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百科

宠物百科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宠物百科 >

开宠物店暴利?带你走进宠物行业真相 我在微信做电商,开店半个月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7:09 37


开宠相真业物店暴利?带你走进宠物行业真相

(上)

都说宠物这行是暴利,你想加入吗?现在舍得给宠物花钱的人很多,吃喝用一点都不含糊,让人觉得宠物行业躺着都可以赚钱,可现实真的是这样吗?想做这行的朋友绝对不能错过本期视频,我们将带你走进宠物行业的真实现状。

在国内,宠物店大约有3万多家,以社区店为主,规模也就是3到5个人,而且一般情况下老板就是员工。

除了零售宠物食品用品以外,还有洗护美容、活体售卖和寄养业务。我们通过走访多家社区店发现,零售主粮的毛利普遍在20%-30%之间;零食是25%左右;宠物用品稍微高一些在40%以上;如果有洗护美容业务,这部分的毛利可达50%。

利润空间看起来非常不错。在一二线消费能力高的城市,社区宠物店一般做到五六万的月营收就能实现盈亏平衡。看起来是容易,但了解过行情的人知道,营收能达到10万的社区店已经是凤毛麟角,20万甚至是天花板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方面是美容师的效率有限,一位美容师每天最多也就洗8只狗或者剪6只狗,要做更多服务就必须增加美容师数量,人力成本随之增加。

而洗美服务经常是双休日人多、工作日人少,闲的时候会相当闲,为了周末增加的客人而去增加美容师就会造成资源利用率不高,反倒降低了效益。

另一方面,每个社区店能覆盖的范围也就3公里左右,而在这个范围里宠物的保有量也就几百只。

这些宠物吃、洗剪的频次基本都是固定,消费能力有限。狗狗一般2-3周洗一次,猫半年才洗一次。电商对于线下零售的冲击也很大,特别是大型犬主粮,一袋好几十斤谁都愿意是快递直接送上门。

所以开社区宠物店真的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好赚钱,那开连锁加盟又怎么样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中)

我们知道,不少行业靠连锁实现规模化经营来增加效率,比如茶饮、烘焙等等,那么宠物行业也可以走连锁这条路吗?

在现在的宠物行业里,连锁店有直营和加盟两种模式。我们以国内某头部加盟品牌为例,总部会提供开店指导、货品供应包含活体、美容师培训、装修方案、网店的格式化模板等。

该品牌既有自家工厂,也贴牌生产,加盟店可以拿到独家货品,官方保证独家货品毛利在50%以上。 但旗下门店装修风格并不统一,差异很大,每家店的商品品类也不同。据一些加盟店主介绍,他们可以从总部进货也可以从外部渠道进货,货品也可以自由选择。整体来看,宠物行业的加盟商主要还是靠自己运营,其经营方法、盈利结构和夫妻店差不多。直营店也是相似的情况。

在大多数行业中,加盟的基础要求是:统一的 具有价格和产品优势的供应链体系、统一的店面设计、产品和服务标准化、完善的培训和督导支持系统等。

但在宠物连锁领域,几乎没有什么加盟品牌能够做到。 宠物店品牌加盟只是降低了前期的学习成本,后期没有总部的服务支持,也没有供应链上的优势,全靠自己经营,做得好的月营收也就十几万,回本周期较慢。

即使有托管式加盟,总部统一管理,营收情况也大体如此,还没有一家公司能通过规模化运营做得比单店好。

有朋友要问了,那开商场店怎么样呢?其实这种模式也有人尝试。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零售占比越高,经营效益越好。而商场店正是以零售为主,营收占比高达70%以上,但由于有高房租成本和人员成本,净利润并不算高。目前看来取消洗护美容,只做零售和活体并不是最优的结果,什么样的业态更适合商场, 要培养。

