苦的。因为没有打麻药。为什么不打呢?数量太多了,没时间打。疫情来了以后动物园暂时关门了,我就去了宠物医院,那个地方按理说是我这样的人最适合去的。但现实给了我狠狠一击。因为整个行业还不是很完善,你要赚钱就得看自己的良心,也要看宠物主人的良心,说白了是在拿钱衡量小动物的生病。这样的事我见过太多了。有一次,一对小情侣带着狗狗来看病。狗狗在刚买的第二天就开始拉稀,到医院来做了检测,结果是需要住院,一天300块。刚买就生病,其实是很普遍的现象。有些狗狗叫做“后院狗”,就是在花鸟虫鱼市场,或者地铁门口那种地摊上买到的小狗,牠们的生活环境很差,父母的体质也差,是被当做生小狗的机器养着的,刚刚生完就又被逼着去交配。因为饲养环境太密集,卫生也不太好,一旦一只带上传染病,就会染上一群。在卖之前,狗贩子会给牠们吃点抗生素,稍微看起来活泼一点。但是撑不久,过几天就会露出病态。说回那对情侣,狗狗可能是女生心血来潮买的,相处也没超过两天,其实是没什么感情的,但心里又接受不了自己放弃一条生命。她和男朋友蹲在宠物医院门口聊了一两个小时,最后还是决定治。大概治了几天,花了一两千块的样子,小狗还是死了。我们问她要不要火化,听说火化也要几百块,她就走了,说还是请你们帮我处理了就好了。我想最后她可能是松了一口气,毕竟仁至义尽了,良心还过得去。在这个行业里,还是有很多人是真心爱宠物的,他们也在找一个平衡,但是平衡的基础点就是你要不那么在意金钱。我呢,恰恰就是那种没钱的。我在的那家宠物医院在一个二线城市,一天上班10个小时,一星期上6天。我们这些没有经验的本科毕业生,其实根本当不了医生,顶多算个助理医师,平时就是打扫卫生,打打杂什么的。一个月4500。大概一两年后才能通过考核,转成医生,拿到8000的工资,没有五险一金,一年之后才会有。这还算好的,我听说一个同专业的学长已经毕业两年了,工资还是一千四五。宠物医院没有你想象中那么赚钱。医疗器械太贵了,比如拍片子的x光仪器,需要买进口货,动辄就是上百万,很难赚回来。国内宠物行业不发达,也没有什么国内企业愿意去研发属于我们自己的器械,所以就被外国垄断了(注:2022年,全国将尽10%的宠物医院处于亏损状态,相较上年减少了近8000家;强势的上游公司诸如药品疫苗、医疗设备挤压了宠物医院的利润空间,国内90%的疫苗市场由外资品牌占据)。很遗憾,出于这些很现实的原因,我放弃了这份在宠物医院的工作。可爱的小羊,©️阿美
05“一条生命值不值得救,不再是利益计算。”@阿美以前,我总觉得自己是“保护动物的理想主义者”,但和这里的牧人比起来,我早就已经被教化得满脑子都是利益计算了。刚开始我会纳闷,不去早点处理病弱牛羊,不是完全的亏本买卖吗?后来发现,牧人是不会用牛羊的利用价值去衡量一条生命值不值得被治疗的。有牛羊生病了,他们会努力去救治。比如那边的冬天很冷,通常会达到零下十几度,所以在那时出生的小羊非常虚弱,如果没有人为照顾的话,是活不过春天的。他们会守在母羊身边,等小羊一生出来就马上接到屋子里,给羊崽喂鲜奶。如果真的救不了了,他们也看得很开。在他们的观念里,生老病死都需要遵循着自然规律,死了是要回归山林的。而我们呢,如果一只鸡生病了,就会想,治疗的费用是多少?把牠卖了又能赚多少钱?老是想来想去,要在这中间找到平衡。有这样的对比,我就慢慢意识到,我们过去对待动物是多么地傲慢。即便是我们觉得有的动物过得很惨,愿意给牠们一点动物福利,但你不觉得“福利”这个词本身就挺傲慢的吗?福利是强者给予弱者的,毕竟我们作为人是“万物之灵”,其他动物没办法反抗我们。牧我们不会有这样的傲慢,他们对大自然是抱有敬畏之心的。负责人给我讲过一件事,那是他跟一个年过花甲老人的对话,他问那个老牧人,“那么多(野生)岩羊与你家的羊争草食,会有影响吗?”牧人回答,“牠们同是这片草原上生的,也要以吃草为生”。
下雪的草原 ©️生态保护组织
但在外部环境的限制下,对于这些牧民来说,“有病就去治”也不是一句轻松的话,牛羊的生老病死也不是一个纯粹的医学问题。我通过一些返乡工作的大学生,接触到了当地兽医站的兽医,一些兽医告诉我,拿异食癖来说,如果要根治的话,一边需要补充饲料,这会增加牧民的生存负担。另一边也要有人盯着生病的羊,不让牠们吃羊毛。但大多时候,是一个人放一群羊,放牧地点大多也在偏僻的深山里,如果来兽医站寻求帮助,那羊群又由谁来看管?如果被狼叼走了两三只怎么办?在兽医看来,其他地方的畜牧是“生活”,但在这里,先顾的是“生存”。他们会暂时把无能为力的事放在一边,重点关注预防重大疾病上,那才是威胁牧人安全和收入的最大隐患。如果说这位兽医让我明白,兽医的根本职责是为人分忧;那接下来跟一名老兽医的交流,才让我明白兽医的真正使命是什么。那是一个已经退休的老兽医。在吃大锅饭的年代,他被挑选出来接受兽医培训,承担一个大集体的期待。在公有制变为私有制后,牧人无法自己承担治疗费用,他也不再做兽医了。但他还一直关注着这份职业的变化,他不太高兴地说,以前是农村合作社,兽医负责一块区域的动物,登门看病比较尽责。但是现在兽医站就只是统计一下情况,给药打针就完事了。其实我知道,当地经济、环境等一些外界条件对现在的行医是有所限制的,比如一大片草原上只有不到十个兽医,划分区域太大了,管不过来,行医成本也就升高了。但我看着他略带不解的脸,没有加以解释,因为我觉得,也许对他来说,会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我记得那天,他拿出过一个器械包给我看,那是被一块布包裹着的中医针具,他展开给我一一介绍。其实我不大听得懂他说的话,都是翻译帮我传达的。但是他脸上的神采带着一种自豪,会让你觉得,他真的把这份职业当做毕生的骄傲。从草原上回来后,我决定考研,还是选动物医学专业。我是那种需要从工作里找到使命感和成就感的人,做兽医也好,保护野生动物也好,都可能是我未来的选择吧。
老兽医的针具 ©️生态保护组织
*所有采访对象皆为化名 青年志 Youthology 青年的发问与探寻欢迎加入青年志读者交流群!请添加olo鸡的微信 qingnianzhi04投稿联系:tougao@chinayouthology 业务联系:open@chinayouthology 招聘联系:hr@chinayouthology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