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4 18:11 29
炎热夏季的傍晚,在家呆久了的狗子们听到“下楼”就撒丫子往外跑,一冲进草地就忘乎所以和其他狗子尽情打闹。好不容易把消停的狗子拖回家,却不想麻烦找上门来,狗狗时不时感到浑身瘙痒难忍,继而食欲不振,用哀怨的眼神看着铲屎官。发生这种情况,那多半可能就是恼人的蜱虫在作祟了,铲屎官们得赶快采取行动。
1.?使用“超长续航”的贝卫多驱虫药
市面上的驱虫药以1个月用药一次的居多,时间太短一不小心就记错了时间,害得狗狗又被虫虫咬了。所以一款有效防虫,减少驱虫频率的长效驱虫产品最让人动心。新型驱虫药贝卫多可提供的保护时间长达12周,也就是将近3个月,覆盖常见寄生虫的整个生命周期,杀虫更彻底。例如跳蚤从卵发育为成虫平均需要3-8周,蜱虫超过8周。一年仅需4粒,饲喂简单高效。
2.?不可动“手”
在不懂得使用驱虫药之前,很多新手铲屎官看到狗狗身上有蜱虫,一时心急就会强行拔除蜱虫,殊不知这样的操作可能会将蜱虫的口器跟身体断开,口器遗留在狗狗皮肤里面,狗狗感到瘙痒而抓挠后就会导致狗狗皮肤感染、发炎甚至溃烂,而铲屎官触碰蜱虫也有可能不慎被蜱虫叮咬到,非常危险,所以一般不建议手动拔除蜱虫。
3.?清洁卫生少不了
除了驱虫,主人们日常也应该注意狗狗的清洁卫生。平时如果发现狗狗皮肤有异常状况,需要及时自检或者带狗狗到宠物医院检查。如果发现狗狗有感染寄生虫的情况,需要马上驱虫。有主人们的密切关爱,狗狗们才能生活得更加健康快乐。
狗毛上的虫子大部分都是跳蚤和虱子,针对不同的虫子有不同的去除方法:
1、蚤:狗蚤与侵袭人和猫的蚤不同。蚤可作为其他寄生虫的中间宿主,但是主要问题是它会刺激皮肤。病症:咬伤处看上去有红色小丘疹;毛皮中有黑色的砂砾状物质。在有些较敏感的狗中,蚤唾液可在狗的背部引起大面积发炎。喷灭蚤喷雾剂,在出没区域定期应用,保持该区清洁。
2、虱子:有噬虱(咀嚼皮肤薄层)和吸吮虱(由于它会穿破皮肤并一组织液为食物,引起的刺激更大)。两科虱都不会传播到人和猫身上。虱子呈灰色,粘附于狗毛上。可反复用杀虫药喷雾或利用洗浴治疗(至少3次,每5-7天一次),以杀死成虫和任何孵化的幼虫。
3、绦虫:最常见的狗绦虫是犬瓜实绦虫。由于幼虫的蚤体内发育。瓜实绦虫的节片有如蠕动的米粒,会使狗的肛门发痒,并使狗垂着尾巴走路。 现在的治疗可以消除各种绦虫。假如在狗粪中看到了任何节片,应尽快治疗,狗和狗舍都要用喷雾剂灭虫。
4、蜱:狗身上常见是羊蜱,它的腹部很大,充血腹部可伸长;常黏附在狗毛上,伸出口器伸入皮肤内吸血;蜱通常见于狗的下侧、前腿下面或头上。只要看到蜱就必须努力拔除。拔出头部以免形成脓肿。如果头部留在皮肤中,以热敷并结合抗菌洗药和乳膏,预防感染。可用酒精涂在蜱身上,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几分钟后,再用尖头镊子,垂直方向急速一拉,以把蜱取出。
5、癣:狗身上少见,是生长在皮肤上和毛皮内的传染性真菌。病症:皮毛脆弱、断裂;皮肤易受刺激、发炎,有皮屑。人类也会感染这种寄生虫。治疗可采用特殊的碘洗涤剂,剪去患部皮毛,使用外用乳膏剂,同时喂药物。
重要提醒:定期驱虫是保护狗不受内寄生虫侵袭的重要方法。喂狗服用驱虫药(按兽医嘱咐使用)。成犬至少每年驱虫一次,如果狗与儿童密切接触,应每6个月驱虫一次,所有繁殖用的母狗均应在交配前驱虫。每年一次的例行治疗绦虫也是值得的,只要在粪便中发现绦虫节片,都应立即治疗。
你好,楼主
你可以给狗狗吃肠虫清、一连吃三天。吃过以后不要给它太多的食物,食物太多消化得比较快,从而药性还没有释放出来。狗狗在第一次便便中会带有虫虫,那是正常的。再过一个多月在给狗狗吃三次。差不多就会彻底的消除。不过也要给狗狗注意日常卫生。
希望能够帮到你。
狗狗有蛔虫时通常会表现为消瘦、发育迟缓、食欲不振、呕吐等症状,感染蛔虫严重时会出现吐虫、拉虫的现象,先腹泻后便秘,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可以使用含有非班太尔、吡喹酮、左旋咪唑等成分的驱虫药进行治疗,狗狗吃驱虫药后可能会出现轻微的呕吐、拉稀等症状,这属于正常反应,
跳蚤与虱子是很多狗狗都会遇到患上的寄生虫,它们会依附在狗狗体表毛发之间,吸取狗狗的血液,引起狗狗出现掉毛、皮屑、皮肤有黑点、营养不良等问题。今天教大家几招在春夏季节,轻松预防驱除狗狗身上跳蚤和虱子的几个办法,保护狗狗健康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