既然如此,个人创业开宠物店还有机会吗?我们接着往下说。

(下)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养宠物的人群不断增加,新一代养宠理念正在发生巨大的改变,催生了很多新的玩法,那些想要进入宠物行业的人不妨从这些新玩法中寻找机会。

例如以猫为主的主题咖啡厅,除了可爱的猫咪外,店内还有咖啡、美食等各种小点心,在撸猫同时享受美食,还能发个悠闲惬意的朋友圈,受到众多文艺猫咖们的追捧。

猫咖除了咖啡、美食,还可以推出一些与猫相关的衍生品,比如玩偶、明信片、茶杯等周边。因为猫咖主要以年轻女性消费为主,衍生产品价格可以定价偏高一些,基于冲动消费的心理会为此买单。

大多数猫并不喜欢被陌生人抚摸,所以有的性情刚烈的猫可能会抓伤顾客,这就需要保证猫的健康状况并做出免责声明,以免引起纠纷。

在短视频爆火的背景下,宠物网红是尤其值得关注的方向。据某短视频平台统计,宠物的观众数量超1亿,活跃宠物作者数量达7.5万,最重要的是, 在每两位宠物作者中就有一位获得收入。

“铲屎官”们在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发布宠物的卖萌动态,赚取流量,有了流量之后,接广告、开带货直播,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

宠物出镜天生自带优势,长得可爱可以卖萌,长得奇怪又具有特色可以卖丑,就算有些宠物长得平平无奇,翻个跟斗、劈个叉都可以得到一阵喝彩。

比起明星网红们的“人设”,“猫设”和“狗设”更加不容易翻车。而且拍摄宠物短视频几乎是零成本投入,很多宠物的走红纯属偶然,主人就是那么随手一拍。就算在走红之后,拍摄和剪辑也不需要多强的专业性,可操作性比较强。

但纵观整个宠物行业,看似暴利的背后,并没有走出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抱着躺着赚钱的想法贸然进入,答案可能不像小猫小狗一样可爱。

我在微信做电商,开店半个月

腾讯陷入怪圈:自研电商项目难逃“两年之痒”。

2022年2月22日,腾讯方称基于战略化聚焦考量,PCG事业部对内部孵化的新业务小鹅拼拼进行调整。这项业务,2020年4月才上线。

更早些时候,2021年5月,腾讯宣布关停“微信圈子”,该产品被视为微信在电商领域的一次重要尝试,2019年初上线。

2019年9月,腾讯在QQ上的自有电商品牌“鹅漫U品”下线,该产品2018年5月才上线。

还有2006年的拍拍网、2010年的QQ商城……一晃十几年,腾讯怎么就是啃不下电商这块硬骨头?

01

小鹅拼拼,对标拼多多

2月22日,有消息爆出,腾讯旗下重要的电商业务“小鹅拼拼”将被关停,引发关注。 “小鹅拼拼”此前并不出圈,甚至有网友评论:“如果不是这条新闻,我还不知道这玩意。”

实际上,“小鹅拼拼”曾是腾讯推出对标拼多多的重斤产品。

而它之所以不够出圈,可能确实是因为还太过年轻便夭折了,留给外界了解的机会太少。时至今日,“小鹅拼拼”还不到两岁。2020年4月29日,腾讯PCG事业部在微信端上线了“小鹅拼拼”微信小程序和微信公众号,意图进军社交电商市场。

不仅在名称上“碰瓷”拼多多,小鹅拼拼在购物模式上也类似拼多多,以社交为切入口,拼团模式为主,价格低廉、便于运输的的日常用品为其主打产品;用助力、补贴、点赞的方式吸引用户。

起初,“小鹅拼拼”发展还算顺利,上线后两个月,小鹅拼拼还增加了“群小店”功能。当用户进入“小鹅拼拼”小程序后,点击下方中央的“群小店”,就可以将入口链接分享到亲友群、朋友群。当群友点击链接后,用户便算是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群小店”,之后,店主不仅可以获得无门槛红包,当群友购物返利时还可以获得额外收入。群小店也可以帮助商家建立稳定的电商私域场景。 目前在“小鹅拼拼”小程序中,已经找不到“群小店”的入口。

