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百科

猫咪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猫咪百科 >

“美短猫”和“英短猫”哪个好 【繁育篇】布偶猫的花色遗传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6:58 36


“美短猫”和“英短猫”哪个好

No.1英短猫和美短猫的介绍

英短猫

价格:800-6000元

产地:英国

寿命:13-16年

性格:温顺、安静、爱记仇

毛发颜色:蓝色、蓝白、银渐层、金渐层、三花、白色、黑色、乳色、蓝乳、梵色等

美短猫

价格:1000~3500

产地:美国

寿命:15-17年

特点:智商高、体质好、忍耐力强

毛发颜色:银色虎斑、棕色虎斑、凯米尔色、纯色、白色虎斑、金色虎斑等

No.2英短猫和美短猫的区别

1、性格

英短猫和美短猫在性格方面有很大的区别。

英短猫虽然看上去很好相处,但其实非常记仇,要是你做了让它不开心的事情,它会瞪着你,还会找机会报复你,比如在你床上尿尿,咬烂你的衣服等等。

美短猫性格比较大方,脾气很好,对主人很包容,即使家里的小孩不小心将它弄疼,它也只会默默忍受,不会出现攻击人的行为,是非常优秀的伴侣猫。

2、精力

英短猫和美短猫在性格方面也是有一定差别的。

英短猫天生比较慵懒,更喜欢安静地趴在猫窝上休息、睡大觉,好像永远休息不够那样,这也意味着英短猫很少出现拆家的情况。

美短猫天生活泼好动,精力旺盛,家里的所有东西,它都会感到好奇,什么都要扒拉一下,很多东西都会遭到它的“毒手”。它们白天已经一直在玩闹了,到了半夜还经常不睡觉,在家里跑酷,好像永远都不会累一样,这或许就是传说中的“充电5分钟,玩闹2小时”的猫吧。

3、身材

美短猫和英短猫在身材方面也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英短猫很贪吃,还是易胖体质,加上平时不愿意动,所以大多数英短猫都是胖胖的,撸猫手感很好。

美短猫身材比较修长、匀称,线条流畅,因为喜欢攀爬运动,所以非常健硕,是猫界出名的“肌肉猫”,看上去很赏心悦目。

4、服从性

英短猫和美短猫在服从性方面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如果你养过英短猫,那么就知道,它的服从性不会差。这是在古罗马时代就跟随军队出征的猫,它们服从军队的命令,守护好后方的粮草,所以英短猫的服从性是毋庸置疑的。

美短猫天生比较活泼闹腾,经常有自己的想法,有时候就是忍不住要拆家,所以显得服从性没有那么好。

如果你想要听话的猫咪,那么在它小的时候就对它进行服从性的训练,建立正确的等级关系,这样它才会更听你的话。

5、掉毛情况

英短猫和美短猫在掉毛方面也是有区别的。

英短猫和美短猫都会掉毛,但其实英短猫的掉毛情况更严重,每次摸它,都能摸下一大把毛发,都害怕把它摸秃。英短猫真的是走到哪里,毛发就掉到哪里,完全就是“行走的蒲公英”。

如果想要缓解猫咪掉毛,那么就要给猫咪补充足够的营养,最好给猫咪选择一款含鱼油的猫粮。

【繁育篇】布偶猫的花色遗传

1.花色方面的基因检测:

对花色基因进行检测,通常是想通过判断基因型寻找合适的种猫组合,提高获得目标花色的概率;

2.遗传病的筛查检测:

猫舍在繁育猫咪时,保证种猫不会携带致病基因是一项基本准则。因为无法得到根治的遗传病,无疑是给猫咪和主人增加痛苦和烦恼。


一、花色基因检测

1、基础小知识

不论布偶猫的颜色有多少种变化,其实真的发挥作用的只有两种色素:

和(又叫嗜铬黑色素)。

真黑色素产生黑色系颜色(黑色和蓝色,巧克力色和淡紫色),褐黑色素让猫咪有了红色系颜色(红色和奶油色)。

不过最常见的仍然是黑色(即海豹色)和蓝色这两种颜色。

布偶猫有无山猫纹,是否加白则是和颜色平行的另外两个维度。

下表是CFA官网正式注册的布偶猫类型代号,大家可以对照着学习一下相应的英文名字:

