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原生态宠物号 2025-01-07 08:41 31
近日,一则关于导盲犬被知名度假酒店拒绝入住的话题登上热搜,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导盲犬作为视障人士的“眼睛”,在保障视障人士出行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导盲犬在现实生活中却遭遇了不少“歧视”,这让我们不禁要问:除了法律保护,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据抖音号“杨康盲人钢琴调律师”发布的视频称,9月26日晚,杨先生花费1574元订的珠海长隆度假区企鹅酒店,办理入住时出示了导盲犬工作证,并告知工作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相关规定,导盲犬可以出入公共场所。然而,酒店工作人员以珠海没有相关导盲犬的规定为由,拒绝其进入。
在警方介入下,珠海长隆企鹅酒店全额退款。然而,酒店客服随后又表示,盲人带导盲犬能否入住酒店,暂时没有相关说明,需要跟上级领导确认。
表面上看,杨先生的遭遇得到了解决。然而,这种事件并非个例。去年4月,山西太原交警莉姐带着导盲犬上公交车被拒;今年3月,上海双目失明的刘阿姨因导盲犬定点排便问题,遭小区内其他居民投诉长达两年。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盲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另据2012年8月1日起施行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视力残疾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无障碍服务。
然而,谷松认为,尽管法律层面有所保障,但缺乏具体细化的界定,导致执行层面存在困难。比如,哪些公共场所可以无条件通行并不明确。此外,在执行层面,法律的保障和关爱更要广而告之,尤其是公共场所的经营者和管理者,要保障法律能落地、能落实,不人为设阻。
一只合格的导盲犬上岗前要完成10次考核,需要全部完成0差错。导盲犬历史100多年,这100多年,没有一只导盲犬伤害过人。谷松认为,经过如此严苛训练的导盲犬不具备攻击性,导盲犬的工作需要社会支持和公众善意。
我们应该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责难,多一分接纳,少一分排斥,多一分关爱,少一分冷漠。以下是一份关于导盲犬的公众认知调查数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公众对导盲犬的认知程度。
| 调查项目 | 调查结果 |
|---|---|
| 知道导盲犬的占调查人数的百分比 | 80% |
| 认为导盲犬具有攻击性的占调查人数的百分比 | 10% |
| 认为导盲犬对视障人士有重要作用的占调查人数的百分比 | 95% |
| 愿意帮助导盲犬和视障人士的占调查人数的百分比 | 90% |
从调查数据来看,公众对导盲犬的认知程度较高,但仍有一部分人对导盲犬存在误解。因此,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公众对导盲犬的认知度和理解度,是保障视障人士权益的重要一环。
导盲犬作为视障人士的“眼睛”,在保障视障人士出行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除了法律保护,我们还需要从公众教育、提高公众认知度、畅通维权渠道等方面,共同关爱导盲犬,让视障人士在阳光下自由行走。
Demand feedback