据知情人士透露,2021年初,小鹅拼拼还在腾讯内部被COO点名表扬,表明这款产品正式被腾讯重视。同年5月,“小鹅拼拼”上线了同名的独立APP,并推出“种草号”,用户可以在小鹅拼拼内发布对商品的使用感受。

运营期间,“小鹅拼拼”还推出过“小鹅拼拼516周年庆”、“小鹅拼拼双十一”、“小鹅拼拼618群购节”等活动,但是并未掀起太多波澜,在市场的上的存在几乎为零。一位曾是小鹅拼拼商家人士表示,平台没有推广渠道,运营无从着手,开店半个月仍保持0交易。

“小鹅拼拼”独立APP已经在多个主流应用商店内下架,2月22日,“小鹅拼拼”微信端小程序仍可提供商品购买服务。在小程序中,页面十分简洁,首页推荐的商品也集中在盲盒、手办、模型、宠物等细分赛道。商品种类比较有限。记者点开商品链接发现,大部分商品的评论只有寥寥几条。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小鹅拼拼”共收到485条投诉,涉及“虚假发货”、“诱导欺骗消费者’、“售卖假货”等诸多问题。并且,不仅惹得消费者不满,“小鹅拼拼”还收到很多商家投诉,“无法退店”、“霸王条款”等。

23日,“小鹅拼拼”小程序中也发布了“小鹅拼拼停止运营公告”,正式宣告这项业务失败。

公告中提及,小鹅拼拼将于2022年2月23日零时起停止运营,且不能再下单购买商品;自2022年4月30日起,小鹅拼拼所有小程序将停止全部服务。

针对业务裁撤后的员工,内部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相关团队可通过“活水”体系,在集团范围内重新选择匹配岗位,即用人部门和意向员工之间双向选择,既让员工能在公司内自由寻找发展机会,又解决业务部门用人需求。据了解,该解决方案会于本周开始,由项目负责人和员工进行沟通。据媒体报道,“此前类目外包员工几乎被全部清退,正职员工已经在争取内部转岗或寻找外部机会。”

02

腾讯玩不好的电商路

腾讯的电商梦,多少有点“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意味。

2006年,为了对标阿里,腾讯就曾推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拍拍网,首次试水电商。但是相比于淘宝的迅速增长,拍拍网既没有在模式上有太多创新,也没有投入过多的资源和精力,仅将其作为腾讯的增值业务。而当腾讯终于意识到电商的重要性时,拍拍网已经无法再对淘宝天猫造成威胁。

2011年,为了入局电商,腾讯又收购了易迅网、买卖宝等B2C平台。

尽管当时腾讯还是在做着诸多努力,但是电商布局还是丝毫不见起色,只得将长期亏损的QQ网购和拍拍网卖给京东,以此换得京东大量股份。京东获得了腾讯的流量入口支持和在线支付服务合作。不过2015年,京东还是宣布停止拍拍网C2C平台服务。

倔强如腾讯,还是没有放弃电商。

一方面,腾讯选择“曲线救国”,投资了不少电商领域的公司,包括如今电商领域占据第二和第三的京东、拼多多,以及美团点评、唯品会、58同城、微店等。

另一方面,将自研电商平台嵌入到微信、QQ中,依靠众多的用户来引流。 腾讯自研的电商平台包括腾讯惠聚、QQ小店、微信小商店、小鹅拼拼、鹅享团、云逛全球等。这些平台中,大多数都在2020年左右上线,但是发展至今基本都是反响拼拼,甚至有一些已经悄悄下线。

2018年5月,腾讯通过QQ推出自有电商平台“鹅漫U品”,以QQ年轻用户为核心,打造腾讯在泛二次元文化领域的核心衍生品生态平台,并推出了独立的APP和小程序。 “鹅漫U品”最终在2019年9月低调下线,并入QQ公众号“看点买买”。