2、纯色基因A/a

布偶猫可以分为纯色(含纯色加白)和有花纹(山猫纹)两大类。

所谓的山猫纹,就是指基因为AA(或Aa)的布偶所表现出来虎斑花纹。

具体来说,山猫纹布偶的毛发会产生深浅颜色变化。

实际发挥作用的是ASIP基因片段,这个基因和猫咪合成间断色毛发的过程密切相关。

ASIP激素水平的变化,导致了毛发生长的过程中,细胞交替合成真黑色素和褐黑色素,这样毛发就产生间断分布的颜色区段。

这里的纯色猫咪并没有算上加白。

但是由于布偶猫重点色基因的表达,其躯干颜色仍然会有深浅变化。

左侧的海豹重点色的额头看似也有纹路,但那是因为毛发叠压造成的视觉效果,并不是虎斑。

右侧的蓝山猫布偶才是真正的虎斑,“白眼圈”才是一个有效的判断标识。

通常情况下,aa基因型无需检测即可通过外观判断。

我们对一只布偶猫进行纯色基因检测,通常是想确定山猫纹布偶猫是否携带了a基因(即区分AA和Aa)。

因为这对于预估后代山猫纹的比例至关重要。

  • A/A虎斑,不携带纯色基因,不会将纯色基因传递给后代
  • A/a虎斑,携带一份纯色基因,会将纯色基因传递给50%的后代
  • a/a纯色,携带两份纯色基因,会将纯色基因传递给所有后代

3、颜色基因检测

颜色方面,最常见的布偶肯定是海豹色和蓝色两种(实际上检测的是同一种基因)。

不过在CFA官网上还是找到两张不常见的红色系布偶:

奶油色-加白-山猫纹布偶

蓝色+奶油色-加白-山猫纹布偶

巧克力色的基因较为稀少,通常都是海豹色和蓝色布偶携带巧克力色基因而已。

而真正的巧克力色布偶,恐怕对比着看才能分辨出来。

这也是为什么海豹色和蓝色布偶占主流市场的情况下,我们仍然对颜色基因进行鉴定,就是为了锁定巧克力色的基因。

等位基因:

B = Wild-type black海豹色(黑色)

b= Chocolate 巧克力色

  • B/B海豹色(黑色),不携带巧克力色基因和肉桂色基因,不会将其传递给下一代
  • B/b海豹色(黑色),携带一份巧克力基因,会将巧克力基因传递给50%的后代
  • b/b巧克力色,携带两份巧克力色基因,会将巧克力基因传递给所有的后代

4、淡化基因检测

蓝色是从属于海豹色的:即当海豹色基因配合着淡化基因,表达出来的毛发颜色就是蓝色。

从视觉上,蓝色会比海豹色浅,色调上也更偏灰一点。

上:海双布偶, 下:蓝双布偶

淡化色的基因同样也是基因检测的重点对象,尤其是海豹色布偶携带的稀释基因,对于判定后代的淡化色比例非常重要。

等位基因: D = 正常, d = 稀释

  • D/D 正常毛色,不携带稀释基因,也不会将稀释基因传递给下一代
  • D/d 正常毛色,携带一份稀释基因,会将其传递给50%的后代
  • d/d稀释型毛色,携带两份稀释基因,会将稀释基因传递给所有后代

5、斑纹基因检测

山猫纹这一类的布偶,除了面部的虎斑纹路之外,躯干上也会有古典纹、鱼骨纹、点斑三种虎斑纹路的不同。

只不过由于双色布偶猫比山猫纹猫咪远受市场青睐,再加上长毛的缘故,通常很少辨别得出具体是哪一种斑纹。

等位基因:

TaM=鱼骨纹虎斑或点状纹虎斑

Tab=古典纹虎斑

  • TaM/TaM 鱼骨纹或点状纹,携带两份鱼骨纹基因,会将鱼骨纹基因传递给所有的后代
  • TaM/Tab 鱼骨纹或点状纹,携带一份鱼骨纹基因和古典纹基因,会分别将其传递给50%的后代
  • Tab/Tab 古典纹,携带两份古典纹基因,会将经典纹基因传递给所有的后代

6、加白基因检测

我们在谈及布偶猫加白的时候,按照加白的多少依次为:重点色(无加白) < 手套色 < 双色

手套色布偶都有着比较可爱的白手套和白下巴。

蓝手套 vs 海手套

双色布偶则有着很明确的倒V型的白色分界线,这也是这一类布偶备受追捧的原因。

倒V的大小是有所变化的,一般在讨论的时候会用眼睛的位置作为参考。

上边这三只分别是:V字包住内眼角,V字刚好闯过眼睛中央,V字接近外眼角。

前两种更有市场竞争力,不过都是可爱的布偶,还谈不上谁优秀、谁不优秀。

布偶猫胚胎发育过程中,非常多的环境因素会影响这个V字的位置,偏掉和扭曲的V字也是极其普遍的。

布偶猫这种加白被称为白斑基因,和显性白有着本质的区别。

显性白:一种无论猫咪拥有什么颜色的基因,呈现出通体白色的一种控制基因。

等位基因:

N = Normal or non-white, 无加白

DW = Dominant white, 显性白

Ws = White spotting,白斑

  • DW/N,DW/DW,DW/Ws 全白猫,基本不会发生在布偶身上
  • N/N 不加白
  • Ws/N 加白猫,加白区域小
  • Ws/Ws 加白猫,加白区域大