在“小鹅拼拼”之前,腾讯还曾推出过“微信圈子”。“微信圈子”最初是从“好物圈”发展而来,由基于社交关系的商品推荐,慢慢转型成内容社区。但是这次尝试同样只持续了两年多,2021年5月,微信圈子发布公告停止运营。和“小鹅拼拼”一样尴尬,当时也有不少网友表示,其停运消息等上热搜后,才“第一次听说”。

虽然腾讯也在与其他电商平台合作,在微信、QQ内可以进入京东购物、拼多多、蘑菇街、唯品会等平台,但是这种合作方式更多地是在为他人做嫁衣。而腾讯自研的电商平台最终却似乎只有两条路可以选:平庸或者消失。

近日,腾讯在微信内内测了一款团购工具小程序“鹅享团”,首次涉足团购赛道,并将于3月1日在深圳举办鹅享团内测交流会。不知道这一次,能否在团购方向重燃电商梦。

03

腾讯还有机会吗

市值五千亿美元的互联网巨头,为什么死磕十几年都做不好电商这件事?

可以说,电商是必须要有流量才能做起来的生意。而微信手握国内互联网的最大流量,已经是互联网时代的流量顶流,微信的用户数比国内网购总人数还多。有钱又有流量,腾讯在电商方面还是很有优势的。

屡战屡败,腾讯或许真不是做电商的料。

在腾讯追赶阿里的路上,不断有新上位者,不仅形成了电商三大巨头,短视频平台也开始结合电商业务,当前的电商格局已定。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电商三大巨头淘宝、京东、拼多多分别占据电商零售平台市场份额51%、20%、15%,总共占据了86%的市场份额。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排名第四、第五,分别占比5%、4%,剩下的份额由苏宁易购、唯品会、得物等平台瓜分。腾讯这时候再想加入,短时间内很难做到。

这些年来,腾讯似乎总是晚了一步。在其最有可能和淘宝竞争时,错失机会,之后又有京东、拼多多赶上。在这个过程中,腾讯似乎失去了创新的能力,而是靠模仿和跟随进军电商。过去做拍拍网时,腾讯就几乎是照着淘宝模式做,商业模式和目标客户群都和淘宝高度重合。如今的“小鹅拼拼”则更像是小红书和拼多多的结合体。见惯了“拼一刀”、“0元购”套路的消费者,已经很难再被“小鹅拼拼”吸引。反观如今在市场站稳脚跟的巨头,京东主打自营和自建物流、拼多多靠拼购和裂变主攻下沉市场、唯品会主打品牌折扣商品……这些平台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壁垒。而腾讯电商,并没有展示出独特之处。

还有一个问题,身为流量大户的腾讯,缺少公域流量也是个大问题。上线“小鹅拼拼”后,腾讯连接上线了QQ群电商功能和微信群小店功能,用户可以直接在群里购买商品,而商品都来自“小鹅拼拼”,但是这种流量是有限的,并不能满足电商业务的发展需求。正是因为这样,腾讯推出的电商APP反响平平。

而即使是腾讯擅长的私域,也已经竞争十分激烈,网红主播、品牌商家都在私域里做生意。 这次的战争才刚刚拉响,有专业人士认为,2022年,电商将迎来大变局,私域电商将迎来更大的爆发点。据《2022私域电商平台趋势报告》,微信小程序是使用最多的交易渠道,日活用户已经突破4亿,整个微信生态私域触点在国内的渗透率已经超过96%。这一次,腾讯终于抢占了先机。

过去,腾讯错过了以淘宝为代表的古典电商浪潮、以抖音为代表的新电商平台浪潮, 私域电商中尚未出现巨头,以私域流量为主的“鹅享团”或许是腾讯进军电商的下一次机会。

标签:

提交需求或反馈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