7、长毛基因检测

很多品种猫都是长毛的,但是控制长毛性状的基因又有所区别。

通常来讲,布偶猫的长毛控制基因是M1,不会掺入其他类型的控制基因。

通过对长毛基因进行检测,我们可以一定程度上判断猫咪是否混入其他品种的基因。

等位基因:

N= 正常

M1=长毛突变1(布偶猫)

M2=长毛突变2(挪威森林猫)

M3=长毛突变3(缅因猫和布偶猫)

M4=长毛突变4(所有品种的长毛猫)

  • N/N 短毛,不携带长毛基因,不会将长毛基因遗传给后代
  • N/M1、N/M2、N/M3 或 N/M4 短毛,携带一份长毛基因,会将长毛基因传递给50%的后代
  • M1 / M1,M2 / M2,M3 / M3或M4 /M4 长毛,携带两份长毛基因,会将长毛基因传递给所有的后代
  • M1 / M2,M1 / M3,M1 / M4,M2 / M3,M2 / M4,M3 / M4长毛,携带两份长毛基因,会将长毛基因传递给所有的后代

小结

猫咪繁育的过程中,花色基因检测项目对于显性基因是非常有必要的。

比如纯色基因(AA和Aa表现型一致),淡化基因(DD和Dd表现型一致),颜色基因(BB和Bb表现型一致)在外观上完全无法判断。

这个时候,进行基因检测就是最有效的区分手段之一。

当基因型确定之后,就可以对后代的花色分布有了更准确的判断和计算。

二、遗传病基因检测

众所周知遗传病是没有办法完全治愈的,但是遗传病基因检测项目在预防上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猫咪繁育家而言,保证每一只种猫不具有已知的患病基因也是其应尽的义务。

对于买家而言,使用基因检测也可以早早确定爱猫是否有患病的风险,及时干预和调整饲养方案,甚至是进行售后维权。

*本篇里会使用病灶的照片,可能会引起读者的不适。*

1、肥厚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是因为布偶猫品种繁育历史中不慎引入的致病基因。

所谓的肥厚,是指猫咪的左心室壁增厚从而左心室僵化泵血能力下降、血管栓塞和水肿,多发于6岁猫咪。

上图或许看起来心室壁的增厚、心室空间的缩小不是很明显。但是注意,这是一只猫的心脏,即便是微小的变化,也会对猫咪血液循环系统产生重大影响。

该病的病因有很多,HCM基因异常是已查明的原因之一。

HCMrd是布偶猫品类里检出的特定控制基因 (rg代表着Ragdoll布偶猫,其他品种的猫也有其对应的检测基因)

肥厚型心肌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这意味两只无病但携带致病基因的猫咪,也会生下患病的小猫。

所以我们通常使用基因检测彻底将患病基因从繁殖链中清除,保证猫咪后代不受其害。

等位基因: N =正常, HCMrd = 发生突变

  • N/N:不携带致病基因,表型正常,也不能将这种肥厚性心肌病相关突变传播给后代。
  • N/HCMrd:携带一份致病基因,通常不会患病,有50%的可能会让后代携带致病基因并患病,
  • HCMrd/HCMrd:携带两份致病基因,会患病;100%让后代携带致病基因

2、多囊肾病

这种疾病如字面意思,猫咪肾脏发生了多处囊肿,多诊断于6~8周的幼猫。

下图的解剖结果,两只肾脏均发生了多处囊肿。左边的更为严重,发生了组织肿大。

这会导致患病猫咪的肾功能严重下降,伴随着炎症和疼痛,严重的情况下猫咪会死于肾衰竭。

所以多囊肾PKD1基因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测项目。

因为猫咪病发的时间实在太早了,对于买家和卖家来说,基本就是交易完成不出几月就夭折。

这是一个由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这意味着病猫的后代很大可能患有同样的多囊肾疾病。

等位基因:

N=正常,

PDK=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PKD1)发生突变

  • N/N: 不携带致病基因,表型正常;也不能将致病基因传播给后代
  • N/PDK: 携带一份致病基因,会患病;50%让后代携带致病基因并患病
  • PDK/PDK: 携带两份致病基因,不太可能出生和/或存活下来,理论上不存在

3、渐进性视网膜萎缩

渐进性视网膜萎缩是另一种在繁育历史中由波斯猫血统不慎引入的遗传病。

和多囊肾一样,渐进性视网膜萎缩同样也是幼猫时期发病,在16周前就会完全失明。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这意味两只无病但携带致病基因的猫咪,会生下患病的小猫。通常使用基因检测彻底将患病基因从繁殖链中清楚,保证猫咪后代不受其害。

等位基因:

N = Normal正常

MUT = Progressive retinal atrophy (CEP290 mutation-associated)发生突变

  • N/N正常,不会患病,不携带致病基因,也不会将致病基因传递给下一代
  • N/MUT携带者,不会患病,携带一份致病基因,有50%的可能会让后代携带致病基因,不建议繁育
  • MUT/MUT会患病,携带两份致病基因,致病基因会传递给所有的后代,不建议繁育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